新时期理论探索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三、学习延伸:长期以来,我们一 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 的本质特征之一,实行的是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甚至排斥 商品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因而把整 个经济搞死了,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掌握三个有 利于标准,对于消除一些人在 姓“资”姓“社”问题上的困 惑,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 “左”的干扰,推进改革开放, 具有重要意义。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学思之窗:后一种说法更符合 中国的实际情况。 二、本课测评:(1)主要过程:
1982年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 年十三大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 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992年邓小平 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 理论。 1997 年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为 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意义: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 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 大旗帜。
2013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随堂甚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1.邓小平的下列讲话或谈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 A.在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B.在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C.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D.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发表的一系列讲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邓小平在1978年底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答案:A2.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重要历史事件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关键是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几次重要会议的内容及它们主要解决的问题。
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答案:B3.“与时俱进”要求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所以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答案:C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下列不能证明这一历史地位的是()A.“三个代表”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B.其主要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D.是新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科学理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国际社会对中国没有持续地停滞、倒退并清醒地反思历史的担忧开始转换为赞誉。
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很多待改善的地方,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这些原则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期,我们制定了新长征路线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农村基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成果。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我们探索了自己的经济模式和创新模式,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新时代,我们迎来了新时代,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还改革了体制机制,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加强了人民民主,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个问题是经济增长模式问题,中国要建立发展经济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新模式。
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的解决,需要分析社会和经济的矛盾矛盾。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保障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特别是针对城市化和老年人口增长问题。
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需要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个问题是科技创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努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打造更多属于中国的自主品牌。
高中历史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南方谈话的意义素材新人教版

南方谈话的意义1.十年前,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为开好党的十四大奠定了最重要、最坚实的思想基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南方谈话发表后的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谈话精神的教育和鼓舞下,在领导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问题上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南方谈话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新觉醒的新时代,成为引发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新觉醒的教科书。
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再次树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进一步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自觉。
而另一方面,南方谈话不仅以不容置疑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向世人宣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更引人注目的是,讲话以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论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比如,关于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观点;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观点;关于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观点等。
南方谈话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为深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拓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奠定了最具突破性的思想基础。
南方谈话科学地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思想增长点。
——张贺福《南方谈话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新觉醒》2.这些谈话科学地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8课教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时间编号时训练的”。
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4、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有四次特别重大的会议,它们是()A.中共一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B.中共一大、七大、十四大、十六大C.中共二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D.中共二大、八大、十三大、十六大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实现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④“一国两制”的构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7、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其突出表现是A.中国革命的前途将向何处去的问题B.改革开放问题C.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 D.党的农村工作问题8、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关于‘三个代表’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10.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 ) 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11.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主要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三个有利于”的标准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2.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庆典上,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声音响彻天空。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必修3第15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人教版含解析)

第15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015·江苏单科·13)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
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考点】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解析】“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种担心表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
;1980年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对外开放已有十年,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故C项错误;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邓小平已经逝世,与“邓小平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新时期管理学理论发展与探索

新时期管理学理论发展与探索论文标题:1. 新时期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2. 管理学理论对企业实践的影响3. 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演变趋势4. 管理学的综合框架及其应用5.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及挑战6. 创新型管理与企业竞争力7. 环境责任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一、新时期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日益多样化,管理学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
本部分将对新时期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方式出现了巨大变革,管理学理论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应用。
在此期间,管理学理论出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理论基础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其中,几项影响最广泛的理论包括系统理论、整合理论和新奇思维理论。
这些新理论都与管理实践密切相关,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参考。
同时,新时期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管理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资源,大大推动了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新时期管理学理论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贡献。
管理学理论的应用与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了经济发展的进程。
新时期管理学理论的应用将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为人们创造更安全更富足的生活。
二、管理学理论对企业实践的影响本段将分析管理学理论对企业实践的影响,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关联。
管理学理论及其应用可以显着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生产力。
应用研究中,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对其进行管理和指导,使其最终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管理学理论和最新技术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学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标准化、优化运营、提高效率和开发创新产品等。
而企业实践也反过来促进了管理学理论的发挥作用,从而管理学理论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应用价值,使其在应用中保持活力,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极大的能力。
三、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演变趋势本部分将介绍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演变趋势,并从中总结出演变的趋势。
历史新课标必修三五年高考真题演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1.(2007·广东单科)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2.(2009山东基本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以及-------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①③D ③①②3.(2009广东文基)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2010·上海单科)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参考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
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3分)。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2分)。
(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