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同名17708)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同名17708)D[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2 2= R1I1 = 10 ×3 mW = 90mWP R12 2= R2I2 = 20 ×1 mW = 20mWP R2电源发出功率: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200mW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200mW1 2两者平衡1.5.3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N= 200W ,额定电压U N= 50V 。
内阻R0 =0.5Ω,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
其电路如教材图1.5.1所示试求:1 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 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电工学第六版答案

电工学第六版答案第一章答案1.电流的定义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
用公式表示为:电流公式2.电阻的定义是什么?–答: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电阻公式3.常用的电阻单位是什么?–答:常用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
4.电势的定义是什么?–答:电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某点产生的电场能量。
用公式表示为:电势公式5.电功的定义是什么?–答:电功表示电场通过导体所做的功。
用公式表示为:电功公式第二章答案1.什么是电源?–答:电源是指能够产生和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装置。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等。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答: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
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平行连接,电流可以通过多个路径流通。
3.什么是电流分流?–答:电流分流是指电流在并联电路中按照电阻的比例分配。
4.什么是电压分压?–答:电压分压是指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按照电阻的比例分配。
5.什么是导线?常用的导线材料有哪些?–答:导线是用来传输电能的金属材料。
常用的导线材料有铜、铝等。
第三章答案1.什么是电感?–答:电感是指电流变化时所感应出来的电压。
用公式表示为:电感公式2.什么是电容?–答:电容是指电导体存储电荷的能力。
用公式表示为:电容公式3.串联电感和并联电感有什么特点?–答:串联电感的总电感等于各电感的代数和,而并联电感的总电感等于各电感的倒数和的倒数。
4.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有什么特点?–答:串联电容的总电容等于各电容的倒数和的倒数,而并联电容的总电容等于各电容的代数和。
5.什么是交流电路?–答:交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在时间上不断变化的电路。
第四章答案1.什么是磁通量?–答:磁通量是指磁场线穿过某个平面的数量。
用公式表示为:磁通量公式2.什么是磁感应强度?–答:磁感应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垂直于磁场方向的磁通量。
用公式表示为:磁感应强度公式3.什么是电动势?–答: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发出功率P E =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 2: 习题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2 2P R= R1I= 10 ×3 mW = 90mW12 2P R= R2I= 20 ×1 mW = 20mW2电源发出功率: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200mW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200mW1 2两者平衡基尔霍夫定律试求图6所示部分电路中电流I、I1和电阻R,设U ab = 0。
电工学课后答案第一部分第六版_秦曾煌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
25610VD1(a)(b)(c)(d)例图解:○1图(a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 ,大于DU =,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输出电压0U =A U —D U =2V —=。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_秦曾煌_3

图3-1t rad f /3145014.322=⨯⨯==πωA t i V t u )90314sin(2)45314sin(310︒-=︒+=︒=︒--︒=-=135)90(45i u ψψϕs T x 0075.0501360135360135=⨯︒︒=︒︒=25A t i i t A t t i f )(,时,)(︒+=∴︒=∴===+=+⨯===3040sin 10305sin 10040sin 10)40sin(225402πψψψπψπππω︒∠=∠︒∠=︒∠=︒∠⨯︒∠=⋅+=+-+=-+=+++=+1.877.145657.51.53101.9857.5645657.51.531042)44()86(1210)44()86(21212121A A A A j j j A A j j j A A 2121)2(;)60sin(10,)sin(5)1(i i i A t i A t i +=︒+==ωω︒∠=︒∠+︒∠=+=︒∠=︒∠=∙∙∙∙∙89.4023.13601005)2(;6010,05)1(2121m m m m m I I I A I A I A I A I V U 25,10,22021===第3-1 已知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波形如图3-1所示,频率为50Hz ,试指出它们的最大值、初相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并说明哪个正弦量超前,超前多少度?超前多少时间? 解:u 、i 的表达式为即:u 比i 超前135°,超前2-1 某正弦电流的频率为20Hz ,有效值为 A ,在t =0时,电流的瞬时值为5A ,且此时刻电流在增加,求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3-3 已知复数A 1=6+j8Ω,A 2=4+j4Ω,试求它们的和、差、积、商。
解:3-4 试将下列各时间函数用对应的相量来表示。
解:3-5 在图3-2所示的相量图中,已知 ,它们的角频率是ω,试写出各正弦量的瞬时值表达式及其相量。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P4 = U4I1 = (−80) ×(−4)W =320W P5 = U5I2 = 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六版 秦曾煌 课后答案

练习与思考14.5.8在附录C中查出晶体管3DG100B的直流参数和极限参数。
答:直流参数: =0.1 , =0.1 , =0.1 , =1.1V, =30
极限参数: =40V, =30V, =4V, =20mA, =100mV, =150
答:当二极管正向偏压很小时,正向电流几乎为零,当正向偏压超过一定数值后,电流随电压增长很快。这个一定数值的正向电压称为死区电压。硅管死区电压约为0.5V,锗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1V。
练习与思考14.3.2为什么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与外加反向电压基本无关,而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又明显增大?
答:当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通过PN结的只有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所形成的漂移电流。在常温下,由于少数载流子数目极少,在不太大的反向电压下已全部通过PN结,因而,即使反向电压再升高,反向饱和电流仍保持很小的数值不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少数载流子迅速增多,电流也明显增大。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 和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 ,且 随 线性变化。
和 的电位哪个高? 是正还是负?
和 的电位哪个高? 是正还是负?
和 的电位哪个高? 是正还是负?
解:先就NPN管来分析。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解:图(a )中,电流 mA I 51226.=+=, 各点电位 V C = 0 V B = 2× = 3V V A = (2+2)× = 6V图(b )中,电流mA I 1246=+=, 各点电位 V B = 0 V A = 4×1 = 4V V C =- 2×1 = -2V|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V B = 6V V C = 0图(d )中,电流mA I 24212=+=,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 V B = 2×2 = 4V V C = 0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电流mA I 12466=++=, 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V B = (-1×4)+6 = 2V ?V C = -6V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所以电流I =-1A )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1.===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6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珠两端的电压为V 4126012060=+⨯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章 小 结
1、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适用于任何电路。它是以电路中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电路方程,通过解方程得到各支路电流。一般地,对于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和[b-(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解:串联谐振时:U=UR=IR=10V
所以:R=U/I=10/1=10Ω
Q=UC/U=80/10=8
3-22 某单相50Hz的交流电源,其额定容量为SN=40kVA,额定电压UN=220V,供给照明电路,若负载都是40W的日光灯(可认为是RL串联电路),其功率因数为,试求:
(1)日光灯最多可点多少盏
解:用相量图求解:
谐振时,u、i同相,
由图可得A表读数为:
3-20 含R、L的线圈与电容C串联,已知线圈电压URL=50V,电容电压UC=30V,总电压与电流同相,试问总电压是多大
解: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串联谐振时:
3-21RLC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已知U=10V,I=1A,UC=80V,试问电阻R多大品质因数Q又是多大
2、叠加原理是反映线性电路基本性质的一条重要定理,它可将多个电源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分解为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代数和。某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其它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但电源内阻必须保留。
3、戴维宁定理适合于求解电路中某一条支路电压或电流的情况。把待求支路(或元件)单独划出来,剩下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替代。此电压源中理想电压源的电压US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后所得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对于待求元件不要求一定是线性的。
(2)用补偿电容将功率因数提高到1,这时电路的总电流是多少需用多大的补偿电容
(3)功率因数提高到1以后,除供给以上日光灯外,若保持电源在额定情况下工作,还可多点40W的白炽灯多少盏
解:
本章小结
1、正弦量的三要素:最大值(或有效值)、频率(或周期,或角频率)和初相位。
已知三要素可写出瞬时值表达式,反之,由表达式可写出三要素。
第一章习题
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
解:图(a)中,电流 , 各点电位 VC= 0
VB= 2× = 3V
VA= (2+2)× = 6V
图(b)中,电流 , 各点电位 VB= 0
VA= 4×1 = 4V
VC=- 2×1 = -2V
图(c)中,因S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A= 6V
第三章习题
3-1 已知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波形如图3-1所示,频率为50Hz,试指出它们的最大值、初相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并说明哪个正弦量超前,超前多少度超前多少时间
解:
u、i的表达式为
即:u比i超前135°,超前
2-1 某正弦电流的频率为20Hz,有效值为 A,在t=0时,电流的瞬时值为5A,且此时刻电流在增加,求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2-2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I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图中IS=2A,US=2V,R1=3Ω,R2=R3=2Ω。
2-3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
2-4 再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中I3。
2-5图2-3所示电路中,已知US1=6V,R1=2Ω,IS=5A,US2=5V,R2=1Ω,求电流I。
解:(a)图 (b) 图
(c) 图
1-9 在图1-8所示的电路中,R1、R2、R3、R4的额定值均为、,R5额定值为、,U = 110V。为使上述各电阻元件均处于额定工作状态,则选配电阻RX和RY的理想阻值应为多少
解:I1= I =
I2= - =
图 1-8 题1-9的电路
1-10 电路如图1-9所示,求A点的电位。
2-14图2-12所示电路中,各电源的大小和方向均未知,只知每个电阻均为6Ω,又知当R=6Ω时,电流I=5A。今欲使R支路电流I=3A,则R应该多大
2-15图2-13所示电路中,N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测得AB之间电压为9V,见图(a);若连接如图(b)所示,可测得电流I=1A。现连接如图(c)所示形式,问电流I为多少
3-10 正弦交流电路如图3-5所示,已知e=50sinωtV,在5Ω电阻上的有功功率为10W,试问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是多少
解:
3-11 日光灯电源的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灯管相当于300Ω的电阻,与灯管串联的镇流器在忽略电阻的情况下相当与500Ω感抗的电感,试求灯管两端的电压和工作电流,并画出相量图。
解:因为电流I=0,
所以I1=I2=
US=5×=1V
图1-5 题1-6的电路
1-7 在图1-6所示三个电路中,R1= 5Ω,R2= 15Ω,US= 100V,I1= 5A,I2= 2A。若R2电阻两端电压U=30V,求电阻R3。
解:
图 1-6 题1-7的电路
1-8 求图1-7所示各电路中的未知量。
图 1-7 题1-8的电路
解:(a)图由1A电流源提供功率。
(b)图由10V电压源提供功率。
(c)图由US电压源提供功率。
1-14 在图1-13(a)(b)(c)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是多少
图 1-13 题1-14的电路
解:(a)图 U=0
(b)图 U=1-3=-2V
(c)图 U=(1+2)×120=360V
1-15 某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如图1-14所示,试求它的电压源模型,并将其等效变换为电流源模型。
解:
3-12 试计算上题日光灯电路的平均功率、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解:
3-13 为了降低风扇的转速,可在电源与风扇之间串入电感,以降低风扇电动机的端电压。若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电动机的电阻为190Ω,感抗为260Ω。现要求电动机的端电压降至180V,试求串联的电感应为多大
解: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1-12 简化图1-11所示各电路为一个等效的电压源或理想电流源。
图 1-11 题1-12的电路
解:(a)图 两理想电流源合并为一个,电流IS=5-3=2A,如图(f)。
(b)图 两理想电压源合并为一个,其值US=6-4=2V,如图(g)。
(c)图 与恒压源并联的电阻可以去掉,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如图(h)。
(a)
图 1-14 题1-15的电路
解:U=US-IR0(1)
根据图(a)可知,当I=0时,U=9V;带入(1)式解得 US=9V
当I=4时,U=6V;带入(1)式解得 R0=3/4Ω
电压源模型如图(b),电流源模型如图(c)。
第二章习题
2-1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1V,R1=1Ω,IS=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试求R的阻值。
解:
由图1-2可知电压U和电流I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10V, 所以电流I=-1A
图 1-2 题 1-2 的电路
1-3 额定值为1W、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
根据功率P = I2R
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的额定值都是6V、50mA,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
解:
3-3 已知复数A1=6+j8Ω,A2=4+j4Ω,试求它们的和、差、积、商。
解:
3-4 试将下列各时间函数用对应的相量来表示。
解:
3-5 在图3-2所示的相量图中,已知 ,它们的角频率是ω,试写出各正弦量的瞬时值表达式及其相量。
解:
3-6 220V、50Hz的电压电流分别加在电阻、电感和电阻负载上,此时它们的电阻值、电感值、电容值均为22Ω,试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写出各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并以电压为参考相量画出相量图。若电压的有效值不变,频率由50Hz变到500Hz,重新回答以上问题。
(a) (b)
图 1-9 题1-10的电路
解:图(a)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b),
VA=-×4=-5V
1-11 求图1-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电流I。
图 1-10 题1-11的电路
解:(a)图 U为恒压源的输出,U=10V
I=10/2=5A
(b)图 I为恒流源的输出,I=5A
U=5×10=50V
解:
3-7 电路如图3-3所示,已知 。试求电感元件上的电压uL。
解:
3-8 已知RC串联电路的电源频率为1/(2πRC),试问电阻电压相位超前电源电压几度
解:
3-9 正弦交流电路如图3-4所示,用交流电压表测得UAD=5V,UAB=3V,UCD=6V,试问UDB是多少
解:由相量图电压三角形可得:
|
图 1-3 题 1-4 的电路
解:
图(a)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电压加在电珠EL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电路电珠的电阻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电珠EL的电压为6V,可以正常工作。
图(c)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珠两端的电压为 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2-6图2-4所示电路中,US1=30V,US2=10V,US3=20V,R1=5kΩ,R2=2kΩ,R3=10kΩ,IS=5mA。求开关S在位置1和位置2两种情况下,电流I分别为多少
2-7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UAB=0,试用叠加原理求US的值。
2-8电路如图2-6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
2-9电路如图2-7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阻R4上电压U的表达式。
1-5 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U1= U2= U4= 5V,求U3和U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