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世代如何划分
lcd制程简介知识讲稿

02
1990年代,LCD技术开始应用于电视和计算机显示
器等领域,成为主流显示技术之一。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LCD技术不断升级和完善,如
高分辨率、低功耗、柔性化等方向的发展。
lcd制程技术的应用场景
01
LCD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电 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领 域,成为主流显示技术之一。
02
此外,LCD技术还应用于汽车 、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如 车载导航、飞机仪表盘、医疗 影像等。
详细描述:技术创新案例分享将涵盖以下内容
分析该技术创新的应用领域和优势,阐述其对LCD制程 的改进和提升作用
结合数据和图表,展示技术创新带来的效果和效益,包 括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等 方面
市场应用案例分享
• 总结词:LCD制程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 用,从消费电子到工业设备,再到汽车电子等领 域都有涉及。市场应用案例分享将介绍LCD产品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市场前景。
详细描述
液晶灌注不足通常是由于灌注设备或工艺问题,导致液晶无法完全填充液晶盒 。这会导致像素不亮、对比度下降等问题。解决方法包括优化灌注设备和工艺 、控制灌注速度和时间等措施。
05
lcd制程发展趋势和展望
高分辨率lcd制程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lcd制程在分 辨率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新型的lcd面 板制造技术,如nano-crystal和color filter on array (cfa)等,正在不断涌现, 使得lcd面板的分辨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细腻的画质无 疑会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检查
对注入后的液晶进行质量 检查,确保满足性能要求 。
面板行业的发展史

面板行业的发展史面板行业是指生产各种平面显示器的企业,如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面板行业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电子管显示器电子管显示器是最早的平面显示器,其原理是在一个真空管内部产生荧光,然后将其放大和成像。
这种显示器有大屏幕和高亮度的优点,但缺点也相当明显,成本昂贵、功耗大、使用寿命短等。
随着平板显示器的崛起,电子管显示器逐渐被消费市场所淘汰。
第二阶段:TFT-LCD显示器液晶色彩显示(LCD)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才出现像样的产品。
很快,TFT-LCD,即薄膜晶体管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其造价低、清晰度高、尺寸规范,成为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必备组件。
此的周期内看到了大量面板生产厂商开始涌现,如三星、LG等企业在这个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掌控。
OLED作为第三代显示器技术,被誉为未来发展方向的代表。
与TFT-LCD的原理不同,OLED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而是通过电特性转换产生发光。
OLED具有高亮度、大色域、高对比度、快速响应、超薄柔性等特点,但也受到制造工艺、使用寿命短等方面的限制。
大型液晶显示器市场开始转型OLED展示屏制造市场,智能手机市场广泛使用OLED技术来展示着更加优秀的显示效果。
微LED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技术的重要代表。
与OLED类似,微LED也不需要背光源,对比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
但微LED的发光效率更高,发光元件更小,成本更低。
然而,微LED技术的制造周期较长,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
总之,面板行业在技术和市场上逐渐发展成熟,不断追求更高的清晰度、更高的色域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未来将会看到面板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会用更先进、更高品质的产品来展示个人设备、深化数字媒体以及互联网应用。
TFTLCD玻璃生产简介

学习总结目前在商业上应用的玻璃基板,其主要厚度为0.5 mm到0.7 mm,且即将迈入更薄(如0.4 mm)厚度之制程。
一片TFT- LCD面板需使用两片玻璃基板,分别供作底层玻璃基板(TFT)及彩色滤光片(Col or Filter )底板。
所谓TFT-LCD几代生产线,实际是指液晶面板的经济切割尺寸,即TFT-LCD生产线的代数越高,基板经济切割尺寸越大。
业界公认的液晶面板经济切割数值为6片。
5代线和5代线以下主要是以生产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用的显示器为主,液晶材料某些参数要求相对要低些;而6代线、7代线或更高代次则以生产液晶电视为主,液晶材料参数要求相对要高点。
玻璃基板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目前该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康宁( Corning )公司、日本的旭硝子(AGC)、电气硝子(NEG)、板硝子(NHT)、德国肖特公司等手中,肖特的产销量非常小,并于2008年退出了玻璃基板行业。
超薄平板玻璃基材之特性主要取决于玻璃的组成,而玻璃的组成则影响玻璃的热膨胀、黏度(应变、退火、转化、软化和工作点)、耐化学性、光学穿透吸收及在各种频率与温度下的电气特性,产品质量除深受材料组成影响外,也取决于生产制程整个玻璃基板的制程中,主要技术包括进料、薄板成型及后段加工三部分,其中进料技术主要控制于配方的好坏,首先是在高温的熔炉中将玻璃原料熔融成低黏度且均匀的玻璃熔体,不但要考虑玻璃各项物理与化学特性,并需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选取原料最佳配方,以便有效降低玻璃熔融温度,使玻璃澄清,同时达到玻璃特定性能,符合实际应用之需求。
而薄板成型技术则攸关尺寸精度、表面性质和是否需进一步加工研磨,以达成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要求,后段加工则包含玻璃之切割、研磨、清洗等制程。
到目前为止,生产平面显示器用玻璃基板有三种主要之制程技术,分别为浮式法(Float Process)、槽口下拉法(SDDP)及溢流法(Fusion overflow)。
世代线对应的面板尺寸

世代线对应的面板尺寸
世代线对应的面板尺寸根据不同的世代线有所差异,具体如下:1. 第1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320*400mm,主要应用于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
2. 第2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370*470mm,同样主要应用于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
3. 第3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550*650mm,这个尺寸也主要用于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
4. 第4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680*880mm,它也是主要应用于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
5. 第4.5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730*920mm,这个世代线的面板尺寸开始可以应用于15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
6. 第5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1100*1300mm,它可用于8寸至32寸的移动、笔记本、显示器和电视。
7. 第7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1950*2250mm,这个尺寸适用于32寸至42寸的电视。
8. 第8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2200*2500mm,适用于32寸至60寸的电视。
9. 第10世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2880*3130mm,主要应用于40寸以上的电视。
请注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面板尺寸可能已经出现或者未来的面板尺寸可能会有所不同。
液晶屏代数介绍

液晶屏代数介绍
液晶面板生产线各代的划分是根据玻璃基板的大小来划分的,各代的不同其主力切割的产品尺寸不同,产品技术没有区别,没有先进之分,生产工艺技术略有不同。
下面具体介绍各代的划分及大致对应的产品尺寸
代数玻璃基板尺寸(mm) 应用范围(一般)切割屏幕数量
1 320*400 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
2 370*470 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
3 550*650 15寸以下移动及专用产品4片15寸面板
4 680*880 15寸以下移动及专用产品6片15寸面板
4.5 730*920 15寸以下移动及专用产品
5 1100*1300 18寸~32寸移动、笔记本、显示
器、电视12片17英寸面板6片24英寸面板
6 1500*1850(LG)
1500*1800(夏普)18寸~37寸显示器、电视
8片32英寸面板
6片37英寸面板
3片45英寸面板
7(7.5) 1850(1950)*2250 32寸~42寸电视8片40或者42英寸面板
6片46或者47英寸面板
8 160*2460(夏普)
2200*2500(LG)32寸~60寸电视8片46英寸
6片52英寸面板
10 2880*3130 40寸以上电视
6片65英寸
15片40英寸的面板
8片55或者57英寸的面板
11 3000*3320 50寸以上电视8片70吋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世代如何划分

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世代如何划分引言液晶面板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一种重要显示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液晶面板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随之而来的是,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也经历了多个世代的划分。
本文将重点探讨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世代如何划分。
第一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第一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采用的是玻璃压型工艺(Glass Substrate Press Technique)。
这种生产线采用的玻璃基板尺寸较小,一般为300mm × 400mm。
由于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第一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小尺寸液晶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屏。
第二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第二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于1990年代初期出现,采用的是玻璃离心注塑成型工艺(Centrifugal Casting Process)。
这种生产线的玻璃基板尺寸较第一世代有所增加,一般为370mm × 470mm。
相比于第一世代生产线,第二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也有所降低。
第二世代生产线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大尺寸电视显示屏的生产。
第三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第三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于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期出现,采用的是玻璃浮法工艺(Glass Floating Process)。
第三世代生产线的玻璃基板尺寸较第二世代再度增加,一般为550mm × 650mm。
这种生产线技术的出现,提升了液晶面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使得液晶面板的成本进一步下降。
第三世代生产线主要用于电视和平板电脑显示屏的生产。
第四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第四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于200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采用的是玻璃浮法工艺(Glass Floating Process)。
第四世代生产线的玻璃基板尺寸进一步增加,一般为730mm × 920mm。
该生产线的出现推动了液晶面板的技术创新,其中包括更高分辨率、更宽色域和更快的响应速度等。
TFT-LCD的历史发展状况,现代TFT-LCD的技术层次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TFT-LCD可以做到高对比度、高速度、高亮度显示屏幕信息,这些都是人类一百年来的发展研究出来的,它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给您详细介绍TFT-LCD的发展经历过程。
1. 历史回顾1888年,奥地利植物雪茄F.Reinitzer在观察植物结晶特性的过程中,发现了如果将温度上升到145℃时,结晶就会呈现白色状况,加热到172℃时那么呈现透明的状态,德国的一个物理学家O.Lehmann在研究之后把它命名为液晶,这就是液晶显示技术的开始在驱动这方面,TFT-LCD主要经历了无源液晶显示和有源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
2. TFT-LCD的技术发展趋势随着TFT-LCD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显示器以及工业设备显示器的广泛应用,最近几年发展趋势迅猛,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在TFT-LCD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高解析度、宽视角、低成本、高亮度以及低功耗等一些方面。
2.1 高解析度为了实现大面积的高解析度的液晶显示,一般都是需要采用高性能开关元件、低阻抗金属的材料以及高精细加工技术等的手段。
现在研究和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铝。
1988年5月,IBM利用了A1-Nd合金来作为栅电极,开发出了16.3英寸的超高解析度(200ppi)a-Si TFT-LCD,并且已经实现批量生产。
1999年4月,东芝推出了20.8英寸16-SVGA(3200X2400)a-Si TFT-LCD,这个可以说是代表了a-Si TFT-LCD在高解析度和高容量方面的最高水平。
实现高解析度液晶显示的另外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开发LTp-SiTFT 技术。
就目前而言,已经发表的p-Si TFT-LCD产品的解析度一般都是在200ppi左右的。
和a-Si TFT-LCD 相比,LT p-Si TFT-LCD具有比较小体积的博膜晶体管以及储存电容器,正是因为如此,它每一英寸都具有更强大的穿透区,从而就有了更亮的显示画面,而且更省电。
面板技术科普:LCD、QLED、OLED、miniled、microled

面板技术科普:LCD、QLED、OLED、miniled、microled对于miniled预期的简单介绍一下,可能有的股友对面板中一会这个LCD.一会OLED,还有什么miniLED等等绕糊涂了。
这里波段哥将简单帮大家科普一下,以便更好的明白炒作逻辑。
面板技术从低端到最高端排序为 LCD QLED、OLED, miniled、microled。
1、LCD液晶显示技术。
我们每天讨论的面板涨价和报价实际上说的LCD的报价和涨价。
这块属于最低端技术。
京东方和TCL在第一象限。
LCD就是液晶面板的意思。
双寡头说的是LCD.而在其他环节没有话语权。
2、QLED.量子点量技术。
这块阵营就两家三星和TCL。
QLED可以把它看成LCD的升级版。
本质还是LCD.但取巧在于这个Q多了一个尾盘看起来像OLED.哈哈山寨这个东西看来三星和TCL也会啊。
就好比你去买康师傅买到的康帅傅。
营养快线买个营养直线,喝瓶脉动买个咏动一样的道理。
但就是这样的山寨,TCL和三星打败全球无敌手,因为便宜所以好卖。
三星和TCL居然用这个销量打败了技术更好的OLED.3、OLED.自发光技术。
这块是目前主流先进技术。
三星和LG市场占有率百分之90多。
三星70,LG20多。
京东方正在渗透,TCL还在亏损。
国内厂商没有话语权。
特别是小尺寸OLED屏幕。
三星形成世界垄断90多市场占有率。
比较被动是LG.三星和LG退出落后的LCD本来是准备集中精力研究高技术的OLED.形成优势后对LCD形成降维打击。
但OLED有一个致命缺点。
成本高,小屏幕很稳定,大屏幕2年后就开始烧屏,寿命短。
技术缺陷据说暂时无法解决。
导致的情况是。
三星集中精力发展小屏幕OLED形成世界垄断,大屏幕这块京东方和TCL形成LCD双寡头。
降维打击并没有发生,相反还让LCD行业出现周期拐点,疫情的意外影响导致电视机和PC销量大增。
造成现在LCD供不应求,进入了长达一年的历史最长涨价周期4、miniled这个技术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世代如何划分2009年11月20日00:00凤凰网财经【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所谓液晶面板世代线数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而只是业界一个约定俗成的称法。
它是按照生产线所应用的玻璃基板的尺寸划分而来的。
简单地说,液晶面板是两层很薄的玻璃基板中间包裹一层液晶分子构成的。
生产时,采用的玻璃基板有一个固定的尺寸,再通过切割形成各种尺寸的液晶面板。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切割玻璃基板会使原材料利用率较高,最终成品的经济效益较好。
因此,根据经济切割尺寸的不同,液晶生产线也被分成了不同的代数。
5代线最高阶段的基板尺寸是1200X1300mm,最多能切割6片27英寸宽屏LCD-TV用基板,所以5代线的上限是27英寸宽屏电视机;6代线经济切割的上限是37英寸;7代线经济切割的上限是46英寸;8代线的基板尺寸是2160X2460mm,最多可以切割8片46英寸LCD-TV基板,切割6片52英寸LCD-TV 用基板,52英寸是8代线的经济切割尺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的生产线,同代线的玻璃基板尺寸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LG D与夏普的6代线尺寸就并不相同。
总体来说,面板代数越高,面板的尺寸越大,切割的屏幕数量越多,利用率和效益就越高,价格可以做得更便宜,代表着该面板厂的技术实力越强。
6代、7代、7.5代、8代线技术上差别不是很大,比如32寸的电视,分辨不出是由6代线还是7代线生产出来的;而生产工艺技术则可能略有不同,比如4代线玻璃基板在生产流程中是水平放置,8代线以上由于玻璃基板巨大,在生产过程中要垂直或倾斜式放置。
此外,生产厂商一般更倾向于将更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导入世代数的生产线,从而使更高世代产品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5代线和5代线以下主要是以生产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用的显示器为主,液晶材料某些参数要求相对要低些;而6代线、7代线或更高代次则以生产液晶电视为主,液晶材料参数要求相对要高点。
全球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有友达光电、奇美电子、夏普、三星、LG-飞利浦。
这些企业供应着全球主要液晶电视品牌厂家的面板需求。
液晶面板生产线世代的划分是根据玻璃基板的大小来划分的,世代的不同其主力切割的产品尺寸不同,产品技术没有区别,生产工艺技术略有不同。
所谓产品技术相同:如32寸的电视,分辨不出是由6代线还是7代线还是其他代线生产出来的,质量性能一样;所谓生产工艺技术不同:如4代线玻璃基板在生产流程中是水平放置,8代线以上由于玻璃基板巨大,在生产过程中要垂直或倾斜式放置。
下面具体介绍世代的划分及大致对应的产品尺寸世代玻璃基板尺寸(mm)大致对应的产品尺寸1代线320*400 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2代线370*470 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3代线550*650 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4代线680*880 9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4.5代线730*920 15寸以下的移动及专用产品5代线1100*1300 8寸~32寸移动、笔记本、显示器、电视6代线1500*1850 18寸~37寸显示器、电视7代线1950*2250 32寸~42寸电视8代线2200*2500 32寸~60寸电视10代线2880*3130 40寸以上电视11代线3000*3320 50寸以上电视[资料] TFT生产线世代的划分[复制链接]haiqi5654围观群众注册时间2011-5-23 最后登录2011-7-12 金币阅读权限10积分6帖子7主题7电梯直达1#发表于2011-6-11 08:40:30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我来说说吧,这是指第八代TFT液晶面板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液晶屏。
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代次是按生产液晶面板用的照玻璃基板的尺寸来定的。
TFT-LCD玻璃基板的切割片数有一个最佳经济值,达到这个值以上意味着较高的生产效率,业界公认的经济切割精华UID105304•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片数是6。
按照玻璃基板尺寸的大小划分生产线属于哪一代:5代线最高阶段的基板尺寸是1200X1300mm,最多能切割6片27英寸宽屏LCD-TV用基板,所以5代线的上限是27英寸宽屏电视机。
6代线基板尺寸为1500X1800mm,切割32英寸基板可以切割8片,37英寸可以切割6片,所以6代线经济切割的上限是37英寸。
7代线的基板尺寸是1870X2200mm,切割42英寸基板可以切割8片,46英寸可以切割6片。
所以7代线的上限是46英寸。
8代线的基板尺寸是2160X2460mm,最多可以切割8片46英寸LCD-TV基板,切割6片52英寸LCD-TV用基板。
52英寸是8代线的经济切割尺寸。
代次越高生产大尺寸的成本相对越低,越具有竞争力。
当然生产代次越高,需要的工艺技术和控制水平越高,可以说具有更高次代的生产线代表着该面板厂的技术实力越强。
然而面板的好坏跟是第几代生产线生产的没有必然联系。
目前夏普已经有十代线了。
全球已量产TFT-LCD生产线一览(按世代划分)发布时间:2010-10-12 15:48:22 来源:提要:全球已量产TFT-LCD生产线一览(按世代划分)截止到2003年年底,全球共有正在量产的TFT-LCD生产线77条。
日本有41条;台湾有28条;韩国有14条;中国大陆地区有1条。
日本是TFT LCD量产的鼻祖,但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日本新增产能仅以增加旧有设备提高产能的方式为主,较少扩增新世代生产线。
韩国在1995年正式跨入TFT LCD显示器市场后,动作十分积极,在完成第2代生产线后,直接进入3代、3.5代、4代生产线,甚至2条5代生产线也比日本领先导入。
台湾厂商则是在1999第二季进入第一波大尺寸TFT LCD量产竞赛,预计2003年友达、奇美、广辉的五代线及华映的4代线陆续投产后,台湾厂商在全球TFT LCD产能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38%。
资讯来自FPDisplay原创或媒体合作伙伴,如需转载请看原始出处本文来自中华液晶网 地址:/news/2010-10/info-40091-079.htm液晶玻璃:康宁未来技术瞄准超大超薄发布时间:2009-12-18 09:51:0225年前,康宁工程师们实现了一次制造工艺的突破,使运用熔融方法生产LCD(液晶)玻璃基板成为现实。
但是,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的创造过程并不平坦。
尽管康宁在1959年便发明了熔融制程专利,但熔融技术应用的完善过程花费了20年时间。
由于市场发展极为缓慢,LCD业务的未来一度受到质疑。
到1984年,平板玻璃项目已经岌岌可危。
1984年7月14日,一个周末,在项目截止日的前几个小时,肯塔基州哈洛兹堡的一个康宁工程师团队做了最后的努力,试图制造出达到理想品质的基板。
通过对熔融设备的设置做出超越常规的大幅改变,他们获得了成功,制造出康宁第一块商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玻璃基板。
随着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产品开始进入商用市场以及液晶基板需求的增长,康宁不断地通过研发领先科技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创新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使我们能够协助客户创造最先进的显示设备。
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投资主要着眼于客户的未来,很多突破性成果源于与设备和面板厂家的通力合作。
正是这种模式引领康宁创造了业界肯定的玻璃产品,如EAGLE2000和EAGLEXG玻璃基板。
EAGLEXG玻璃基板获得了两个重要的业界奖项:年度先进显示器大奖(ADY)和信息显示协会(SID)所颁发的年度显示器件奖。
EAGLEXG是首个不含砷、锑和钡等任何重金属的LCD玻璃基板,此外,它也不含卤化物,例如氯、氟和溴。
因此,它是目前市场最环保的LCD玻璃。
当市场对LCD玻璃基板的要求日益严格之际,康宁迎难而上,生产出了更轻、更薄、更平整、更稳定并且更具机械可靠性的玻璃。
向大尺寸进军康宁董事会副主席兼首席财务官JamesB.Flaws在2009年12月9日的新闻发布上指出,由于全球LCD电视销售持续增长,公司调高了第四季度玻璃基板销售量的预期,并提升了对2010年玻璃市场的前景展望。
康宁预计今年世界玻璃市场总量将接近24亿平方英尺,高出早先估计的23亿平方英尺。
康宁认为全球LCD电视销售量将超过1.32亿台,超过此前预估的1.29亿台。
LCD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尺寸电视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平均屏幕尺寸不断增加;二是价格急剧下降。
这两个因素主要归功于更大尺寸的玻璃基板的推出。
第5代玻璃基板后,每一个时代都使电视尺寸增大,而价格降低。
随着LCD显示器的尺寸越来越大,在大尺寸玻璃基板的市场及技术开发领域中,康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而更大尺寸的玻璃基板,对生产过程的要求也变得更为严苛。
目前尺寸最大的第10代玻璃是一个重大飞跃,其表面面积比上一个世代,即第8代玻璃超出了70%以上。
尺寸达2880毫米×3130毫米(约9英尺×10英尺)的第10代玻璃基板使一系列尺寸面板的高效生产成为可能。
它的出现为显示器厂商带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并最终将推动大尺寸LCD电视价格的下降,为大众消费带来福音。
举例而言,一块第8代玻璃基板可以切割出18片32英寸LCD电视所需的面板,一块第10代玻璃基板则可切割出28片32英寸或15片42英寸LCD电视所需的面板。
如此的高利用率最终使更多消费者能够承受LCD电视的价格。
开启超薄时代继成功为LCD电视创造大尺寸玻璃之后,康宁目前又站在了为移动设备生产更薄玻璃基板的前沿。
作为最先使0.5毫米玻璃实现商业化的制造商,康宁目前正在将其生产能力向0.4毫米甚至更薄的玻璃延伸。
为什么要生产更薄的基板呢?对于设备厂商来说,蚀刻时间和化学蚀刻剂的节省是一种潜在的成本削减。
对于零售商来说,轻薄的设备等同于更少的包装材料和运输浪费,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对于终端市场消费者来说,更为轻薄的玻璃意味着设备更好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
尽管超薄玻璃具有很多优点,但向更薄基板的转变也让康宁面临许多现实的挑战。
例如,制造薄玻璃需有先进的控制工艺,以满足尺寸、热度以及表面纯净度等方面要求。
而且每个面板在切割、磨边和清洗时,也必须保持这些严格的属性要求。
康宁正在与彩色滤光片和TFT设备供应商合作,寻求控制切割技术和达到边缘强度要求的方法,并为薄玻璃的处理创造一套新的模式。
同时,康宁还在与面板厂商合作,以解决当前制造设备上的局限,找出制造更薄显示器所必需的改进措施。
展望未来,康宁在薄玻璃基板的进展,为三维电视在内的新兴显示科技奠定了新的基础。
超薄玻璃基板解决了因极化而阻碍三维技术发展的视差问题。
康宁还在开发对电子纸设备有利的超薄及柔性玻璃。
如今,消费者期望他们的多功能移动电子设备具备更先进的特征,如更清晰的显示器和更低的能耗。
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生产的此类高性能设备数目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