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总的、不溶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重量测定法
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总膳食纤维

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总膳食纤维余枭然;余慧剑【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年(卷),期】2021(40)28【摘要】本研究利用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测定含水溶性膳食纤维食品的总膳食纤维含量。
采用酶重量法测定试样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高分子质量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样的低分子质量抗性麦芽糊精(Resistant Malto Dextrin,RMD)含量。
液相色谱法的方法检出限为0.142%,定量限为0.474%,线性方程为y=1.207x+0.030,相关系数R^(2)为0.999,加标回收率为96.6%~99.7%,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53%~1.69%(次数n=6)。
精密度试验以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测试样品6份,平均含量为65.78%,RSD为0.52%。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准确率高,适用于添加抗性淀粉、含低分子质量的抗性糊精等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品中总膳食纤维的测定。
【总页数】4页(P127-130)【作者】余枭然;余慧剑【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劲研(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1.3【相关文献】1.应用酶重量法测定全麦粉的总膳食纤维2.酶——重量法测定食品中的膳食纤维3.应用酶-重量法测定食物中的总膳食纤维4.关于测定粮食中总纤维素的中性净化法和酶重量法的改良5.食品中总的、不溶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重量测定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酶-重量法测定秋葵荚中的膳食纤维

●
●
◆
●
◆
◆
_● ¨
I◆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量元素 P 含量较低 。根据依据 《 h 中国药典 》 《 和 药用植
物及 其 制剂进 出 口绿 色行业标 准 》 来评 价 , 照这两 参
项标 准 ,b .m ̄ g , P ≤5 km 而本实验 中测定 的 P 0 b含量 ,
W ANG n W ANG n — e g Ya , Yig fn
h n l iT s C ne, a i l om l nvr t B in 0 0 8 C i ) e a s et et C p a N r a U i sy e i 10 4 , hn A ys r t e i, j g a
Ab t a t Co t ns f ttl ou l a d i ou l itr b r i k a we e d tr n d b n y ai sr c : ne t o o a,s l b e n ns lb e d ea y f e s n o r r ee mi e y e z m tc— i
方面 作用效 果 良好 圆 而 I F则 对肥 胖症 、 秘 、 肠 ; D 便 结
正常排泄 ; 降低某些癌症 、 心血管和糖 尿病发病率。许
作者简介 : 王琰(9 8 )女( )硕士研究生 , 1 8一 , 汉 , 研究方向 : 分析化学 。
癌等有 良好 的治疗效果 。另外 , 由于 S F在结肠 中水 D
g v e im to .h sl dct aaeaeo lit b r fD 1 a 1 5 i or. e ot t r i tc e dT e euti i e t tvrg t ea f e F w s % n kat ne s a m r h r sn a d h tad ri y 4. 9 hc n oslbe i a e ( ad no be i a b rI F w r 8 1 ad 5 8 r pci l S Fi or fo lde r f rS u t i y b D n sl l de r f e ( ) ee . % n . %,e et e . D a i u t i y D 4 30 s vy nk
营养标签标准(食物营养成份标示准则)

附件:1.食物营养成份标示准那么2.中国食物标签营养素参考值3.食物营养宣称和营养成份功能宣称准那么附件1食物营养成份标示准那么依据《食物营养标签治理标准》中所涉及的内容要求,制定本准那么。
本准那么规定了能量和营养成份的概念、折算系数、营养成份分析和标示方式、数值表达、许诺误差和推荐的营养标签格式等内容。
一、术语和概念1.预包装食物(prepackaged foods)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物。
2.营养成份(nutritional components)指食物中具有的营养素和有利成份。
包括营养素、水分、膳食纤维等。
3. 营养素 (nutrients) 指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衍和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缺少这些物质,将致使机体发生相应的生化或生理学的不良转变。
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
4. 能量(energy)指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能量。
推荐以千焦(kJ)或焦耳(J)标示,当以千卡(kcal)标示能量值时,应同时标示千焦(kJ)。
食物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如表1所示:表 1 食物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 1千卡(kcal)的能量相当于千焦(kJ)。
5. 蛋白质 (protein)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以氨基酸为大体单位组成。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可通过“总氮量”乘以“氮折算系数”,或食物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来确信。
在测定出“总氮量”后,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g/100g)=总氮量(g/100g)×氮折算系数不同食物的氮折算系数如表2所示,关于原料复杂的加工或配方食物,统一利用折算系数。
表2 不同食物氮折算系数*来源:*《中国食物成份表2002》6. 脂肪和脂肪酸 (fat and fatty acid)由于检测方式的不同,脂肪有粗脂肪(crude fat)或总脂肪(total fat)之分,在营养标签上都可标示为“脂肪”。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1.1.1.1.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本标准与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方法适用范围;——增加了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试剂顺序和文字格式;——修改了总膳食纤维计算公式;——添加了当食品中含有低分子质量可溶性膳食纤维时总膳食纤维计算方法的注释;——将酶重量法作为第一法,中性洗涤剂法作为第二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酶重量法适用于植物类食品及其制品中总的、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中性洗涤剂法适用于谷物原料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
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膳食纤维指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或合成的、聚合度 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菊粉及其他一些膳食纤维单体成分等。
2.2 可溶性膳食纤维指能溶于水的膳食纤维部分。
2.3 不溶性膳食纤维指不能溶于水的膳食纤维部分,包括木质素、纤维素、部分半纤维素等。
2.4 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之和。
第一法总的、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酶重量法)3 原理干燥试样经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酶解消化去除蛋白质和淀粉后,酶解液经乙醇沉淀、过滤,残渣用乙醇和丙酮洗涤,干燥后称重,即为总膳食纤维残渣。
另取同样经酶解的酶解液直接过滤,用热水洗涤残渣,干燥后称重,即得不溶性膳食纤维残渣;滤液用倍体积的乙醇沉淀、过滤、干燥后称重,得可溶性膳食纤维残渣。
扣除残渣中相应的蛋白质、灰分和空白即可计算出试样中总的、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
采用酶重量法测定的总膳食纤维包括不溶性膳食纤维和能被乙醇沉淀的高分子质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其它非淀粉多糖及木质素等;不包括低分子质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抗性麦芽糊精、果寡糖、低聚半乳糖、多聚葡萄糖等,及部分被加热破坏的抗性淀粉。
食品中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食品中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食品中的纤维素是我们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准确测定食品中的纤维素含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膳食纤维是指那些不能被人体内酶解的多糖和半纤维素。
它包括了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可溶性纤维,对促进肠道运动、调节血糖和血脂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的纤维素含量对于评估其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经典重量法、酶解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经典重量法是最早用于测定纤维素含量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溶剂提取和酶解步骤去除非纤维素物质,然后通过加热干燥、冷却和称重来确定纤维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而直接,适用于各种食品样品。
然而,由于该方法涉及到多个步骤的处理,容易受到人为误差的影响,并且操作过程需要较长时间,不适用于大样本量的测定。
酶解法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酶解纤维素,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的糖类物质,再通过酶活测定方法来确定纤维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重量法更加准确和迅速,同时可以避免重量法中的一些误差。
然而,酶解法对于不同类型的纤维素具有不同的酶适应性,因此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酶类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纤维素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色谱柱的分离和检测来确定纤维素的含量。
相比于前两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不需要多个步骤的样品处理,操作也更为简便。
同时,该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纤维素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可以准确测定各种食品样品中的纤维素含量。
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知识,对于一般实验室来说可能较难操作。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如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食品中总的、不溶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重量测定法

食品中总的、不溶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重量测定法当前,膳食纤维在预防慢性病中有着广泛的作用,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现已知道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主要为调节血脂、血糖及调节益生菌丛。
而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的作用为肠道通便。
目前市场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越来越多,原有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已不适应当前需要。
古老的方法只能测定粗纤维[1],该方法所测数值与总纤维含量有较大差异,两者之间也没有一定的换算系数。
现有的洗涤剂法只能测定不溶性膳食纤维[2],但不能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已明确具有保健功能,并成为保健功能食品中的功效成分,这就给膳食纤维成分更加细致的分类测定提出了要求。
目前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重量法和化学法。
重量法较简单[3],主要测定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化学法则可定量地测定其中每一种中性糖和总的酸性糖(糖醛酸),还可单独测定木质素[4],但化学法受仪器设备制约,因而不适用于常规的膳食纤维分析。
酶-重量法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首先发展起来,现已成为AOAC认可的分析方法,已被美国、日本、瑞典及北欧许多国家广泛采用。
1材料和方法1.1原理:分别用热稳定的α-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进行酶解消化样品以去除蛋白质和淀粉。
总膳食纤维(TDF)的测定是先酶解,然后用乙醇沉淀,将过滤的TDF残渣用乙醇和丙酮冲洗,干燥后称重。
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和SDF)是在样品酶解后即刻将IDF过滤,过滤后的残渣用热水冲洗,经干燥后称重。
SDF是将上述滤出液用4倍量的95%乙醇沉淀,然后将滤渣干燥、称重。
TDF、IDF和SDF的量通过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进行校正。
1.2仪器:意大利VELP公司CSF6&GDE型膳食纤维测定仪;天平:精确至±01mg;马福炉:温度控制在(525±5)℃;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05±3)℃和(130±3)℃。
酶——重量法测定食品中的膳食纤维

酶——重量法测定食品中的膳食纤维
陈忠良
【期刊名称】《品牌与标准化》
【年(卷),期】2008(000)017
【摘要】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主要为调节血脂、血糖及调节益生菌丛,而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的作用为肠道通便。
目前市场上标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和保健食品越来越多的,对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进行检测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企业和质检部门的关注,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陈忠良
【作者单位】福建省中心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应用酶-重量法测定秋葵荚中的膳食纤维 [J], 王琰;王英锋
2.应用酶-重量法测定食物中的总膳食纤维 [J], 边罗;阴文娅
3.应用酶-重量法测定不同蘑菇中的膳食纤维 [J], 杨晓丹;李杏茹;唐忠雪;吕海娟;许婷婷;张逸鹏;苏梦怡;王英锋
4.酶重量法测定鲜食玉米中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J], 董晓丽;李为喜;王步军
5.酶-重量法测定不同品种芒果皮中膳食纤维的含量 [J], 郑毅;伍斌;邓建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酶-重量法1.原理:样品分别用α-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进行酶解消化以去除蛋白质和可消化的淀粉。
总膳食纤维(TDF)是先酶解,然后用乙醇沉淀,再将沉淀物过滤,将TDF残渣用乙醇和丙酮冲洗,干燥称重。
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IDF 和SDF)是酶解后将IDF过滤,过滤后的残渣用热水冲洗,经干燥后称重。
SDF是将上述滤出液用4倍量的95%乙醇沉淀,然后再过滤,干燥,称重。
TDF、IDF和SDF量通过蛋白质、灰分含量进行校正。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植物性食物和保健食品。
3.仪器烧杯:400或600ml高脚型。
过滤用坩埚:玻料滤板,美国试验和材料学会(ASTM)40-60μm,Pyrex 60ml(Corning buchner,或同等的)。
如下处理:(1)在灰化炉525℃灰化过夜。
炉温降至130℃以下取出坩埚。
(2)用真空装置移出硅藻土和灰质。
(3)室温下用2%清洗溶液浸泡1小时。
(4)用水和去离子水冲洗坩埚;然后用15ml丙酮冲洗然后风干。
(5)在干燥的坩埚中加硅藻土,在130℃烘干恒重。
(6)在干燥器中冷却1小时,记录坩埚加硅藻土重量,精确至。
真空装置:(1)真空泵或抽气机作为控制装置。
(2) 1L的厚壁抽滤瓶。
(3)与抽滤瓶相配套的橡皮圈。
振荡水浴箱:(1)自动控温使温度能保持在98±2℃。
(2)恒温控制在60℃。
天平:分析级,精确至±。
马福炉:温度控制在525±5℃。
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05和130±3℃。
干燥器:用二氧化硅或同等的干燥剂。
干燥剂两周一次在130℃烘干过夜。
PH计:注意温控,用、和缓冲液标化。
移液管及套头:容量100μl和5ml。
分配器或量筒:(1)15±,供分配78%的乙醇,95%的乙醇以及丙酮。
(2)40±,供分配缓冲液。
. 磁力搅拌器和搅拌棒。
4. 试剂全过程使用去离子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乙醇溶液:(1) 85%:加895ml95%乙醇在1L量筒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总的、不溶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重量测定法
当前,膳食纤维在预防慢性病中有着广泛的作用,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现已知道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主要为调节血脂、血糖及调节益生菌丛。
而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的作用为肠道通便。
目前市场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越来越多,原有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已不适应当前需要。
古老的方法只能测定粗纤维[1],该方法所测数值与总纤维含量有较大差异,两者之间也没有一定的换算系数。
现有的洗涤剂法只能测定不溶性膳食纤维[2],但不能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已明确具有保健功能,并成为保健功能食品中的功效成分,这就给膳食纤维成分更加细致的分类测定提出了要求。
目前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重量法和化学法。
重量法较简单[3],主要测定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化学法则可定量地测定其中每一种中性糖和总的酸性糖(糖醛酸),还可单独测定木质素[4],但化学法受仪器设备制约,因而不适用于常规的膳食纤维分析。
酶-重量法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首先发展起来,现已成为AOAC认可的分析方法,已被美国、日本、瑞典及北欧许多国家广泛采用。
1材料和方法
1.1原理:
分别用热稳定的α-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进行酶解消化样品以去除蛋白质和淀粉。
总膳食纤维(TDF)的测定是先酶解,然后用乙醇沉淀,将过滤的TDF残渣用乙醇和丙酮冲洗,干燥后称重。
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和SDF)是在样品酶解后即刻将IDF过滤,过滤后的残渣用热水冲洗,经干燥后称重。
SDF是将上述滤出液用4倍量的95%乙醇沉淀,然后将滤渣干燥、称重。
TDF、IDF和SDF的量通过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进行校正。
1.2仪器:
意大利VELP公司CSF6&GDE型膳食纤维测定仪;
天平:精确至±01mg;
马福炉:温度控制在(525±5)℃;
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05±3)℃和(130±3)℃。
1.3试剂:
全部操作均使用蒸馏水;
85%和78%的乙醇溶液;
丙酮:分析纯;
热稳定α-淀粉酶溶液:CatNoA3306,Sigma;
蛋白酶:CatNoP3910,Sigma,当天用MESTRIS缓冲液配制50mgml的酶溶液;
淀粉葡糖苷酶溶液:CatNoAMGA9913,Sigma;
硅藻土:酸洗(Celite545AW,NoC8656,Sigma);
铬酸洗涤液;
MES-TRIS缓冲液:005molL,温度在24℃时pH值为8。
1.4测定方法
1.4.1样品制备
1.4.1.1固体样品 如果样品粒度>05mm,研磨后过03~05mm(40~60目)筛。
1.4.1.2高脂肪样品 如果脂肪含量>10%,用石油醚去脂。
每克样品用25ml,每次提取
后静置片刻,再小心倾斜烧杯,慢慢将石油醚倒出,共洗3次。
1.4.1.3高碳水化合物样品 如果样品干重含糖>50%,每克样品每次用85%乙醇10ml
去除糖份,共洗3次,轻轻倒出,然后在40℃烘箱中不时翻搅干燥过夜,经研磨
后过05mm筛。
1.4.2酶解处理:
准确称取双份1000g左右样品(M1和M2),置于高筒烧杯中。
分别加入40mlMES-TRIS缓冲液,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直到样品完全分散。
热稳定的淀粉酶酶解处理:加100μl热稳定的淀粉酶溶液,低速搅拌。
并在80℃水浴中反应30min。
移出后冷却至60℃。
用刮勺将烧杯边缘的网状物以及烧杯底部的胶状物刮离,以使样品能够完全酶解。
并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壁和刮勺。
蛋白酶酶解处理:在每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μl蛋白酶溶液。
用铝箔覆盖,在60℃持续振摇反应30min。
pH值测定:30min后,搅拌并加入5ml0561molLHCl,然后保持在60℃,用1molLNaOH溶液或1molLHCl溶液调至最终pH为40~47。
淀粉葡糖苷酶酶解处理:搅拌同时加100μl淀粉葡糖苷酶溶液。
用铝箔覆盖,在60℃持续振摇反应30min,温度应恒定在60℃。
1.4.3总膳食纤维的测定 在每份样品中加入预热至60℃的95%乙醇225ml,乙醇与样
品的体积比为4∶1。
室温下沉淀1h。
用15ml78%乙醇将硅藻土湿润和重新分布在预先称重的坩埚中。
用适度的抽力把硅藻土吸到坩埚底板上。
酶解过滤,用78%乙醇和刮勺转移所有内容物微粒到坩埚中。
抽真空,分别用15ml的78%乙醇、95%乙醇和丙酮冲洗残渣各2次,将坩埚内的残渣抽干后在105℃烘干过夜。
将坩埚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精确称至01mg。
减去坩埚和硅藻土的干重,计算残渣重。
1.4.4蛋白质和灰分的测定 取平行的样品中的一份用GB-96052方法测定蛋白质。
用
平行样的第二份分析灰分在525℃灼烧5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精确称至01mg,减去坩埚和硅藻土的重量,即为灰分重量。
1.4.5不溶性膳食纤维测定 称适量样品按142进行酶解,过滤前用5ml水湿润硅藻
土和重新分布在预先处理好的坩埚上,保持抽气状态使坩埚中的硅藻土成均匀的一层。
将样品过滤并冲洗烧杯,用10ml70℃水洗残渣2次,然后再过滤并用水洗,滤液保留于高筒烧杯,用以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
用抽滤装置,分别以15ml78%乙醇、95%乙醇和丙酮各冲洗残渣2次。
按144方法用双份样品测定蛋白质和灰分。
1.4.6可溶性膳食纤维测定 估计不溶性膳食纤维过滤后的滤液的容积,加约4倍量已
预热至60℃的95%乙醇,或者将滤液和冲洗残渣的蒸馏水的混合液调至80ml,再加入预热至60℃的95%乙醇320ml。
室温下沉淀1h。
下面按142方法测定总膳食纤维的方法抽滤及称重。
1.4.7计算(TDF、IDF、SDF均用同一公式计算)
膳食纤维(DF,g100g)测定:DF={[(R1+R2)2]-P-A}[(M1+M2)2]×100
式中:R1和R2=双份样品残留物重量(mg);
P和A分别为蛋白质和灰分重量(mg);
M1和M2=样品重量(mg)。
2结果
2.1精密度
选取2个有代表性的样品,采用同样方法分别测定6次和一次测定6个平行样测定批间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