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体系中作用

合集下载

机场应急救援课件

机场应急救援课件

要点一
3. 服务保障
要点二
4. 恢复运行
机场方面提供免费餐饮、住宿、充电等服务,保障滞留旅 客的基本需求。
机场方面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航班计划,优先安排重要 航班和急需出行的旅客,尽快恢复航班运行。
06
机场应急救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共享救援经验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机场 应急救援的实践经验,促进各国
机场应急救援课件

CONTENCT

• 机场应急救援概述 • 机场应急救援的硬件设施与装备 • 机场应急救援的组织与流程 • 机场应急救援的技能与培训 • 机场应急救援的案例分析 • 机场应急救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结语
01
机场应急救援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机场应急救援是指当机场发生紧急情况时,救援人员根据事先制 定的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援行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共同进步。
统一救援标准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制定统 一的机场应急救援标准,提高全球 范围内的救援效率和质量。
技术引进与推广
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机场应急救援 技术和经验,加速本国技术的引进 、消化和推广,提升整体救援水平 。
技术创新与提升
智能化救援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实现机场应急救援的智能化 ,包括智能调度、智能搜救等,提高救援效率和准确性。
提高机场声誉
高效的机场应急救援能够提高机场的服务质量和声 誉,吸引更多的旅客选择该机场。
机场应急救援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机场应急救援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 应急救援也逐渐完善。
发展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PPT课件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PPT课件

(2)木板固定法。将长夹板置于外侧,从脚跟至腋部;短夹板置于内侧,从 脚跟至腹股沟部。再用绷带或带状三角巾捆绑固定。适用于股骨骨折。下肢胫 腓骨骨折时,可用同样长两块夹板。分别置于伤肢内外侧,在空隙处放上棉垫。 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加以固定。
14
-
4.脊柱骨折
凡怀疑有脊柱、脊髓伤者,在急救和搬运时都必须十分小心。避免搬运不 当而移位。 5.颈椎骨折
•如果受害者处于禁区,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
-
一、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1.急救顺序
要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先排险情后实施救助、先易后难、 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对生存希望不大的濒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对症处理
充分发挥现场急救五大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和其他急 救技术,以保持伤员的基本生命体征。
•如肢体伤重已不能保留,应在伤口上方绑止血带,不必放松,直到手术截肢。 •上好止血带后,在伤者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止血带的时间,尽快送医院 处理。
•严禁用电线、铁丝、绳索代替止血带。
10
-
5.填塞止血
用急救包、棉垫或消毒的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 压包扎法包扎。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口、鼻、宫腔 等部位的止血。
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保护伤口、避免污染、止血和止痛。包扎材料常用灭 菌纱布或绷带、毛巾、软布等。
5
-
5.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旨在减轻痛苦、防止休克和继发感染,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6.保存器官 断离的肢体应敷料包好,适当冷藏后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
7.预防措施 现场及时止痛,静脉输血补液,同时及时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
加压包扎止血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辅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民航应急救援法规课件

民航应急救援法规课件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 资源调配和处置程序。
应急演练实施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现场指挥协调机制运作
现场指挥部设立
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立即设立现 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
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安全生产法
强调安全生产法在民航应急救援行动中的应用,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事故报告和调查等方面 。
行业内部标准及规范
01
02
03
民航局规定
介绍民航局制定的关于应 急救援行动的具体规定和 要求,包括救援行动的组 织、指挥、协调等方面。
航空公司标准
阐述航空公司内部制定的 应急救援相关标准和规范 ,以确保在救援行动中保 障航空安全和运行效率。
机场管理规范
强调机场管理规范在应急 救援行动中的重要性,包 括机场设施、设备、人员 等方面的要求。
03
民航应急救援组织与实施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建立
应急救援领导机构
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 督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调度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包括消防、医疗、搜救等 专业队伍,负责实施现场 紧急救援。
06
搜救协调与区域合作机制建 设
搜救协调中心职责和作用
搜救协调中心定义
负责全面协调、指导和监督搜救工作的机构。
主要职责
包括搜救计划制定、搜救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协 调以及搜救信息发布等。
作用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调动各方资源,提高搜救效率。
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与发展趋势

空中意外应急救援PPT课件

空中意外应急救援PPT课件
发生原因
空中意外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 机械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恶劣天气 、恐怖袭击等。
危险因素
高海拔、高速飞行、复杂气象条件等 都会增加空中意外的发生概率和危险 性。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为确保航空安全,需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定期维护检查、严格飞行员选拔 和培训、加强空管系统等。
重要性
空中意外应急救援是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加强预防措施 和应急救援能力对于减少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响应队伍建设
提高应急响应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确保在事故 发生后能够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行动。
引进先进救援设备和技术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救援设备和技术,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和质量,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信息沟通与协调
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 在救援过程中形成合力,提高救援效果。
紧急情况下撤离方案制定
撤离路线规划
根据飞机失事时的姿态和周围环 境,选择最安全的撤离路线,如
通过应急出口、滑梯等。
乘客疏散
乘务员应指导乘客正确使用安全带、 氧气面罩等安全设备,并按照紧急 撤离程序有序疏散乘客。
与地面救援协调
在撤离过程中,乘务员需保持与地 面救援人员的沟通协调,确保救援 行动的顺利进行。
报告程序
立即通过内话系统向机长报告,同时按响客舱乘务员面板上的紧急呼叫按钮,通 知其他乘务员协助处理。
初步处置原则及注意事项
初步处置原则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乘务员应优先救助受伤乘客,并 进行必要的止血、包扎等紧医疗处理。
注意事项
在处理过程中,乘务员需保持冷静,遵循相关安全操作程序 ,确保救援行动的有效性。

航空卫生与急救概论-PPT

航空卫生与急救概论-PPT

一、高空缺氧对人体得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十分敏感,缺氧耐受性极差。 缺氧时大脑皮质首先受 损,其次影响皮层下及脑 干生命中枢。所以低氧时最早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轻度缺氧:精神不振、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 中度缺氧:思维力、记忆力、判断力降低及定向功能障碍 重度缺氧: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甚至昏迷及死亡 缺氧时大脑代偿:脑对低氧得适应机制就是脑血管扩张,血 管阻力降低及血流量增加。
虽然机舱内存在加温设备,但当局部温度不均或者特殊意外发 生时:
1、低温导致手脚麻木,大脑思维迟钝,致使行动障碍; 2、低温将使飞行人员热量消耗增加,抵抗力下降; 3、皮肤冻伤
三、加速度对人体得影响
物体速度变化得快慢,用加速度(速度得变化量同发生这种变化作用得时 间得比值,单位为 m/s)描述
人在身体直立时不受伤害 向上:18g, 向下:13g, 横向:50g以上; 重力加速度(g=9、8m/s)
2、湿度降低:对流层中随着高度得增高,大气 温逐渐下降,部分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与雾气, 水蒸气含量逐渐降低,导致空气干燥。
大气成分变化
高空缺氧:
但当人体直接暴露于低氧环境中时,因为高空单位 体积氧气含量得减少,将会出现高空缺氧症,随着程度 得不同出现相应症状,严重时将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威 胁生命。
大气成分变化
第二节 航空飞行对人体得影响
一、高空缺氧 二、高空低气压 三、低气温 四、加速度 五、噪声
一、高空缺氧对人体得影响
一、缺氧 :各种原因导致得机体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而引起 组织细胞发生代谢、机能,甚至形态结构异常变化得病理过 程。 低张性缺氧 以吸入 PaO2降低为特征 血液性缺氧 Hb数量下降,氧气运输障碍 循环性缺氧 组织血流量降低 组织性缺氧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航空卫生与急救概论..34页PPT

航空卫生与急救概论..34页PPT

航空卫生与急救概论..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通用航空与应急救援

通用航空与应急救援
1/2 名飞行员 + 24名乘客
• 宽大的客舱 • 低振动水平 • 高巡航速度 • 航程远 • 高科技
* 标准燃油箱 ** 推荐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且不带余油
截止 31/12/2009 • 69 架已交付 • 21 个用户 • 遍布 15个国家 • 60,000 飞行小时 • 最长单机时间: 6,200 飞行小时
* 标准燃油箱 ** 推荐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且不带余油
截止 31/12/2009 • 316 架已交付 • 85 个用户 • 遍布 32个国家 • 325,000 飞行小时 • 最长单机时间: 5,400 飞行小时
22
22
22
EC135 P2i/T2i: 主要性能
• 最大起飞重量 • 最大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时)* • 最大航程** • 座椅数量
18
18
18
EC 155 B1
19
17/06/2010
EC155 B1: 主要性能
• 最大起飞重量 • 最大滑行重量 • 最大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时)* • 最大航程** • 座椅数量
4,920 公斤/ 10,846磅 4,950 公斤 / 10,913磅
267 公里 /小时 / 144节 802公里 / 433海里 1/2 名飞行员 + 12名乘客
• 宽大的客舱 • 低振动水平 • 高巡航速度 • 技术先进
* 标准燃油箱 ** 推荐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且不带余油
截止 31/12/2009 • 115 架已交付 • 56个用户 • 遍布 29 个国家 • 223,000 飞行小时 • 最长单机时间: 8,300 飞行小时
20
20
20
EC 145 & EC 135

机场应急救援系统PPT课件

机场应急救援系统PPT课件
借助本模块还可以方便地管理各类救援资源,灵活地组织 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水平 。
2021
19
模块功能特色
本模块基于Java的分布式程序设计思想,具有如 下的功能和特点 :
1.使用规范的特情处置程序引导救援 2.分布式计算机决策系统 3.系统信息交换的实时性强 4.应急救援资源的动态优化调配 5.日常管理功能 6.启动应急救援程序蜂鸣报警功能 7.计算机辅助演练功能 8.救援进程记录与回放功能
Ⅱ、以车辆位置为起点确定最短路径(视频演示);
⑷车辆赶赴救援现场过程的实时显示(视频演示)。
2021
32
4 可扩展的功能
该系统提供了很多可扩展的功能模块,以方便使用。 这些可扩展的功能模块如下:
可扩展的功能
短信群体通知
车载定位与路径诱导 离车手持摄像系统
2021
33
①短信群体通知功能
通过群发短信设备在第一时间内通知相关领导。 短信内容由系统根据报警信息自动生成,操作 员可以作适当修改。报警的短信发出去后,系 统自动显示短信发送情况和回复情况,已收到 通知并回复的人员用红色字体显示。
2021
16
现场指挥车通信示意图:
2021
17
为了弥补各种通信方式各自的缺陷,通信媒介使 用卫星通信网络和数字超短波无线网络双备份; 两种通信网络均采用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
与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式可选使用网络 交换机或使用网关直接接入(通信原理图) 。
传输信号包括:(现场)图像、数据和语音。
应急救援指挥车上安装有可遥控的摄像设备,可 以通过车内控制台将现场的图像回传指挥中心显 示台。与此同时,指挥中心的图象和相关指令也 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传到应急救援指挥车,从而保 持与现场指挥部的联系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具备比较完备 的航空救援体系。德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航空救援体系, 任何位置发生事故灾难,15分钟内就可以得到航空救 援服务;巴西、韩国等国家也成立了专职航空救援队。 我们的近邻日本,近几年先后通过多部法案推动航空救 援,以各大城市为起点,在高速公路沿线以及事故多发 地带,建立了若干航空救援基地,每架直升机覆盖半径 为50公里的区域。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改善我国通 用航空紧急救援的落后现状进行了不懈努力,通用航空 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问题多次列入有关论坛和会议的专 题,在2009年“两会”期间,我参加了由中国航空学 会组织的课题研究,最终形成了有27位院士联合署名 上报中央领导,提出的“关于建设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 系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明确批示。近期我们与国家 发展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中国通 用航空紧急救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近年来,国内通用航空发展速度有所加快。通用 航空全行业飞机(含教学训练、机场校验飞机、 直升机)在册数量累计近千架,共有通用航空机 场68个,临时机场(起降点)329个。全国从事 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企业已达69 家,已批准筹建 通用航空企业30家。目前全行业从业人员近 8000 人;民航全行业持有有效飞行驾驶员执照 的飞行人员共16031人,其中持有航线运输驾驶 员执照的6901,商用驾驶员执照的7757人,私 用驾驶员执照的1373人;通用航空活动的主体形 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 动单位和个人等形式。现有办理了非经营性通用 航空活动登记的单位12 家,自然人2个。
一、我国亟待建立社会化通用航空救援体系

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又是灾害事故多发国 家,发展快捷高效的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十分 必要。据权威机构统计,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 年因一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 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 过200万人。在实施紧急救援过程中,通用航空 器在运送救援人员、救援物资、抢救伤员方面发 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这次四川芦 山地震、“4· 14”青海玉树地震、“5· 12”汶川地 震救援中,航空救援力量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和有效性。

今天,我们在这里呼吁,在不断建立健全 国家各级政府航空应急救援机制的同时, 还应该积极促进和推动社会化通用航空应 急救援体系的建设,通过积聚和整合社会 力量,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通 用航空救援体系,进一步加快救援用通用 航空器特别是救援直升机的研发,配套建 设通用航空紧急救援基地,组建航空紧急 救援队伍,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和制度,这 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创 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常用的120急救是针对救护车在 30分钟50公里车程范围开展的医疗救助措 施,而这显然无法在重大灾难和地面受阻 情况下,开展生命救援。救援直升机可以 比救护车快数倍的速度实施急救,可在救 援飞机活动范围的中心建立航空救援急救 中心,将医生和医疗救治所需要的药品、 血浆和活体器官等以最快速度送到患者身 边,在第一时间抢救生命。因此,在紧急 救援体系中,通用航空飞行器特别是直升 机成为不可替代的核心装备。
三、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角色与任务
首先,通用航空作为国家的新兴产业,其主要任务可 归纳为以下七点:一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服务,二 是为工业、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提供空中作业平台和 作业手段,三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如消防、救助、 救援、应急保障),四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五是弥补铁路、水运、公路和公共航空运输的不足, 加快社会的运转效率,六是在突发社会公共事件和自 然灾害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七是通用航空具 有准军事化的属性。

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对通用航空的 需求,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既是必要的,也 是迫切的。当前的经济形势,扩大国内市 场需求、合理利用通用航空资源是关键。 为此,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同 时,国家鼓励居民增加文化、娱乐、体育、 健身和旅游等消费。通用航空出现了进入 市场和开拓的好时机,我国现已进入产业 结构调整、企业机制改革新阶段,民航事 业包括通用航空面临着结构性的大幅调整, 通用航空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作用 无论是重大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的紧急救 援,争取时间永远是第一位的关键环节。 医疗统计表明,在事故灾难的重伤员中,2 /3左右的人会在25分钟之内死亡;如果受 伤者在15分钟内得到良好的救护和治疗, 80%左右的人会保住生命。而通用航空应 急救援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为遇险者在 绝路中开辟生命通道,赢得宝贵的黄金抢 救时间。特别是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空 中悬停、低空机动等特点,在通用航空应 急救援中的独特作用,是是其它飞行器不 可比拟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就总体而言,我国的通用航空 紧急救援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救援装备数量少, 救援机型不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专业航空 救援队伍,社会化的通用航空救援体系还在孕育之 中等问题。在紧急救援实践中,近年来上海高楼的 大火、高铁的特大事故,以及各地频发的洪涝灾害, 特别是近日的四川芦山地震,如果在当地建有比较 完备的社会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体系,不仅可以大大 降低政府救援成本,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救援效率, 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或许有些已经遇难的同胞 和牺牲的战士还可以战斗在抢险的一线。
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 体系中的作用
中国航空学会 高级会员 刘世江 Nhomakorabea主



一、我国亟待建立社会化通用航空救援体系 二、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作用 三、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角色与任务 四、对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思考

首先,向四川芦山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和在 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默哀。其次, 感谢通用航空与媒体交流论坛邀请我作专 题发言。下面,我围绕“通用航空在应急 救援体系中的作用”主题,与大家共同探 讨建立社会化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体系的必 要性及其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作用,以其 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