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深坑酒店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_哈敏强 (1)

合集下载

晋江世茂超高层酒店结构方案

晋江世茂超高层酒店结构方案

1500X1500 1300X1500 1300X1500
1300X1500 1100X1500 1000X1500
1000X1500
800
300
1000X1300 1000X1300 1000X1300
1000X1300
600
300
1000X1000 1000X1000 1000X1000
1000X1000
丙类 II类场地,第二组, Tg=0.45s 0.04(混合结构) 0.05(钢筋混凝土结构) 0.85
0.12(规范)
0.135(安评)
世茂晋江茂御酒店方案评审会 8
方案一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环带桁架
(楼面体系为钢梁+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环带桁架
世茂晋江茂御酒店方案评审会 9
结构方案一——两道环带桁架
单位面积材料总用量
结构方案一
混凝土用量 (m3/m2) 0.86 钢材用量 (kg/m2) 100
结构方案二
混凝土用量 钢材用量 (m3/m2) (kg/m2) 0.89 114.1 混凝土用 量 (m3/m2) 1.15
结构方案三
钢材用量 (kg/m2) 39 钢筋用量 (kg/m2) 112.3
方案三 楼面梁截面 (B*H) 500X900
3700mm层高酒店层
H600X300X14X20
H600X300X14X20
600X900
4800mm公寓式酒店层
H700X400X16X24
H700X400X16X24
600X900
说明:以上构件尺寸仅用于方案阶段,最终选用截面还需进一步优化。
世茂晋江茂御酒店方案评审会 18

上海世茂深坑酒店坑底复杂岩质地基基础设计

上海世茂深坑酒店坑底复杂岩质地基基础设计

上海世茂深坑酒店坑底复杂岩质地基基础设计王伟杰【摘要】结合上海世茂深坑酒店的特殊性,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坑底岩面三维模型,为坑底基础设计提供依据.在对比了现行规范对独立基础设计计算的要求后,采用有限元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岩体的变形模量和基础的弹性模量比值、基础的高宽比这2个参数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基础持力层起伏变化较大的岩质地基设计提供参考,也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结构基础设计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4页(P634-636,640)【关键词】复杂岩质地基;三维激光扫描;模量比值;基础高宽比【作者】王伟杰【作者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53.31 概述上海世茂深坑酒店的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平面和立面均呈弯曲的弧线形,坑内主体建筑通过分块箱形基础固结在坑底弱风化基岩上,同时在坑顶B1层楼板标高处作为水平铰接支座,为其提供水平方向约束,深坑上下均有约束,主体结构形成2点支承结构体系。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从复杂实体或实景中重建目标的全景三维数据及模型,主要是获取目标的线、面、体、空间等三维实测数据并进行高精度三维逆向建模的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集光、机、电等各种技术于一身,它是从传统测绘计量技术并经过精密的传感工艺整合及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集成而发展起来的,是对多种传统测绘技术的概括及一体化[1-2]。

面对深坑酒店复杂的坑底地貌环境,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逆向建立岩面三维模型,完整地反映岩面同主体建筑的关系,指导坑底基础设计。

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世茂深坑酒店主体建筑设计位于地质深坑内,依崖壁建造,总建筑面积约60 000 m2(图1)。

酒店主体建筑分为地上部分、地下至水面部分以及水下部分。

其中地上建筑2层(局部带1层地下室),高度约10 m;地下至水面建筑共14层,高度约53.6 m;水下部分建筑2层,高度约10.4 m;建筑总高度约为74 m。

某超高层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某超高层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构件 损伤 情 况进行 对 比 , 结果表 明 , 两个程 序 得 到 的 整 体反 应 计 算 结 果 基 本 吻合 , 结 构 可 以 满足 “ 大震
不倒 ” 的设 防要 求。
关键 词 复 杂超 高层 结构 ,弹塑性 时程 分析 , 抗 震性 能 , 罕遇 地 震
El a s t o - p l a s t i c Ti me Hi s t o r y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l y s i s o f a S u p e r Hi g h- r i s e S t r u c t u r e


对 于超 限的复 杂 高层 建 筑 结构 需要 进 行 弹 塑 性 分析 和 计 算 来验 证 “ 大震 不倒 ” 的设防要求。
某超 高层 结构 结构布 置 复杂 , 高度 超 限 , 为 了研 究其 在 地震 作 用下 的抗 震 性 能 , 对 其进 行 弹 塑性 时程 分
析 。采 用 P e r f o r m一 3 D 、 N o s a C A D 建 立模 型 , 主要 分 析 结 构在 7度 罕遇 地 震 下 弹塑 性 时程反 应 , 研 究结 构 在 大震作 用下 受力状 态和 变形 能 力 。通过 对 两个程 序得 到 的结 构在 罕遇 地震作 用下 的整体 反应 指标 和
第2 9卷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Vo 1 . 29.No .1 Fe b. 2 01 3
S t r u c t u r l Eng a i n e e r s
某超 高 层 结 构 的弹 塑性 时 程分 析
张 云 雷 吴 晓 涵
( 同 济 大 学 结 构 工 程 与 防灾 研 究 所 , 上海 2 0 0 0 9 2 )

3福州世茂国际中心抗震送审汇报0803ppt

3福州世茂国际中心抗震送审汇报0803ppt

200.00
200.00
标 高 (m)
标 高 (m)
150.00
150.00
100.00
100.00
50.00
50.00
0.0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0.00 0.E+00 1.E+06 2.E+06 3.E+06 4.E+06 5.E+06 6.E+06
Y向 剪 力 (kN)
140 120 100
Sa(cm/s^2)
80 60 40 20 0 0 2 4 T(s) 6 8 10
抗震规范 安评报告 软件安评
时 程 分 析 地 震 波
时程地震波转换成反应频谱与场地 反应频谱的比较
140 120 100
规范 T631 T632 A631
Sa(cm/s^2)
80 60 40 20 0 0 2 4 T(s) 6 8 10
专家咨询意见
4.加强层的设置宜进一步优化。 5.风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可扣除无害位移 6.应检验弹性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是否满足 规范要求,并考虑计算的结构高振型鞭梢 效应。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工程概况 结构设计依据 基础设计 结构体系 结构超限的讨论 针对超限采取的措施 规范弹性分析 关键构件设计 弹塑性分析
T1 =5.78 sec T2 =4.66 sec T3 =1.85 sec T3/T1 =0.32 < 0.85
X方向整体风和地震作用下结果
风 地震
300.00

地震
300.00
250.00
250.00
200.00
200.00

超高层连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超高层连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b o d y me mbe r o f t he t wo c a l c u l a t i o n d i d n o t y i e l d, t h e r e l a t e d b e a m a n d la f me b e a m a p p e a r p l a s t i c h i n g e, b u t bo t h d i d n o t r e a c h t h e
( C I T 1 C G e n e r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C o .L t d ,W u h a n 4 3 0 0 1 4 , C h i n a )
王红 军, 张达 生 , 杨 竞 ( 中 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 北 武汉 4 3 0 0 1 4 )
【 提 要] 本文以一超高层连体结构实 际工程为 例 , 采 用 Mi d a s B u i l d i n g有 限 元 软 件 对 该 结 构 进 行 详 细 弹 塑 性 时 程 计 算 分
a n g l e o f mo no me r mo d e l i s 1 /1 0 2,a n d t he c o n n e c t o r mo d e l i s 1 /1 35,b o t h me e t t h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r e q ui r e d mi ni mum s t a n d a r d 1 /1 00.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8 4 1 2 ( 2 0 1 4 1 0 1 — 0 0 1 0  ̄ 8

上海深坑酒店施工模拟分析与验算_汤文锋

上海深坑酒店施工模拟分析与验算_汤文锋
本次施工模拟采用 MIDAS / GEN 软件进行分 析。整体模型如图 3 所示。
图 3 整体模型示意 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whole model
3. 2 荷载及荷载组合 1) 恒荷载 ①构件自重 程序自动计算( 包括
梁、柱、支撑及楼板自重) ; ②墙体荷载 2. 5kN / m2 ; ③装修荷载: 2. 5kN / m2 。
本工程为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坑顶采用大桁 架将坑底框架拉住,连成一个整体。框架为单跨结 构,由于建 筑 造 型 需 要,框 架 沿 高 度 方 向 呈 曲 线 变 化。建筑的三维效果如图 1 所示。
[作者简介] 汤文锋,高级工程师,E-mail: 18524520@ qq. com [收稿日期] 2016 -07 -13
钢结构吊装分节figsteelstructureliftingsection2钢结构与混凝土施工顺序框架支撑体系先施工框架施工时楼承板同步铺设地下室b8f楼板混凝土同步浇筑b8f以上楼板混凝土暂不浇筑待框架结构与楼顶大桁架相连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后释放桁架顶的临时约束坑顶桁架下弦盆式支座开始受力然后分段浇筑b8f以上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需与框架同步铺设打上栓钉利用楼承板的平面内刚度为钢框梁提供侧向支撑并为结构提供一定的面内刚度最后砌筑内隔墙结构整体进入设计理论要求的受力模式
2) 活荷载 ①施工阶段活荷载 1. 5kN / m2 ; ② 使用阶段活荷载 2. 5kN / m2 。
3) 风荷载 ①50 年基本风压 0. 55kN / m2 ; ②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1. 0; ③风荷载体型系数 0. 8。
4) 荷载组合 ①1. 2 恒荷载 + 1. 4 活荷载; ② 1. 35 恒荷载 + 0. 98 活荷载; ③1. 2 恒荷载 ± 1. 4 风

塑性极限法分析高层建筑倒塌案例

塑性极限法分析高层建筑倒塌案例
版权© 2009 G. Liu et al。这是一个开放的访问文章在Creative Commons署名许可下分发,
允许无限制地使用,在正确、适度情况下可以引用原始的文章。
1.世贸中心
在9•11事件中倒塌的位于美国纽约的世贸双塔(美国世界贸易中心)(例[1, 2]),是世界十大高层建筑之中的两座。南塔为1368英尺高,北塔为1362英尺高。两塔标准层高为3.676米,楼层为110层。两塔外观相同,占地约207平方英尺。每栋建筑的占地面积为4.66×105平方米,重量约为500万吨。每一侧的外墙由59根侧边14英尺、间距40英尺密集排布的钢柱构成。建筑外墙覆盖银铝板。在正常的风力条件下,屋顶振荡幅度可上升至2.8米。
对于在这次大火中究竟燃烧了多少液体燃料有许多不同观点。由于飞机撞击建筑发生在起飞后不久,报告表明只有16%的燃料被消耗。因此,其余燃料可能已被带入到建筑当中。闪燃的发生给了迅猛的火势造成极高的室内温度。如此严重的火灾在燃烧期间降低了钢柱的强度,尤其是在那些被飞机击中的楼层。计算[20]表明建筑物内储存的可燃物,如办公桌、家具和纸产生的火荷载级别高于从飞机洒出的可燃航空燃料。钢结构体系可能会在构建摩天大楼方面性能优越。然而,通过对比混凝土结构可以看出其耐火性能不佳也是不容忽视的。
而塑性极限分析[24]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一方法是不受弹性模量E、残余应力以及加载过程约束的,而是只取决于结构以及加载方向。在检查分析破损梁和平面框架时,可以发现失效荷载只和极限力矩有关,与结构的曲率没有关系。
图2.拟题研究(南塔)
绝对硬质塑料材质的一个特点是,当极限弯矩M低于极限弯曲力矩M0时可以假设曲率为零。当M≥M0时,曲率可以选取任意数值,此时塑性铰只传递力矩M0。
4.塑性铰的概念

超高层结构设计中弹塑性法的分析与应用

超高层结构设计中弹塑性法的分析与应用

超高层结构设计中弹塑性法的分析与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楼层数越来越大,如何保障超高层建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探讨、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弹塑性法进行说明分析,并将该方法应用到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

关键词:弹塑性法;超高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楼层数越来越大,对于这些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的保障,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下面针对该问题,对弹塑性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

一、弹塑性分析方法概述弹塑性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法。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静力弹塑性分析法一般指静力推覆分析方法。

该分析方法根据结构实际情况,施加给建筑结构侧向力,且逐渐将该力的大小加大,使得结构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比如屈服、结构控制位移、裂开、弹性等,以便结构实现预期目标位移,或者成为机构,达到掌握建筑结构在地震的影响下的各种状况,如将发生的破坏机制、薄弱部位、变形与内力特性、塑性绞发生的次序、部位,以更好地判断建筑结构能否承受地震的作用。

其次,20世纪60年代逐渐形成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法。

该方法主要研究的是超高层建筑的工程抗震以及抗震分析。

到20世纪80年代,该方法仍然是大部分的国家在抗震设计规范分析方面所使用的方法。

时程分析法属于动力分析方法,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该分析法主要求解结构物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时程分析可以掌握到各个时间点各个质点的加速度动力反应、移动速度和位移等,以计算出结构内力、变形的时程变化情况。

因为存在较大的输入输出的数据量,且较复杂,导致了在一段时间内时程分析法无法开展。

随着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时程分析方法取得了发展空间。

二、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的分析应用实施静力弹塑性分析法需要进行的步骤如下所示:步骤一: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建立构件、结构的模型,如确定恢复力模型、物理常数、几何尺寸等;计算承载力;计算荷载等;步骤二:计算各种参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致输入和多点输入的比较
采用方法 反应谱 一致输入 适用 理论成熟 多点输入 不适用 目前理论只适用单反应谱输入 不适用 目前多 采 用 大 质 量 法 计 算 多 点 加速 度 时 程 激 励, 此方法为考虑 加速度时程的相位差 。 对于本 工 程 上 下 多 点 加 速 度 时 采用大质量法 程主 要 为 幅 值 差, , 会造 成 支 座 节 点“ 偏 移 ” 使计 算结果失真 可接受 计算结果会有误差
图1 速度积分成位移产生漂移示意
时也同样会产生漂移 。 地震安评报告 已 明 确, 坑底和坑顶部位的地震 时程波存在幅值差但无相位差 。 通常大跨空间结构 的地震时程波仅存 在 相 位 差, 在对大跨结构进行加 各支座处产生几 速度时程输入的多 点 地 震 分 析 时, 乎同样程度的位移 漂 移, 各支座的相对位移仅仅为 相位差引起的微小位移差, 相位位移很小, 可以忽略 如 不计 。 而工程坑底 和 坑 顶 的 时 程 波 存 在 幅 值 差, 采用加速度时程输 入, 坑底和坑顶支座会产生非常 大且不真实的相对 位 移 差, 从而引起不真实的结构 内力 。 对工程坑顶 、 坑底输入安评报告提供的加速 度时程曲线进行小震下的时程分析时, 坑顶 、 坑底的 位移漂移竟达到 了 5m , 这 明 显 与 实 际 情 况 不 符 合。
图2
SAP2000 钢管混凝土柱塑性铰定义中的三维屈服面
第 41 卷 第 12 期 2. 2 分析模型
哈敏强, 等 . 世茂深坑酒店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85
弹塑性分析模型在弹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适当 简化, 两者的结构 特 性 基 本 一 致 。 结 构 弹 塑 性 计 算 重力荷载代表值取 考虑重 力 荷 载 代 表 值 的 影 响, “1. 0 恒载 + 0. 5 活 载 ” 。计算时取重力场加速度 g = 9. 81m / s 2 。 结构阻 尼 按 瑞 利 阻 尼 考 虑, 阻尼比取 5% 。 结构分析模型采用如下假定: ( 1 ) 结构有效质量采 用 重 力 荷 载 代 表 值 对 应 的 荷载水平和质量分布 。 ( 2 ) 坑 内 结 构 嵌 固 在 坑 内 水 下 部 分 - 54. 00m 标高 。 坑外非主体 结 构 部 分 删 除, 相应的荷载加在 坑内主体结构上 。 ( 3 ) 楼板模拟: 采用 分 块 无 限 刚 的 方 法 来 模 拟 。 坑内结构 的 楼 板 由 两 块 无 限 刚 模 拟, 顶 部 连 体 1F 和层 B1 的楼板由 一 个 无 限 刚 块 模 拟 。 计 算 中 假 定 但平面外则可自由变形 。 楼盖平面为无限刚, ( 4 ) 考虑到框架梁和 钢 框 架 柱 以 受 弯 和 压 弯 为 主, 塑性铰主要位于杆端, 分析模型中仅对杆端采用 塑性铰单元; 钢支撑和跨越桁架的腹杆以受压为主, 对杆中间位置采用 塑 性 铰 单 元; 钢 管 混 凝 土 柱 应 用 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 ” 在 柱 两 端 设 置 塑 性 铰, 塑性 铰的设置中考虑了钢管混凝土柱受压失稳的影响 。 ( 5 ) 材料特性参数根 据 混 凝 土 规 范 或 钢 结 构 规 范取值, 强度参数取标准值 。 2. 3 地震波输入方法 地震安评中以基岩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 为目标,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合成地震动时程, 作为场 地土层地震动力反应分析的地震动输入值 。 由于本 工程的特殊性, 安评报告提供的时程波均为人工波 。 图 3 ~ 6 分别是罕遇地震第 3 组地震波下, 坑顶点 M 和坑底点 N 的 加 速 度 曲 线 和 位 移 曲 线 。 表 2 是 大 震各组地震波计算结果汇总 。 每组地震波分别考虑以 X 为主方向( X ∶ Y = 1 . 0 ∶ 0 . 85 ) 和 Y 为主方向( Y ∶ X = 1. 0∶ 0. 85 ) 进行两次输 3 组地震波, 入计算, 共计 6 个 工 况 计 算 。 对 于 每 个 坑顶点 M 和坑底点 N 同时输入相对应的 地震工况, 位移时程波 。 2. 4 简化单榀模型弹塑性时程初步分析 基于以上所述, 对本工程选取简化单榀模型进 行大震 下 的 弹 塑 性 时 程 分 析, 分析软件分别采用 SAP2000 和 ABAQUS 。 SAP2000 中 钢 管 混 凝 土 柱 的 两端设置 PMM 铰, 楼面梁两端设弯矩铰和剪力 铰, 支撑设轴力铰 。 ABAQUS 中对于钢材和混凝土均采 用了能精确模拟循环特点的本构模型 。 钢材模型采 用动力硬化模型, 考虑了包辛格效应; 混凝土材料模 型采用弹塑性损伤 模 型, 可考虑材料拉压强度的差 刚 度 强 度 的 退 化 和 拉 压 循 环 的 刚 度 恢 复。 异、
表1
加速度 时程
适用 理论成熟
位移时程
可接受 计算结果会有误差
2
三维整体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 为了得到结构 屈 服 后 的 弹 塑 性 行 为 和 表 现, 评
价结构在罕遇地震 作 用 下 的 抗 震 性 能, 以判定结构 是否满足 在 罕 遇 地 震 作 用 下 不 倒 塌 的 抗 震 设 计 目 标, 对该结构三维整 体 模 型 进 行 了 罕 遇 地 震 作 用 下 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弹塑性时程波采用了位移时程 。 大震下的地震波由安评报告提供 。 2. 1 钢管混凝土柱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力学性能模拟 带有钢 管 混 凝 土 柱 的 结 构 在 进 行 弹 塑 性 分 析 时, 目前常用的描述方法有实体单元有限单元法 、 纤 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模型 。 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 模型常用于分析整体结构的行为 。 纤维模型可以较 但 为准确地考虑钢材 和 混 凝 土 的 材 料 非 线 性 特 性, 不能考虑 细 长 柱 的 稳 定 屈 曲 系 数 。 与 纤 维 模 型 相 比, 集中塑性铰模型更直接地利用试验研究结果, 且 对于大型结构体系 其 计 算 效 率 相 对 较 高, 也更加易 于计算收敛 。 2. 1. 1 钢管混凝土柱统一理论[5] 钢管混凝土塑性铰模型应用了钟善桐教授提出 的钢管混 凝 土 统 一 理 论 。 其 理 论 指 出: “钢 管 混 凝 土可视为统一的一 种 组 合 材 料, 用构件的整体几何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Shimao Chasm Hotel Ha Minqiang ,Lu Yiming ,Lu Daoyuan ,Ren Tao ,Huang Liang
(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hanghai 200002 ,China ) Abstract : Shimao Chasm Hotel is constructed along the cliff ,and both sides of the structure are supported. Unlike the seismic analysis considering traveling effect ,the time-history seismic analysis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amplitude was carried out. Earthquake time-history of displacement was used , rather than time-history of acceleration. This building adopts the braced steel frame structural system wit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 CFST ) column. ‘Unified Theory of CFST ’ was applied for obtaining the nonlinear composite characteristics indexe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program software SAP2000 and ABAQUS ,the elastic-plastic reaction of the structure during severe earthquake was analyzed. Keywords : multi-support excitation ; difference of amplitude ; time-history of displacement ;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特性( 全截 面 面 积 和 抵 抗 矩 等 ) 和 钢 管 混 凝 土 的 组 不再区分钢管 合性能指标计算构 件 的 各 项 承 载 力, 和混凝土 。 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性能指标按下列步骤 获得: l ) 导出 钢 材 和 混 凝 土 在 多 轴 应 力 状 态 下 准 确 的本构关系的全过 程 数 学 表 达 式; 2 ) 用 有 限 元 法 计 算得到钢管混凝土 在 各 种 应 力 状 态 下 的 荷 载 、 变形 全过程关系 曲 线; 3 ) 根 据 上 述 全 过 程 曲 线, 确定极 限准则, 定出承载 力 组 合 设 计 指 标 。 由 于 所 用 材 料 的本构关系中已经包括钢管和核心混凝土间相互作 用的紧箍力效应, 确定的组合设计指标中也包含了 ” 这种紧箍效应 。 经对各种钢材 、 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含钢率分 2]提 出 钢 管 混 凝 析计算得到 的 数 值 进 行 回 归, 文[ 土的组合性能指标简化计算公式 。 根据钢管混凝土 统一理论并考虑了 其 抗 压 稳 定 系 数, 分别建立了不 不同长细比 的 钢 管 混 凝 土 组 合 材 料 的 恢 复 同截面 、 力模型 。 2. 1. 2 SAP2000 中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模拟 SAP2000 给框架单元提供了弯矩 、 剪力 、 轴力和 可以在一根构件的任 弯矩相关( PMM ) 四种塑性铰, 意部位布置一个或多个塑性铰 。 钢管混凝土柱的两 端设置 PMM + 塑性铰, 其参数分别采用钟善桐提出 的钢管混凝土柱的 N-M 关 系 曲 线 和 M- 恢 复 力 模 SAP2000 钢 管 混 凝 型 。 图 2 是轴 力 和 弯 矩 作 用 下, 土柱塑性铰 定 义 中 的 三 维 屈 服 面 。 而 M- 恢 复 力 模型表征了塑性铰的屈服后行为 。 应用 SAP2000 进行弹 塑 性 时 程 分 析 过 程 中, 每 一个构件的最大 弹 塑 性 变 形 值 都 可 与 FEMA356 所 建议的与构件各个破坏极限状态可接受限值进行比 较 。 FEMA356 中 性 能 水 准 点 有 IO ( Immediate Occupancy , LS ( Life Safety , 立即 可 用 性 能 水 准 ) , 生 CP ( Collapse Prevention , 命安全 性 能 水 准 ) , 防止倒 IO , LS , CP 均在 B 点( 出现塑性铰 ) 和 塌性能水准) , C 点( 倒塌点) 对应的位移限值之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