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趣事

合集下载

汉字发生的趣事名师讲作文

汉字发生的趣事名师讲作文

汉字发生的趣事名师讲作文作文一:汉字中的“象形”趣事。

我们的汉字可有趣啦。

就说象形字吧。

你看“日”这个字,就像天上圆圆的太阳。

中间一横呢,就像太阳里的光。

老师说呀,最早的人就是照着太阳的样子画出这个字的。

还有“山”字,就像三座山峰连在一起,中间高两边低,多像我们看到的山呀。

我记得有一次画画,我画了一座山,然后就在旁边写了个“山”字。

我跟小伙伴说:“你看这个字像不像我画的山呀。

”小伙伴看了直点头。

象形字就像一幅幅小画,让我们一看就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

像“木”字,就像一棵大树,上面是树枝,中间是树干,下面是树根呢。

每次写这些象形字,我就感觉像是在画画,特别好玩。

作文二:汉字组合的趣事。

汉字单个就很有趣,组合起来更有趣啦。

比如说“明”这个字,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

太阳和月亮都很亮,合在一起就是“明”,明亮的意思。

老师讲这个字的时候,我就想,古人可真聪明呀。

还有“好”字,女和子组合在一起。

老师说呀,在古代,人们觉得有儿有女就是很好的事情。

我就想到我家,我是孩子,妈妈是女的,我们在一起就很幸福,就像这个“好”字一样。

有一次我写作文,写我和妈妈的事情,我就写“我和妈妈在一起,感觉好开心。

”这个“好”字用得特别合适。

而且很多汉字组合起来还能变成不同的意思呢。

像“天”和“夫”,就差一点点,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汉字组合的奇妙之处。

作文三:汉字写错的趣事。

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有时候会写错,这也能发生很多趣事呢。

我有一次写“鸟”字,我把那一点给忘了。

结果就变成了“乌”。

老师看到了就问我:“你的小鸟怎么没有眼睛啦?”我这才发现写错了。

鸟有眼睛才是活灵活现的小鸟呀,没有眼睛就成了乌黑的“乌”了。

还有我的同桌,他写“休”字的时候,写成了“体”。

老师就笑着说:“你这是把人靠在树上休息,变成了身体的体啦。

人靠在树上是休息,可不是变成身体哦。

”从那以后,我们就特别注意这两个字的区别。

每次写的时候都会想起老师说的话。

汉字写错虽然不好,但是这些小错误也让我们更好地记住了汉字的正确写法呢。

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90个)

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90个)

有趣的汉字故事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90个)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而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历史类、简短类、搞笑类等90个有趣的汉字故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该故事正文哦!)北宋有个诗人叫王琪〔qí〕,他年轻时候挺傲气。

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老觉着自个儿能耐大。

有一天,他到一个花园去玩,看见一片竹林子,竹子绿绿的,长得真好看。

王琪看了,马上想了个联句。

提笔写了出来:叶垂千口剑; 干耸万条枪。

王琪把耷拉下来的竹叶子比作宝剑,直直的竹竿比作长枪,比方得还算形象。

他拿这副联句让朋友们看,大家伙儿全夸他写得好。

王琪美滋滋地把对联贴在了屋里墙上。

他还吹出这样的大话:“谁要是能改一个字,我白送他十两金子!”多狂啊。

过了些天,大学士苏东坡上他这儿来串门,看见了对联,可没言声。

王琪装模作样地对苏学士说:“我写的这两句,请学士指教。

” 苏东坡微微一笑,对王琪说:“联句比方得还不错,可惜就是十根竹子才一片叶儿!”王琪细一想,可不是嘛!自己写的是“千叶”、“万竿”,叶儿少竿儿多,平均十根竹子才长一片叶儿,这叫什么竹子呐!王琪的脸一下臊得跟大红布似的,一个劲儿地向苏东坡道谢,连声说:“提得好,提得好。

” 打这儿起,王琪再也不狂了,老老实实地做学问。

往后,他成了个有真才实学的诗人。

据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

《有趣的汉字故事》之“面前人”妙对寇宰相寇准是北宋有名的宰相。

一天,他跟几个大官儿聊天儿,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 是说水里的太阳,不过是天上的太阳照出来的影儿。

这几个大官听了,大眼儿瞪小眼儿,谁也对不上来。

赶巧,杨大年这会儿进来,要跟寇宰相谈公事。

寇准跟杨大年谈完了公事,就把刚才的上联跟他说了。

杨大年盯着寇准的两眼,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眼中人是面前人。

关于汉字有趣的故事简短

关于汉字有趣的故事简短

关于汉字有趣的故事简短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的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美学。

汉字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有趣的汉字故事。

一、“龙”字的故事“龙”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汉字,这个字的结构就是龙的形态。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龙”字是象形字,在殷商时期,人们用一个龙形做为计时的标志,逐渐演变成了“龙”字。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龙”字曾经不被被认为是标准的汉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走向标准化。

现在的“龙”字在标准字书中是一种龙形结构。

二、“骆”字的故事“骆”字是一个由马和各字组合的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物,所以“骆”字在古代文化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史料记载,“骆”字的起源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

马字是从旧时简化而来的,而“各”字是从其他合字简化而来的,所以“骆”字在形态上具有非常浓厚的历史色彩。

三、“千”字的故事“千”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汉字,它的形态非常简单明了,是由三个直线组成的,但是却蕴涵着非常深刻的道理。

据史料记载,“千”字最早是由“阴”和“阳”两个字组合而成的。

在古代,阴阳是指天地之间的两大相反力量,阴代表女性、柔情、夜晚、寒冷等概念,而阳则代表男性、阳光、白天、温暖等概念。

所以“千”字代表着万物都是由阴阳两大力量组成的,也代表着世间的万物是如此的多姿多彩。

四、“妈”字的故事“妈”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汉字,但是你知道它的起源吗?据史料记载,“妈”字最初是源于儿童时期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为了妇女的称呼。

在古代中国,女人的地位相对较低,但是“妈”字却是实实在在的表现出了女性的伟大,让女性在旧社会中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和关注。

五、“心”字的故事“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汉字,它的形态与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心”字在古代是一个象形字,形状就像是两个心脏结合在一起。

在古代人们认为,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所以“心”字也代表着人的感情、思想等方面的重要性。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通用39篇)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通用39篇)

汉字的小故事关于汉字的小故事(通用39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故事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故事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你有了解过故事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字的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字的小故事篇1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员”说:“我不认识你啊?”“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汉字的小故事篇2万字难写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

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

”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

”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

”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

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

”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

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

”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

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满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

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汉字的小故事篇3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汉字的有趣小故事

汉字的有趣小故事

汉字的有趣小故事
一、“鲜”字的来历。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人,一个是打鱼的,一个是放羊的。

有一天啊,他们在集市上碰到了。

打鱼的呢,就拿出自己刚捕到的鱼,那鱼还活蹦乱跳的,新鲜得很。

放羊的呢,也赶着自己肥肥的羊。

这时候啊,打鱼的就想尝尝羊肉,放羊的呢也想尝尝鱼肉。

于是,他们就商量着交换,你给我点鱼,我给你点羊肉。

这一交换啊,他们发现这种组合又美味又新鲜。

后来人们就把鱼和羊组合在一起,造了个“鲜”字,表示新鲜、美味的意思呢。

二、“歪”字的故事。

从前有个小调皮鬼,他总是不按规矩来。

有一天啊,他看到家里正正方方的桌子,就想搞点恶作剧。

他用力一推,那桌子就倾斜了,不再是端端正正的了。

他爸爸看到了,就说:“你看你,把桌子弄歪了。

”后来啊,人们就根据这个意思,把“不”和“正”组合在一起,变成了“歪”字,表示不正、倾斜的意思。

就像那被小调皮鬼弄歪的桌子一样。

三、“休”字的趣味。

在古代啊,有很多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干活。

有一个农夫,他在田里干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的。

这时候呢,他走到一棵大树下,靠着树干就坐下了。

他闭上眼睛,享受着大树下的阴凉,感觉特别舒服。

旁边的人看到这个场景,就想到了一个字。

你看啊,一个人靠着树木,这就是“休”字,代表休息的意思。

这就好像是一幅画,画里的人在大树下好好休息呢。

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18篇)

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18篇)

有趣的汉字故事有趣的汉字故事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18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而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1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趣的汉字故事1我与汉字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那个故事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那是的一个春节,我同哥哥、叔叔、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

我们刚刚到老家,妈妈就对我和哥哥说:“你们俩帮我个忙,把那两张福字贴到门上。

”“好!”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干就干,我们局开始“打工了”。

我发现商家把“福”字写倒了,如果正着贴,红红火火就倒了!这时,小伙伴叫我们出去玩了,我看到哥哥正着贴,我想:我倒着贴应该也可以,我就倒着贴了。

后来妈妈直夸我聪明,说这样表示“福到了”。

贴对了,真是歪打正着。

小小汉字竟有这么大学问,真是令我惊讶!有趣的汉字故事2我与汉字的故事,有好有坏。

可是,坏的远远比好的多,下面我给大家说一说吧。

这个星期五,发了一张三单元的语文试卷。

我一看,得分是一个“B”,我惭愧极了,开始看试卷。

第一题我就错了两个字,一个是“训斥”的“斥”写成了“拆”,另一个是“藏”写成没有那一点的“藏”了。

还有一题,我把园子里的“园”写成了“圆”,真是糊涂呀!再看看后面,“三千”不小心写成了“三干”,这一分不该减呀!再看看书写分,什么?又减了三分!苍天呀!大地呀!我为什么那么苦呀!可是,我又想了想:我的书写不好,又不是老师的错,我不可以怪老师,要怪就怪自己书写不好!以后,我一定改掉坏习惯,认真书写。

我爱书写,我爱汉字!有趣的汉字故事3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开始和汉字交朋友了。

妈妈每晚都会拿着一本故事书给我讲故事。

我看见,树立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由一个个汉字组合成的,但我不认识那些字。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拿着一张张有着彩色插图、拼音和汉字的卡片教我们识字,老师念一遍,我们也跟着念一遍。

随着不断识字和积累,现在我都可以读报和看精彩的小说了。

汉字的趣事作文

汉字的趣事作文

汉字的趣事作文
汉字的趣事作文(通用15篇)
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字的趣事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字的趣事作文篇1
汉字是非常有趣的。

掌握它是不容易。

以前我对同音字总是分辨不清,经常出错,闹出了许多笑话。

如:“工”“公”“宫”就用错了。

工地写成宫地,办公室写成办工室,宫殿写成公殿。

结果别人看了哈哈大笑。

我感到莫名其妙。

回家后老老实实的查了字典才改正过来。

更可笑的是,分辨不清“辩”“辨”“辫”“瓣”。

其实,我们只要分清字形,理解字义,就能正确运用。

“辩”的中间是个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论。

“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分辨、辨认等。

“辫”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把头发叉编成的条条,例如:辫子。

“辫”的中间是‘瓜‘字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
块,例如:花瓣。

你看有趣不有趣。

还有更有趣的事呢!
你看;米字加个良子就是粮食的粮。

米字加个立就是颗粒的粒。

入字下面一个米就是籴。

汉字趣味故事简短

汉字趣味故事简短

汉字趣味故事简短在古代,汉字是以图案为基础的。

每个汉字都含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让我们一起探索汉字的奇妙之处。

一、"人"字的来历我们先来看看"人"字的来历。

相传,在古代的草原上,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它的头部像人,身体像马,四脚强壮有力。

这种生物生活在人们的想象中,被崇拜为神圣的存在。

后来,人们开始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捕捉这种生物。

他们在草原上挖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用精心制作的夹子诱使这种生物跌入陷阱。

人们取得了胜利,这个陷阱成为了他们捕捉这种生物,进而成为捕捉其他动物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这个陷阱称为"人",因为这个陷阱和这种生物的词形非常相似。

而"人"这个字也就因此诞生了。

二、"山"字的寓意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山"字的寓意。

"山"字由三个"山"组成,它是如此的形象,仿佛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群山。

在古代,山是与地势相比相对较高的地方。

人们把这些高地作为避难所,远离了洪水、野兽和其他危险。

因此,"山"成为了人们寻求安全的象征。

"山"字内蕴着人们追求平安安宁的愿望,也代表了困难和挑战。

三、"水"字的由来"水"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

它由三个波浪线组成,形状就像水流动的波纹一样。

这个字形非常形象地表达了水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

水带给人们生命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破坏和灾难。

因此,"水"字成为了象征生命、希望和变化的字。

四、"木"字的象征意义"木"字的形状非常有趣。

它由两个小点和一根垂直的线条组成,就像一棵树木的形象。

在中国古代,树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作为一种自源文字体系,它显示了非凡的生命力。

千百年来,汉字与汉文化密不可分。

跟汉字相关的佚闻故事,在民间代代相传。

例如武则天、董卓等就有故事流传下来。

皇家造字迷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造字迷”,一个是三国的孙休,一个是唐朝的武则天。

孙休是吴国皇帝,他一天到晚想学仓颉造字。

他一辈子到底造了多少字,已经无从得知,因为他造的字不被当时人所承认,在社会上不通行。

但是他给自己的四个儿子所造的名字,却还能在史书上找到。

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孙休给四个儿子造的名字是:“”、“”、“壾”、“”。

这些字虽然造得很古怪,但并没有使他的儿子保住皇位,也未能使他自己成为圣人。

另一个造字迷是唐代武则天,她专权后,官吏们纷纷阿谀奉承。

有个凤阁侍郎宗秦客是武后的亲戚,他别无能耐可以讨武则天的欢心,就抓住武则天爱造字、改字来投其所好。

他绞尽脑汁,造了一些字。

有一天,他献给武则天十四个新字,请求武后采纳以显示“文治”伟绩。

果然,武则天大喜,并当即从中选了一个“曌”作为自己的名字。

其他的字,她也立刻在全国颁令通行。

造字、改字的歪风刮起以后,朝臣竞相效尤。

有的人说,“国”字里面的“或”和“惑”一样,都有迷乱的意思,国家要安定,惟有靠“武”来镇压,所以,“国”中的“或”应该改成“武”。

有人马上反对,把“武”关在“囗”中,这是对武则天的大不敬,太不吉利了。

武则天想来想去,决定把“国”中的“或”改成上下排列的“八方”──,她想,“国”字这样一改,四面八方都是武家的天下了。

但武则天造的字也跟孙休造的字一样,都没有得到社会承认,老百姓根本就不用这些稀奇古怪的字。

拆字把戏
戏曲《十五贯》中,主办案件的况钟打扮成算命先生,给主犯娄阿鼠拆字。

况:“请说一字。

”娄:“鼠。

”况:“鼠字十四画,数目成双,属阴爻。

鼠乃十二生肖之首,造祸之端。

它善于偷窃,特别爱偷油(谐被害人姓“尤”)。

鼠字上加“空字头”是窜(喻指逃窜)。

鼠昼伏夜行,应该连夜逃走,并从水路往东南方向潜逃。

”况钟拆字占卦,沉着机智,让心虚胆怯的娄阿鼠,由假装镇静到惊恐万状,只能央求况钟搭救,正好中了况钟的计谋。

拆字先生善于察言观色,往往根据对方的衣着言谈来随机应变。

有故事说,从前有个皇帝,打扮成老百姓模样出游,有一个拆字先生正给人拆字,拆的是“帛”字。

拆字先生断定他家有丧事,因为“帛”就是“白巾”,也就是戴孝。

皇帝也请拆字,拆的仍是“帛”字。

拆字先生已经看出来人非等闲之辈,就说“帛”是“皇”字头、“帝”字脚,必将贵有天下。

可见,拆字有很大的人为因素,甚至可以信口开河。

不但江湖术士善用拆字术,有些文人在研究汉字的时候也会用拆字这种不科学的方法。

宋朝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写了一本解释汉字的书,叫《字说》。

他把形声字“波”解释为“水之皮”,把“滑”解释为“水之骨”。

著名文学家苏轼就跟他开玩笑,说照这个办法解字,那么“斑鸠”的“鸠”就是九只鸟了。

拆解姓氏
由于姓氏用字跟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再加上人际之间往往有不可直言的地方,于是分拆姓氏用字来指称某人,就成了古往今来常常发生的事情,其中不乏机智和情趣。

东汉末,有个一心想篡位当皇帝的董卓。

满朝大臣和老百姓都痛恨这个野心家,但敢怒而不敢言。

老百姓就编了民谣来声讨董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

”“千里草”合起来就是“董”,
“十日卜”合起来就是“卓”。

歌谣的意思是说董卓活不长、活不成。

唐朝以来,文人之间喜欢做离析姓氏用字的游戏。

有位在断案上很有名气的官吏叫狄仁杰。

有一次,他跟另一位同僚卢献开玩笑:“足下配马就成驴。

”因为“卢”加左旁“马”就成了“驴”字。

卢献也不示弱,反击道:“把您在中间一劈为二,就成了两只‘犬’。

”狄仁杰说:“错了,错了。

我的‘狄’字是‘反犬旁’加一个‘火’,不是加一个‘犬’。

”卢献说:“那好啊,‘犬’边有‘火’,那就是熟狗了。

”直到今天,老百姓在自我介绍时,遇到有同音字的姓,说不清,还常常采用离析姓氏用字的办法。

“先生贵姓?”“小姓‘何’。

”“请问是哪个字?”“‘人可’何。

”属于同一类的还有:双人徐、双口吕、三画王、日曰昌、口天吴、耳东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