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按行文方向分类三种
公文的三种行文方向

公文的三种行文方向
公文的三种行文方向是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1. 上行文:上行文是指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行文。
它一般用于请示、报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
2. 平行文: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行文。
它一般用于商量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等。
3. 下行文: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
它一般用于布置工作、传达政策、批转文件、答复下级机关请示等。
公文文种行文方向的界定

公文文种行文方向的界定公文的行文方向,一直以来是公文文种分类的重要依据。
目前学术界对公文行文方向的划分基本有两种方法:一是三分法,分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二是四分法,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泛行文。
在具体文种的行文方向归属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不一致,且没有给出严谨有说服力的说法。
本文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规定的法定文种为分析对象,对各文种的行文方向进行辨析、界定,以推动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科学界定公文文种行文方向的意义“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q�是公文起草的基本要求。
科学界定文种的行文方向,有助于正确选择文种。
《条例》规定的法定文种有15 种。
依据行文方向对文种分类,遴选文种时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效率。
科学界定文种的行文方向,有助于公文格式的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 规定公文有四种规范格式:文件格式、信函格式、命令格式、纪要格式。
命令格式、纪要格式专用于命令(令) 和纪要文种。
文件格式分为上行文件格式和下行文件格式。
文件格式和信函格式在公文格式要素构成上有很大不同,且都对应着多个不同的文种。
文种行文方向界定错误,公文格式的选择就会发生错误,就难以做到公文格式规范。
科学界定文种的行文方向,有助于公文起草的谋篇布局、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
确定公文行文方向,在公文写作中至关重要,“不同的行文方向决定着公文写作的思维类型、表达方式、写作禁忌、写作策略和行文措辞”。
公文文种行文方向划分的依据《条例》规定:“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 �s�这明确指出了文种行文方向的划分应依据发文机关与受文机关之间的组织隶属关系及职权范围,但公务活动纷繁复杂,社会组织千差万别,职权范围交叉、界限模糊,仅仅据此划分文种的行文方向会面临一些困境。
(一) 将多向行文的文种归为泛行文或通行文,不符合形式逻辑的科学原则科学分类应遵守三个原则:一要包举,就是一个事物的全部应是所包含的各小类的总和; 二要对等,就是事物的各小类之间要互相排斥,既不能重迭也不能越级,划分的子项应不相容; 三要正确,逻辑划分的规则要求、划分根据应当统一,就是要统一标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1、公文分类(1)按公文内容、性质、作用不同分为:1、规范性公文(条例、规定、办法),2、指导性公文(命令、决定、批复),3、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4、商洽性公文(函),5、知照性公文(通报、通知、公告、通告)。
6记录性公文(会议记录、简报、会议纪要(2)根据公文行文方向不同分为:1、上行文(报告、请示、意见);2、平行文(函、议案、);3、下行文(命令、决定、批复、通知)4、广行文(通告、公告)(3)根据公文发行、传递范围不同分::1、机密公文2、公布公文(对社会公开发文)3、内部公文(机关内部)(4)按公文作者性质分(方便管理):1、党务公文2、行政公文3、群团公文(5)按公文文种性质分1、法定公文(行政公文13种)2、非法定公文(杂体通用公文)(6)按文件的接受对象不同分:1、主送件(主要受文对象)2、抄送件(相关受文对象)(7)按公文处理要求不同分:1、承办性公文(必具体办理。
——对应主送件)2、参阅性公文(不需办理,只参考——对应抄送件)(8)按公文处理时限要求分:文件分:特急,急件,平件。
(9)公文涉密程度分为:绝密(1级)时限(?年)机密(2级)时限(?年)国家密级标志:★秘密(3级)时限(?年)例:机密★5年2、行文方式从确定收文机关或行文对象的范围分:1、逐级行文——直接向下或向上2、越级行文——越过直接下级或上级3、多级行文——又称呈、转一次性行文4、普发行文——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行文5、联合行文——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或部门以共同名义向下或向上发文6、授权行文——通过委托授权,由其他机关或个人代表本纪观、本部门对外行文(新闻机构、律师、办公室)7、转发行文——一个机关转发其他机关的文件(转发、批转)3、事务性语体事务语体也叫公文语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处理行政公务所用的一种语体。
这也是使用频率最高、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体。
事务语体的种类主要有命令、指令、决议、指示、公告、通知、报告、批复、公函等。
13种公文分类

述职报告是报告人在会议上向本单位领导与群众如实陈述个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请求他们评议的报告。它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为适应干部科学化管理而新产生的一种公文。
公文作为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和处理各级机关公务的工具,体现着组织的意志,表达着组织的主张,显现着组织活动的行为目的。因此,公文的种类和体式取决于公文的性质和公务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同的文种反映着公文不同的内容与作用。各机关在拟制公文时,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本机关的职权范围、所处地位与发文目的,正确使用文种。在机关单位,除了应用公文之外,经常用到的还有常用文书。常用文书包括:计划类、总结类、讲话类和信息类等。
(4)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些情况、某个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经分析综合后写成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有的属公文,有的属一般应用文。
(5)总结
总结是回顾前阶段某项工作、某项任务和其他实践活动的进行情况而写成的书面材料。总结有的属公文,有的属一般应用文。
(6)述职报告
(6)通报(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表扬性和批评性通报,属对问题定性的文件,写作时必须十分慎重,文字要认真推敲。
通报与通知不同:通报主要起教育作用,通知主要起布置任务、要求执行的作用。
通报与通告不同:一是适用范围不同,通报有收文机关,以文件形式送达或在报纸上发表具有全国性普遍意义的通报;而通告没有收文机关,必须在公共场所张贴或报纸上发表。二是作用不同,通
(2)审核。机关部门领导或办公部门初步审核拟成文稿的过程;
(3)签发。机关领导参照审核意见,审阅定稿并签署发文意见的过程;
(4)复核。秘书部门复查核对文稿的过程(校对);
公文的性质

1、公文的性质、特点、作用、分类性质:工具性、凭证性、政治性、思想性特点:公文具有法定的制作者具有法定的权威和现行效用具有特定的格式和处理程序五大作用:规范和准绳作用领导和指导作用宣传和教育作用联系和知照作用依据和凭证作用(根本作用)分类:按公文运转范围来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按行文方向来分: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按行政效力来分:行政公文、事务性文书按公文的机密性来分:保密文件、内部文件、公布文件按机密等级来分:绝密、机密、秘密按作者的性质来分:行政公文、党内公文、群众团体公文按文件的来源来分:发文、收文2、公文的构成要素标题、文头、文尾、组成部分基本组成部分:标题、收文机关名称、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名称、成文日期(汉字)、印章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件2)眉首(文头)a.发文机关标识b.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c.份数序号(保密文件编号在左上角,如01)只有保密文件需加份数序号d.密级分绝密、机密、秘密(通常在右上角)e.紧急程度:特急、急件(通常写于密级下一行,优先处理)f.签发人:xxx上行文注签发人名;下行文不需要(与发文字号同一行)3)版记(文尾)a.主题词:指最能概括文件的内容特征,说明问题的关键词b.抄送单位名称(不一定都要写)、同类部门之间用顿号,不是同一类别之间用逗号c.印发机关名称(如xxx办公室)d.印发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写全x年x月x日印发(成文日期用汉字)3、公文处理程序1)收文处理程序(12个环节)收进、启封、登记、分送、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注办、清退、归卷2) 发文处理程序(11个环节)撰稿、核稿、签发、缮印、校对、盖印、注发、登记、装封、发出、存本归卷4、文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组织形式1)文书工作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专人负责统一领导和安排工作,要建立统一的制度(如签发、保密、立卷归档等均需统一制度)2)文书工作必须实行准确、周密、保证质量、避免差错3)文书的处理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4)精简文件、深入实际、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5)公文处理要安全,保守党和国家机密(保密既是政治斗争,又是经济建设的关键)6)公文的处理要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文书工作机构的两种组织形式——分散式和集中式集中式适用于小机构分散式适用于大机关5、简述文书工作的重要意义(一)从文书工作在机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微观)1)机关工作的开展与文件的制作运转密不可分2)文书工作是使文件得以形成并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二)从宏观来看。
实用文体写作知识考试

《实用文体写作知识》总复习一、填空(每空一分,共18分)1、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三种。
2、按其内容和功用的不同,可将常用的通知分为以下几种:(1)批示性通知;(2)指示性通知;(3)告知性通知;(4)任免性通知。
3、报告和请示的区别主要体现为:(1)具体的功用不同;(2)内容含量不同;(3)行文时机不同。
4、消息的开头部分通常被称作导语。
5、事实与理由是民事起诉状的核心内容。
6、书信的内文主要包括称谓、问候语、正文、祝颂语和落款等几个部分。
7、函的种类;公函、便函。
按行文方向不同可分;8、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一般要写入前言、情况、分析、意见等几部分内容。
9、合同的特点(1)合法性;(2)合意性;(3)平等性;(4)规范性。
10、民事起诉状通常由首部、正文、尾部几部分组成。
11、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是一切文章的构成要素12、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种13、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要用通告;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要用通知;表彰现金,批评错误,转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要用通报。
14、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其性质和内容和不同,将总结分为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两类15、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功能主要包括:(1)诊断功能;(2)建议功能;(3)反馈功能;(4)预测功能。
16、事实与理由是民事起诉状的核心内容17、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要有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要用请示。
18、会议纪要的两大特点是:(1)纪实性;(2)提要性。
19、常见的规章制度有:、、、和守则等。
20、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作用主要包括:(1)诊断功能;(2)建议功能;(3)反馈功能;(4)预测功能。
行政公文的分类1

行政公文的分类1.按基本使用范围分为:2.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处理公务中的各种问题,反映各方面情况,或联系各项工作所形成的文书材料。
如法定公文.普通事务文书。
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按照特定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各种文书材料。
如外交公文,法规公文,司法公文,经济公文,军事公文等等。
2.按行文的方向分为:上行文(请示.报告等)下行文(决定.指示.批复等)平行文(函等)通行文(意见.会议纪要等)3.按公文的内在属性分为:指令性公文(命令.决定等)指导性公文(意见等)知照性公文(通知.通报等)公布性公文(公告.通告等)商洽性公文(函等)报请性公文(请示.报告等)记录性公文(会议纪要)4.按公文的办理时限要求分为:特急件:要求来文1天内办理完毕急件:要求来文3天内办理完毕一般:要求来文7天内办理完毕5.按保密程度分为:绝密公文:指党和国家核心机密公文机密公文:指党和国家重要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指党和国家一般秘密公文普通公文:指不涉及密级的一般公文6.按公文的规范程度和约束力: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7.按公文的载体分为:传统纸质公文和电子公文易蕾:请示的行文规则(一)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二)请示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三)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四)除领导者个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五)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如须同时送其他机关,用抄送形式;(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时,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胡正伟:期末复习要点一:熟悉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应用写作》这门课程期末考试的题型通常有:(1)填空;(2)名词解释;(3)简答;(4)文章分析;(5)补写文章要素(根据给出的主要的文章要素,补写另外的文章要素,比如,根据正文写标题,根据主体部分写开头或结尾部分,等等。
)(6)给材料或给条件作文(根据给出的写作材料或写作条件,完成某一个文种的文章。
公文的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

公文的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
1. 公文的上行文方向,就像我们给上级汇报工作,你想想,你是不是得恭恭敬敬地把事情说清楚呀!比如给领导写个请示,那可得字斟句酌。
2. 下行文呢,不就像是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嘛,得明确、清楚,让接收的人一看就懂!像发个通知到各个部门,这就是典型的下行文呀。
3. 平行文,哎呀,就好比你和你的同事商量事儿,互相交流、沟通呀!像发个函给其他单位协调工作,这就是平行文的例子嘛。
4. 公文的逐级行文方式,这就好像一步一个脚印走楼梯,稳稳当当的,按级别依次传递信息。
比如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一层一层来。
5. 越级行文呢,那可有点像跨台阶,特殊情况下才用,你说是不是呀!像遇到紧急重大事情直接向上级的上级报告。
6. 多级行文,不就像同时走好几级楼梯嘛,信息可以快速广泛地传达。
比如一份文件要发到多个不同级别的单位或部门。
7. 直达行文,这就像是开了直通车,直接到达目的地,高效得很呢!像一些重要的决定直接传达给相关人员。
8. 公开行文,那简直就是广而告之呀,让大家都知道!像发布公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9. 内部行文,就像在自己家里说话一样,在单位内部传达信息。
比
如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
10. 联合行文,这不就是大家一起合作嘛,多个单位一起发个文。
像几个部门联合发布一个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按行文方向分类三种
大家可知道公文行文方向分类有几种?又知道什么叫行文方向吗?下面是橙子给大家收集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公文行文方向分类
行文方式是根据行文关系、行文方向以及公文性质、效力范围等多种因素而确定的公文发布、传递的层次与形式。
行文方式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按发布传递范围
分为内部行文和对外行文。
内部行文指仅在本机关内运行的公文,俗称“白头文件”;对外行文,是指通过文书部门或邮电部门封装传递至其他机关的公文,因其版头中发文机关标识套红印刷,故俗称“红头文件”。
按公文传递途径不同分为直接行文和间接行文
按照机关隶属关系和公文的发送、效力范围
可分为分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
机关对外发文,应考虑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
逐级行文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逐级行文的方式,按级逐级上报或下发文件,即只对直属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制发公文,如果需要,再由上一级或下一级机关转发。
多级行文
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取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
越级行文
为了维护组织或专业系统中的合理分工和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工作上的脱节、被动或抵触,一般情况下避免越级行文。
直接行文
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采用。
行文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
允许越级行文的情形
(1)发生了严重紧急情况;
(2)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越级交办某些事项,同时指令越级上报的;
(3)询问只有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才能答复的某些重要问题或事项,且这些问题和事项与直接上级机关没有任何联系的;
(4)数次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请求解决某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直接上级机关长期不予解决,以致对工作或即将对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的;.
(5)经过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没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文章仅作为参考使用,请依据实情需要另行修改编辑(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