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工教案:捏小猪
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

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小猪的外形特征,学会用泥工方法塑造小猪的形象。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块橡皮泥。
2. 提供一些小猪的图片供幼儿观察。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小猪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外形特征,如圆滚滚的身体,小小的眼睛,长长的嘴巴等。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泥工的基本方法,如揉、搓、压等,并示范如何塑造小猪的形象。
3. 操作:幼儿动手操作,用橡皮泥塑造小猪的形象。
4. 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泥工方法创作其他动物形象。
2. 环境创设:邀请幼儿将作品装饰在班级环境中,营造温馨的氛围。
五、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可爱的小猪形象。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运用泥工方法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注重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泥工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可爱的小猪形象。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七、活动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小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外形特征。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泥工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等,并示范如何塑造小猪的形象。
3. 操作:幼儿动手操作,用橡皮泥塑造小猪的形象。
4.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泥工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的作品,看是否能够表现出小猪的外形特征。
3. 听取幼儿的反馈,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喜爱程度,以及在家园共育中的表现。
大班手工橡皮泥小猪教案

大班手工橡皮泥小猪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引导大班幼儿使用橡皮泥制作可爱的小猪,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制作橡皮泥小猪,幼儿能够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教学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教学准备•橡皮泥(多种颜色)•制作小猪的工具(例如:竹签、小型鼻子模具等)•A4纸•彩色铅笔或蜡笔•教学课件(可选)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材料和目标1.进入教室后,向幼儿们展示橡皮泥和制作小猪的工具。
2.引导幼儿们观察橡皮泥的颜色和质地,触摸一下橡皮泥,并询问他们有没有制作过橡皮泥小猪。
步骤二:示范制作小猪1.在黑板或白板上,用彩色铅笔或蜡笔画出一个简单的小猪形状,引导幼儿们观察并记忆。
2.用一个较大的A4纸将小猪的形状画出,并放在幼儿们面前。
3.向幼儿们展示如何使用橡皮泥按照小猪的形状去塑造。
4.以步骤的方式示范制作小猪的过程,引导幼儿们一起完成。
步骤三:幼儿制作小猪1.将橡皮泥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按照示范的步骤去制作小猪。
2.鼓励幼儿们发挥创意,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橡皮泥组合塑造出自己独特的小猪。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小猪,并向其他同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
2.鼓励幼儿们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1.给幼儿们一定时间欣赏彼此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2.引导幼儿们回顾制作小猪的过程,让他们分享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为幼儿们的努力和创造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们在家和家人一起制作更多橡皮泥小猪,培养亲子间的合作意识和家庭教育。
•在教学课件中增加小猪制作的步骤和示范图片,便于幼儿们的回顾和理解。
•将幼儿制作的小猪摆放在教室中的展示柜上,以增加教室的艺术氛围。
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

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欣赏各种卡通小猪图片,会用撵压、搓、捏、连接、塞纸法等技能,塑造胖小猪可爱的形象,感受陶泥的乐趣,培养想象、创作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各种卡通小猪图片,会用撵压、搓、捏、连接、塞纸法等技能,塑造胖小猪可爱的形象。
2、感受陶泥的乐趣,培养想象、创作能力。
活动准备:卡通小猪的图片,教师范例。
课件。
每人一块陶泥、陶艺板、泥棍、泥浆、报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欣赏各种卡通小猪图片,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1、欣赏各种卡通小猪图片,形象地感知胖胖猪的外部形态特点。
提问:小朋友们看了小猪的图片,小猪长什么样?2、教师小结:小猪有胖胖的身体、圆圆的头、短短的四条腿、细细的小尾巴。
二、尝试用夸张、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小猪可爱的卡通动漫形象(一)造型启发故事《三只小猪》你们已经听过了,你们最喜欢哪一只小猪?如果请你用学过的方法制作一只小猪,你会怎么做?(二)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做卡通小猪,好吗?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1、先把陶泥撵压成厚薄均匀的泥板;2、把报纸揉成纸团,用撵好的泥板包起来做小猪的身体;3、用搓、捏、连接手法分别加上小猪的耳朵、鼻子、眼睛、嘴巴、尾巴、脚等身体部位;4、最后,启发孩子可采用辅助材料装饰小猪。
三、幼儿创作,大胆表现1、用卡通的方法把你喜欢的小猪做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受真实物象局限。
3、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四、交流讲评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制作的小猪,采用哪些方法。
把做好的小猪放到陶艺展架上,说说你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泥塑小猪教案

幼儿园大班泥塑小猪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泥塑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想象能力。
2.学习和认识小猪形象,培养幼儿的绘画和色彩搭配能力。
3.提升幼儿的自信和自尊心,通过自己的完成作品,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
教学准备泥土、色彩搭配表、模具、创意工具、水。
教学过程1. 首先,讲解泥塑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准备工具和材料。
2)搅拌泥土的时候要逐渐加水搅拌,直至泥土软硬适中,不粘手为止。
3)制作小猪的基础部分,如身体、头部和耳朵等。
4)雕刻小猪面部和轮廓,注意细节的处理。
5)上色和润色。
2. 进入泥塑制作环节:1)首先,教师演示制作步骤,手把手地教导幼儿如何用泥土制作小猪。
2)采用指导互助式,要求孩子们跟着教师操作,学习泥塑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分别进行身体、头部、尾巴、耳朵等各个部位的制作,并根据色彩搭配表选择颜料上色。
3. 结束制作并展示作品1)教师会提醒孩子们揉捏泥塑时一定要注意卫生,最后用水清洗手部。
2)各幼儿完成制作后,则需要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展示来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并鼓励与激励其他幼儿,用实际的行动来培养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心。
教学总结1.泥塑制作可以帮助幼儿逐渐锻炼手部协调能力。
2.此次活动有助于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表现方式,并促进了色彩搭配能力的培养。
3.通过自己的创作完成品,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自信与自尊心,并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4.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工具和材料,并在教学过程中在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支持,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

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小猪的外形特征,能够运用泥工技能制作出可爱的小猪。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泥巴或者橡皮泥。
2. 提供一些小猪的图片或者视频,供幼儿观察。
3. 提供一些工具,如小刀、牙签、梳子等,供幼儿使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小猪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外形特征,如圆滚滚的身体、小小的耳朵、尖尖的嘴巴等。
2.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用泥工技能制作小猪,步骤包括:先揉捏出一个圆滚滚的身体,再捏出小小的耳朵和尖尖的嘴巴,用工具在身上戳上圆圆的小点点。
3. 操作:邀请幼儿动手制作小猪,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猪展示给大家,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制作的小猪,分享活动的快乐。
2.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幼儿的制作作品,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3. 鼓励幼儿创作其他动物形象,进行动物泥工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泥工技能,制作出了可爱的小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活动的快乐,增强了幼儿的成就感。
六、教学内容:1. 回顾小猪的外形特征和制作方法。
2. 学习如何制作小猪的脚和尾巴。
3. 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巧来增加作品的细节。
七、教学步骤:1. 回顾:教师邀请幼儿回顾上节课制作的小猪,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身体、耳朵、嘴巴和眼睛的制作方法。
2.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制作小猪的脚和尾巴,展示如何使用工具在泥巴上刻画出脚掌和尾巴的形状。
3. 操作: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小猪的脚和尾巴,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

大班手工活动可爱的小猪泥工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小猪的外形特征,能够运用泥工技能制作出可爱的小猪。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 泥巴、泥板、小刀、梳子等泥工工具。
2. 小猪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参考作品或范例。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了解小猪的外形特征,学会运用泥工技能制作小猪。
2. 活动难点:能够独立完成小猪的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向幼儿展示小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外形特征,如圆滚滚的身体、小小的耳朵、尖尖的嘴巴等。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泥工制作小猪的步骤和方法,如如何塑造小猪的身体、耳朵、眼睛、鼻子等。
3. 示范:在泥板上示范制作小猪,边示范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
4. 幼儿制作: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猪,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特的小猪。
5. 作品展示:将幼儿制作的小猪作品展示在主题墙或活动区,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或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小猪,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小猪作品应用于环境创设,如布置主题墙、制作小猪手偶等。
3. 教学活动:组织类似的主题活动,如“可爱的小猪绘本故事”、“小猪运动会”等,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六、活动评价1. 幼儿制作小猪的过程中,观察其对泥工工具的使用是否熟练,是否能够按照步骤完成作品。
2. 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意表现,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设计。
3. 评估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相互帮助、协调分工等。
七、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其克服制作过程中的困难。
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时间是否充足,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品。
大班美工教案:捏小猪

大班美工教案:捏小猪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猪的外形特征,学会用揉、搓、压、捏等方法制作小猪。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小猪的外形特征2. 捏制小猪的方法3. 创作属于自己的小猪作品三、教学准备:1. 泥巴或超轻粘土2. 搓泥工具(如搓衣板、小棍子等)3. 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4. 辅助材料(如小石子、树叶等)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小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外形特征,如圆滚滚的身体、小小的耳朵、圆圆的鼻子等。
2. 讲解:教师讲解捏制小猪的方法,如揉、搓、压、捏等,并示范制作过程。
3. 操作:幼儿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小猪。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作: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辅助材料,如小石子、树叶等,使作品更具特色。
5. 展示:幼儿完成作品后,将自己的小猪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一起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
2. 收集幼儿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美工活动中的表现。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制作小猪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布置:将幼儿制作的小猪作品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营造艺术氛围。
3. 作品展示:组织幼儿作品展示活动,让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
七、安全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搓泥工具时,避免戳伤手指,使用时需小心谨慎。
2. 在绘画过程中,确保颜料不会误食或弄脏衣物,提醒幼儿小心操作。
3. 提醒幼儿不要将小石子、树叶等辅助材料放入口中,以免发生意外。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外形特征?2. 教师在示范制作过程中,是否清晰讲解捏制方法?3. 教师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是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4. 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幼儿在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方面是否有提高?九、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分享家庭中捏制小猪的经历,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工教案:捏小猪

大班美工教案:捏小猪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认识捏制小猪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捏制泥塑小猪的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完成捏制小猪的过程。
难点:捏制出形象可爱、比例恰当的小猪作品。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彩色泥巴、泥塑工具、模板、画纸、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美工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2. 基本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切等,并示范操作。
3. 创作过程:步骤一:让幼儿用彩色泥巴揉搓成圆形的身体。
步骤二:用泥巴捏出小猪的头部,注意比例要恰当。
步骤三:制作小猪的四肢,注意形状要生动可爱。
步骤四:捏制小猪的尾巴,可以用不同形状的泥巴拼接而成。
步骤五:在完成捏制的小猪作品上,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装饰,如添加眼睛、嘴巴等。
4. 作品展示:教师将幼儿完成的作品摆放在展示区,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应注重作品的评价,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幼儿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动物形象,让幼儿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作品的创意、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工具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手指。
2. 创作过程中,注意颜料的使用,避免沾染衣物。
3. 保持活动区域整洁,垃圾及时清理。
八、教学拓展:1. 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其他动物形象的泥塑作品,如小狗、小猫等。
2. 组织幼儿进行泥塑作品展览,让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师生共同欣赏。
3. 结合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为创作提供更多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幼儿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手工制作:捏小猪
活动领域:艺术
班级:大二班
执教人:张在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参与捏泥活动,并感受彩泥制作的喜悦。
2、提高幼儿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橡皮泥若干、油画棒、水彩笔、轻音乐、
活动重点:
运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小猪。
活动难点:
小猪脸部的制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导入《猪八戒背媳妇》
二、展开:
(一)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1、引导幼儿欣赏小猪图片?
2、你想不想自己制作小猪?
(二)引导幼儿制作小猪
1、出示自制小猪,请幼儿观察、讨论:
小猪由哪几部分组成?
2、思考并示范小猪的制作方法:
3、幼儿选择材料制作小猪,教师巡视指导。
并给予需要帮助的幼儿以帮助。
(三)将幼儿作品订到展板上,幼儿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延伸活动:
回到家中为家人制作小猪。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教学重难点也比较好的突破了,唯一遗憾的是,示范制作方法时间再缩短一点可能孩子们在添加背景时就会时间更加充分,制作效果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