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18世纪启蒙文学概述共40页文档

合集下载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
伏尔泰名言:“我的头衔,我 开始在造就,而您的头衔,则 行将结束。”
“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 誓死捍卫你说这句话的权力”。
著作
哲学:《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牛顿哲 学原理》等
历史:《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 神》等
文学: 史诗《亨利亚特》、《奥尔良少女》 悲剧《欧弟伯》 喜剧《放荡的儿子》 哲理小说《老实人》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 “黄金国”。名言:种我们的田地要紧
漂亮的 显微镜,从 精确的实验 室模型到博 物学家携带 的工具,都 可以在许多 私人实验室 和沙龙里找 到。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1、英国(略) 2、法国 3、德国
2、 法国启蒙文学
法国启蒙运动的总目标是要打垮法国封建统 治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因此它是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法国启蒙运动的基本 思想是:相信永恒的进步,崇拜理性与科学,批 判宗教和专制王权,要求个人自由。
《百科全书》 插图选
2、启蒙哲学的主要内容
(1)理性
理性批判精神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基本精神,理性 是一面革命的旗帜,是一种前进的动力。正如德国哲 学家卡西勒所说:“当18世纪想用一个词来表述这 种力量的特征时,就称之为‘理性’。‘理性’成了 18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它表达了该世纪所追求并 为之奋斗的一切,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为了应对新的两难,启蒙哲学家们使用了两面手法, 他们对人类的社会采用道德评价体系,而对自然界 则讳莫如深,避而不谈。
另一种方式是生硬地宣称: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 的。蒲柏在一首诗里写道:一切不谐调,包括和谐 也在内,//一切局部罪恶,全都是普遍的善,//在错 误理性的恶意之中,尽管也有傲慢,//这一真理是 明显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对的。

外国文学之启蒙文学

外国文学之启蒙文学

第二节 卢梭
著作《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著名论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 于私有观念及私有财产制的产生。 《论科学与艺术》认为人类创造艺术、科学和其他文明 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包含着退步,因为这种风尚、文 明具有“邪恶虚伪的共同性”,在它的束缚下,源自人 的天性的美德不能举步,出自虚伪文明的恶性畅行无阻。 “回归自然”的口号。
基本特点
– 第一,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以自由、平等、
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 治。 – 第二,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启 蒙文学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 物进行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如鲁滨逊、汤姆·琼斯、 拉摩的侄儿、费加罗、维特、浮士德等一系列不朽的 艺术典型 。 – 第三,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 – 第四,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打破了自古以来诗 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小 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书信体、游记体、自传体、对 话体等等,以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法国的哲理小 说成就最为杰出。戏剧方面的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市民
德国:
莱辛 《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
“狂飚突进运动” 狂飚突进运动”
德国启蒙文学在十八世纪70—80年代迅猛发展。作家 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成为这一 运动的中坚。运动参加者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 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 他们受英国感伤主义和卢梭的影响,歌颂大自然,强 调感情。这个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而得名。狂飚突进运动在德国促进了民族意识和个性 的觉醒,把启蒙文学推向更为繁荣的新阶段。该运动 到80年代中期之后便沉寂下来。 席勒 《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 剧” 菲迪南 露易丝 宰相 秘书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

⼗⼋世纪启蒙⽂学第五章⼗⼋世纪启蒙⽂学[学习要求]学习本章,了解18世纪⽂化与⽂学特点,掌握18世纪启蒙⽂学、感伤⽂学、哥特⽂学、现实主义⽂学。

重点掌握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和代表作《浮⼠德》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第⼀节概述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

启蒙运动是西⽅资产阶级继⽂艺复兴之后进⾏的第⼆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化运动,它是⽂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启蒙”⼀词,原意为“照明”和“照耀(enlighten)。

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知和封建势⼒的⿊暗,照亮⼈们的头脑,建⽴“理性王国”,故有“启蒙”之称,也即“光明观念”的含义。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由,它有两⼤特点,⼀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启蒙运动的产⽣政治基础:世俗王权统治和现存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已经遭到普遍质疑,资产阶级作为⼀股新⽣⼒量,随着资本主义⽣产规模的扩⼤,进⼀步提出要掌握为维护⾃⾝利益和经济发展的政治权利和⼈性权利;思想武器:18世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A.强调理性,认为理性是通向智慧的正确途径,⼀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前经受检验;知识源于感觉,感觉材料必须经过理性提炼才能解释世界、指导⽣活。

B.强调⾃然规律,认为宇宙受不可改变的规律的⽀配,⼈不能凌驾于这些规律之上。

C. 强调“天赋⼈权”,主张⼈⼈平等。

三、⽂学概况(⼀)英国⽂学1、蒲柏(1688—1744):亚历⼭⼤·蒲柏出⽣在受歧视的天主教家庭,⾃幼体弱背驼,⾃学成名,靠写诗和翻译为⽣。

代表作有长篇讽刺诗《夺发记》、《群愚史诗》、《致阿巴思诺特医⽣》等。

2.期刊⽂学(随笔):斯梯尔(1672—1729)和艾迪⽣(1672—1719)始创期刊⽂学,繁荣了随笔写作。

外国文学(十八世纪)

外国文学(十八世纪)

二、创作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诗剧《普 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
《歌德在罗马平原上》
二、《少年维特的烦恼》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1774年)取材于作者及友人的经 绿蒂的原型 历、事件,以维特致其恋人绿蒂、 友人威廉信和部分日记连缀而成, 用细腻、抒情的笔触描写主人公的 遭遇和情感。
《贝多芬与歌德》
“既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既疯狂又智 慧超群,既凶恶阴险又幼稚天真,既过于 自信又逆来顺受。在他身上有许多错综复 杂而又不可抑制的情感。‛
——艾米尔· 路德维希《歌德传》
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
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
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 玛枢密顾问之间的矛盾;前者厌恶周围 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 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 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 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 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小说重版作者加的卷头诗
《维特》出版以后,一时间出现了一股“维特热”,不少青年因失 恋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自杀。歌德塑造维特,表达他的被压抑的情感和 反抗的声音,但不希望读者也像维特那样自杀,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因 此在小说的第二版歌德写下了《维特与绿蒂》的卷头诗(郭沫若译):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诽毁之前救起他的名声; 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 做个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德国的国家大剧院前
著名雕刻家恩斯特· 里 彻尔所创作的歌德和席 勒纪念雕像
宗白华评价歌德
• 就人类全体讲,他的人格与生活可谓极 尽了人类的可能性。……他表现了西方 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同时具有东方 罗乐天知命宁静致远的智慧。

外国文学《十八世纪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十八世纪文学概述》

十八世纪文学介绍到此
四、启蒙文学
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 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 动的组成部分。
启蒙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教材131页
代表作家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卢梭
伏尔泰
狄德罗
伏尔泰(1694—17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也 是具有全欧洲影响的小说家、戏剧家和 诗人。 伏尔泰著述宏丰,政治、哲学、历史、 文学尤不涉足,著作全集有70卷之多。 他写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 括抒情 诗,讽刺诗、诗简、短歌、史诗、悲剧、 喜剧、哲理小说等。 代表作品:
伏尔泰:“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须捏造一个。”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卢梭
启蒙运动最富民主倾向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之父。 1749年第戎科学院的征文《科学与 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 俗》,应征文章《论科学与艺术》 首次提出自然与文明的对立,把 人类分为“文明人”和“原始 人”,断然否定了科学和艺术, 认为“人生来是善良和幸福的, 是文明腐蚀了他,毁了他最初的 幸福。” 提出“返回自然”的口 号。
三、启蒙运动的特点
启蒙运动不只是一场新文化运动,还是一场
气势宏大、扫荡陋习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 想革命运动。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 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启蒙理论
反对封建迷信,宣扬唯物论。
以自然人和返归自然作为理论根据,反对封
建暴君、反对封建特权,提出人权、自由、 平等的政治要求。 强调理性。“理性王国”

外国文学史5:十八世纪欧洲文学(启蒙主义)

外国文学史5:十八世纪欧洲文学(启蒙主义)

启蒙运动
●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⑴思想政治方面:文艺复兴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 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启蒙运动进一步 要求获得政权,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权性质方面。
⑵反教会方面:文艺复兴揭露天主教会的贪污腐化,谴 责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恶,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繁琐的 宗教仪式,提倡比较渐变的礼仪;启蒙运动由于唯物论和自 然科学的发展,反教会方面就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把 反教会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高度。
⑵人道精神 人文主义作家理解的“人”是人性的复归,提倡个人自由 和个性解放。启蒙主义作家思考的是社会的“人”,以“自由、 平等、博爱”为人道主义的内容,正面主人公往往是符合理 性原则、具有道德规范的正人君子。
启蒙文学
⑶民主精神 人文主义文学中的这些下层人物还处于次要地位,它着 重表现的是崇高的富于诗意的心灵,描写雄伟的、巨人式的 形象。启蒙主义文学把仆人、私生子、落魄文人、流浪汉当 作主人公,描写他们缺乏诗意的普通生活。
西方文学史 一旦灵魂开口言说, 啊!那么灵魂自己就不再言说! 许尔东 ——席勒
Western Literature
西方文学
第导一论章 导 论 第 第第一 二一章 章章 导 古古希希腊腊论、罗罗马马文:学自由与魔影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自由与魔影 第第三二章章 中中世世纪纪:文别学问“我”是谁 第 第 第第三 四 四三章 章 章章 中 文 文文世 艺艺艺纪 复复复: 兴兴兴别 ::文醒问 醒学“ 来来我的的”狂狂是欢欢谁与与忧忧郁郁 第 第第五 五四章 章章 古 古十典典七主主世义义纪::欧带带洲着着文锁锁学链链(跳跳古舞舞典的的主文文义学学) 第 第 第第六 六 七五章 章 章章 启 启 浪十蒙 漫蒙八主 主主世义 义义纪: ::欧““ 思洲人 想人文”有”学的多的(深远深启层我层蒙凸们凸主显就显义能)走多远 第第七六章章 浪十漫九主世义纪:浪思漫想主有义多文远学我们就能走多远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金钱时代的心灵体系 第 第第八 九七章 章章 12十90九世 世世纪 纪纪现 现现实 实实主 主主义 义义: :文金揭学钱露时的代痛的苦心与灵快体感系 第 第第九 十八章 章章 2现二0代十世主世纪义纪现:现实性实主、主义荒义:诞文揭与学露死的亡痛苦与快感 第第十九章章 现二代十主世义纪:现性代、主荒义诞文与学死亡

外国文学启蒙文学

外国文学启蒙文学

一、启蒙主义文学概述18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打破了它和封建贵族阶级势均力敌的状态。

为了夺取和巩固政权,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18世纪欧洲文学主潮是启蒙文学,它是欧洲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背景:英国:已经建立其资本主义制度,继续扫荡清除封建势力残余。

法国:呼唤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

德国:反对割据,争取民族统一。

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掀起的一场更激烈、更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启蒙文学(运动)的基本特征1、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人们把理性作为裁判一切的真理标准。

启蒙学者崇拜的理性同样受笛卡儿唯理主义学说的影响,同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有共同之处,但启蒙学者所崇拜的是“自然理性”,而“自然”在启蒙学者看来就是“自由”就是没有受封建文明所污染的纯真和清明,就其思想内涵说,它不同于17世纪崇尚君主王权和教条的理性主义,甚至与之根本对立2、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人文主义文学相比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以自然神论或者无神论为武器对教会进行猛烈抨击。

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治。

3、主人公较以前文学发生了根本变化。

把第三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加以歌颂,成功塑造了诸如鲁滨逊,汤姆琼斯,费加罗,浮士德等形象。

4、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在哲理小说方面体现尤为明显。

5、在文体形式方面,摒弃古典主义关于体裁方面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平等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政论等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18世纪欧洲启蒙主义文学

18世纪欧洲启蒙主义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欧洲启蒙主义文学第一节以理性原则裁决社会与人生——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概述一、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1、英国文学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小说家,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人。

重要作品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和《摩尔·弗兰德斯》。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受到了高度评价,恩格斯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鲁滨逊有三个特征:①有冒险进取精神。

他厌恶平凡中庸的小康生活,一心要到海外去,父亲劝告,船破教训,都不能使他回头,毅然决然舍弃安逸生活,宁愿与风波坎坷为伍。

②有坚强的毅力。

由于船只触礁,他只身来到荒岛二十八年。

离开文明社会的日子是艰难的,但是,鲁滨逊最后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牧场和两处住处,除了缺少“人与人的交往以外,什么都不缺”,在荒岛上建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③他又有殖民主义特点。

总之,鲁滨逊是一个理想化的新资产阶级典型,表现了上升时资产阶级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私有观念和殖民主义占有欲。

《鲁滨逊漂流记》在艺术上也很有成就:注意用具体行动来塑造人物,注重细节描写,语言自然流畅,用第一人称叙述,描写非常具体,穿插一些日记和书信,使人如临其境,真实可信。

约那旦·斯威夫特(1667——1745)是个杰出的讽刺作家。

其代表作《格利佛游记》共分4个部分:写外科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

作者借格列佛游历小人国,批判了英国官场的腐败:还揭露了无聊的党争:作者借格列佛游历飞岛国影衬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其艺术价值在于:以漫画的夸张技巧塑造人物形象;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和口吻,叙述无耻和无聊的人情事故;通过具体的情节,鲜明地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丑恶形象和矛盾关系。

受拉伯雷的影响,把粗俗作为审美对象,使粗俗蕴藏着更深的文化内涵,用粗俗亵渎某些貌似神圣的东西。

鲁迅多次称赞斯威夫特的讽刺技巧,把他与果戈理相提并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