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有关政策解读共77页

合集下载

土地复垦相关知识.

土地复垦相关知识.

土地复垦相关知识一、概念根据《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令第19号,1988年11月8日)第二条规定:土地复垦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污染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土地复垦政策法规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土地现状分类》等技术标准《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关于放射性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7]85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8]393号)二、土地复垦的作用和地位1.开补充耕地之源,土地复垦是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2.开农业结构调整用地之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3.开生态用地之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4.开建设用地之源,促进集约节约用地;5.“十一五”期末,是保护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三、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目的和作用1.对于缴纳复垦费的,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要为政府提供判定复垦义务人是否有条件复垦的依据,根据复垦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安排,确定是否缴纳复垦费、缴纳方式、缴纳费用的计算等等。

2.对于自行复垦的,复垦方案的编制用于指导复垦义务人按计划实施土地土地复垦。

复垦义务人根据批准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和年度生产建设计划,制定土地复垦年度计划。

按照年度计划实施复垦,按阶段完成复垦后,申请验收,提交土地复垦任务完成情况。

验收通过的,复垦的土地依法交付使用;没有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或根据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复垦费。

四、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主体依据行业特征分类:1.采矿系统,包括煤炭开采业、铁矿山、铝土矿、石膏矿、金矿、铜矿、石棉矿、锡矿等.采矿系统可根据开采方式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土地复垦资料

土地复垦资料

一、土地复垦的概念、目标、内涵、对象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其恢复后的土地;要因地制宜,可作为农、林、牧业用地,也可用作工矿用地,有的还可作为建房、游览、娱乐用地,但应优先用于农用地。

土地复垦的对象(1)开采矿产资源、挖沙、取土等对地表造成直接破坏的土地;(2)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的土地;(3)工矿企业的排土场、尾矿场、电厂储灰场、钢厂灰渣场、城市垃圾场等;(4)废弃的水利工程、废弃的公路、铁路、路基和其他废弃建筑物等压占的土地;(5)工业等污染而造成的废弃土地。

土地复垦,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即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土地复垦的义务。

复垦不仅要求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而且要求恢复的场所保持环境的优美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其目的就是:使扰动或损毁的环境得到恢复。

从复垦的来源和定义上,均说明土地复垦的目标和内涵是既要求恢复土地价值,又要求恢复生态环境。

内涵扩展为土地整治的生物措施、复垦土地的景观生态恢复、土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土地质量和土地生产效能与效益的恢复。

二、采矿对土地环境的影响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两种类型。

1.1露天开采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露天矿建设期间。

矿山生产区、办公区以及生产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都占用土地,建设过程中必将对矿区原有的土地、水系、植被和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露天矿生产期间。

首先是矿区开采层上覆岩层和表土的剥离,需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其开挖面积和速度取决于露天矿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开挖范围内原有的土地和生态环境将被彻底破坏。

同时,可能对周围的土地、水文、植被和大气造成不利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水土流失,地下水位降低和生态环境恶化,其次是开挖出来的土方需另地存放,即大量剥离物存放场要压占土地,其压占土地的面积则取决于剥离量和堆放形式,这与井工开采时煤矿煤研石排放场的情况相似,但其堆放量和占地面积将远比煤研石多。

土地复垦条例解读1100723版

土地复垦条例解读1100723版

复垦的义务和责任主体:明确义务、分清责任
(1)义务人不欠新账
(2)政府快还旧账 ——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 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称历史遗留损毁土地) ——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
(3)社会投资 ——还旧账,激励
第四条 生产建设活动应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占或者 少占耕地;对依法占用的土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 土地损毁面积,降低土地损毁程度。 土地复垦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 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 业。 释义:提出预防控制的原则和措施、土地复垦利用的原则, 体现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的工作目标。
复垦的原则:延续了《土地复垦规定》的基本原则并进行 延伸拓展 (1)破坏→损毁“谁损毁,谁复垦”的基本原则 (2) “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原则 (3) “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计划,同步 实施” (4)因地制宜的复垦利用原则 (5)对历史遗留废弃地,“谁投资、谁受益”的激励原 则
耕地保护司 卢丽华
土地复垦条例培训
2011年8月1日 太原

《土地复垦条例》于今年3月5日颁布实施


《条例》共7章44条
第一章 总则(重点) 第二章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重点) 第三章 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 第四章 土地复垦验收 第五章 土地复垦激励措施(重点)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
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
状态的活动。 释义:复垦的定义比《规定》扩大, 损毁非破坏


复垦的对象:损毁的各类土地
复垦的范围:新纳入自然灾害损毁土地(为什么纳入?) 复垦的措施:整治措施(工程、生物、化学) 复垦的目标: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目标

细化落实条例规定 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解读

细化落实条例规定 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解读

四是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做了明确界定。《 办法》
从两 个方 面 对历 史遗 留损毁 土 地作 了界定 :一根 据有
二是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工程的监督管理职责。
广西 范围内的土地 复垦工作 , 实行分级统一监管 。其
中, 自治区审查批 准《 土地 复垦方案 》 的土地复垦 工 程 ,委托广 西国土 资源厅 土地整理 中心具体负责监 管; 各市 、 县 国土资源局负责本辖 区内市 、 县审查批 准 《 土地复垦方案》 的土地复垦工程 的监督管理 , 并 由设 区市 国土资源局按照统一监管 的原则 , 制定具体的监
F L法 律
编 者按 : 土地 复 垦是 新》 解读
● 本刊记者 满兴贤


出台背景 : 为了加快推进土地复垦
二、 主要特 点 : 土地复垦有 了制 度框架 , 增 强可操作性
《 办法》 主要 内容包括总则 、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 土 地的复垦、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 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
强, 《 办法》 还专 门规定 了认定操作程序。
五是加大了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力度。《 办法》 单 独设立土地复垦监督管理一章,从监管措施 、信息系
统、 政务公开 、 绩效评价 、 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一整
套管 理制 度 。 六是 进 一步 细 化完 善 了激励 措 施 。对 条例 规 定 的 退 还 耕地 占用 税 、 明确 收益 分 配 、 实 行 补贴 和折 抵 耕地
三、 广西贯彻 落实 : 强化 措施 , 全 面推 进土 地复垦
为了确保《 办法》 的贯彻落实 , 广西 国土资源厅下发 了《 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土地复 垦工程监督管理 的通知》 以及 出台了广西地方标准《 土

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

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土地复垦条例》已经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4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0一一年三月五日土地复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第三条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称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以下称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第四条生产建设活动应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对依法占用的土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地损毁面积,降低土地损毁程度。

土地复垦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

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第五条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做好土地复垦有关工作。

第六条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土地复垦工程、进行土地复垦验收等活动,应当遵守土地复垦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遵守土地复垦行业标准。

制定土地复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当根据土地损毁的类型、程度、自然地理条件和复垦的可行性等因素,分类确定不同类型损毁土地的复垦方式、目标和要求等。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复垦监测制度,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土地资源损毁和土地复垦效果等情况。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土地复垦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汇总和发布土地复垦数据信息。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政策解读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政策解读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政策解读作者:陈晓燕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5期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建设,颁布了新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政策,本文我们主要阐述了复垦的定义及基本条件,复垦面积的认定以及地票价款分配。

针对这一政策进行详细分析。

一、复垦的定义。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权利人自愿将依法取得且利用效率不高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居民点中的工矿、仓储等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的行为。

二、复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申请复垦宅基地必须在集镇、城镇规划区外。

(二)在地质灾害影响区域外,不影响复垦后土地的管护利用。

(三)申请复垦的宅基地具有房地产权证,除合法途径取得的宅基地外,坚持“一户一宅”。

(四)申请复垦宅基地存在主体房屋,必须是土地变更调查确认的建设用地地类。

(五)申请复垦宅基地界址准确,权属清晰无争议,不损害相邻关系人合法权益。

(六)申请复垦宅基地必须是能拆除房屋并复垦成耕地的地块。

(七)土地权利人不再申请建新的,须有其他合法稳定住所。

三、复垦规划设计中的注意事项需要针对不同的宅基地类型进行工程规划设计。

在具体规划中需要遵循合理可行性原则,便于人们生产生活,能够体现节约型原则。

具体从土地平整,水利,田间道路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平坦型的宅基地开展工程规划设计时,包括石坎设计,翻耕以及和客土。

根据实际情况将石坎设计为干砌条石和浆砌条石;田间道路在规划时需要综合农户的生产活动,按原有线路完成规划,包括维修和新修道路;农田水利在规划中需要包括沉沙凼和排水沟。

平坦型的宅基地通过平整地土地之后完成复垦后水平田块。

针对坡度型的宅基地在进行工程规划时,先对坡度区域完成降坡处理。

按照先清田坎基槽,在进行移动坡地土石方,最后平衡挖填。

坡度型的水利工程需要将最小比降至8‰,如果沟底坡度高于25°时,需要设置跌水池消能,经过施工后可复垦为坡式梯田以及水平田块。

土地复垦政策解读以及复垦方案编制

土地复垦政策解读以及复垦方案编制

土地复垦政策解读以及复垦方案编制1土地复垦政策解读以及基本概念复垦的定义:土地复垦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复垦的对象: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的破坏复垦的范围: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各类生产建设活动复垦的目的: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标准)复垦后土地用途:优先用于农业Re(重新)+Climate(利用)=Reclamation(恢复利用)基本原则----“谁破坏,谁复垦”、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复垦利用原则----因地制宜、综合整治、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复垦资金来源----从企业改造基金和生产发展基金中支取2复垦方案编制基本要求复垦方案需要回答的问题:破坏前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破坏情况?复垦后的用途和利用情况?方案编制核心: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具体展开:a)已破坏土地分析:✓已破坏土地的破坏类型、破坏程度、面积✓已破坏土地的复垦现状,包复垦的面积、时间、复垦主要措施和实施效果✓已破坏、未复垦土地的破坏类型、程度、面积、原用地类型、影响后果相关问题:已破坏土地是指,项目区内已经存在的挖损、塌陷、占用、压占等形式破坏的土地,但并不包括永久性建设用地------比如:将工业广场等建设工程永久性占地列为已破坏土地是不正确的相关指标不明----缺少对已破坏土地地类、面积、破坏程度、分布、是否采取复垦措施等介绍b)拟破坏土地预测:分为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露天开采预测依据:工作线长度、年推进速度、土(岩)剥离、排弃计划、剥采比、排土场设计参数及稳定性分析、采坑相关参数及稳定性分析预测结果:包括土地破坏类型、不同破坏类型的面积、土地破坏时序性分析井工开采预测依据:分阶段预测土地沉陷和裂缝的水平拉伸变形最大值、倾斜最大值、下沉值、地表移动延续时间预测结果:包括土地破坏面积和程度,绘制不同预测阶段的地表下沉等值线图和地表水平变形等值线图特殊要求:污染问题存在的问题✓预测的过程不明确:缺少科学的预测方法、缺少相关参数的说明、缺乏考虑塌陷区稳沉期间和重复塌陷问题✓预测不全面:仅仅就主要破坏方式预测,比如矸石压占造成的破坏也需要考虑✓破坏预测没有时序性:没有体现破坏的时段性和相应空间性✓破坏土地结果不明:仅对破坏的面积进行了预测,没有说明破坏土地的地类、破坏程度等✓缺乏一个对破坏土地总体情况进行汇总的表格c)土地复垦适宜评价评价对象:所有破坏和影响的土地,包括已破坏和拟破坏的土地评价目的:为了确定土地是否可以复垦及复垦后地类评价要求:考虑破坏情况的影响;自然评价的完整性;考虑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影响;类比分类评价单元划分:依据项目区土地破坏类型、程度和限制性因素划分(复垦适宜性评价不同于一般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与农用地优先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复垦土地再利用过程中,在多种限制因素中选取主导因素,并按照主导因素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向)综合分析原则:对影响土地复垦利用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垦性和最佳效益原则:在确定被破坏土地复垦利用方向时,首先考虑其可垦性和综合效益,选择最佳的利用方向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动态性和持续发展原则服从地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及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规划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依据✧土地复垦的相关规程和标准:《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土地复垦规程》(试行)(1989)、《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2000)、地方性的复垦标准和实施办法✧土地利用的相关法规和规划:包括基本农田的法规、项目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包括《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2003)、复垦区破坏土地预测及破坏程度分析结果、项目区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和已复垦案例的调查资料等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和系统复垦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应该明确:✓能复垦的土地利用方向✓复垦地各类土地面积✓各单元对其复垦后地类的限制性因素存在的问题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因子的选取随意缺少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说明缺少类比方案忽略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用途可行性分析小结: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阶段,总的前提是在对待复垦区域土地和土地破坏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土地复垦政策解读及煤矿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 ppt课件

土地复垦政策解读及煤矿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  ppt课件

夷陵坡耕地复PT课件
采煤沉陷地复垦
4
损毁土地触目惊心








山西平朔煤矿露天采场
PPT课件
排土场
5
PPT课件
6
损毁土地触目惊心




矿 损 毁 土



陕西神府矿区黄土高原煤矿区 镜 陕西神府矿区塌陷区房屋裂缝 原



塌陷区地裂缝
PPT课件陕西神华榆家梁煤矿塌陷区滑坡 7



涉及哪些法


律责任?




监管职责
求 ?
如何划分?
PPT课件
26
第一问:
土地复垦方案如何编报?
案例欣赏:杨山冲尾矿库土地复垦治理工程
PPT课件
27
案例说明
某县矿产资源丰富,国内一大型采矿企业两家 分公司甲和乙均在该县进行开采。2012年4月, 甲公司单独通过招拍挂新取得了该县一矿产资 源的采矿权,拟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办理采矿权 登记手续;而甲、乙两企业联合取得的采矿权 尚未编报土地复垦方案,且都在继续从事采矿 活动并造成土地损毁,上述甲乙两企业损毁土 地复垦方案如何编报?
1998年《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二条: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 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 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 于土地复垦。”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主 要资金来源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
PPT课件
22
土地复垦及法制建设的一般历程 2006年——开采许可用地审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