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商务合同翻译中的障碍分析及策略作者施侨
英文商务合同长句的翻译过程与翻译策略实证分析

英文商务合同长句的翻译过程与翻译策略实证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Translating business contract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usiness negotiations. The accuracy of the translation directly impact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Any mistranslation or misinterpretation could lead to serious financial and legal consequence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for translators to have a solid grasp of the language and content of the business contract to ensure a precise and reliable translation.1.2 研究目的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long sentences found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By exa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ercial contracts, the specific challenges posed by long sentences in these documents will be identified. The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to propos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complex legal language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1.3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strategies of long sentences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lies in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of business transactions. As companies expand their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ly, the need for accurately translated contracts becomes crucial in ensuring legal compliance and avoiding misunderstandings.2. 正文2.1 商务合同长句的特点分析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sentences in business contracts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leg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written. Some common features of long sentences in business contracts include complex sentence structures, formal language, and specific legal terminology.2.2 翻译过程实证分析Once the sentence is understood, the translator can begin the process of finding equivalent term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may require research into legal terminology and conventions in both languages to ensur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2.3 翻译策略实证分析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empirical analysis involves examining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used in translating long sentences in business contracts. This analysis may include a comparis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versus mor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such as paraphrasing or restructuring sentences for clarity and conciseness. Additionally, the analysis may consider the use of cultural, legal, or industry-specific knowledge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o ensure accuracy and authenticity in conveying the intended meaning.2.4 专业术语翻译对比分析专业术语翻译对比分析主要围绕商务合同中常见的术语进行比较和分析。
商务合同汉英翻译的研究报告

促进合作交流
加强国内外译者合作
鼓励国内外译者开展合作交流,分享翻译经验和技术,提高整体 翻译水平。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相关活动,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推动商务合同翻译的国际化发展。
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
鼓励开展商务合同翻译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深入探讨翻 译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翻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符合法律规范的条款
商务合同涉及商业法律规范和双 方权益,因此翻译时要确保符合 当地法律法规,避免产生法律风 险。
考虑文化差异
翻译时要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商业惯例和规范,确保合同内容 与双方的文化习惯相符合,以避 免误解和纠纷。
商务合同汉英翻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份中文商务合同中关于货物交付的条款,原译为“买 方需在货到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货款”,后经修改为“ 买方应在货物到达目的地点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货款” 。
成立专业的翻译机构,负责制 定翻译规范,审核译文质量, 提供翻译培训等技术支持。
加强质量监控
严格把控译文质量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对译文进行逐一审核, 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定期评估与反馈
定期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反 馈并改进译文质量。
建立惩罚机制
对存在严重翻译错误或造成合同纠纷的译者进行惩 罚,强化行业自律。
商务合同汉英翻译的研究 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商务合同汉英翻译的现状和问题 • 商务合同汉英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 商务合同汉英翻译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 商务合同汉英翻译的对策与建议 • 结论和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商务合同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务合同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务合同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双方基本信息的翻译问题及对策商务合同中涉及到的双方基本信息,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将双方基本信息翻译准确无误,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企业名称翻译问题:在翻译企业名称时,应将其实际名称准确翻译,避免出现翻译不准确或者存在语义歧义的情况;2.注册地址翻译问题:在翻译注册地址时,应带有精准的语义,避免地址不完整或歧义;3.法定代表人翻译问题:在翻译法定代表人姓名时,应保证原文意思和产生相互一致,避免产生漏翻或错翻的情况。
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的翻译问题及对策商务合同中规定了各方的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将各项内容翻译准确无误,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身份翻译问题:在翻译身份时,应注意区分中外方身份,以避免产生歧义;2.权利和义务翻译问题:在翻译权利和义务时,应注意用准确的词汇和语义,避免产生误解或遗漏;3.履行方式和期限翻译问题:在翻译履行方式和期限时,应注意用准确的语言和符号表示,避免产生语义歧义;4.违约责任翻译问题:在翻译违约责任时,应保证翻译准确,避免产生翻译错漏。
三、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翻译问题及对策商务合同必须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法律法规的准确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对中英文法律文件中名词的准确翻译。
2.语言风格的适应性:对于商务合同,翻译应注意语言风格的适应性,即既遵守法律法规的严谨性,又必须符合商务合同的实际需要。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的翻译问题及对策商务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准确、全面地表达各项权力和义务。
浅议英文商务合同翻译中的常见问题

浅议英文商务合同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口童莎大唐(老挝)北本水电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也更加密切,涉外商务合同作为国家间经济交流的凭证,其重要地位日益突出,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对涉外商务合同翻译的重视程度,避免因翻译不当造成的麻烦。
本文将对英文商务合同的特点、英语商务合同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分享翻译心得,以求教于同仁。
[摘要]英文商务合同;翻译;问题[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6167(2014)11-0037-02前言随着改革开放体制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英文商务合同作为人们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一份合同一旦签订,即在法律上对合同签订方具有约束力,合同签订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要求在翻译英文合同时做到准确、严密,完全忠于原文,以免产生疑义而造成违约或争端。
英文商务合同的特点合同主要是指平等的双方建立、变化以及结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而商务合同主要是自然人或法人在商务活动范围内,为了实现一定的商务目的而依法达成的、规定签约各方权力和义务的契约,对签约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英文商务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具有下列特点:(1)强调专业性和正式性英文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文体,是各种英语文体中规范程度最高的一种,其用语通常正式、严谨。
例如:相对于inform、help,notify、assist就要更加正式、规范,在合同中使用起来也会体现出合同的庄重性。
这些正式的词语使合同这种法律性文件显得郑重、严肃,表现出法律的威严。
同时,商务合同中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这些词在合同中都有单一、明确的含义,不能理解为普通、常用的意思,如collection,/confirm/i,acceptance,这些词通常分别理解为“收集”、“确认”、“接受”;而在合同中这些词可用作术语,其含义则分别为“托收”、“保兑”( /confirm/iedL/c)、“承兑”(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等。
商务口译中的困难与相应对策

商务口译中的困难与相应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往频率提高,对外商务口译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口译场景。
译员对商务场景和口译策略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商务会议产生影响。
由于双方沟通不畅而造成会议失败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译员有必要增强对商务口译的认知。
本实践报告通过对作者两次在中土集团的口译案例分析,总结了作者在商务口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并根据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概括了口译实践过程中适用的应对策略。
本文中的商务口译任务是在2017年8月上旬在北京中土大厦举行的两次小型商务会议。
笔者认为,商务口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双方的商务会谈有效展开,由于在商务口译过程中双方发言者发言的即时性、随意性,译者会在过程当中遇到各种需要随机处理的困难。
文中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主要困难:对数字信息的处理、模糊信息、句法差异、和对浓重口音的听辨。
基于这些口译中遇到的困难,作者总结出在口译准备和口译过程中适用的对应策略,包括概括、省略、上下文理解、解释。
最后作者总结了本报告的研究结果、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口译实践起到些许借鉴作用。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01
Cultural references and values
Business practice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s vary across cultures, and translations that do not account for these differences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Lake of subject matter expertise
Translators who are not families with the subject matter may misuse terminology, leading to inaccurac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Accuracy is critical in business English tion to ensure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is preserved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clude its complexity, diversity, and consistency change due to global economic trends and policies
商务合同英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商务合同英译需要注意的问题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性公文,所以英译时,有些词语要用公文语词语、特别是酌情使用英语惯用的一套公文语副词,就会起到使译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言简意赅的作用。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商务合同英译需要注意的问题,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商务合同英译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公文副詞但是从一些合同的英文译本中发现,这种公文语副同常被普通词语所代替,从而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实际上,这种公文语惯用副同为数并不多,而已构词简单易记。
常用的这类副词是由 here、there、where 等副词分别加上 after、by、in、of、on、to、under、upon、with 等副词,构成一体化形式的公文语副词。
例如:从此以后、今后:hereafter;此后、以后:thereafter;在其上:thereon\hereupon;在其下:thereunder;对于这个:hereto;对于那个:whereto;在上文:hereinabove\\hereinbefore;在下文:hereinafter\\hereinbelow;在上文中、在上一部分中:thereinbefore;在下文中、在下一部分中:thereinafter.现用两个实例,说明在英译合同中如何酌情使用上述副词。
例 1:本合同自买方和建造方签署之日生效。
This Contract shall come into force from the date of execution hereof by the Buyer and the Builder.例 2:下述签署人同意在中国制造新产品,其品牌以此为合适。
The undersigned hereby agrees that the new productswhereto this trade name is more appropriate are made in China.二、谨慎选用极易混淆的词语英译商务合同时,常常由于选同不当而寻致词不达意或者意思模棱两可,有时甚至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公司商业合同中英语翻译中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

公司商业合同中英语翻译中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摘要】公司商业合同中英语翻译中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就直译、词不达意、语法错误等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直译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容易导致双方之间的理解偏差。
词不达意和语法错误也会影响合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例如利用专业的翻译工具、请教专业律师或翻译人员进行审核等。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提高公司商业合同翻译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商业合同,中英文翻译,常见错误,应对策略,直译,词不达意,语法错误,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总结讨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Company business contrac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parties involved in a business transaction. These contracts outline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that both parties must adhere to in order to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 and ensure a successful partnership. However, whenit comes to translating these contract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there are often common errors that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disputes, and even legal issues.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common err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pany commercial contracts lies in the potential legal implications that these errors may have. Companies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 and contracts are essential in outlining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se transactions. Errors in translation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disputes, and even legal consequences. By ident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mmon errors in contract translation, companies can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ir agreements, thereby reducing the risk of legal issues.2. 正文2.1 常见错误分析在公司商业合同的英语翻译中,常见的错误主要包括直译、词不达意以及语法错误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商务合同翻译中的障碍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中外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加强,商务活动也趋于白热化,而商务合同作为开展商务活动的依据与准则,其文本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这就对商务合同翻译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本文从中英文商务合同的基本特征出发,从语言、文化、商务背景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英商务合同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并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商务合同,基本特征,翻译障碍,应对策略0 引言商务合同的根本目的在于从法律意义上建立合同语言的权威,从而保障合同参与方的权利与利益,商务合同翻译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其质量评价标准也是极其严格,要求……(补充商务合同翻译的质量标准)。
本文从英汉商务合同基本特征的异同出发,尝试分析英汉商务合同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中英商务合同基本特征比较1.1 中英商务合同的共同特征(补充一两句话过渡。
)1.1.1 法律效力合同是平等主题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
因而,无论语言背景如何不同,合同均具有法律效力,中英文商务合同亦不例外。
1.1.2 文体风格从文体风格来看,中英商务合同的语言均具有正式、严密、规范等特征,体现在措词上,两者均选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文字。
此外,两类合同均倾向于选用“大词”,即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正式词语。
如“乙方因施工质量的原因导致业主退房、补偿等全部责任、费用及甲方的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这里表示原因的词用“因”而不用“因为”,则是因为“因为”一词稍显口语化;又如:The sellers sha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the delay in shipment or non-delivery of the goods due to Force Majeure, which might occur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r in the course of adding or transit.这里“因为”一词用due to,而不用owing to或because of,是因为because of口语化较重,而owing to则含感情色彩。
1.1.3 术语运用(补充一两句话简要介绍为何使用术语)中英文商务合同均常使用专业术语。
如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装箱单(packing list)、保险范围(insurance coverage)、保单(insurance policy)、通货膨胀(inflation)、偷税人(tax dodger)、复利(compound interest)等。
合同还常使用法律术语,如违约(breach)、重大过失(gross negligence)、故意行为(willful conduct)等。
1.1.4 情态动词运用为彰显商务合同的效力,合同文本中常出现情态动词。
如应当(shall),可(could)等。
(补充说明为何使用情态动词。
)1.1.5模糊词运用(补充说明什么是模糊词以及合同中为何使用模糊词)中英商务合同中都使用模糊词从侧面体现了商务合同的适应性,如汉语里的“材料优质”、“环境恶劣”等英语里的within reasonable a time(在合理的时间内),serious dereliction(严重失职)等词。
1.2 中英商务合同的不同特征(补充一两句话过渡。
)1.2.1 同义词连用英语商务合同里常用同义词连用,而汉语商务合同则是同词性词的并列使用。
(补充原因)如英语中的by and between、null and void、made and enter into等,汉语中的“乙方因施工质量的原因导致业主退房、补偿等全部责任,费用及甲方的损失均由乙方承担”,“甲方歇业、停业、濒临破产处于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的”。
(补充简要分析。
)1.2.2 古文风格英语商务合同中运用古文如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insurance premium per capita(人均保险费)、ad valorem duty(从价关税)等,而汉语合同中则没有。
(补充原因,简要分析。
)1.2.3缩略语运用英语合同里使用缩略语如CIF(cost, insurance &freight), FOB(free on board),M/T(metric ton),L/C(letter of credit),B/L(bill of lading)等,汉语合同里则不常见。
(补充原因,简要分析。
)1.2.4复杂句型在英语合同里,常使用复杂的长句,如Distributor shall exert his best efforts with diligence in advertising and promoting throughout Territory in an effective manner on his own account and Supplier shall provide Distributor free of charge with a reasonable quantity of advertising or sales promotion material such as advertising literature, catalogues, leaflets and other material, which Supplier deems useful to Distributor in his activities under this Agreement.长句里一般都含有各种语法成分,限定成分、分词、分句、名词化等语法现象较多,逻辑严密。
而汉语合同语言则短句使用较多,清晰明了,比如“双方在签订本合同前,应认真阅读本合同书。
本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补充原因,简要分析。
)1.2.5被动语态运用英语商务合同语言常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合同则常使用主动语态,如The L/C has been opened in your favor. 信用证已开到你放名下。
(补充原因,简要分析。
)2 中英商务合同翻译中的障碍分析2.1 商务背景下的障碍分析商务合同规定属于法律行为,合同属于法律文本,法律语言并不具有独立的语法体系,而是采用程式化的语篇结构,即有一套特定的法律语言体系。
商务合同涉及的内容并不仅仅是英汉文字翻译,还涉及到金融、国贸、会计、保险、税收、运输、包装等等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与固定搭配。
缺乏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会造成辞不达意,因而是合同翻译的障碍之一。
就法律术语而言,方流芳的“饮水思源”的观点认为(标注引用),外来语是中国法学的主要常用术语,他从法律语言的发展历史及演变规律论证了这一观点。
在商务合同涉及的其他领域的专业术语,或多或少也有外来语的因素,外来语对语言的影响也直接增加了翻译的困难度。
除了已有的外来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合同中也出现了一些原本没有的新词,也会增加翻译的负担。
比如网购里常用的词语“秒杀”翻译成英语是“seckill”,是“second”和“kill”的组合;“刷信誉”译为“refresh credit”;“包邮”译为“free delivery”或者“post for free”,等等。
2.2 文化背景下的障碍分析文化差异在商务合同翻译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品名的翻译。
一个好的商品再加上好的品牌名,那么它的销售前景无疑一片光明。
历史上品牌名翻译经典之一coca cola(可口可乐),其直接影响是商品存活了一百多年延续至今,盛行全世界。
再比如汽车品牌“东风”翻译成“zephyr”,东风在我国火烧赤壁典故中是成功的关键,而zephyr在希腊神话里则是春天唤醒大自然的西风,带有希望之意。
这就使其能够被广为接受,东风汽车也成功地在国际市场立足。
相反,如果商品名的翻译让外国人感觉不到其内涵所在,那么即便商品质量再好,在国际市场上也不会有所发展。
像中国的运动品牌李宁,翻译成英文是NINING,在国外无法发展,原因就在于它与lying(撒谎)音似。
一个品牌名如果没有威信,就没有消费者愿意购买。
在翻译商品名时,我们的一大障碍就在于是否考虑到译文在目的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另外,在商务合同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也对翻译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有影响。
在汉语里,合同语言通常是简练的,以短句为主,如“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但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
如果直译为英文,就会造成短句偏多或者重复啰嗦,表达出来的英语就不够地道,因为英文合同语言表达习惯是使用长句以避免重复。
同理,英译汉的时候也要考虑将英语长句译为有效的中式短句。
2.3 语言背景下的障碍分析语言方面的障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语言习得、语言表达能力和双语水平。
我们已经有了语言学习天赋,也学习了英语的基本语法,在学习商务合同翻译的时候相比较母语习得,第二语言受社会交往因素的影响就不是很深刻了。
如果社交因素匮乏,得不到强有力的补充,而母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又强于第二语言,那么在商务合同翻译的时候母语的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必定制约着二语习得,从而造成商务合同翻译障碍。
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是合同翻译的另外一个障碍。
胡德良、孙红艳的研究表明,(插入标注)虽然写作与翻译的过程和目的不同,但是两者均以阅读为基础,是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行文能力的体现,是人在通过大脑思维加工的产品。
写作与翻译相辅相成,善于写作的人表达能力相对严密,有利于译文的流畅性。
写作能力欠佳也是英汉商务合同翻译中的障碍。
张薇的合作型对话中学习者语言水平与二语学习相关性研究表明,英语水平不同的英语学习者在二语写作时运用母语思考的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大脑里的语言片段的多少不一。
如果说英语水平越高,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汉译英的时候,头脑里的语言片段越多,汉语思维对英语行文的束缚就越弱,英译汉的时候遇到生词或复杂的句子而无法翻译的几率就越小,翻译就越顺畅。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双语水平不高也是翻译中的障碍。
3 中英商务合同翻译障碍的应对策略3.1 小标题商务合同里含有法律和各个行业的专业术语,翻译之前更多的是学习,对所处行业的专业术语学习除了知道其专业译文,还需要了解它们的背景意义和翻译过程的思想,需要了解与合同有关的法律知识,在合法的大前提下,合同的翻译才会避免一些误译。
当然还要关注社会上的动态,无论是从新闻,报纸还是网上媒体,关注时事并及时掌握最新动态,能够了解新兴事物以及社会反响,总是百益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