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与工艺的关系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关系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关系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是两个相互依存且密切相关的概念。
在任何一项生产活动中,都存在着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产品的生产和制造。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组装、检验等步骤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而工艺过程则是对产品制造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种手段。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描述和论证:引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理论说明、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实践案例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从一个概述开始介绍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然后详细阐述本文主要内容,并明确探讨论述目标。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解读其理论意义。
同时,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进一步验证理论观点,以期对相关行业在生产管理和工艺优化方面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后,文章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2.1 生产过程的定义和特点: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或资源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地操作和加工,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生产过程通常包括物理变换、化学变化、机械变换等操作,并且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工具和技术来完成。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导向:生产过程的目标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提供服务。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按照特定的计划和顺序执行各项操作。
- 有组织性: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合理的规划和组织,确保各项操作之间协调一致。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设备配置以及时间进度等因素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 分工协作:在大型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往往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负责,并通过协作来实现整体目标。
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同时也需要统筹协调以避免流程中断或冲突。
2.2 工艺过程的定义和要素:工艺过程是指利用某种特定的技术、方法和步骤,将原材料或资源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关系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关系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描述: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是生产活动中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加工转化为最终的产品的过程,是实现价值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工艺过程则是指为了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和加工而采取的具体方法、步骤和技术措施。
概括地说,生产过程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所有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活动,如原材料的采购、物料的库存管理、生产计划和调度等。
它关注的是整个生产的全过程,强调的是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效率的提高。
而工艺过程则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的特定加工操作,包括了材料的加工、成型、装配、检验等一系列工序。
它关注的是具体生产操作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的优化。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需要依赖于工艺过程的实施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的工艺技术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达标。
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改进和优化也需要依托于对工艺过程的不断改良和创新。
通过改变工艺方法、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关系还表现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阶段。
在产品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合理安排产品的结构和工艺,以便在实际生产中能够高效率地实现。
而在产品的后续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的改进和调整也需要考虑到产品设计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通过对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生产的全局和细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挖掘潜力,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
因此,对于企业和生产管理者来说,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新质生产力与工艺创新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与工艺创新的关系新质生产力与工艺创新的关系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工艺创新则被认为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质生产力与工艺创新的关系。
观察当今世界,我们会发现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关注点。
在制造业中,新质生产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在服务业中,新质生产力则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企业和国家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而工艺创新,则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工艺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新的工艺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带来新的产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可以说,工艺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在制造业中,工艺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制造更加先进、高质量的产品。
例如,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原型制作,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在汽车制造行业,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工艺创新也可以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服务业中,工艺创新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无缝对接,提升了服务效率。
金融科技的发展让银行业可以提供更加智能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新的工艺创新也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等,改变了传统服务行业的形态。
此外,工艺创新还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一些老旧行业通过工艺创新,实现了再次焕发活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工艺创新也可以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不断推动工业向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与工艺创新是息息相关的。
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工艺创新的推动。
只有不断引入新的工艺技术,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才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制造、质量三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

技术、制造、质量三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着企业经营方式向着以市场(顾客)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品质管理也经历了从最初的事后把关、事中控制、事先预防的发展过程,发展到现在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制造、检验、技术等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发生了维妙的变化。
那么发展到今天,三者在质管量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又应该是怎样的呢?国内企业中,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即使是美、日等外商投资或港、台与内地合资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质量管理是质检部门的事情,技术部门只负责样品的制作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以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制造部门只负责生产的安排的进度控制确保交货期就行了。
● 质检部门和制造部门总是矛盾不断,制造部注重效率和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质检部门一味地强调质量而不管制造部的难处。
●质量管理队伍看似庞大,却因为与相关部门不能协调合作,甚至互相推卸责任效果而导致效果不佳,虽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体系运行效果并不好。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各部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说明。
一、样品制作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对于非OEM型生产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样品制作是质量管理过程的开始。
通常情况客户下订单之前都会要求送样,只有样品通过后才会考虑下订单的,所以样品的制作也就至关重要了。
客户要求打样会提供产品图纸(有的也提供样品),那么技术部门首先要根据客户图纸或对样品进行评审分析,包括:确定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工艺流程;编制控制计划(CP);列出产品材料明细表(BOM),制作模具以及工装以及检具,然后备齐材料开始制作样品。
在样品制作过程中有一项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就是做好相关的样品制作过程记录。
以铸造企业铸件生产为例,如炉前熔炼、造型、浇注、热处理(存在时)等关键过程控制原始记录。
对熔炼用的原辅材料、使用的模具以及工装/夹具、机器、熔炼设备等,还有在混砂、制芯、造型、熔炼、浇注清理、加工等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也应记录下来,所有这些都是编排工艺流程和编写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的依据,最好是编排工艺流程的人员和编写作业指导书的人员能亲自制作样品更好。
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线体的关系

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线体的关系英文回答: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line layout is crucial in manufact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efers to the steps and activities involved in transforming raw materials into finished products. It includes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material handling, assembly, quality control, and packag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refers to the arrangement of machines, equipment, workstations, and personnel to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line layout are interdependen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termines the sequence and flow of activities required to manufacture a product. For exampl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a car may include steps like welding, painting, assembly, and testing. Th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needs to be designed in a way that supports the flow ofmaterials and the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is ensures smooth production flow and minimizes bottlenecks or delays.Th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also influences th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 well-designed production line layout can reduce material handling time, eliminate unnecessary movements, and optimize the use of resources. For instance, in a food processing plant, th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may be organized in a way that minimizes the distance traveled by ingredients and finished products, thereby reducing the time and effort required for transportation.Furthermore, th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can impa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By arranging workstations and equipment in a logical and ergonomic manner, the risk of errors and accidents can be minimized. For example, in a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facility, th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may incorporate safety measures such as clear signage, designated storage areas for hazardous materials, and ergonomic workstations to preventinjuries and ensure compliance with safety regulations.In summar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line layout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mutually influence each othe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termines the sequence and flow of activities, while th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supports and facilitates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 well-designed production line layout improves efficiency, productivity, quality, and safety in manufacturing.中文回答: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线体的关系在制造业中非常重要。
电子血压计的生产工艺与制造要求

电子血压计的生产工艺与制造要求引言电子血压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测量人体的血压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血压计在精确性和便携性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子血压计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要求,旨在提供制造商或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的参考和指导。
生产工艺1.选材在电子血压计的制造过程中,选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关键部件如压力传感器、电路板和显示屏等应选用高质量的材料,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制造流程制造流程是确保电子血压计品质的关键之一。
通常,电子血压计的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元件装配在此步骤中,会将所选材料中的各个元件进行装配,包括电路板、显示屏、按钮等。
装配过程需要注意确保每个元件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b.电路焊接电子血压计中的电路焊接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焊接应该准确无误,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c.外壳组装外壳组装是电子血压计外观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组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外壳的整洁和无划痕,以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和质感。
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电子血压计的性能和可靠性,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过程,包括原材料的检验、产品的功能测试和产品的包装检查等。
制造要求1.产品精度电子血压计作为测量血压的设备,其精度是至关重要的。
制造商应确保产品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误差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产品可靠性电子血压计需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确保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或失灵。
制造商应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产品安全性作为一种医疗设备,电子血压计的使用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制造商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性标准和法规,确保产品不会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危害。
4.产品便携性随着人们对便携性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子血压计应具备便携性,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血压测量。
制造商应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考虑产品的体积、重量和操作便捷性。
5.产品可维修性电子血压计作为一种医疗设备,在出现故障时需要能够方便维修。
制造BOM与工艺BOM、设计BOM区别和联系有哪些?.docx

制造BOM与⼯艺BOM、设计BOM区别和联系有哪些?.docx制造BOM与⼯艺BOM、设计BOM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数夫家具软件发布时间:19-12-2717:41制造BOM与⼯艺BOM、设计BOM区别和联系有哪些?BOM是PDM/MRPⅡ/ERP信息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其组织格式设计和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处理性能,因此,根据实际的使⽤环境,灵活地设计合理且有效的BOM是⼗分重要的。
BOM形式多样,那常见的制造BOM与⼯艺BOM、设计BOM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呢?⼀、概念1、设计BOM:通常精确描述了产品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设计关系,对应⽂件形式主要有产品零件明细表、图样⽬录、零件定额等,通常只考虑零件设计结果,不考虑加⼯过程;2、制造BOM:是在设计BOM的基础上,根据加⼯⼯艺过程完善的,包括各⼯艺管控点上的零部件或原材料。
对应常见⽂本格式表现形式包括产品各⼯序零件明细表、⼯艺路线表。
3、⼯艺BOM:⼯艺BOM在制造BOM的基础上,增加了加⼯过程的相关参数属性信息,包括⼯序号、加⼯中⼼、⼯时定额等内容,它的信息来源⼀般⼯艺部门编制⼯艺卡⽚上的内容。
⼆、设计BOM与制造BOM设计BOM(E-BOM)侧重于从设计⾓度去分解产品的构成,展现出产品组成的所有零部件、原材料,但没有说明零部件的形成的加⼯⼯序,所以⼜称产品结构清单。
制造BOM是在设计BOM的基础上,结合⼯艺路线对设计BOM进⾏了调适,不仅说明了产品的构成,并且说明了部件形成的⼯序,有利于实现物料按⼯序投放的精益管理模式。
制造BOM中的⼯艺路线,其⼯序是侧重于管理控制点的⼤阶段,⽽不是纯粹的技术操作性质上的详细⼯艺流程。
三、设计BOM与制造BOM的区别1、设计BOM中的零部件⽗⼦关系与制造BOM中的⽗⼦关系可能不同。
例如4个装配件在设计BOM中属于⼀个层级,但实际装配过程会先将其中3个装配到⼀起,再与另⼀个装配,在制造BOM结构中就属于两个层级;2、设计BOM有些物料是不挂在下⾯的,⽐如原材料(有些情况则会在图纸中说明,由⼯艺部门来定),但是在制造BOM中则需要有明确的关系。
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区别

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区别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是制造业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都与产品的制造过程相关,但它们又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工艺技术与生产技术在主要目标上存在不同。
工艺技术注重的是产品的加工过程,即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
它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效率和创新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而生产技术则更加关注整个生产线的运作,包括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生产计划等各个环节的优化和协调。
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供快速的交付。
其次,工艺技术与生产技术在应用范围上也有所不同。
工艺技术一般较为专业化,适用于某一特定行业或领域,例如机械加工、化工生产等。
它通常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加工需求。
而生产技术则更加综合化,适用于各种不同行业的生产过程。
它需要考虑到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并设计出适用于不同生产线的通用解决方案。
此外,工艺技术与生产技术在研发过程中也有所差异。
工艺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产品加工和工艺改进方面,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
研发人员需要对加工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
而生产技术的研发则更加注重于生产线的规划和优化。
研发人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流程控制、设备的配置和人员的组织等因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在目标、应用范围和研发过程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工艺技术注重产品加工过程的优化,适用于特定领域的专业要求;而生产技术更注重整个生产线的协调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两者的配合,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对大家理解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区别有所帮助,并能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加以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电子产品制造工艺针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技术发展及岗位需求,注重描写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装配、焊接、调试和质量控制,详细介绍电子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SMT工艺中的印刷、贴片、焊接(包括当前的工艺热点无铅焊接)、检测技术及相关工具(如ICT、AOI、BGA植球器等)的调试与使用;生产过程的防静电问题;作为检验人员应该熟悉的知识与方法;作为工艺人员编写工艺文件、管理技术档案的知识;为企业出口产品而参加各种认证的工作等。
二、电子工艺技术入门(1)、主要介绍了电子工艺技术的基础知识,在研究电子整机产品制造过程中材料、设备方法、操作者和管理者这几个要素是电子工艺的基本特点,通常用“4m+m”来简化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基本要素。
(2)、了解电子工艺学具有涉及众多科学技术领域,形成时间较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及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薄弱环节。
(3)、熟悉了电子产品工艺操作安全的知识,了解电子产品中电路板生产的基本流程如下:1.生产设备2.自动贴片3.再流焊4.自动插件5.人工插件6.波峰焊(浸焊)7.手工补焊8.修理9.检验测试10.包装三、从工艺的角度认识电子元器件通常说来,在电子行业,元件是指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接插件和开关等无源元件:器件是指晶体管、集成电路等有源元件。
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两者不严格区别,统称电子元件即可。
( 1)、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型号命名以及标注方法。
通常电子元件的名称反映他们的种类、材料、特征、型号、生产序号及区别代号,并且能够表示出主要的电气参数。
电子元器件的名称有字母和数字组成。
而其型号和各种参数应当尽可能的在元器件的表面上标注出来。
常用的标注方法有三种:直标法:把元器件的主要参数直接印制在元器件的表面上即直标法。
这种方法直观,只能用于体积较大的元器件。
例如:电阻器的表面上印有RXYC-50-T-1K5-+10%(-10%),表示其种类为耐潮披釉线绕可调电阻器,额定功率50W,阻值为1.5千欧,允许偏差为正负10%。
文字符号法:其主要用于标注半导体器件,用户来表示其种类及有关参数文字符号应该符合国家标准。
例如:3DG6C表示国产NPN型硅材料的小功率三极管,品种型号为6,C表示耐压规格。
1.该方法用符号R或Ω表示Ω、K表示KΩ、M表示MΩ,电阻值(阿拉伯数字)的整数部分写在符号的前面,小数部分写在符号的后2 。
数码表示法。
用三位数码表示电阻阻值、用相应字母表示允许偏差的方法称为数码表示法。
其中,数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第一、二位为电阻的有效值,第三位为零的个数,电阻的单位是Ω例如:102J的标称阻值为10×102=1KΩ,J表示该电阻的允许误差为±5%。
色标法:用不同颜色的色环表示电阻的标称阻值与允许偏差的标志方法。
这种表示方法常用在小型电阻上。
色标法常用的有四色标法和五色标法两种。
(2)、全面了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及特点,学会正确的选择应用;了解插件的分类和常用插件和开关的主要的参数及种类;了解静电对元器件的危害及静电防护措施。
四、制造电子产品的常用材料和工具(1)、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导线及绝缘材料的性能、参数和特点,掌握正确选择安装导线的应注意:1.安全载流量2.最高耐压和绝缘性能3.导线颜色4.工作环境5.便于连线操作(2)、掌握焊料和焊剂的性质、成分、作用原理及选用知识;正确使用焊接工具。
助焊剂通常是以松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是保证焊接过程顺利进行的辅助材料。
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料和被焊母材(材料)表面的氧化物,使金属表面达到必要的清洁度.它防止焊接时表面的再次氧化,降低焊料表面张力,提高焊接性能.助焊剂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质量。
焊接材料的主要成分:1.有机溶剂:酮类、醇类、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常用的有乙醇、丙醇、丁醇;丙酮、甲苯异丁基甲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作为液体成分。
2.表面活性剂: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强,助焊能力高,但因卤素离子很难清洗干净,离子残留度高,卤素元素(主要是氯化物)有强腐蚀性。
3.有机酸活化剂:由有机酸二元酸或芳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如丁二酸,戊二酸,衣康酸,邻羟基苯甲酸,葵二酸,庚二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其主要功能是除去引线脚上的氧化物和熔融焊料表面的氧化物,是助焊剂的关键成分之一。
4.防腐蚀剂:减少树脂、活化剂等固体成分在高温分解后残留的物质5.助溶剂:阻止活化剂等固体成分从溶液中脱溶的趋势,避免活化剂不良的非均匀分布成膜剂:引线脚焊锡过程中,所涂复的助焊剂沉淀、结晶,形成一层均匀的膜,其高温分解后的残余物因有成膜剂的存在,可快速固化、硬化、减小粘。
常用助焊剂的作用:1.破坏金属氧化膜使焊锡表面清洁,有利于焊锡的浸润和焊点合金的生成。
2.能覆盖在焊料表面,防止焊料或金属继续氧化。
3.增强焊料和被焊金属表面的活性,降低焊料的表面张力。
4.焊料和焊剂是相熔的,可增加焊料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浸润能力。
5.能加快热量从烙铁头向焊料和被焊物表面传递。
6.合适的助焊剂还能使焊点美观。
助焊剂的特性:1.润湿(横向流动):又称浸润,是指熔融焊料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平滑、连续并附着牢固的焊料层。
2.扩散(纵向流动) :伴随着熔融焊料在被焊面上扩散的润湿现象还出现焊料向固体金属内部扩散的现象。
五、表面组装技术(SMT)(1)、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了表面组装技术的的发展史及其特点;学习了SMT元器件的种类、规格和特点,SMT集成电路。
(2)、掌握SMT印制板波峰焊工艺流程:1.制作粘合剂2. 丝网漏印粘合剂3. 贴装SMT元器件4. 固化粘合剂5. 插装THT元器件6.波峰焊7. 印制板(清洗)测试(3)、掌握 SMT印制板再流焊工艺流程:印制板装配焊接采用再流焊工艺,涂敷焊料的典型方法之一是用丝网印刷焊锡膏,丝网印刷焊锡膏的再流焊工艺流程:1. 制作焊锡膏丝网2. 丝网漏印焊锡膏3. 贴装SMT元器件4.再流焊5.印制板清洗及测试(4)、熟悉SMT电路板装配焊接的典型设备有锡膏印刷机、贴片机和再流焊炉的结构等。
了解SMT工艺品质分析。
六、电子产品焊接工艺(1)、了解现代焊接技术分为加压焊、熔焊、钎焊三种。
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几乎各种焊接方法都要用到,但应用最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锡焊。
锡焊的物理基础是浸润,锡焊的过程,就是通过加热,让铅锡焊料在焊接表面上融化、流动、浸润,使铅锡原子透到(导线和焊盘)的表面内,并在两者的接触面上形成Cu6-Sn5的脆性合金层。
锡焊的条件:1.焊件必须有良好的可焊性2.罕见的表面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3.使用合适的焊剂4.焊件要加热到合适的温度5.合适的焊接时间。
(2)、掌握手工烙铁焊接,其焊接基本步骤如下:1.准备施焊准备好焊锡丝和烙铁。
此时特别强调的施烙铁头部要保持干净,即可以沾上焊锡(俗称吃锡)。
2.加热焊件将烙铁接触焊接点,注意首先要保持烙铁加热焊件各部分,例如印制板上引线和焊盘都使之受热,其次要注意让烙铁头的扁平部分(较大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大的焊件,烙铁头的侧面或边缘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小的焊件,以保持焊件均匀受热。
3.熔化焊料当焊件加热到能熔化焊料的温度后将焊丝置于焊点,焊料开始熔化并润湿焊点。
4.移开焊锡当熔化一定量的焊锡后将焊锡丝移开。
5.移开烙铁当焊锡完全润湿焊点后移开烙铁,注意移开烙铁的方向应该是大致45°的方向。
上述过程,对一般焊点而言大约二,三秒钟。
对于热容量较小的焊点,例如印制电路板上的小焊盘,有时用三步法概括操作方法,即将上述步骤2,3合为一步,4,5合为一步。
实际上细微区分还是五步,所以五步法有普遍性,是掌握手工烙铁焊接的基本方法。
特别是各步骤之间停留的时间,对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3)、了解焊接的对焊点的质量要求,应该包括电气接触良好、机械结合牢固和美观三方面。
保证焊点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避免虚焊。
学会对不良焊点修理。
熟悉电子工业生产中的自动焊接方法,主要有浸焊、波峰焊、再流焊,浸焊设备的工作原理是让插好的元器件的印制电路板水平接触熔融的铅锡焊料,是整块电路板上的全部器件同时完成焊接;波峰焊是指将熔化的软钎焊料(铅锡合金),经电动泵或电磁泵喷流成设计要求的焊料波峰,亦可通过向焊料池注入氮气来形成,使预先装有元器件的印制板通过焊料波峰,实现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软钎焊;再流焊主要应用于各类表面组装元器件的焊接。
了解与SMT焊接有关的检测设备。
七、电子产品生产中的检验、调试与可靠性试验(1)、检验不仅是对具体产品的质量检查,还能判定生产过程或某一具体过程或某一具体加工环节(如组装、焊接等)的工作质量.可以说检验是检测、比较、和判定的统称。
(2)、调试包括调整和测试。
测试主要是对电路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功能进行测量和试验,并同设计性能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电路是否合格。
调整主要是对电路参数的调整。
一般是对电路中可调元器件,例如电位器,电容器,电感等以及有关机械部分进行调整。
使电路达到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测试和调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通常统称为调试。
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二者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测试,调整,再测试,再调整,直到实现电路设计指标。
测试是对装配技术的总检查,装配质量越高,调试直通率越高,各种装配缺陷和错误都会在调试中暴露出来,调试又是对设计工作的检验,凡是设计工作中考虑不周或存在工艺缺陷的地方都可以通过调试发现,并提供改进和完善产品的依据。
产品从装配开始直到合格品入库,要经过若干个调试阶段,产品调试是装配工作中的工序。
是按照生产工艺过程进行的。
在调试工序中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将被淘汰,由其他工序处理。
样机泛指各种电子产品,试验电路,电子工装以及科研开发设计的各种电子线路。
在样机调试过程中故障检测占了很大比例,而且调试和检测工作都是技术人员完成的。
样机调试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需要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3)、试验通常是生产企业模拟产品的工作条件,对产品的参数进行验证,同时考察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
八、电子产品技术文件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产品功能、性能、构造特点及测试试验等要求,并在生产中必需的图纸和说明文件即为电子产品技术文件。
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加工要遵循复杂严密的技术文件——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
(1)、设计文件是记录设计信息的媒体,它是产品研究、设计、试制与生产实践经验积累形成的技术资料,为组织生产和使用产品提供基本依据。
其表述了电子产品的电路和结构原理、功能及质量指标,他是能反映产皮全貌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则是电子产品加工过程必须遵照执行的指导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