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的活力测定(修改版)汇总.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磷酸酶磷酸酶能酶促有机磷化合物的水解。
试验表明,土壤微生物对于土壤含磷有机物的矿化起着主要的作用;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也有磷酸酶活性。
土壤的磷酸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的肥力状况(特别是磷的状况)。
基本原理: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常用各种磷酸酯作为基质。
应用得最多的是酚酞磷酸酯、苯磷酸酯、甘油磷酸酯、ɑ-或ß-萘磷酸酯和p-硝基苯磷酸酯等的水溶性钠盐。
当它们被酶促水解时,能析出无机磷和基质的有机基团。
因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时测定基质水解后的无机磷或酚的部分。
这里介绍的方法是测定基质水解时生成的酚量。
该法可用于测定各种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用PH10的硼酸盐缓冲液),中性磷酸酶(用PH7.0的柠檬酸盐缓冲液),酸性磷酸酶(用PH5.0的乙酸盐缓冲液)试剂配制:1)甲苯2)0.5% 磷酸苯二钠3)硼酸盐缓冲液(PH9.6与PH10.0):称取12.404g硼酸(H3BO3)溶于700ml 去离子水,用稀NaOH溶液调节至PH10.0,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4) 氯代二溴对苯醌亚胺试剂:取0.125g 2,6-二溴苯醌氯酰亚胺,用10ml 96%的乙醇溶解,贮于棕色瓶中,存放在冰箱里。
保存的黄色溶液未变褐色之前均可使用。
5)标准溶液:(a)母液:1g酚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溶液保存在暗色瓶中;(b)工作液:10ml溶液(a)稀释至1000ml(1ml含10ug酚)6)0.3%硫酸铝溶液标准曲线绘制:取0,1,3,5,7,9,11和13ml酚工作液(b),置于50ml容量瓶中,每瓶加入5ml缓冲液和4滴氯代二溴对苯醌亚胺试剂,显色后稀释至刻度,30min后比色测定。
以光密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操作步骤:1)取5g风干土置于200ml三角瓶中,用2.5ml甲苯处理2)处理15min后,加入20ml 0.5%磷酸苯二钠3)将反应混合物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在培养液中加100ml 0.3%硫酸铝溶液用致密滤纸过滤。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

实验操作
1.取试管4支,按下表操作
测定管 血清(ml) 酚标准液 蒸馏水 pH10碳酸盐缓冲液 0.100 —— —— 1.00 标准管 —— 0.100 —— 1.00 空白管 —— —— 0.100 1.00 对照管 —— —— —— 1.00
混匀,37℃水浴保温5min,同时将底物预热
底物液
1.00
1.00
1.00
1.00
混匀,37℃水浴保护15min 铁氰化钾溶液 血清 3.00 —— 3.00 ——— 3.00 —— 3.00 0.100
2.立即混匀。在510nm波长处比色,以蒸馏水调零点,读取各 管吸光度。
计算 ALP活性=(A测定—A )/(A —A ) *0.05*100(金氏单位)
酶的比活力:单位质量酶蛋白或单位体积酶制剂所含有酶 活力单位数,即酶活力浓度。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1.终止测定法(定时法或终点法) 2.动力学分析法(连续监测法或速率法)
实验目的
熟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一般原理 掌握血清ALP测定原理与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碱性磷酸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于磷酸苯二钠,使 之水解生成酚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 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形成红色醌类化 合物,其颜色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磷酸苯二钠+H2O
ALP 苯酚+磷酸氢二钠 pH=10 铁氰化钾
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红色醌亚胺衍生物源自实验器材和试剂:
(一)器材: 5ml移液管,1ml移液管,100或200ul微量可调式移液器, 721E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37℃ 恒温水浴 (二)试剂: 1.0.1mol/L碳酸盐缓冲液(pH10.0) 称取无水碳酸钠 6.36g,碳酸氢钠3.36g,4-氨基安替比林1.5g,溶于 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L。置棕色瓶中保存。 2.20m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 先将500ml蒸馏水煮 沸,迅速加入磷酸苯二钠2.18g(磷酸苯二钠如含2分子结 晶水,则应称取2.54g) ,冷却后加氯仿2ml防腐,在4℃ 冰箱保存。(用剩的溶液不应再倒回瓶中) 3.铁氰化钾的硼酸溶液 称取铁氰化钾2.5g,硼酸17g, 各自溶于蒸馏水400ml中,两液混合后,加蒸馏水至1L, 置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如出现蓝绿色即弃去)。 4.酚标准工作液(0. 05mg/ml):购买合格的二级 标准品。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

实验目的
熟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一般原理 掌握血清ALP测定原理与临床意义 掌握血清ALP测定原理与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碱性磷酸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于磷酸苯二钠,使 之水解生成酚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 之水解生成酚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 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形成红色醌类化 ALP 合物,其颜色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合物,其颜色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混匀,37℃水浴保温5min,同时将底物预热 混匀,37℃水浴保温5min,同时将底物预热 底物液 1.00 1.00 1.00 1.00
混匀,37℃水浴保护15min 混匀,37℃水浴保护15min 铁氰化钾溶液 血清 3.00 —— 3.00 ——— 3.00 —— 3.00 0.100
2.立即混匀。在510nm波长处比色,以蒸馏水调零点,读取各 管吸光度。
磷酸苯二钠+H 磷酸苯二钠+H2O
ALP 苯酚+ 苯酚+磷酸氢二钠 pH=10 铁氰化钾
苯酚+4苯酚+4-氨基替比林
红色醌亚胺衍生物
实验器材和试剂:
(一)器材: 5ml移液管,1ml移液管,100或200ul微量可调式移液器, 5ml移液管,1ml移液管,100或200ul微量可调式移液器, 721E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37℃ 721E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37℃ 恒温水浴 (二)试剂: 1.0.1mol/L碳酸盐缓冲液(pH10.0) 称取无水碳酸钠 0.1mol/L碳酸盐缓冲液 碳酸盐缓冲液(pH10.0) 6.36g,碳酸氢钠3.36g, 氨基安替比林1.5g,溶于 6.36g,碳酸氢钠3.36g,4-氨基安替比林1.5g,溶于 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 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L。置棕色瓶中保存。 2.20m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 先将500ml蒸馏水煮 20m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 先将500ml蒸馏水煮 沸,迅速加入磷酸苯二钠2.18g(磷酸苯二钠如含2 沸,迅速加入磷酸苯二钠2.18g(磷酸苯二钠如含2分子结 晶水,则应称取2.54g) ,冷却后加氯仿2ml防腐,在4 晶水,则应称取2.54g) ,冷却后加氯仿2ml防腐,在4℃ 冰箱保存。(用剩的溶液不应再倒回瓶中) 3.铁氰化钾的硼酸溶液 称取铁氰化钾2.5g,硼酸17g, 称取铁氰化钾2.5g,硼酸17g, 各自溶于蒸馏水400ml中,两液混合后,加蒸馏水至1 各自溶于蒸馏水400ml中,两液混合后,加蒸馏水至1L, 置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如出现蓝绿色即弃去) 置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如出现蓝绿色即弃去)。 4.酚标准工作液(0. 05mg/ml):购买合格的二级 酚标准工作液( 05mg/ml): ):购买合格的二级 标准品。
8碱性磷酸酶比活力测定

(3)消得:K = E1cm1% 或1克分子浓度,1cm厚度溶液中测得:K = ξ C = D/E1cm%, 或 C = D/ξ
常用于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核酸含量,二者分 别在280nm和260nm处有最大吸收,其消光系数 可查到,在同样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光密度, 带入上式即可求得C。
酶液(mL)
0.1 mol/L NaOH (mL) 酶液(mL) OD 405 nm
各管加入1.0 mL
各管加入0.2 mL
各0.50mL
混匀,37℃,5分钟
/
各0.1mL
37℃,精确反应10分钟
各管加入2.0 mL
0.1mL
蛋白浓度测定
1. 测定100 μ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的OD值; 2. 将稀释后的样品在280nm下测定吸光度; 3. 以洗脱液作空白。
蛋白浓度测定前处理
1、2号样品稀释100倍(用洗脱液稀释) 3号样品稀释20倍(用洗脱液稀释) 4号样品对倍稀释(用洗脱液稀释)
12支试管,1-4做两组平行测定管,01-04作为空白对照
管号 5 mM pNPP(mL)
空白(01-04) 1-1 2-2 各0.2mL
3-3 4-4
Na2CO3-NaHCO3 (mL) 20 mmol/L MgCl2 (mL) H2O (mL)
(二)、酶活力
在37C下,以5mmol/L pNPP为底物,在pH 10.1的
碳酸盐缓冲液含2 mmol/L Mg2+的测活体系中每分
钟催化产生1 mol/L pNP的酶量定为1个酶活力单 位。
酶的比活力定义为每mg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 数。
酶活性测定前处理
1、2号样品稀释50倍(用洗脱液稀释) 3号样品稀释20倍(用洗脱液稀释) 4号样品不稀释(用洗脱液稀释)
碱性磷酸酶检测

合理的测定时间(?)
最适温度(?)
最适pH (?)
4
5
碱性磷酸酶ALP (Alkaline phosphatase)
• ALP几乎存在于机体各个组织,以骨骼、牙齿、肝脏和肾脏中含
量较多,儿童的ALP活性高于成人。 • 临床测定ALP活性主要用于肝脏疾病和骨骼疾病诊断. 生理性增加: 儿童、孕妇及进食高脂食物可使血清ALP活性增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磷酸苯二钠法)
1
实验目的
• 熟悉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 熟悉血清ALP活性测定方法(磷酸苯二钠法) • 掌握血清ALP活性测定的临化学反应的能力,常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 生成量(即酶促反应速度)来表示酶活性大小。 • 终止测定法(或定时法): 在酶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强酸、强 碱、蛋白沉淀剂等终止酶促反应,测定这段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
参考值: 成人为3-13个金氏单位,儿童为5-28个金氏单位
8
讨论
1. 分析各个试管的功用? 2. 分析公式中各个数值的意义?
3. 讨论实验操作中两个时间的意义以及精确性。
9
K3Fe(CN)6
金氏单位(King’s unit): 在37℃条件下,每100 mL血清与底物作用15分钟,产
生1mg酚的ALP活性为1个金氏单位。
7
实验步骤
T S B C
血清 (mL)
酚标准液 (mL) 蒸馏水 (mL) 碳酸盐缓冲液 (mL) 底物液 (mL)
0.1
— — 1.0 1.0
—
0.1 — 1.0 1.0
—
— 0.1 1.0 1.0
—
— — 1.0 1.0
混匀, 37℃水浴保温5分钟,同时将底物液预热 混匀, 37℃水浴准确保温15分钟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血清碱性 磷酸酶活性测 (JIǍN XÌNɡ) 定
————磷酸(LÍN 苯二钠 SUĀN) 法
共十六页
主要 内容: (ZHǓYÀO)
⑴ 实验目的(mùdì)
⑵ 实验原理
⑶ 实验器材与试剂
⑷ 实验操作
⑸ 计算
共十六页
基本概念
酶活力:也称酶活性,是表示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能
力。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特定化学速度表示。 酶催化反应速度越快,酶活力升高,反之活力愈低。
空白管 —— —— 0.100 1.00
对照管 —— —— —— 1.00
混匀,37℃水浴保温5min,同时将底物预热
底物液
铁氰化钾溶液 血清
1.00
1.00
1.00
混匀,37℃水浴保护15min
3.00
3.00
3.00
——
———
——
1.00
3.00 0.100
立即混匀。用510nm波长(红色醌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比色,以蒸馏水调零点,读取
连续监测法:
连续监测法是指每隔一定时间(2~60s),连续多次测定酶反应过程中
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 度(nóngdù)的方法。
• 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
• 目前已取代固定时间法而成为临床实验室测
实验二 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及其比活性测定

VX = 5/6(0.83) VB/ /
注意事项
1. 低温条件进行 2. 有机溶剂边加边搅拌 3. 加完有机溶剂后,立即离心,分析沉淀 4. 加有机溶剂的量计算精确 5. 乙醇上层液入回收瓶
比色分析的原理
有色溶液
设: I IO
T (透光度)
A = lg IO = -lg I = -lg T
I (吸光度)
实验二 碱性磷酸酶的提 取及其比活性测定
材料选择
细胞的破碎
分离纯化
鉴定
碱性磷酸酶 (ALP , AKP) Alkaline phosphatase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以有机溶剂分离技术提取蛋白质及酶 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酶蛋白纯化过程中的活性、比活性、 得率及纯化倍数的概念及计算;
3、了解AKP的临床意义及纯化蛋白质的一般 方法。
(待测蛋白质含量)
剩余A液
加2ml正丁醇,搅拌 3-5',室温放置30', 过滤,入离心管
上述滤液
加等体积冷丙酮,混匀, 离心2000 rpm、5分钟
上清入回收瓶
沉淀
加4.0 ml 0.5 M Mg(Ac)2,
搅拌,记体积VB
B液
B1管
0.10ml B 液 + 4.9 ml 0.01M pH 8.8 Tris
① 取材 取酶含量丰富、容易提取、新鲜的组织
本次实验:肝脏
② 生物组织与细胞的破碎
➢ 机械破碎法 :高速组织捣碎机、匀浆器、研钵 ➢ 渗透破碎法 :低渗条件使细胞溶胀而破碎
➢ 反复冻融法 :
➢ 超声波法:超声波震荡器使细胞膜上所受张力不均而
使细胞破碎
➢ 酶法 :如用溶菌酶破坏微生物细胞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测定

实验原理
三.核心原理 ALP催化磷酸苯二钠转变成苯酚的速率 可用分光光度计监测,从而计算ALP活 力的大小 ALP 磷酸苯二钠+H2O----------苯酚+磷酸氢 PH 10 二钠 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红色醌 亚胺衍生物
试剂
碳酸盐缓冲液(0.1mol/L PH10.0) 无水碳 酸钠6.36g、碳酸氢钠3.36g、4-氨基安替比 林1.5g溶于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L。棕 色瓶贮存。 磷酸苯二钠底物液(20mmol/L) 先将 500ml蒸馏水煮沸,迅速加入磷酸苯二钠 2.18g,冷却后加氯仿2ml,4℃冰箱保存。 显色液 铁氰化钾K3[Fe(CN)6]2.5g、硼酸 17g,各溶于400ml蒸馏水,混合后加蒸馏 水至1L,棕色瓶避光保存。 酚标准工作液0.05mg/ml
实验操作
试剂/ml 血液 酚标准液 蒸馏水 PH10碳酸盐 缓冲液 底物液 铁氰化钾溶 液 血清 测定管(T) 0.100 ----1.00 标准管(S) --0.100 --1.00 空白管(B) 对照管(C) ----0.100 1.00 ------1.00
混匀,37℃水浴保温5min,同时将底物液预热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加:如儿童、妊娠期、进食 高糖高脂肪食物等使ALP活性升高 2.病理性改变 A.升高:肝胆疾病(主要见于阻塞性黄 疸,急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肝 癌) 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变型 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病、佝 偻病、肿瘤骨转移等) B.降低:主要见于呆小症、磷酸酶过少症 等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
磷酸苯二钠法
生化试验第三组
实验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1:为什么要测定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有什 么意义?
1.生理性增加:如儿童、妊娠期、进食高糖、高脂肪 食物等均可使血清ALP活性增高。 2.病理性改变: • 升高
(1)肝胆疾病。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 性肝炎,肝癌等均可引起血清ALP活力不同程度的升高, 其中以癌性梗阻最明显。 (2)各种骨骼疾病。ALP主要由成骨细胞产生,故骨骼 病特别是有新生骨质生成时,血液内ALP活性增加,以 促进磷酸盐的沉积。如佝偻病、纤维性骨病、成骨不 全症、骨转移癌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均引起血清ALP活 力升高。
诊断常用血清酶
血清酶 符号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OCT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 谷氨酸脱氢酶 GLDH 山梨醇脱氢酶 SDH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异柠檬酸脱氢酶 ICD -谷氨酰转肽酶 -GT 5ˊ-核苷酸酶 5ˊ-NT 单胺氧化酶 MAO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碱性磷酸酶 ALP 酸性磷酸酶 ACP 淀粉酶 AMS 脂肪酶 LPS 来源 肝 肝 肝 肝 肝、肾、心 肝、胎盘、心 肝、胆、肾、小肠 肝、胆道 肝、肾、脑 心、肝、骨骼肌 骨骼肌、心、脑 心、肾、骨骼肌、肝、肺 骨骼、牙齿、肝、肾 前列腺、红细胞、血小板 胰、唾液腺 胰
酶偶联测定法
应用:对于底物或产物不能直接测定或难于准确测 定的酶促反应 。 Ex Ea Ei
A
B
C
P
式中A为底物,B、C为中间产物,P为产物(必须能够直接测定),Ex为待测酶, Ea、Ei都为工具酶。按照工具酶作用的不同, Ea又称为辅助酶,Ei又称为指示酶,C P称为指示反应。
• 问题3:
• 在酶促反应进程中,是否任一阶段的酶促反应速度 都可以代表酶活性?
(一)血浆特异酶
• 在血浆中发挥特定催化作用的酶。如凝血酶、 胆碱酯酶(CHE)、脂蛋白脂肪酶、铜氧化酶等。
• •
它们大多数在肝内合成,在血浆中的浓度甚 至超过器官细胞内浓度。有的可以作为肝功能试 验的一部分。 血浆特异酶活性的改变,除了反映血液功能 外,还反映来源器官的功能。
(二)非血浆特异酶
• 当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障碍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 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 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什么是ALP?
• 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 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 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 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等。而该脱去 磷酸基团的过程称为去磷酸化或脱磷酸化。 • 碱性磷酸酶在碱性环境中有最大活力。
• • • 在血浆中浓度很低,且无功能,分为两种。 1.分泌酶: 来源于消化腺或其他外分泌腺的酶。如α-淀粉酶 (AMY)、前列腺酸性磷酸酶(ACP)、脂肪酶 (LPS)、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 、ALP等。
正常体液中外分泌酶活性低而稳定,不发生催化 作用。
• • •
在血液中的浓度和其分泌腺体的功能活动和疾病有 关,来源增加或排泄受阻时,血浆中此类酶活性增高。 例如,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就会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磷酸苯二钠法)
• 问题1:
• 为何要测定血清中酶的活性?有什
么意义?
引言(1)
• 酶活性测定是目前临床酶学分析最为常用的方 法。酶测定约占目前临床生化总工作量的1/4到 1/2。 • 用于诊断的酶类已超过100多种,常用的数十 种。
血浆酶的来源
血浆特异酶 血浆酶 非血浆特异酶 细胞内酶 外分泌酶
引言(2)
• 一些酶在不同器官、组织、细胞内的分布和定 位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在细胞内外有明显浓度 梯度差。 •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酶活性相对恒定。但一些病 理情况常导致血浆中酶活性的改变。性别、年 龄、运动、妊娠、人种及环境因素等可引起人 血浆中某些酶的生理性变化。 • 所以酶与其它指标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 和灵敏度。
酶促反应进程曲线
•能够真正代表酶 活性大小的是线 性期的酶促反应 速度,即酶促反 应初速度。
酶促反应初速度
酶活性
酶的含量
• 问题4:
• 测酶活性应注意哪些方面?
酶最适反应条件的选择 • 合适的底物与最适底物浓度 • 底物浓度远远高于酶浓度 • 理想的缓冲液与最适离子强度 • 最适温度 • 最适pH • 合适的辅因子、激活剂浓度 • 合理的测定时间
• 2.代谢酶:(细胞酶) • 在细胞内发挥催化功能的酶。正常时这些 酶存在于组织细胞中,血浆中酶活性很低。细 胞内、外浓度差异悬殊。 • 当酶来源的组织细胞发生病变,细胞膜通 透性增加或细胞坏死时,细胞内酶大量进入血 浆,导致血浆酶活性显著增高。其下降的临床 意义很少。 • 这一类酶临床应用较多,如转氨酶、乳酸脱氢 酶、肌酸激酶等,它们在肝病、心脏疾病时都 可能出现变化。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or AKP )
• ALP几乎存在于机体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 和肾脏中含量较多,儿童期含量尤其多。 • • • ALP有六种同功酶。其中AKP1、AKP2、AKP6来自肝脏, AKP3来自骨细胞,AKP4产生于胎盘及癌细胞,而AKP5来 自小肠绒毛上皮与成纤维细胞。 临床上测定ALP活性主要用于肝脏疾病和骨骼疾病的诊 断。
• 降低:主要见于呆小症,磷酸酶过少症等。
• 问题2:
• 如何测定酶活性?
酶活性的概念
•
酶活性: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
• 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 成量(即酶促反应速度)来表示酶活性大小
注:在实际测定酶促反应速度时,以测定单位 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为好。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固定时间法: (终点法)
• 通常是酶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强酸、强碱、蛋白沉淀 剂等终止酶促反应,测定这段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 物的生成量,计算酶促反应的平均速度。
•连续监测法:
(速率法)
• 连续监测法是指每隔一定时间(2~60s),连续多次测 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数 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 • 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 • 能动态观测酶促反应进程,结果准确可靠,标本和试剂 用量少,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