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工艺美术

合集下载

13罗可可工艺美术

13罗可可工艺美术

• 书柜
中 国 式 床 铺
• 齐彭代尔椅子设计
3、德国
• 造型高大
• 装饰相对单纯,以木片、象牙、铜、锡等做镶嵌 材料
有雕刻装饰的桌子
• 扶手椅
• 墩式珍品厨
•镶 嵌 象 牙 螺 钿 小 桌
中国漆饰抽屉柜
• 形成了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特征,宫 廷贵族气息。
• 设计和制作受东方工艺风格影响
1、法国罗可可式家具
• 可分为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两个阶段。
• 前者是过渡阶段。特点是对后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某些不 足之处进行了修饰。
• 后者是繁荣阶段。特点是新型家具不断出现,新装饰形 式大量运用。
• 浮雕人物纹银壶
三、罗可可式染织工艺
• 罗可可式染织纹样体系
• 主要特点:一、是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 二、是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三、是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
罗 可 可 织 物
• 中国风情织物
• 菊花织物
• 植物纹织物
• 菱形纹织物
• 白地红花织物
四、罗可可时期家具工艺
• 彩绘堆雕盖罐
瓷 雕 人 物 钟 表
• 金饰瓷瓶
赫罗尔特
麦森窑艺术总监 • 初期作品多为中国
式的纹样
• 黄地多彩高瓶
• 坎得勒
作品风格多变。除 了大型动物雕塑外, 还创作了不少小型 动物瓷像和人物胸 像
• 雕刻中国人物
• 戏剧小丑
2、法国
• 塞弗尔窑----蓬巴杜夫人
• 装饰特点:在器皿的两面中央绘以罗可可式纹样,多以青、 绿、黄或玫瑰色为底。
彩色玻璃制造
• 花坛式玻璃吊灯
紫晶葡萄纹玻璃长颈瓶
• 威尼斯玻璃杯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艺术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流行于法国。

洛可可艺术的特点是充满了优雅、娇媚、精致和浪漫的气息。

在洛可可艺术中,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洛可可时期的贵族社会追求放荡、享乐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因此洛可可艺术常常以贵族女性为主要题材。

画家们描绘了脸庞白皙、衣着华贵、面带微笑的女性形象,身穿华丽的礼服和丰富的珠宝,整体形象充满了柔美和优雅的感觉。

同时,洛可可艺术也以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贵族社会的虚伪和荒诞。

洛可可艺术中的装饰和细节非常重要。

洛可可时期讲究对细节的精雕细琢,艺术品上常常出现曲线和卷曲的线条,以及复杂的花卉、装饰和特殊材质的运用。

这些细节的运用使得作品充满了丰富的味道和立体感,给人一种浪漫和华丽的感受。

洛可可艺术中的色彩也十分丰富。

画家运用了大量的明亮、饱和度高的颜色,如鲜艳的粉红色、蓝色、黄色等,以及金色和银色的装饰。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夺目,给人一种愉悦和欢乐的感觉。

洛可可艺术也体现了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思想。

画家们追求描绘真实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幻想元素。

这种追求真实和浪漫的人文精神,使得洛可可艺术在18世纪欧洲广受欢迎。

总的来说,洛可可艺术是一种注重细节、色彩饱和、女性形象优雅、描绘贵族社会生活的艺术风格。

它充满了浪漫、优雅和喜悦的气息,给人一种闲适和愉悦的感觉。

同时,洛可可艺术也体现了艺术家对真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洛可可美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美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美术名词解释“洛可可”是整个法国贵族产生的一种时代风格,以奢靡、奢侈、美丽等词语为特征。

虽然它在西方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瞥,但它留下的东西,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都将永远被记录在艺术史上。

“洛可可”一词诞生于法语。

洛可可洛可可是法国Rocaille和coquilles的组合。

意思是“贝壳”或者“岩石工艺”。

背景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处于全面对外扩张时期,国家内外矛盾处于相互制约的和平状态。

当时法国无论是文化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是欧洲最强的,所以法国自然成为了整个欧洲的中心。

在路易十四时期,备受推崇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巴洛克”,有“不规则珍珠”的意思,后来发展为“怪诞”、“怪异”的意思。

当时,在文艺复兴末期和宗教改革初期的欧洲社会,巴洛克诞生于——年的法国,欧洲艺术和思想的中心。

它摒弃了以往优雅稳重的风格,代之以表现出热情、怪诞、华丽和充满阳刚气息的艺术特征。

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为了稳定皇权,路易十四有意识地让当时的贵族陷入放荡的状态,以便更好地统治国家。

于是他开始建造现在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邀请当时的贵族,让他们的生命溜走,尽情享乐。

但是,后果是,它可能耗费了当时法国几乎一半的财政收入。

路易十四死后,路易十五继承了王位。

在经历了当时法国优雅、怪诞、庄重的巴洛克风格之后,喜新厌旧的贵族们开始了新的风格尝试,也是为了在充满繁文缛节的宫廷生活中做出改变。

他们开始放任自流,路易十五很快也加入进来,不顾当时的社会形势,开始了他荒谬而漫长的统治生涯。

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法国与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乾隆时期有着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

风格清新素雅的瓷器、丝绸、家具等物品很快俘获了当时的法国贵族,为洛可可风格的形成立下了一把火。

与此同时,火焰越烧越旺,出现了一个加柴火的人,3354庞巴杜夫人,或者可以说是她掌管着火焰。

由于蓬帕杜夫人特别受到昏君路易十五的喜爱,带有强烈女性色彩的洛可可风格开始席卷法兰西。

蓬巴杜夫人非常喜欢带有中国色彩的装饰品,于是“洛可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 18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设计风格。

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方面。

它是在17世纪“巴洛克”室内装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洛可可艺术比巴洛克装饰手法更加柔媚纤巧、精美细腻。

洛可可建筑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洛可可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纤细娇艳的女性形象。

这种风格在家具造型上,常用涡卷形曲线、弧线、贝壳纹、曲线来表现女性的妩媚与娇柔;家具和门、窗、栏杆、桌椅等都以卷涡、弧线和贝壳纹等相互交错,组成纤细秀美的形式。

洛可可艺术的一种新的样式。

它主要受到法国路易十五时期陈设风格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影响,以室内装饰见长。

主要代表有凡尔赛宫、圣心教堂和卢浮宫等处。

洛可可艺术的代表是巴黎的凡尔赛宫、马德里的皇家公园、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府邸等。

罗可可建筑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罗可可一词是古希腊的译名,原意为“奇异的古代建筑”,后被引申为“贝壳式”、“扭曲了的珍珠式”等,是“奇异古怪”的意思。

罗可可风格具有纤弱娇媚的女性情调,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纤细华丽。

巴洛克又称“巴洛克风格”。

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和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喜欢用夸张的颜色,如金色、深红色、深绿色等,很少用黑色、白色。

这种风格反映了盛行于17世纪路易十五时代的巴洛克艺术的特征,也可以说是洛可可艺术的先驱。

18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出现了所谓的“罗可可”。

“罗可可”的风格继承了巴洛克风格中豪华壮丽的特点,又增加了亲切柔和与温馨的感觉。

但它又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而是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一些朴素、淡雅甚至是带有乡土味的色彩。

但其室内装饰、家具和织物的装饰图案却运用了法国东北部图案纹样和花边,显得轻快洒脱,富有乡村气息。

在室内装饰方面,洛可可风格大量使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

洛可可风格详解

洛可可风格详解

洛可可风格详解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的一种艺术和装饰风格,源于法国的洛可可文化。

这一风格在欧洲和美国广泛流行,凭借其精致的细节、优雅的曲线和浪漫的氛围,成为当时社交场合以及宫廷宴会的时尚选择。

本文将对洛可可风格进行详细解读,从不同方面分析洛可可风格的特点和影响。

1. 艺术特点洛可可风格追求轻盈、优雅和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注重表达情感和个人主义。

以下是洛可可风格的几个典型特点:•曲线与对称:洛可可艺术中的曲线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它们被广泛运用在家具、建筑和艺术品中。

这些曲线通常柔和而有弹性,能够给人一种优雅、流畅的感觉。

此外,对称也是洛可可风格的重要特点,对称的设计能够提升整体的平衡感和和谐感。

•繁复的细节:洛可可风格追求极致的细节处理。

在家具和室内装饰中,常常使用精美的雕刻、装饰和镶嵌等技巧,以展现富丽的面貌。

这些细节表现出洛可可的浪漫主义,给人一种繁华而奢华的感觉。

•亮丽的色彩:洛可可风格广泛采用亮丽的色彩,如粉红、浅蓝、金黄等。

这些明亮的色彩使得洛可可风格更加活跃、愉悦,同时也与当时欧洲贵族社会的富丽生活相契合。

2. 室内装饰洛可可风格在室内装饰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创造出浪漫而又宛如童话般的空间氛围。

以下是洛可可室内装饰的主要特点:•壁画和绘画:洛可可室内常常以壁画和绘画来装饰墙面。

这些画作通常具有柔和的色彩,描绘着优雅的场景、花卉和天使等,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同时,画作所传递出的丰富情感也是洛可可风格的体现。

•精美的家具:洛可可风格的家具追求造型优雅、细节精致的特点。

常见的洛可可家具包括华丽的床榻、雕花的梳妆台和精致的餐桌等。

这些家具通常运用曲线和雕刻,同时采用丝质、绒布等华丽的材料,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华丽的窗帘:洛可可风格窗帘的设计也是富丽堂皇的。

它们通常使用华丽的面料,如丝绸和纱网,搭配精致的装饰品,如花朵、蝴蝶和蕾丝等。

这些窗帘的设计既可以提供隐私,又能为室内增添一份浪漫和典雅。

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精要

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精要
精品文档
装饰手法: 雕刻、贴木、镶嵌以及贴金、模塑等技术 装饰题材(tícái): 螺纹花卷、蚌纹、茛苕叶簇、彩带








(ɡuó lì)
精品文档

第四节 木工艺(gōngyì)
精品文档
主要种类:家具 特点: 1. 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做工精巧、宫廷贵族气息 2. 东方情调 3. 不同国家各具风格特征 4. 形成了欧洲制木工艺(gōngyì)史上空前灿烂的局面
精品文档
一、法国(fǎ ɡuó) 两个发展阶段: 摄政时期——从巴洛克发展到罗可可的过渡阶段——“摄政时期风格” 路易十五时期——罗可可式家具繁荣发展的阶段——“路易十五风格”
精品文档
(cǎihuì)
1719
绘 双 耳 瓷 罐 德 国 麦 森 窑 年
精品文档
碟 德 国 麦 森 窑 年 代
精品文档
1730 (niándài)
(tú àn)
18
风 景 图 案 的 瓷 盘 德 国 世 纪
精品文档
(cǎihuì)
1730
彩 绘 花 鸟 纹 瓷 盘 德 国 麦 森 窑 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戈贝兰织物 18世纪中期——黄金时代(huángjīnshídài) 罗可可绘画大师参与设计: 布歇(Francois Boucher, 1703年~1770年) 题材:罗可可式的田园牧歌风味
精品文档
18世纪30年代形成独特风格 染织纹样主要特点: 1.注重(zhùzhòng)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 2.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3.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丰富的层次和明暗关系
奥诺尔德克罗创造新品种使丹麦陶瓷工艺发展步入新阶段彩绘神话图陶盘荷兰18世纪中期罗可可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收藏蓝彩风景图陶盘荷兰德尔夫特窑1753年描写将德尔夫特陶器运往阿姆斯特丹的情景德尔夫特市立博物馆彩绘花卉纹套碟陶荷兰德尔夫特窑1750年荷兰德尔夫特市里美术馆收藏彩绘陶塑人物荷兰德尔夫特窑18世纪后半期罗可可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收藏陶塑小提琴荷兰德尔夫特窑青花1720年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第四节木工艺主要种类

清代工艺美术与罗可可工艺美术之=====================================异同

清代工艺美术与罗可可工艺美术之=====================================异同

清代工艺美术与罗可可工艺美术之异同摘要:一个时代的艺术,就是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的一种折射。

中国清代与西方罗可可风格盛行时代在年代时期上非常接近,在装饰艺术的审美情趣与风格上也具有许多的相似性。

关键词:风格特征技术宫廷艺术康乾盛世为清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清代宫廷风格的装饰艺术在这一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

西方的洛可可风格装饰艺术也在18世纪的西方宫廷盛行一时,并表现出与中国清宫美术风格诸多的相似性。

一.整体观之清代的装饰艺术在内容上主要延续了元明以来的吉祥寓意题材。

在形式上,则将马背民族的独特=曲线和不均衡、不对称,甚至带有反秩序、反常规倾向的装饰构成,给人以强烈而充满动感的视觉=。

在科学上,其制作水平远远超过前代,使技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同样的,罗可可时期在工艺技巧上的突破和制作技艺上的精湛,也将工艺美术的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三.宫廷艺术清代的宫廷艺术是京城绘画、工艺的主要成就。

宫廷绘画的主要任务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因此,在题材、风格上多为歌功颂德类,描绘歌舞升平的“盛世”,矫揉造作,具有匠气和雕琢气。

在趣味上迎合帝王、贵族的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是纯粹的宫廷艺术,也表现出宫廷艺术的共有特征,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由于宫廷性质的局限,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最终走向了追求纯粹装饰的极端,忽略了实用功能的要素,从而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奢靡和单纯追求玩味的倾向。

纵观两者当时众多宫廷画家的作品,无疑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共同的审美特征,渗透着帝王贵族的享乐生活情趣,所展现的风格多为华丽、优雅,描绘手法细致、工整。

虽然两者都显出了共有的艺术风格:华丽、细腻、工整,但由于东西文化的固有差异,两者在选用题材上也相差很远。

罗可可艺术在描绘享乐生活时主要选用的贵族男女如痴如醉的爱情题材,这些在清宫廷美术中是很少见的。

清代的宫廷美术多为反映皇帝南巡、狩猎的场景,以及所谓“太平盛世”的作品。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四章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四章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现藏巴黎戈贝兰博物馆的《路易十四加冕式》(图 14-2)是 《国王的故事》中的一幅壁毯。作品中人物众多,场面壮观。
• 大型的织锦壁毯是用竖机制作的。经线多用麻或锦,纬线 则是丝或毛,并加金线或银线。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纬线 起花的工艺已极为成熟,较之经线起花更便于模仿绘画的 效果。尤其是当时的织物师已考虑到因壁毯质料的不同而 造成光线反射的因素。在戈贝兰织物所里还制作了大量写 实花卉纹样的织锦壁毯,同样是以著名画家的作品为粉本, 构图繁密,色彩丰富。
• 路易十四时期“豪华型家具”在 桌、椅、床的设计上反映最为明 显。凡尔赛宫路易十四寝室里的 《权威之床》、大厅里的《正义 之床》和贵妇人用的《公妃之床》 等几乎都罩以华丽的织锦,四柱 和天盖也镂刻精细。
• 总之,17世纪法国的家具工艺是 取得了独特成就的,尽管它更多 地表现了宫廷工艺美术豪华繁缛 的某些特点,但在设计或制作工 艺方面都是极为卓越的,并具有 一定的影响(图14-7)
• “洛可可”(Rococo)源于法文“罗卡伊尔”(rocaille), 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后来该词指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 色的艺术风格。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是一些新古 典主义艺术家们用来形容18世纪中期流行于欧洲各国的装饰 样式。在法国,它主要是指摄政时期(1715—1723)和路易 十五时期(1700—1774);在英、意、德等国均指18世纪 中期。
•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 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和艳丽浮夸的色彩作装饰构成。
•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首先从社会历 史背景来看,18世纪中期,法国的工商业获得了大力发展, 已成为当时除英国以外欧洲最发达的国家。
• 其次,就装饰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而言,洛可可风格的形成 实际上是巴洛克艺术刻意修饰而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晚期 的巴洛克艺术已经在某些方面呈露出洛可可艺术的端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瓷窑及其代表作
德国麦森窑
赫罗尔特
初期的作品多为中国式纹样后来逐渐发展成欧洲风情
坎得勒
作品风格多变。除了大型动物雕塑外,还创作了不少小型 动物 瓷像和人物胸像。
法国塞弗尔瓷窑
法国最著名的瓷器产地,庇护者为路易十五宠 姬蓬 巴杜夫人。 装饰特点:在器皿的两面中央绘以罗可可 式纹样,多以青、 绿、黄或玫瑰色为底。产品多是蓬 巴杜夫人喜欢的玫瑰色底,亦称 “玫瑰色蓬巴杜式”
金属工艺
主要体现在宫 廷日用品上, 此外在 镜框 及家具的装饰 上也广泛采用。 共同特点:能 够令坚硬而冷 峻的金属变得 柔软而精巧。
镀金银水瓶
染织纹样
18世纪30年代始,染织纹样大体形成。 主 要特点: 一、是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 二、是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三、是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
穆尔西亚大教堂
室内装饰方面(巴黎苏比斯府邸客厅)
特点:
• 1、洛可可装饰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 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 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 转角处布置壁画。 • 2、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 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 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 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 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 3、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 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 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
• • • • • • • • 建筑方面 室内装饰 绘画方面 瓷器方面 金属工艺 染织方面 家具方面 服装方面
建筑方面
•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贝壳和巴洛 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以室内 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 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 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 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 复杂。
洛可可艺术的特征
• 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 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 ②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 运动感。 • ③色泽柔和﹑艳丽、轻快,给人轻松舒适感。 ④崇尚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 • ⑤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 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性爱、母爱等。
艺术分类
洛可 可 织 物
家具工艺
形成了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 特征,带 有明显的宫廷贵族气息。 设计和制作 均受东方工艺风格的影响。 一 摄政时期 过渡阶段。特 点是对后期巴洛 克式家具的某些 不 足之处进行 了修饰
路易十五时期
繁荣阶段特点是新 型家具不断出现,新 装饰形 式大量运用
服装方面
英国陶瓷工艺
18世纪的英国陶都——斯特弗 德希地区相继出现了多个著名陶艺 家,迎来了英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 1748年,托玛斯· 弗赖伊发明 了软质骨灰瓷。 小乔希亚· 斯普特在弗赖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 成功硬 质骨灰瓷,使骨灰瓷的质量达到一流水平。 硬质骨灰瓷是 用康沃尔瓷土、粘土和高岭土与骨灰混合烧 制而成。
《维纳斯的胜利》
瓷器方面
16至17世纪,东方瓷 器在欧洲成为地位和财 富的象征。 各国竞相仿 制瓷器。 1709年3月,欧洲第一 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 18世纪的麦森窑、维也 纳窑、塞弗尔窑、斯普 特窑等都 在世界陶瓷史 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欧洲生产的第一件瓷器: 雪花球茶壶
这种手法要求在主体泥 坯成形后,将无数细巧 的5瓣雪球花朵逐一粘上, 层层叠叠覆盖整个表面, 而后加上枝叶和花朵等, 烧制后再上色,呈现出 精致繁复的美感。全部 过程均由工匠手工完成。 纪念款“雪花球”茶壶 使用白色为底色,手柄、 壶嘴和枝叶用金色装饰, 平添一份富贵气质。
在男装方面,样式已 经定型,是现代西装 的原型,1760年后 男装改变的重点为 1. 男性外套逐渐变成 直线条,常伴随前短 后长的设计 2. 男性外套出现领子 的设计 3. 袖子变成贴合手臂 4. 背心长度变短、无 袖、及有翻领的设计
• 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是纯粹的宫廷艺术。注 重装饰性,带 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风 格特征:繁缛精致、奢丽纤秀、华贵妩媚, 呈现出阴柔 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 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 同时促进了工艺技巧 的发展和提高,也展示了工艺技巧的 精湛和 完美。体现了女权高涨时的装饰风格。 忽略 实用功能,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豪华奢靡、 单纯追求 玩味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追求纯粹 装饰的极端。
• 画中女神看起 来想人间美丽 的贵妇,人体 成优美的S形 曲线,肌肤如 陶瓷一般。画 面减弱了明暗 的对比,加大 了冷暖的反差, 是整个画面充 满了闪亮的阳 光感,成为美 术史中的里程 碑式的作品。
布歇法国国王的首席宫廷画师《浴后戴安娜》
• 此画有明显 不同于古典 主义追求理 想美的风格, 是典型的洛 可可式充满 享乐和肉欲 感觉的作品。 另外,此画 在色调处理 上偏暖,用 色柔和,使 得维纳斯与 女神们的身 体具有瓷质 感
小结
谢谢观看
洛可可工艺美术
毕艳敏20114190312 刘 烨 20114190322
历史背景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仅参 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 时的艺术风格。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人,接着成为国王 的私人秘书,路易十五封她为蓬帕杜侯爵夫人。在蓬帕 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 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 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并受到中国风的影响。原 意是‘贝壳式’,引申含义指“像贝壳表面一样闪烁”它 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 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 为路易十五-安东尼· 华托和佛朗索瓦· 布歇的作品 中。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象和精细的图腾。 不过在这一点上,它已经开始与大量不同的特征融合, 包括东方风格和不对称组合。
绘画方面
• 洛可可以一种轻松优雅的风格无拘无束地尽 情戏耍的乐趣,使绘画彻底摆脱一切思索而 获得感官快乐的乐趣,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中 得到了或许是最完美的表现,此时的艺术理 想由雄伟转向了愉悦,享乐的世俗生活和欢 愉的爱情是洛可可绘画的主题。洛可可风格 的绘画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 场景总是豪华,愉快,充满了情欲。女人的 肌肤总如瓷器一般的细腻,装饰精美华丽繁 复并用很多S形和C形的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