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梳理课文结构。

2、分析文中荆轲及其他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方法。

3、分析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辩证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重点:

分析荆轲形象,学习刻画人物方法。

三、学习难点:

辩证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出示目标。

指名背、齐背课文第九段。

出示学习目标。

二、梳理故事情节结构。

由题目分析导入情节梳理。

故事情节紧紧围绕着“刺”字展开。(为什么刺?怎样去刺?刺的过程怎样?刺的结局又是如何?)

开端——行刺缘起

发展——行刺准备

高潮——廷刺秦王

结局——荆轲被斩

根据情节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三、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刻画方法。

1、复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本文刻画荆轲形象主要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一例说明?

讨论归纳:

刻画人物的方法有肖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五种描写方法。本文刻画荆轲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2、找出对荆轲描写的语句。思考: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了荆轲怎样的性格?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3、概括归纳荆轲形象。

荆轲是一个侠肝义胆、深谋远虑、善于辞令、不畏强暴、刚烈果敢、机智勇敢、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板书:侠士形象智、勇、义)

4、采取对荆轲分析的方法,学生自由分析太子丹、樊於期、秦武阳、秦王形象。

5、思考:从文学的角度看,写太子丹、樊於期、秦武阳、秦王这些形象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

(对比衬托)

四、思考探究:

1、荆轲是英雄吗?

在战国四大刺客中,唯有荆轲是失败的。为什么唯独荆轲最令我们难忘?如何辩证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侠义精神的推崇,而且表达了人们反抗暴政的愿望,具有爱国主义的内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荆轲刺秦王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必然会是悲剧的结局。

荆轲刺秦王虽然失败了,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为国挺身而出、敢于斗争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也一直感染激励着无数的后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探究荆轲失败的原因。

讨论后归纳:

1、目标不明;

2、准备不周;

3、武阳怯场;

4、惜哉剑术疏;

5、不合历史发展潮流。

五、拓展延伸: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那你是如何评价荆轲的呢?给这位2000多年前的英雄写上一段墓志铭吧。

2、在今天社会,行刺的方式适不适合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矛盾?

六、课堂总结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仅仅在于他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灵魂。荆轲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语)。”荆轲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茨威格语)。”荆轲是悲剧是一个英雄的悲剧,也同样是一个伟大的悲剧!

七、布置作业

课后“研讨与练习四”。

附板书:

荆轲:侠士形象语言、动作、神态

智、勇、义对比衬托

荆轲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送君易水衣冠泪,喋血秦廷壮士心。

荆轲:易水不忘壮士悲,秦宫喋血英雄憾。

丹心报国,慷慨赴死英雄本色,

壮志难酬,从容临难千秋悲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