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手簿记录表
GPS测量规范2009

目次1范围……………………………………………1 范围 (3)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规定 (2)5级别划分和测量精度 (2)5.1级别划分 (2)5.2测量精度 (2)5.3用途 (3)6布设的原则 (3)6.1基本原则 (3)6.2 GPS点命名 (4)6.3技术设计 (4)7选点 (4)7.1选点准备 (4)7.2点位基本要求 (4)7.3辅助点与方位点..........................................................................4 7.4选点作业 (5)7.5选点后应上交的资料 (5)8埋石 (5)8.1标石 (5)8.2埋石作业 (5)8.3标石外部整饰 (6)8.4关键工序的控制 (6)8.5埋石后上交的资料 (6)9仪器 (6)9.1接收机选用 (6)9.2仪器检验 (6)9.3仪器维护 (7)10观测 (7)10.1基本技术规定 (7)10.2观测区的划分 (7)10.3观测计划 (8)10.4观测前的准备 (8)10.5观测作业的要求 (8)11外业成果记录 (9)11.1 A级GPS网外业成果记录 (9)11.2 B、C、D、E级GPS网外业成果记录 (9)12数据处理 (9)12.1基本要求 (9)12.2外业数据质量检核 (9)12.3基线向量解算 (10)12.4 A、B级GPS网基线处理结果质量检核 (11)12.5重测和补测 (11)12.6 GPS网平差 (12)12.7数据处理成果整理和技术总结编写................................................l3 13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l3 13.1成果验收 (13)13.2上交资料 (13)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地坐标系有关说明………………………………………l4附录B(规范性附录)选点与埋石资料及其说明………………………………l5附录C(规范性附录)气象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l9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量手簿记录及有关要求 (20)附录E(资料性附录)归心元素测定与计算 (23)附录F(规范性附录) 同步观测环检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技术,建立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GPS静态测量手簿记录

天线高测后
1543
平均值
点名
IX20
接收机名称 及编号
0921564
项目名*
醪桥
观测日期
2012.5.31
开始记录时 间
7H55MIN
结束记录
时间
9H00MIN
天线高测前
1591
天线高测后
1592
平均值
点名
LQ4
接收机名称 及编号
0921564
项目名*
醪桥
观测日期
2012.5.31
开始记录时 间
GPS静态测量手簿记录
点名
LQ2
接收机名称 及编号
3001509
项目名*
醪桥
观测日期
2012.5.31
开始记录时 间
08H11MIN
结束记录
时间
10H04MIN
天线高测前
1702
天线高测后
1702
平均值
点名
LQ5
接收机名称 及编号
3001509
项目名*
醪桥
观测日期
2012.5.31
开始记录时 间
10H43MIN
接收机名称 及编号
0921564
项目名*
醪桥
观测日期
2012.5.31
开始记录时 间
16H01MIN
结束记录
时间
17H51IMIN
天线高测前
1510
天线高测后
1511
平均值
点名
接收机名称 及编号
项目名*
观测日期
开始记录时 间
h min
结束记录
时间
h min
天线高测前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
式中: — — —标准差,99; ! — —固定误差,99; 2— — —比例误差系数; 5— — —相邻点间距离,99。 6— 表!
级 别
精度分级
固定误差 2,99 ": "% "# "!$ "!$ "!$ 比例误差系数 "$;$! "$;! "! "% "!$ "3$
’’ ’ . / 0
— ##"! —
第九篇
表!
级 别
,-. 在测绘中的应用
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的规定
" !’ # !( $ !( % !) & !*+
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
!"#"$"% 各级 ,-. 网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表 / 要求。相领点最小距离可为平 均距离的 * 0 ! 1 * 0 2;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2 1 ! 倍。 表/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测绘之家,测绘行业专业信息网站,有空儿来看看 :)
page 1
第九篇
!"# 在测绘中的应用
附:
全球定位系统( !"#)测量规范
!$ % & ’()’*—+,,’
’ 范围
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建立测量控制 网(简称(!"#)控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 !"# 控制网的设计、布测与数据处理。
$"’"% 在设计图上应标出新设计的 !"# 点的点位、点名、点号和级别,还应标出 相关的各类测量站点、水准路线及主要的交通路线、水系和居民地等。 !"# 网布设原则 $"’"&"% !"# 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要求的精度、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 $"’"& 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 行。 $"’"&"& ’’、’、 8 级 !"# 网应布设成连续网,除边缘点外,每点的连接点数应 不少于 3 点。 5、9、 : 级 !"# 网可布设成多边形或附合路线。 $"’"&"’ ’ 级及 ’ 级以下各级 !"# 网中,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符 合表 3 的规定。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级控制测量技术要求D GPS、级控制网的网型设计D GPS1控制网的网型设计,是保证控制网精度的基础。
首先考虑起GPS算点的位置和图形强度,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进行布设。
级控制网中不要求每点之间通视,整个控制网中应联测GPSD不少于个高等级已知点,并根据需要联测一定数量的高程点。
3级控制网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及相邻点之间GPSD的平均距离如下表:平均距离的;最大距离可为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相邻1/3-1/2倍。
2-3点埋石选、级控制网D2GPS进规,并按下列定点埋石必须遵守下列原则控制网级选DGPS 行。
考选定点位。
同时料,实地勘察测选点人员应收集区地质资1).有点之记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扰环视环察卫星通境与电磁干得到土地应标志牌等。
选点(埋石)所占用的土地,树关内容,实地立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意。
部等能定在.点位应选择稳坚实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2)长期保存、满足观测条件的地点,并做好选点标记。
点位尽可能位于地面,城区内应尽量选在楼顶上,以便于保存和通视。
点位应尽量选在交通便利,方便观测的位置。
.选点时应避开环境变化大,测量标志难以永久保存的地点,3)如易受水淹的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有剧烈震动的地点。
点位离开铁路的距离应不小于。
100m选点时应避开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4).易发生洪水、滑坡、岩崩区、局部沉降区,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大量取土、地下水剧烈变化的地点。
.选点时应远离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5)线等,距离不小于米,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200其距离不得小于米。
并应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标50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选点时应避开多路径环境影响,避免靠近水面、树冠、高大建6)筑物、低洼潮湿等地点,应保证以上无遮挡。
米以内的各种固15°50定与变化反射体应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工程之星测量数据导出步奏

GPS测量数据导出流程1、手簿测量成果文件导出打开手簿工程之星,工程选项打开工程选定所需要导出的工程,文件后缀一般为*.eg。
OK键确定后工程选项文件导入导出,选择文件导出,点击测量文件,一般目录下只有一个测量文件,文件后缀一般为*.dat。
OK确定后点击成果文件,在成果文件的目录下是刚才选择的测量文件,需要新建一个文件,以避免测量文件被覆盖,此时可以点选刚才选取的测量文件,在屏幕下方有一个文件名对话框,可以在里面更改文件名,入图例中测量文件为20151230hy.dat,成果文件为20151230hyctx.dat,OK确定后点击导出,弹出对话框为导出文件地址,最好记住以方便在电脑上查找。
2、手簿数据导入电脑将手簿接好USB数据线,接入电脑,相应的盘中打开egjobs文件夹,找到需导出的工程文件夹,在Data文件夹中找到上一步奏导出的测量成果文件,复制黏贴至电脑。
3、成果文件转换右击测量成果文件,打开方式选择excel或WPS表格打开,打开后类似下图。
选择第一列数据,Excel上方数据选项,找到并点击分列。
类似如下点击下一步,选择逗号,并且在下方可以查看数据预览点击下一步,点击完成一般来说,第一列为点名,第二列为经度,第三列为纬度,第四列为海拔高程,一般我们只需要前三列,但原则上还需保留海拔高程数据,其余后面数据全部删除。
如下图然后将第二列和第三列位置交换,并在第二列前加入一列,全为0然后另存为,选择CSV(逗号分隔)*.csv,随后弹出对话框全部选是后,关闭excel找到刚才另存为的*.csv文件,将*.CSV的后缀改为*.dat打开南方CASS软件,点击上方绘图处理,选择展野外测点点号,选择刚才另存为并更改后缀的*.dat文件,即可在cass上成图,在CASS上保存或另存CAD文件即完成数据导出。
另外,关于文件后缀,必须将文件夹选项中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选项勾除。
GPS观测手簿记录表格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GPS实习观测手簿
点名图幅编号
观测员时段号观测日期
接收机名称及
编号天线类型及编号
近似纬度N 近似经度 E 近似高程m 采样间隔s 开始记录时间h min 结束记录时间h min 天线高测定天线高测定方法及略图点位略图
测前:测后:
天线高
平均值m
时间(UTC)气压(pa)干温(℃)湿温(℃)天气状况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GPS实习观测手簿
点名图幅编号
观测员时段号观测日期
接收机名称及
编号天线类型及编号
近似纬度N 近似经度 E 近似高程m 采样间隔s 开始记录时间h min 结束记录时间h min 天线高测定天线高测定方法及略图点位略图
测前:测后:
天线高
平均值m
时间(UTC)气压(pa)干温(℃)湿温(℃)天气状况。
实验报告GPS静态测量

实验报告GPS静态测量试验四GPS静态测量一、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使同学了解采纳GPS定位技术建立工程控制网的过程,使所学理论学问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新学问的理解,增加同学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娴熟把握GPS接收机的使用办法,外业观测的记录要求。
选点、埋石的要求。
2、合理分配时段、把握星历预告对时段的要求。
PDOP值的大小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图形结构的设计及外业工作。
外业观测时手机或对讲机的合理应用。
3、把握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处理的流程,能自立完成基线解算及网平差二、试验地点:城市学院校区内,试验学时:4小时三、试验前的预备工作1、试验内容介绍:对试验的任务和意义作好充分了解。
2、使用的仪器及物品:GPS接收机(含电池)、基座、脚架若干台,作业调度表,外业观测手簿,小钢尺,铅笔,安装有传输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数据传输线若干根,便携式存储器。
3、搜集资料①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绩和地形图资料a.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绩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月、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施测等级和成绩的精度评定。
b.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月、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c.假如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全都,则应收集、收拾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注:本试验采纳地科系2022年5月建立的校内控制网资料)①收集有关GPS测量定位的技术要求通过参考测量规范,收集有关的测量技术要求。
GPS测量规范包括:a.《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22b.《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2四、GPS控制网的布设1、GPS网图形设计原则①GPS网应按照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情况,作业时的卫星情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绩的牢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根据优化设计原则举行。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 总则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GPS﹚建立公路工程GPS 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的有关规定, 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 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 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 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