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核查
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1) 打开指示表检定仪和配套电脑 2) 点击软件中的仪表设置:将仪 电源开关:登录指示表检定仪账号 表信息依次填入,点击"确定"
3) 将指示表可靠地紧固在检定仪上: 使测杆处于水平的状态,固定指示表位 置,使指示表测量面轻触指示表检定仪 测头,指示表示值不超过零位,此时电 脑屏幕出现指示表图像
零,将指针对到零位
9) 点击"检定"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指示表检定仪开始工作,自动进行反向校准。运行结束后,查阅校准结果 7.数据处理
7.1全量程示值误差 指示表的全量程示值误差由正行程内各受校点误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确定
7.2 回程误差 在示值误差校准完后,取正、反行程同一点误差之差的最大值为回程误差
NEXT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取 3 个位置中数值最大的作为测得值 6.7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 使用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进行校准 校准时,将指示表可靠地紧固在检定仪上,使测杆处于垂直向下或水平的状态,,压缩测 杆使指示表对"零",将检定仪和指示表置"零"后开始检定,自动进行反向校准。在整个校 准过程中,中途不得改变测杆的移动方向,也不应对指示表和检定仪做任何调整
02指示表校准 作业指导书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目录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1.编写目的 为使指示表的校准工作更规范、合理,保证计量标准和被校器具正确使用和操作,特编写 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分度值为 0.001 mm,测量范围上限不大于 5 mm 指针式指示表;分度 值为0.002 mm,测量范围上限不大于 10 mm 的指针式指示表,分辨力为0.001 mm测 量范围上限不大于 30 mm 的数显式指示表;分辨力为 0.005 mm,测量范围上限不大 于 50 mm 的数显式指示表的校准
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

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是一种用于检查校准仪器指示表的测试仪器,它能够自动完成检测和校准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仪器原理该仪器采用了全自动控制和数字化技术,能够精确检测电流、电压、电阻等各项参数,并通过自动调整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值,使得指示表的读数准确无误,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仪器特点1.高精度:该仪器采用高精度的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够精确的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
2.全自动化:该仪器采用全自动化的检测和校准系统,能够自动完成检测和校准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3.灵活性强:该仪器可以适应各种规格、型号的指示表检测和校准,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4.数据保存:该仪器能够将检测数据保存在计算机中,方便检测人员查询和分析。
仪器应用该仪器主要用于各种指示表检测和校准,主要适用于以下行业:1.电力行业:指示表是电力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仪表,该仪器可以确保指示表能准确的测量电力参数,提高了电力生产效率。
2.机械行业: 机械行业中的指示表主要用于监测机器的工作状态,该仪器可以确保指示表的准确性,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3.汽车行业:汽车行业需要对车辆的维护工作进行精确的测量,该仪器可以确保指示表的准确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仪器优势1.提高了生产效率:该仪器采用全自动化的检测和校准系统,能够自动完成检测和校准工作,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提高了产品质量:该仪器能够精确检测和校准指示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降低了成本: 该仪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够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了成本。
仪器操作使用该仪器的操作流程如下:1.将被检测的指示表装入测试座位上。
2.连接检测仪器和指示表之间的测试电路。
3.启动检测仪器,运行全自动化检测和校准系统。
4.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需要调整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值。
5.根据调整结果,重新检测指示表,直到达到检测和校准的精度要求。
电子数显指示表校验规程

电子数显指示表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电子数显指示表校验的操作,确保电子数显指示表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分辨力为0.001mm、0.005mm、0.01mm,测量上限至100mm的电子数显指示表(以下简称指示表)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变压器、电源、温度传感器。
4.0环境条件温度在(20±5)℃范围内,温度变化每小时不超过1℃,校准前指示表在室内平衡时间不少于2h。
室内的相对湿度不大于80%RH。
5.0校验方法5.1外观5.1.1指示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测量范围、分度值或分辨力和出差编号。
5.1.2指示表各功能键标注清晰、明确。
5.2各部分相互作用5.2.1指示表测杆的移动平稳、灵活、无卡滞和松动现象。
显示屏数字显示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功能键功能稳定、可靠。
5.2.2测杆移动时,指针无松动。
5.3指示表的行程指示表的行程应超过测量范围上限,超过量大于0.5mm。
5.4示值漂移指示表测量杆在任意位置时,1小时内的示值漂移分辨力为0.01mm不大于0.01mm,分辨力为0.005mm不大于0.005mm,分辨力为0.001mm不大于0.003mm。
5.5示值变动性指示表示值变动性不超过表1规定。
表1 示值变动性mm5.5示值误差指示表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不超过表2规定。
表2 示值误差mm5.6校准方法5.6.1外观目力观察(首先检查此项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校准)。
5.6.2行程实验和目力观察。
5.6.3示值漂移把指示表测杆固定在工作行程内的任意位置上,观察指示表示值在1h内的变化。
5.6.4示值变动性将指示表装夹在刚性表架上,使测量杆轴线垂直于平面工作台,在工作行程始、中、末三个位置上,分别调整某一数值,提升测量杆5次,5次中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该位置上的示值变动性。
5.6.5示值误差5.6.5.1用数显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进行校准,也可用不低于上述测量不确定度的其他方法校准。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01mm量程不大于10mm的指针式、数显式指示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18761-2002电子数显指示表GB/T1219-2000几何量技术规范长度测量器具:指示表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指针式指示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转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
数显式指示表是利用容栅或光栅技术,将测杆直线位移以数字显示的计量器具。
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
常见外型结构见图1~3。
1――表体;2――表圈;3――转数指针;4――表盘;5――指针;6――装夹套筒;7――测杆;8――测头;图1 指针式指示表(分度值为0.01mm)1――表体;2――表圈;3――表盘;4――转数指针;5――指针;6――装夹套筒;7――测杆;8――测头;9――耳环图2 指针式指示表(分度值为0.001mm)1――表体;2――显示屏;3――功能键;4――装夹套筒;5――测杆;6――测头图3 数显式指示表4 计量性能要求4.1 指针与分度盘相互位置4.1.1测杆在自由位置时,调整分度盘零刻线和测杆轴线重合,指针应处于零刻线逆时针方向的30°~90°范围内。
4.1.2指针末端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应无目力可见的偏斜。
4.1.3指针末端与分度盘表面间的间隙应不大于0.7mm。
4.1.4指针长度应保证指针末端盖住短标尺标记长度的30%~80%之间。
4.2 指针末端宽度和标尺标记宽度4.2.1指针末端宽度应不大于标尺间距的20%,且与标尺标记宽度应尽量一致。
4.2.2标尺标记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标尺标记宽度单位 mm4.3 装夹套筒直径直径应为Φ80-0.015 mm 。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差校准方法的探讨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差校准方法的探讨摘要:对于指示类量具检定是针对包括了千分尺以及百分表还有就是杠杆表等量具检定,检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量具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差进行判断,从而对偏差进行调整,保证量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精准可靠。
但在实际检定过程中,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工作中会有一定的偏差存在,需要对存在的偏差进行校准,保证最终的检定结果准确,不会影响到指示类量具自身的使用精度。
所以在本文论述内容当中,主要是对检定仪检定时示值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校准方法。
关键词: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差;校准1.前言在纸质类量具检定仪针对量具进行检测时,主要是依托目的瞄准,然后以光纤传感器或者是精密丝杆作为计量标准,主要是针对指示表以及杠杆表和内径表,还有一些大量程的百分表,进行示值误差和回场误差的检定。
所以在实际检定过程中,指示类量具检定与自身若是在检定时呈现的数值出现误差,会导致本没有问题的指示类量具经调整之后出现误差,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2.指示表检定仪示值误差的检定在过去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使用量块加比较仪比较测量法对指示表检定仪所存在的示值误差进行测量已经延用很多年,而且经过实践证明对于传统的百分表检定仪,依托该方法进行检定是有效而且可靠的。
但是随着全自动光栅指示表检定仪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在实际检定过程中,计量的特性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分辨率达到了0.1微米,一般情况下的测量范围逐渐扩大到50毫米甚至是100毫米,回程误差控制在0.5微米。
所以在这类仪器应用的过程中,固体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是不能够发挥作用的,也不能够就存在的误差进行准确的确定。
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测量方法本身的重复性较差,以及示值误差测量点比较少,所以在本文研究中是基于更高精度的长度计的新的简表仪示值误差校准方法。
3.标准法检定短板在一般情况下,检表仪都是卧式的,在实际检表时指示表本身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从理论角度上来看,简表宜自身的示值误差的较准状态和简表状态达到一致的时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如果实际测量范围在50毫米甚至是高于50毫米的时候,因为凉快本身较长而且又比较重,所以进行水平状态下的校准是非常困难的,在检表过程中还会出现测量重复性以及复现性不达标的问题。
SJ2000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操作规程

SJ2000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操作规程1.用途:用于检定指示表、杠杆表、内径表、以上各类数显表和英制表、大量程百分表、机械式比较仪和扭簧式比较仪,适用于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定。
2.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0-50mm,分辨率:0.1um。
3.主要操作步骤:3.1 指示表安装:根据指示表不同类别,选择不同装夹工具装指示表。
3.2 检定前的调节3.2.1 根据被检指示表的量程,合理选择仪器测杆的初始位置,以免发生测杆越位使检定无效。
3.2.2 安装指示表,使其牢固可靠,表盘平面保持与摄像机垂直。
3.2.3 检定仪状态处于“全自动”状态。
如果此时在“手动”状态,可按“自动/手动”按键切换到“全自动”状态。
3.2.4 调节图像3.2.4.1 指针式指示表调节,调节摄像机放大倍数或者摄像机高度,使红色圆圈刚好圈住表盘刻度线,按住鼠标左键,将中心十字移到表盘中心。
3.2.4.2 数显式指示表调节,调节适中的亮度和图像清晰,点击鼠标左键拉框框选数字“0”,软件能识别轮廓框选出来的检定数字。
3.2.5 将指示表对零,检定仪在“全自动”状态时,将指示表调节对零,数显表可以通过表上“清零”按钮使读数清零。
3.3 开始检定,检定完成后软件自动计算和处理误差数据,并将检定信息和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3.4 查看或打印检定记录,通过选择表类名称、设备编号等,可以搜索出指定内容的指示表检定记录,也可以打印此记录。
4.注意事项:4.1 不得撞击传感器,不得拧动传感器上的螺丝钉,以防仪器零件松动,影响精度。
4.2 在检定过程中,指示表要牢固安装在夹具上。
4.3 在自动测量时,超出量程范围,出现报警音,立即停止运转,以免损坏仪器。
4.4 仪器出现失调和其它损坏,应送生产单位调修,不可盲目拆修。
4.5 定期对导轨、测杆的金属工作面清洗,注意在夹具移动的导轨上加防锈油。
长期不用时,应包装好,置于干燥的环境中。
指示表校验规程

指示表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指示表校验的操作,确保指示表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指示表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外校验合格的标准量块、检定仪。
4.0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3±3)℃相对湿度:≤70%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5.1外观5.1.1要求:指示表的表蒙应透明洁净,不应有气泡和明显的划痕;表盘刻线应清晰平直,无目力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匀;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的划痕,其它表面上不应有脱漆、脱铬和毛刺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
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指示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检定方法:目力观察5.2各部分相互作用5.2.1要求5.2.1.1表圈转动应平稳,静止应可靠,与表体的配合应无明显的松动。
5.2.1.2测杆的移动及指针回转应平稳、灵活,不得有跳动,卡住和阻滞现象。
5.2.1.3指针应紧固在轴上,测杆转动时,指针不应松动。
5.2.1.4紧固指示表装夹套筒后,测杆应能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5.2.2检定方法试验和观察5.3指针与表盘的相互位置5.3.1要求5.3.1.1指示表的测杆处于自由状态时,调整表盘零刻线和测杆轴线方向重合,此时指针位置应符合JJG34-96的要求。
5.3.1.2指示表测杆行程应超过工作行程终点,超过的行程应满足JJG34-96的要求。
5.3.1.3转数指针对准任何整转数时,指针位置应符合JJG34-96的要求。
5.3.1.4指针末端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无目力可见的偏斜,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JJG34-96的要求。
5.3.1.5指针末端应盖住短刻线长度的30%~80%。
5.3.2检定方法在检定仪上逐项观察和试验。
指针末端的上表面到表盘的距离可用目力观察,在有争议时用工具显微镜检定,采用5倍物镜,对指针上表面和表盘分别调焦,利用微动升降读数装置或附加百分表读数,两读数之差即为指针末端上表面到表盘刻线面的距离。
指示表检定仪期间核查

指示表检定仪简介指示表检定仪,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检定指示表准确度的仪器。
目前市面上的指示表检定仪分为机械式指示表检定仪和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
期间核查如何定义?期间核查(intermediatechecks)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的期间核查,二者合起来本质上相当于ISO/IEC导则25(1990)中的运行检查。
这种核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为什么要进行期间核查实际上,使用频率高、易损坏、性能不稳定的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电磁干扰、辐射、灰邕、温度、湿度、供电、声级),以及移动、震动、样品和试剂溶液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保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持续可信度。
因此,实验室应对这些仪器进行期间核查。
核查原因期间核查通常在下述情况下进行:(1)按照年核查次数进行;(2)仪器设备导出数据异常;(3)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或改装后;(4)常期脱离实验室控制的仪器设备在恢复使用前(如外界);(5)仪器设备经过运输和搬迁;(6)使用在中心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
核查内容核查内容一般为:(1)仪器设备的基本漂移、本底水平、信噪比、零点稳定度检测;(2)光学仪器设备的波长重现性和灵敏度检测;(3)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对仪器设备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检测;也可将以前做过的工作再做一次(留样再测)、使用标准样再测(作质控图)。
(4)制作测量工作校准曲线,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获得修正因子,确认仪器设备的检测范围和检出限量。
核查方法检定百分表怎么操作的,核查就怎么操作。
例如安装一个指示表(千分表或测微表),在指示表测头与检定仪测头中间放6mm量块,压缩指示表将检定仪和指示表都对零,撤下6mm量块放上1mm量块,调整检定仪使指示表再次对零后读取检定仪的读数,该读数就是检定仪正行程5mm的示值,反之可得反行程5mm 的示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 作业指导书
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xxxxx───────────────────────────────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
──────────────────────────────────xxx-0-0批准 xx-0-0实施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期间核查细则
1.本细则适用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的期间核查。
2.本细则制定依据:
YTIM231-2010
JJG201-1999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
3.期间核查时机
3.1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检定周期为12个月,期间核查定每个周
期内进行一次,安排在每年8月进行。
3.2 检测数据出现明显变化或顾客对校准数据提出重大质疑时:
应立即对检定仪核查,直至找出原因并能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3.3 遇到意外情况(如碰撞、剧烈颠震、化学浸蚀等):应对指示
表检定仪立即核查。
4. 检查项目及要求(指标):
指示表检定仪的示值误差的核查
5. 核查方式:
使用高一等级的量块直接对本检定仪选定的测量点进行验证;
6.核查步骤:
6.1 对样品的要求:指示表检定仪核查标准选取三等量块中的
0.5mm、1mm、5mm、10mm、20mm、40 mm量块各一块。
6.2 环境要求:
检定室内温度应保持恒定,其温度波动每小时不得大于1℃。
空气相对湿度应小于80%。
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3 检测步骤:
指示表检定仪的示值误差核查。
示值误差是以各检定点正反
行程中最大值与最少值之差来确定。
7.数据处理及判定原则:
根据JJG201-1999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数据合理处理和判定。
8.样品处理:
规定样品在核查中及核查后按规程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长期保管。
本方法由长度室编写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