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合集下载

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的意思

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的意思

一、本义的意思本义是词语的本来的、最初的意思,即词语最初所指的对象或概念。

在语言学中,本义是指词语或词汇最初的含义,是词语最初所指的对象或概念。

本义通常是词语具有的最基本的意思,是词语最初产生时所表示的含义。

二、引申义的意思引申义是指一个词语或词汇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表达需要等因素,逐渐产生了新的含义或者延伸了原有的含义。

引申义在语言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词语在语言实践中的丰富含义和多样化表达。

引申义的产生通常是根据词语所处的特定语境,或者是根据使用者的表达需要,词语的含义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三、假借义的意思假借义是指一个词语或词汇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借用其他词语的含义,产生了新的含义或者延伸了原有的含义。

假借义在语言学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它反映了词语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变化和丰富表达。

假借义的产生通常是通过词语之间的相互通联和借用,使得词语的含义产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四、比喻义的意思比喻义是指一个词语或词汇在特定语境下,通过与其他事物的相似性或隐喻的方式,产生了新的含义或者延伸了原有的含义。

比喻义在语言学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丰富了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方式,使得语言更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比喻义的产生通常是通过对事物属性、特征的隐喻和类比,使得词语的含义得到了新的表达和丰富。

五、总结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是词语在语言使用中常见的含义变化方式,它们反映了词语在语言实践中的丰富表达和多样化含义。

在语言学研究中,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变化和语言使用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和能力。

在语言学中,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是词语含义变化的重要方式。

对这些含义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词语的使用和语言的发展。

一、词语的含义变化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断发展,词语也随之产生了新的涵义。

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多义词定义:有的词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多义词。

分类: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

用法:多义词的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其所在的语境判断。

举例:1.海: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

如“大海、东海”。

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

引申义——大的,如“你真是海量!”。

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

如,“人海茫茫,你让我到哪里去找他?”“这里已是一片火海。

”2.算账:基本义——计算账目。

如,“你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引申义——吃亏或失败后与人较量,如,“好了,这回算你赢,下回我再跟你算账!”3.包袱:基本义——用布包起来的包儿。

如,“把你的包袱拿好。

”比喻义——比喻某种负担。

如。

“你不要有思想包袱。

”4.黄色:基本义——黄的颜色。

如,她穿着黄色的上衣。

引申义——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

如,不要看黄色录像。

5.水分:基本义——物体内所含的水。

如,植物是靠它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比喻义——比喻某一情况中夹杂的不真实的成分。

如,他说的话里有很大的水分。

练习:一. 请看下面句子中的“问题”,各有不同的含义,将答案写在括号里,答案不得超过两个字.1.今天的语文竞赛一共有13个问题。

(题目)2.完成这项任务应该没问题。

( 困难 )3.我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 缺点 )4.卷烟厂出了问题。

( 事故 )5.在学习上碰到问题。

( 疑难 )6.解决思想问题要有耐心。

( 矛盾 )7.重要的问题是要掌握学习方法。

( 关键 )二.判定加点的多义词的义类。

(选择序号填空)①本义②引审义③比喻义1·我已经碰了多次钉子..。

( 3 )2.你快去拿几颗钉子..来。

( 1 )3.今天玩得真痛快..!( 1 )4·完成了任务,心里痛快..。

( 1 )5.你们这样搞能成什么气候..?( 3 )三.按要求写词1.把下面的词语和它们的意思写在一起。

比喻义引申义

比喻义引申义

比喻义引申义第十二讲引申义、比喻义(一)概念词语的意义包含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I例:“钢铁”中的“铁”指金属元素。

一引申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手无寸铁”中的“铁”指刀枪。

一比喻义:............................例:“铁证如山”中的“铁”比喻坚定不移。

练习: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几年前,我与母亲之间就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是否真的存在血缘关系。

本义:比喻义: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

本义:比喻义: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指导:词语的语境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但又与词典义有某种联系的新含义。

(二)例题分析1、③一年里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望见蓝天了。

④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

常年的失眠纠缠,让人感叹青春岁月一去不还。

医生建议,唯锻炼,方能缓解一二。

于是,清早买菜,特意拐弯去屋后的荒坡走了走。

题:结合语境,分析第④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

答:“贵重”说明看见蓝天的机会不多,照应了第③段,也表现了作者见到蓝天那份惊喜和珍惜的心情。

2、③渐渐的,深浓的山影里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灯光,橘黄的,淡绿的,暗红的,仿佛一颗颗斑斓的水晶稀稀疏疏地镶嵌着,晶莹的光仿佛还在夜色中微颤。

船儿缓缓地前行着,它们一一往我的身后退去,我却忍不住转身望着那些颇显俏皮的光亮。

准确辨析词本义、引申义及比喻义

准确辨析词本义、引申义及比喻义

准确辨析词本义、引申义及比喻义一、正确理解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1.正确理解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页”的最初含义是“头”;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即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义”),如“页”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意义是“纸页”。

大多数词的本义就是它的基本义,如“信”的本义是“诚实”,基本义也是如此。

探求词的最初意义的依据:①借助词的书写形式,如“诛”从言,本义是谴责。

②考察文献,如“狱”在先秦文献中都是“诉讼、案件”义,到汉代文献中才有了“监狱”的意思,因而“狱”的本义是“诉讼”。

2.正确理解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扩展而派生出的意义。

如“嘴”的本义是鸟嘴,后引申为一切动物的嘴;“深”的本义是水深,现在它有很多引申义,如学问深,年深月久,感情深,夜深,这些“深”都不是本义,而是引申义。

词义引申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从个别到一般,二是从具体到抽象。

①从个别到一般。

如,获:猎获禽兽→得到其他东西(不劳而获);集:群鸟集于树→任何事物的集中;节:竹节→其他东西的节;习:鸟反复飞→重复的行为动作;没:沉没→隐没,不露出。

②从具体到抽象(更普遍)。

如,绥:上车时拉手用的绳索→平安、安抚、安定;引:开弓→引导、率领;总:聚合捆束→总归、总括;炼:冶炼→一般的锻炼、磨练;纪:丝缕的头绪→事物的端绪→纲纪、法度、准则、规律。

3.正确理解词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以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另一事物,由两者之间的相似点相沟通而产生的新义。

如“铁”的本义是一种坚硬的金属,比喻义有“坚硬”(如“铁拳”)“坚定不移”(如“铁的意志”)。

又如“纸老虎”的本义是“一种纸做的老虎”,比喻义则是“表面强大、凶狠而实际上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词的比喻义是指由词语的比喻修辞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只有这一比喻义被广泛使用,具有很强的稳固性,脱离开具体修辞语境依然存在,成为词的一部分固有意义,我们才承认它是比喻义。

90个成语的本义引申义

90个成语的本义引申义

90个成语的本义引申义1. 本义:亡羊补牢引申义: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错误,防止进一步损失。

2. 本义:画蛇添足引申义: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负面作用,弄巧成拙。

3. 本义:井底之蛙引申义:指见识狭窄,缺乏眼界和远见。

4. 本义:守株待兔引申义:指盲目等待机会,不主动去争取或努力。

5. 本义:杯弓蛇影引申义:因为过度警惕而产生的错觉,疑神疑鬼。

6. 本义:画龙点睛引申义:指在事物中加入关键的一笔或一句,使其更加完美或生动。

7. 本义:对牛弹琴引申义:指对不懂事情的人讲解或表演,白费口舌。

8. 本义:无独有偶引申义:表示两件事情看似没有关联,但偶然发生了相同或相似的情况。

9. 本义:一叶障目引申义:指因为片面或狭隘的视野而看不到全局,缺乏全面的认识。

10. 本义:纸上谈兵引申义:指只在纸面上谈论理论,缺乏实际经验或行动。

11. 本义:坐井观天引申义:指见识狭窄,眼界局限。

12. 本义:一箭双雕引申义:指一举两得,一次行动同时达到两个或多个目的。

13. 本义:风声鹤唳引申义:形容人受到惊吓时的表现,也指形势紧张,人心惶惶。

14. 本义:引狼入室引申义:比喻把敌人、危险或坏的事物引进自己的家里或内部。

15. 本义:囊中羞涩引申义:形容贫困,经济拮据,没有钱财。

16. 本义:杀鸡取卵引申义:指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损害了整体利益。

17. 本义:班门弄斧引申义: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不自知。

18. 本义:本末倒置引申义:指把主次、轻重、重要和次要的次序颠倒。

19. 本义:斤斤计较引申义:指小心眼,计较小事,不愿意付出或让步。

20. 本义:闭门造车引申义:指不接受外界意见或建议,自己独立思考和行动。

21. 本义:困兽犹斗引申义:比喻处境艰难时仍然奋力抵抗。

22. 本义:自相矛盾引申义:指言行或观点上自相矛盾,不一致23. 本义:鸡犬不宁引申义:指形容局势混乱,人心惶惶,没有安宁的环境。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词语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辨析与运用+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词语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辨析与运用+课件
B.踏上新征程,跑出加速度。
自然意义上的征途——为发展的步伐与任务,是引申义。
C.打上井冈山,重走红色路。 江西省西南部的革命圣地,是基本义。 D.移除绊脚石,奔向新时代。
路面上碍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是比喻义。
2、对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B.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挑战
②相因:引申高则易倾——不稳定。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具有相关性
①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
齿:门牙、牙齿——年龄。 eg:而予齿益加耄矣。
齿:牙齿排在一起的特点——引为同类,与之同列。 eg: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②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
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 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6分)
答案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 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 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 盘踞于朝中。 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
凶神。主掌疾病哀泣之事。
江西省西南部的革命圣地,是基本义。 路面上碍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是比喻义。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
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比喻义
风浪 本义: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比喻艰险的遭遇。
eg: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
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 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6分)

词语含义 本义比喻义 引申义 语境

词语含义 本义比喻义 引申义 语境

词语含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语境1. 本义是指一个词语最基本、最原始的意思,是其最原始的含义。

如“水”的本义是液体形态的H2O分子。

2. 比喻义是指一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引申出来的新意义,通过类比或隐喻来表达。

如“鲜花”可以比喻为美丽的事物。

3. 引申义是指一个词语通过语境扩展出的更广泛的意义。

如“纸”最初指的是纸张材料,引申义可以是指证据或文书。

4. 语境是指词语所出现的具体环境和背景,包括文本、对话、地域、文化等。

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5. 古诗中常出现的“桃花”一词,本义指桃树上的花朵,比喻义可以表示美好的爱情,引申义可以表示美丽的事物。

6. 在生活中,“鸟人”一词的本义是指会飞的人,比喻义可以表示某人很聪明或热爱自由,引申义可以指艺术家或文化人。

7. 在旅行中,“走失”一词的本义是指失去联系或离开正确的道路,比喻义可以表示丢失了东西或事情进展不顺利,引申义可以指探索未知领域。

8. 读书中,“抄袭”一词的本义是指抄写他人的作品,比喻义可以表示模仿或剽窃他人的思想,引申义可以指盗用他人的创造品。

9. 在体育比赛中,“输赢”一词的本义是指胜利或失败,比喻义可以表示成功或失败,引申义可以指一场争斗或竞争的结果。

10. 职场中,“晋升”一词的本义是指升迁到更高的职位,比喻义可以表示进步或提升,引申义可以指事物的发展或进化。

11. 在社交场合,“冷漠”一词的本义是指冷淡的态度或无情的表现,比喻义可以表示不关心或不重视,引申义可以指缺乏热情或温暖。

12. 在食品中,“辛辣”一词的本义是指味道辣的食物,比喻义可以表示坚持不懈,引申义可以指事情的艰辛或艰苦。

13. 在心理学中,“恐惧”一词的本义是指害怕或担心,比喻义可以表示对某事感到厌恶或不喜欢,引申义可以指心理上的障碍或威胁。

14. 在天文学中,“黑洞”一词的本义是指具有极强重力的物体,比喻义可以表示陷入困境或不可逃脱的局面,引申义可以指混乱或无序。

现代汉语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现代汉语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现代汉语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标题:现代汉语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一、本义本义是指词语最初的原始含义,也是最基本的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许多词语的本义仍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

例如,词语“水”在现代汉语中的本义是指液体的一种状态。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中约70%的重量是水,所以“水”在本义上也代表着生命、健康和活力。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饮料广告中说他们的产品是“活力之水”或“健康之水”。

二、引申义引申义是指词语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展了原始含义,产生了新的意义。

引申义是词语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演变。

举个例子,词语“鼓励”在现代汉语中的本义是指用鼓的声音激励、鼓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将它引申为在精神上鼓舞、激励他人。

比如,我们常常说“鼓励别人要有信心”或者“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三、比喻义比喻义是指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一个词语的含义扩展到其他领域或对象上。

比喻义是词语运用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举个例子,词语“光明”在现代汉语中的本义是指明亮、明朗的状态。

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用“光明”来比喻积极向上、正义公正的词语。

比如,“光明前景”表示美好的未来,“光明磊落”表示诚实守信,“光明正大”表示正大光明。

总结: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是词语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同含义和表达方式。

本义是词语最基本的含义,引申义是词语含义的扩展,而比喻义则是通过比喻手法将词语的含义扩展到其他领域。

这些含义的丰富和演变,为我们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变化,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我们在使用现代汉语时,不仅要了解词语的本义,还要注意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以充分发挥语言的表达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
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如:“这里的河水很深。

”“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

”“这个宅院很深。


(2)“实”: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

如:“这是一个实心儿的铁球。

”“河水已经冻实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怎样确定词的本义:
(1)分析字形
例如:“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

“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

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

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

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毙”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多行不义必自毙。

”“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表示向前倒下。

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毙”,从文献看,古书里“毙”多表示仆倒义。

引申义
1、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示例及分析:
(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

“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

“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

“实”:真实,实在。

又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再如:“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2、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

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具体到抽象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术”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②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江”、本来专指长江,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3、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
相近: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相似。

如“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斗”本义酌酒器,由于形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条件、因果关系。

比喻义
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

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

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风起云涌”比喻义为:比喻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4)“风雨同舟”比喻义为: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5)“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

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6)“曙光”本义为:清晨的日光。

比喻义为:比喻已经在望的幸福。

如: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老百姓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7)“冰霜”比喻义为:神色严肃。

如:他从不苟言笑,神情冷漠,凛若冰霜,谁都不敢接近他。

(8)“赤裸裸”本义为: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比喻义为;比喻毫无遮盖掩饰。

如;殖民者赤裸裸的残酷的掠夺,激起了当地土著民族顽强的反抗。

(9)“传声筒”本义为:话筒。

比喻义为:比喻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

如:他不过是个传声筒,制造谣言的不是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