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公开课课件完美版
新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0课《谈语言》(共23张PPT)

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第3段: 本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 “故作姿态”; (2)第4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 (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4)第6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 (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 (6)第9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以上三例说明书面语应规范化)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1.我讲的笑话不好笑。
2.凯旋归来 删掉“归来”
3.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删掉“使”
4.这次我们比赛非要拿第一
《王力文集》 王力 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他是 语言学家 著名的_________
阅读课文1—4段,回答:
选段论说的中心是: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2)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 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 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 祝您健康快乐,永垂不朽!”
三、公园的草坪上的警示牌,表述不好的一项() A我送大家一片绿,大家给我一份爱 B小草青青,足下留情 C我在朝你微笑呢?你为什么还踩我 D踩踏草坪,罚款
(1)有一篇描写了英雄到大 海救人的报道:他冒着刺 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 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2)有篇报道,出现“他 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 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书面语不能脱离了口语, 脱离了人民大众,想要华 丽文雅,结果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 水平”这一说法。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 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 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 这个词。
注音、解释 Wéi dī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shì dé qí fǎn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谈语言》课件 语文版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 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水平”这一说法。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 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
讨论:左右两组各出了什么毛病,结合文 章里的话来回答。
使用了口语,但是,没有 认真的推敲加工,因而不 准确、不规范。
●根据刚才的分析请同学们思考: 王力先生针对书面语的使用提出了 怎样的观点?
——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 。
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你认为哪一项更准确( )
A.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 众化。 B.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 C.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D.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想一想?: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 又听懂了呢?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谈语言
王力
辨析字词
弄巧成拙(zhuō) 圩堤 (wéi) 以讹传讹(é) 娓娓动听(wěi) 斟酌(zhēn zhuó)
整体感知:找出文中列举语言使用不当的句 子: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用朱自清早年和晚年的作品 作对比,说明口语化、大众化 的好处。)
分论点
中心论点
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书面语应当是口 2、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语的规范化。
论证方法
摆事实 讲道理
一、实践运用 帮帮我!当前一些广告语滥用谐音,不
语文版语文八上《谈语言》课件

《语文版语文八上《谈语言》课件》xx年xx月xx日•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目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反思与总结01教材分析本文是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重要课文《谈语言》,它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汉语语言的特点、形成与发展,以及现代汉语标准语的构成和规范化等问题。
这篇课文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汉语语言的起源、发展和变化规律,认识现代汉语的构成和规范化意义,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言文化素养。
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实践,掌握汉语语言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特点和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本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语言简练,准确生动;注重实践,强调应用。
本文的编写意图和特点本课件与以往教材相比有哪些改变01本课件与以往教材相比,在内容上更加精简、突出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02本课件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知识,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
03本课件还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汉语语言的魅力和特点。
02教学目标了解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
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和多种感官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语言现象,提高语言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03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本课件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的概念、语言的种类、语言的特征、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语言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等。
10 谈语言_课件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自读课文后,给下面的画线字词注音
máo
时髦
zhuō
弄巧成拙
wéi
圩堤
wěi
娓娓动听
zhēn zhuó
斟酌
é
以讹传讹
解释词语: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不假思考 头头是道 以讹传讹 约定俗成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谈论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主张“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 范化”。告诫人们应当重视使 用语言的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书面语应当是口 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语的规范化。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七月流火 推敲 一劳永逸
迅速默读课文,用简练 的语言来概括各段的大意。
第1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2段:文章脱离口语,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 第3、4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5段:朱自清早期的文章做作,不如后期朴实的好
第6、7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第10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第12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先阐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在阐明“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1.报道中不准确句子的“故作姿 态”。
2.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对“最好水平”病句分析。 4.对“不以为然”意思误解。
对比论证 对朱自清早年作品与晚年作品比较
你能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原句吗?
《谈语言》公开课课件完美版24页PPT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谈语言》公开课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谈语言》课件

卖酒广告
胃药广告 饮料广告
(天长地久)
(无微不至) (引以为荣) (一往情深)
一网情深
咳不容缓 骑乐无穷 食全食美
网吧广告
药物广告 摩托车广告 饮食广告
(刻不容缓)
(其乐无穷)
(十全十美)
看故事,找毛病
妈妈今天买了一件新衣服,小明对妈妈 说:“妈妈你的这件衣服真漂亮,爸爸看了 一定会魂飞天外的,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小 明赶紧说道:妈妈你往外面一走,一定出人 头地的。
《谈语言》
——王力
一天,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 “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我对你可是‘一 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 异,老师对我的关怀也是无所不至。……祝您身 体健康,永垂不朽!”
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不当找出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来形容 情人之间思慕殷切,也可用于形容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 情)。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 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 坏事)。 永垂不朽: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该是口语的规 范化(经过加工的口语)。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 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 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为了证明观点,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 什么论证方法?又是怎样论证的呢?
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第3段:一篇报道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
作者简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 白县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 基人之一。他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 余篇,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 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为突出的。
八年级语文《谈语言》ppt课件(41页)

祖国的语言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产 我们有责任保护它,我们要从现在做起 杜绝滥用汉语言文字,准确、规范的使 用汉语言! 让我们的汉语替我们传情达意, 让我们的汉语传神!
谢 谢 大 家!
祝妈妈万古长青!
三、公园的草坪上的警示牌,表述不 好的一项() A我送大家一片绿,大家给我一份爱 B小草青青,足下留情 C我在朝你微笑呢?你为什么还踩我 D踩踏草坪,罚款
六、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 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意识到规范用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发现你身边的语言不规范现象 并劝其改正,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第二自然段中“文章脱离了口
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 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一句。 ——第六自然段中“我一直是主张 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一句。
1/21/2019
解决问题:
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
语言有什么作用? 答: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 具,是进行一切写作的工具。
请看一则小故事:
一天夜里,一位书呆子在睡觉时被蝎子 蜇了,便大喊:“贤妻,速燃银烛, 尔夫为毒虫所袭!”
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 接着说: “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 着个亮子,看是个什么东西。”
1/21/2019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呆子 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 口吼道:
书面语不能脱离了口书面语使用了口语, 语,脱离了人民大众,但是,没有认真的 想要华丽文雅,结果 华而不实、望文生义。推敲加工,因而不
准确、不规范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例如:“凯旋归来”;“这次 比赛非要拿第一”;“改革开放后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等口语中常犯逻辑或语法方面的错 误。
优质课[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谈语言》课件(46张PPT)(共46张PPT)
![优质课[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谈语言》课件(46张PPT)(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a434ee0242a8956bece4a4.png)
掌握字的读音 时髦(máo) 拙(zhuō) 圩堤(wéi) 娓(wěi) 斟酌(zhēn zhuó ) 以讹传讹(é)
词语积累 费解:不好懂。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 了事。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七月流火:指夏历七月火星(恒星名,即 心宿)黄昏时在天空的位置由六月的正南 方开始变为偏西向下。流:指向下移动。 不假思考:不经过思考。假:凭借,通过。 头头是道:这里形容说话很有条理。
从那时起直到1986年去世的五十多年间,无 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里还是在人妖 颠倒的“十年浩劫”中,无论条件怎样艰 苦、环境怎样险恶,先生的学术研究从未 停止过。1954年,王力教授从广州中山大 学奉调北京大学。他先后写作了《汉语史 稿》、《中国语言史》、《同源字典》、 《诗词格律》、《诗律余论》、《中国现 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音 韵学》等大量著作和论文。
第三部分(6-12):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6、7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第10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在这一段中,作者没有直接提出 论点或是分论点,而先是从语言的功能方 面来谈语言的工具性。然后说到了本文针 对的对象:爱好写作的人。进而运用了类 比的方法告诉我们: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 语言,掌握好语言。作者选取的类比的对 象更进一步说明了语言的工具性:斧锯是 木匠的工具,颜料是画家的工具,武器是 战士的工具,同样,语言是写作的工具。
6. 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 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 化。 7.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 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下列左右两组句子各有什么问题,
结合文章里的话来回答。
(1)有一篇描写了英雄到大(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 海救人的报道:他冒着刺 水平”这一说法。
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 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
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 度时,!
六、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 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意识到规范用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发现你身边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并
劝其改正,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祖国的语言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产 我们有责任保护它,我们要从现在做起 杜绝滥用汉语言文字,准确、规范的使 用汉语言!
让我们的汉语替我们传情达意, 让我们的汉语传神!
3,答:①写文章脱离了口语,就不可 能准确、鲜明、生动。 ②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③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规范化, 又要考虑大众化。
三,合作与探究
(一)、找一找,王力先生在文中例举 了哪些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标出序号) (二)、讨论,所举的例子各有什么问题, 结合课文的句子来回答。 (三)、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同学们,请爱护好我们的语言文 字吧!
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片段一: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里的《秋夜 》开篇是:“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 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口语→寂寞无聊心境的外化→书面语
语言朴素、不做作,情感美
片段二: 排练《屈原》话剧时,屈原的侍女婵
娟骂宋玉(背叛了屈原)的台词为: “宋玉,你是个无耻的文人!”后经郭沫 若决定改为:“宋玉,你这无耻的文人!” 感情的强烈程度就迥然不同了。
解决问题:
(一)、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论据):
(1)有一篇描写了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 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 沸腾的大海。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 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水平”这一说法。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 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
用词越准确,感染力就越强
片段三: 潺潺流水轻旋的柔波是母亲的笑颜,
甜蜜地浸满爱的芳泽,不由得忆起儿时 那声声轻轻的呼唤,那个个甜美的亲吻。 爱的柔波在轻扬!
悠悠流水轻溅的晶莹是孩子笑出的泪, 充满欢乐的和弦,少不了回首童年那缕缕 无忌的阳光,那丝丝棒棒糖的香甜。情感 的涟漪在回旋!
--中考作文《水韵悠悠》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 王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规范用语; 2、培养学生提炼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与合作:明确议论文三要素; 2、拓展思维,关注祖国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感受汉语言魅力,爱护汉语言,; 2、规范用语, 传承中国文化。
度十大语文差错” ,其中,“王立军叛逃” 案有媒体报道中说:“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 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
---媒体报道用词不准确:应该为“服法”
案例二:
街头商店用字错误如:
1、“家具”误写为“家俱”; 2、“食全食美”(餐饮店名)。
热烈庆祝“三.八”国际劳动节
远到央视媒体,近到大街小巷, 都出现语言错误,甚至出错在向境 外播出的节目中,语言文字的这些 状况令人担忧,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
语言魅力:赋予事物生命力
五、七嘴八舌谈语言
(1)、你身边有不规范用语的现象 吗?想一想,说来听听。
(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们在学习中、生活里该如何对 待祖国的语言?
六、迁移运用(修改下文)
妈妈: 你好! 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
蒸日上?我现在正在奋不顾身的学习, 昨天,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同学们 羡慕的痛不欲生,我自己也感到不虚此行。 您批抨我爱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 弃,卷土重来,再接再厉,不负众望。
谢 谢 大 家!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书面语不能脱离了口 书面语使用了口语,
语,脱离了人民大众,但是,没有认真的推敲 想华要而华不丽实文、雅望,文结生果义。加工,因而不准确、不
规范。
(三)、 论证方法: (1)、 举例论证; (2)、 对比论证; (3)、 道理论证;
四、拓展思维
案例一: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 “2013年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解题,本文议论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 语言有什么作用?
3,我们使用语言时应该注意什么? (筛选文中代表作者观点和给人启 迪的关键句来作答)
解决问题:
1,答:本文议论的对象是语言。 本文话题为: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
2,答: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是进行一切写作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