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含表格)

合集下载

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为满足顾客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保持与顾客沟通,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评审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确保顾客满意。

2.范围适用于与顾客的沟通及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合同评审等的控制管理。

3.职责3.1营销部负责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的归口管理。

负责与顾客的沟通,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识别、订单要求评审、合同签订。

3.2采购部负责所需采购物资和设备设施的供应能力的评审。

3.3技术部负责产品特殊要求设计满足能力的评审。

3.4 品管部负责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和监视测量能力的评审。

3.5 生产部负责产品和服务提供、交货期保证能力的评审。

4.工作要求4.1工作程序4.1.1营销部与顾客进行沟通,确定订单合同内容。

4.1.2针对识别出的订单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信息沟通交流和履行合同保证能力评审。

4.1.3签订产品和服务的合同,明确产品和服务要求及承诺。

4.2与顾客沟通4.2.1营销部负责顾客的接待和沟通。

以便充分和准确掌握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对产品要求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与顾客沟通的内容包括:➢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解答释疑问询;➢处理问询、合同或订单,包括合同、订单及其要求的更改;➢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顾客财产的处置或控制要求;➢关系重大时,制定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4.2.2沟通方式包括:电话、传真、网络、走访、广告宣传、产品展销、问卷调查等渠道。

4.2.3营销部应通过顾客来访、来电、信函和公司广告宣传、市场营销、用户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和机会,向顾客介绍公司产品和服务项目、解答问题、开展现场指导和咨询。

同时开展产品和市场调查,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收集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意见建议。

4.2.4营销部应建立《顾客沟通台帐》,对与顾客的沟通做好登记,并将沟通结果和顾客反馈意见建议,记录于《顾客信息反馈记录表》上,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作为改进依据。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
1.目的
对采购的过程及供方\外包方进行控制,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产品生产所需要材料采购及外包加工过程和供方提供服务的控制,对外部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

3.职责
4.1采购部
3.1.1采购部负责按公司要求组织对供方评价,编制合格《供应商一览表》,并对供方的供货业
绩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3.1.2负责编制《采购订单》,执行采购作业;
1.1.3负责提供采购资料和参与年度供方产品使用性能方面的评价;
3.2生产技术部
负责编制规定采购物料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文件,鉴定供方供货质量的有关技术方面的符合程度;
3.3品管部
制定采购物料的检验规程,并按规程检验供方的提供物料的质量,参与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4.采购过程
4.2对供方的评价和选择流程图
采购员筛选几家厂商,会同各相关单位对其价格、品质、配合度、服务进行终合评估,合格者列为合格供应商,每年持续作好年度再评估工作;对于服务性供方与国家授权计量技术部门可不作评估。

流程如下:
4.3 采购的执行和实施流程图
5.相关文件
(无)
6.质量记录
6.1《采购订单》
6.2《合格供方一览表》
6.3《供方评审表》
6.4《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6.5《进料检验日报表》
6.6《供方送货单》
6.7《入库单》。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含表格)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含表格)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QC080000-2017)1.0目的: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交付和服务满足公司的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向公司提供与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等,包括服务采购,如:运输和快递、检验和试验、仪器校正等的所有供应商。

3.0术语和定义:3.1供应商(外部供方):为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供方可以是组织内部或外部的。

3.2供应商开发:为改进供应商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所开展的活动。

3.3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4.0职责和权限:4.1归口管理部门:4.1.1采购供应处:1)负责组织选择、评价合格供方。

2)负责收集供方资料,建立和维护合格供方目录。

3)负责组织对供方的综合评价。

4.2相关责任部门:4.2.1品质管理中心:1)负责实施对合格供方二方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2)负责对供方交付产品质量绩效的评价。

3)负责进行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

4)负责对仪器校准、产品检测服务供方的选择和评价。

4.2.2工程研发中心:1)负责对供方制程能力进行评价。

2)负责组织对供方送样产品或材料进行承认。

4.2.3生产制造中心:1)负责对供方送样材料进行试生产。

4.2.4海关关务处:1)负责对运输或快递服务供方的选择和评价。

5.0工作内容:5.1工作流程:附件一5.2工作说明:5.2.1总则:1)公司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公司持续地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应确定对其实施控制;A.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将构成公司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B.外部供方的代表公司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C.公司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

2)公司应基于外部供方按照要求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确定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

15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15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1目的评估、选择及控制外部供方,并对采购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确保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满足,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应于对公司外部供方,向本公司提供主材料、辅助产品的供应商、外部产品和服务分供方和采购物料与外协加工产品的服务方的控制。

3 职责3.1物资部是本公司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责任部门;负责公司生产中所需原材料、辅助用料、外购外协件及所需工装模具采购,供方的开发,协助实施对供方的评鉴,并对其实施动态管理。

3.2技术部负责采购、外包过程技术文件的提供和采购新设计开发产品的论证。

3.3质量部负责审核对外部供方的评鉴与管理,并对外部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意识、服务水平及顾客抱怨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组织合格外部供方的评定;负责采购产品和外包产品的验证。

4 定义4.1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 机遇:可能导致的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公司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方面的有利可能性。

5 工作程序5.1 外部供方的开发:物资部根据公司所需物料的规格及质量要求、数量要求、交货期和价格等因素为依据,寻找有能力的外部供方;外部供方应尽量符合以下所有或相关的条件:5.1.1外部供方在该产品领域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5.1.2外部供方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必要的产品认证;5.1.3外部供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诚信、守约;5.1.4外部供方的质量管理、保密管理、生产能力、财务管理健全有效;5.1.5顾客指定的外部供方。

5.2采购物资的分类5.2.1技术部根据采购物资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并编制采购品分类明细表;a) A类采购产品(包括外购外协件):与产品质量直接关联起决定性作用的物资,如摆片、电路、机加零件的关重件等;b) B类采购产品:与产品质量有关并起主要作用的物资,如可替换原材料和辅料等;c) C类采购产品:与产品质量间接有关的其他物资,如包装材料、标签等。

11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11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11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1目的对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进行控制,评估、选择及控制外部提供方,并对采购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外部提供方,向本公司提供主物料、辅助产品的供应商、外部产品和服务分供方和采购物料与外协加工产品的服务方。

3职责3.1供销部负责选择外购、外协合格供方,组织对供方的质量能力评定,实施采购,确保采购物资质量。

3.2技质部负责提供外购、外协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负责供方提供的样品的认可。

3.3技质部负责外购、外协件进货验收指导书的编制工作,参与供方质量能力评定。

并对供方实施记录和监控。

3.4生产部负责外购、外协件的现场使用验证活动;负责外购、外协件收发、保管、贮存、标识和维护,参与供方质量能力评定。

3.5各部门参与供方质量能力评定工作。

4工作程序4.1外部提供方开发:供销部根据公司所需物料的规格及质量要求、数量需求、交期和价格等因素为依据,寻找有能力供货的外部提供方;外部提供方应尽量符合以下所有或相关的条件:4.1.1外部提供方在该产品领域具有明显领先优势;4.1.2外部提供方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必要的产品认证;4.1.3外部提供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诚信、守约;4.1.4质量管理/生产能力/财务管理健全有效;4.1.5顾客指定的外部提供方。

4.2采购物资分类4.2.1采购物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可分为:A类,B类,C类。

A类——与产品质量直接关联起决定性作用的物资,如有技术咨询服务用软、硬件等。

B类——与产品的质量有关并起主要作用的物资,如可替换原料和辅料等。

C类——与产品质量间接有关的其他物资,如包装材料、标签等。

4.2.2供销部负责建立《物资采购一览表》,并经供销部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

4.3供方的选择原则4.3.1根据供方按公司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服务和价格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

4.3.2评价和选择的原则a)质量择优、价格择廉、地域择近;b)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管理体系认证;c)产品通过某种认证;d)以往供货质量业绩被认定为良好;e)经顾客指定的供方。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1.目的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采购、外包加工及供方提供服务的控制;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

3.职责3.1营销部(1)负责按公司的要求组织对供方进行评价,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建立供方档案,并定期组织对供方的供货业绩评价;(2)负责制定采购计划,执行采购作业。

3.2生产部负责制定外协加工计划;参与供方审核和供货业绩评价。

3.3技术部负责制定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参与供方审核和供货业绩评价。

3.4质检部负责对采购物资及外协加工件的进货验证;参与供方审核和供货业绩评价。

3.5总经理负责《合格供方名录》的审批。

4.程序4.1采购物资分类技术部负责制定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及《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根据其对随后的产品实现及最终产品的影响,决定对供方及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采购物资分为三类:(1)A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如钢材、有色金属、电器元件、气动元件、轴承、电机、导轨、滑轨、丝杆等。

(2)B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或即使略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物资,如焊接材料、电线电缆、绝缘材料、零部件表面处理、工装、模具等。

(3)C类物资: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包装材料、标准件、设备配件、清洗剂、劳保用品、办公用品、零星采购用品等。

4.2供方的选择与评价4.2.2营销部根据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图纸和生产需要,通过行业和市场渠道等信息,依据供方选择的原则,初步联系并选择数家(一般不少有2家,特殊的可独家)生产厂商或代理经销商作为候选供方。

4.2.2营销部对候选供方发出《供应商调查表》,对供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向其索取所需的有关资料。

4.2.3根据候选供方回复的《供应商调查表》,营销部进行初步评估筛选,符合以下条件者优先考虑:(1)供应商在提供类似产品或服务方面有多年以上经验;(2)供应商获得体系认证和必要的产品认证;(3)具有市场知名度,或在同行、友厂中反应评价优良者;(4)顾客指定或推荐的。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采购程序,确保采购的物料符合要求,满足生产需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辅材料、低值易耗品、设备、模具等的采购管理。

3. 职责
3.1.综合部采购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协议,制定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跟进采购交期,统计反馈相关数据;
3.2品质管理部负责采购的原辅材料的检验和验收,不合格材料的投诉;
3.3技术部协助采购组选择、评价供应商,确认合格物料,编制采购物料检验技术标准,必要时为供应商提
供技术支持以及项目主文件的建立。

3.4.仓库组负责物料的收货及入库管理工作。

4. 定义
4.1库存材料:直接用于生产产品及包装的一切原辅材料。

4.2非库存材料:用于设备、模具、工装等的维护保养所需的相关零配件及相关辅助物料。

6.0相关文件
《供应商管理程序》
《仓库管理作业程序》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7.0记录
(见5.0程序输入/输出记录栏目)8.0流程图:
文件分发部门
文件变更记录。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t物业)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t物业)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程序(物业)1.0 目的为公司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及可靠的物资及服务供应,从而满足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需求。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项外包服务及所需原材料的采购。

3.0 职责1.物业服务处经理负责申报采购计划,确定合格供方和分承包方名单,对服务项目的分承包管理和物资采购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2.物总办公室负责审核物业服务处的外包方案和采购计划。

3.总经理负责批准物业服务处的外包方案和采购计划。

4.0 工作程序4.1 物资采购4.1.1供方的选择采购的依据为:1)品牌、质量;2)有营业执照和相应资质的商家、厂家;3)价格;4)供货售后服务等。

4.1.2供方评定1.物业服务处组织对供方进行市场调查和初选,并填写调查表。

2.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物业服务处组织有关部门对物资的供方进行评定。

3.评定合格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

4.所有列入合格供方的名单,经物总办公室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确认。

4.1.3 对供方的质量控制1.物业服务处在实施采购重要物资时,需对质量要求在采购合同上加以明确规定和控制。

2.物业服务处负责建立所有合格供方的档案材料并加以分类。

3.物业服务处负责收集所有来自各使用部门的质量反馈记录,并加以分类保存。

4.物总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物资使用部门对所有供方进行年度复评,实施动态控制,采取质量否决。

4.1.4采购策划1.物业服务处对各使用部门每月的需求计划和库存情况进行分析,并负责按使用部门分类编制采购计划。

2、在采购计划中,物业服务处应对采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到货期限、质量要求进行明确规定。

3.采购计划由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物业服务处在实施采购前,要根据采购计划分类编制采购单。

4.1.5采购1.物业服务处采购工作人员在执行采购时,负责检查采购计划及采购单的内容是否齐全,当资料欠缺时应向物业服务处经理汇报,并由使用部门提供必要的补充材料。

2.采购人员需选择经过批准的合格供方进行采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0目的
本程序旨在规范外部供方的选择和资格认可过程,并对外部供方的供应绩效进行有效管理。

旨在为公司运作和生产过程提供适时、适价、适质、适量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选择、评估和管理外部供方;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外部供方、协力厂商和分包商,以满足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和客户要求。

客户指定的供方同样适用本程序,并应评估报告客户。

适用于公司所有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过程的管理。

3.0职责
3.1总经理
负责审批《月份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采购申请单(P/R)》和请示书、审批《采购单(P/O)》(采购合同)和确认供方的物料报价单及外部供方的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审议与签署。

3.2采购
3.2.1负责获取、分析及市场有关的信息和调查潜在的外部供方有关的基本信息;
3.2.2负责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对外部供方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3.2.3负责编制和更新《合格外部供方一览表》;
3.2.4负责组织对外部供方的供应绩效进行定期的评估、分析、管理;
3.2.5负责统计生产物料和流程物料月度生产耗用量和监控需求物料的库存数量;
3.2.6负责根据上月耗用量、库存数量和安全库存量预评估下月生产用量,编制《月份物料需求计划》;
3.2.7负责根据生产所需的及时物料和特殊规格物料的及时需求,提出采购申请(P/R);
3.2.8负责跟进外部供方交付状况。

3.3品质部
3.3.1负责协助外部供方的评估和选择,进行必要的监视与测量并反馈测试结果,
3.3.2负责确定并组织对外部供方的质量管理系统和外部供方现场进行审核;
3.3.3负责监控和管理外部供方的供应质量绩效。

3.4采购
3.4.1负责获取、分析外部供方市场有关的信息和调查潜在外部供方有关的基本信息;
3.4.2负责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对外部供方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3.4.3负责编制和更新《合格外部供方一览表》;
3.4.4负责组织对外部供方的供应绩效进行定期的评估、分析、管理;
3.4.5负责各部门需求采购和采购过程的管理,确保外部供方准时提供符合的产品、过程及服务。

3.5工程
3.5.1负责协助采购进行外部供方评估与选择,进行外部供方提供产品样件试用并反馈试用结果;
3.5.2负责制定外部供方提供产品、过程及服务允收标准/规范。

3.6相关部门
负责提出本部门所需产品、过程及服务需求,为采购作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4.0术语和定义
外部供方:指向本公司提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单位,包括原物料外部供方和协力/外包包厂商。

5.0工作程序
5.1外部供方管理的运作程序
5.1.1.外部供方的认可范畴
公司应对所有的外部供方都进行适当的、不同程度选择和评估,特别针对下列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和/或用量较大的物料的外部供方/分包厂商应按照本程序规定供方认可过程进行:
生产所用物料等;
生产产品的任何整体外包/分包过程的外包加工过程的外部供方;
提供为满足产品质量涉及的服务外部供方;
当公司的市场业务、生产加工过程、工程/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要求和客户要求的具体情况出现物料的试用、第二(备用)外部供方的增加、产品质量的特殊/新要求、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和其它原因时,采购和/或责任部门应提出开发外部供方的需求。

5.1.2.2物料外部供方的初步评估
公司采购和/或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联系相应的渠道了解具体的相关信息,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供应渠道/分包过程服务商进行评分制评估:
a)在本行业的所处的层次/声誉,满分20分,由采购负责,优:18~20分,良:15~18分,一般:12~15分,差:低于12分;
b)供方持续准时的综合供应能力初步评估,满分20分,由采购负责,优:18~20分,良:15~18分,一般:12~15分,差:低于12分;
c)供方物料的属性/特性满足我司流程适用性初步评估,由工程责,优:18~20分,良:15~18分,一般:12~15分,差:低于12分;
供方声明的物料质量指标/规范评估,由品质部负责,优:18~20分,良:15~18分,一般:12~15分,差:低于12分;:
供应物料的单价的成本优越性,由采购人员负责,优:18~20分,良:15~18分,一般:12~15分,差:低于12分;
f)采购人员应填写《供方开发申请单》,并组织对新的外部供方进行初步的评估和选择。

当初步评估分数与现有的外部供方相当或优于现有同类外部供方的供方和/或上述评分超过75分的外部供方,才可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工作。

当公司有新的物料试用而需要开发新的供方时,采购应通过适当的多种途径寻找新供方信息,开发2~3家备选供方以供评估和选择。

对于生产物料的外部供方,初步评估优先考虑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国际/国家认证。

5.1.2.3外部供方样品验证的确定
当新的外部供方的初步评估分数与现有同类的相当或优于现有外部供方时,工程确定是否要求外部供方递交样品和/或进行样品加工的验证,并将样品验证的初步要求(样品种类、规格要求,必要时的质量要求等)填入《外部供方开发申请单》之中,新的外部供方的开发进入样品验证评估阶段。

5.1.2.4物料样品的索取
当新外部供方的开发进入样品验证评估阶段,采购人员应联系外部供方提交工程要求的样品,外部供方提交样品的时间不得工程要求的时间,否则视为外部供方自动放弃。

凡自动放弃提交样品的外部供方,除非我司要求提交样品,在3个月内,我司不接受外部供方提交的样品。

5.1.2.5样品的来料质量控制
外部供方提交物料到我司,由采购通知IQC对外部供方提交的样品进行来料质量的检测与验收。

检测的项目与内容按照来料质量控制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并将检验结论填入《来料检验报告》之中,并经相关人员审批。

当来料样品不符合我司来料允收标准时,经相关人员的书面批准后,方可按照外部供方事先声明的质量标准进行允收,否则拒绝样品的更进一步的验证。

5.1.2.6样品的工艺验证
对于生产物料工程应制定样品验证的步骤/方法和需要的测试项目/内容,其它物料则按类似正常生产条件进行小批量生产来验证其流程的适用性。

物料样品经IQC检验合格后,IQC应将样品和《来料检验报告》转交给工程,工程安排进行工艺验证,并将试验的过程和项目简要描述在《物料样品试用报告》中,如果在试验过程发生和/或出现的物料异常一并记录在《物料样品试用报告》之中,评估物料在我司生产工艺流程试用中的适用性,并经责任人的审核。

在样品的生产工艺试验过程之中,如有需要,工程和品质可要求外部供方派出技术服务人员到我司协助物料样品的试验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5.1.2.7样品的生产产品验证
工程完成物料样品的验证性试验生产后,并填写《物料样品试用报告》交予品质部进行其它必要的测试。

当所有的检查和测试项目都完成后,品质应将各个检查和测试项目的结论填入《物料来料检验单》中,或将检查和测试结果经品质部主管审核后,正本转送工程。

当样品的生产产品检查和测试结论是不合格时,品质应在《物料来料检验单》之中注明每一项不合格的测试项目及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