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一、通假字1.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2. 人穷则反本(“反”通“返”,返回)3.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混浊)4. 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5.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6. 屈平既绌(“绌”通“黜”,被罢黜)7. 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接纳)8. 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披散)二、古今异义1.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欺诈的言论。
- 今义:无理狡辩。
3.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
-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
4. 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
- 今义:色彩。
5. 形容枯槁- 古义:形体容貌。
-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三、一词多义1.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zhǔ,撰写)-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zhǔ,通“嘱”,嘱托)-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shǔ,类)2.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其后秦欲伐齐(攻打)3. 疏- 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陈述,旧读shù) - 论积贮疏(一种文体,读shù)4. 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受) - 约从离衡(使……离散,分开)-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背离)5. 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根本)- 本末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 - 今背本而趋末(农业,古代以农为本)- 人穷则反本(根本,这里指祖宗)四、词类活用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作名词,听力,听觉)2. 谗谄之蔽明也(动词作名词,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3.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邪恶小人)4.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作名词,端方正直的人)5.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作动词,阐明)6. 蝉蜕于浊秽(名词作状语,像蝉脱壳一样)7.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用厚币)8. 泥而不滓(名词作动词,沾污)9. 其后楚日以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五、特殊句式1. 判断句- “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话题:屈原离骚教育学习《屈原列传》知识点【字音】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未定惨怛(dá)谗人间(jiàn)之帝喾(kù) 靡(mǐ)不毕见举类迩(ěr)濯(zhuó)淖(nào)蝉蜕(tuì)皭(jiào)然滓(zǐ)既绌(chù)商于(wū)屈匄(gài)餔(bū)其糟温蠖(huò)啜(chuò)其醨(lí)汶汶(méiméi)一、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6、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9、亡走赵,赵不内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二、词类活用: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3、谗谄之蔽明也4、邪曲之害公也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7、蝉蜕于浊秽8、厚币委质事楚9、其后楚日以削10、时秦昭天与楚婚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三、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4、颜色憔悴5、形容枯槁6、而能与世推移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1、方正之不容也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4、而自令见放为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7、是以见放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三)状语后置句: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五、成语1、怀瑾握瑜: 瑾、瑜,美玉也。
《离骚》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离骚》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总结《离骚》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不吾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揭车与江离:比喻自己培育的一般人才。
和调度:指调节自己的心态,缓和自己的心情吉故:明君遇贤臣的吉祥故事。
导言:媒人撮合的言辞。
周容:苟合取容,指以求容媚为常法。
《离骚》创作背景《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
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文言文学习方法方法一:三多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
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
3、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方法二:预习和复习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会听课,而且要重视预习和复习。
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
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2.来吾道夫先路“道”同“”,3.偭规矩而改错“错”同“”,4.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同“”,5.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6.进不入以离尤兮“离”同“”,7.芳菲菲其弥章“章”同“”,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度2.信3.固4.虽5.以6.之7.乎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春与秋其代序古义: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2.恐美人之迟暮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
3.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5.偭规矩而改错古义: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8.自前世而固然古义: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9.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名余曰正则兮2.字余曰灵均3.余虽好修姱以兮4.謇朝谇而夕替5.谣诼谓余以善淫6.鸷鸟之不群兮7.何方圜之能周兮8.屈心而抑志兮9.伏清白以死直兮10.固前圣之所厚11.步余马于兰皋兮12.高余冠之岌岌兮13.长余佩之陆离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帝高阳之苗裔兮。
特殊句式:译文:2.肇锡余以嘉名。
特殊句式:译文:3.恐年岁之不吾与。
特殊句式:译文:4.謇朝谇而夕替。
特殊句式:译文:5.步余马于兰皋兮。
特殊句式:译文:6.不吾知其亦已兮。
特殊句式:译文: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特殊句式:译文: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特殊句式:译文:9.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屈原的词类活用

离骚屈原的词类活用离骚屈原的词类活用《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
诗人讴歌理想,追求理想,展开想象,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下面是离骚屈原的词类活用,一起来看看吧。
词类活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向往”【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加高”“加长”【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
一词多义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婬(擅长)3.以为: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4.修: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离骚文学常识(1)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
汉代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
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
如萧统《文选》中的“骚”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篇,就是对整个楚辞而言。
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
只是到了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
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离骚》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

1.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 (约束,名作动) 2.谣诼谓余以善淫 ( 淫荡的事,动作名) 3.鸷鸟之不群兮 (合群,名作动) 4.伏清白以死直兮 ( 为……而死,为动用法)
词类活用(2)
5.屈心而抑志兮 (使……受委屈,使……受压抑,使动用法) 6.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步行,使动用法) 7.高余冠之岌岌兮 (使……加高,使动用法) 8.长余佩之陆离 (使……加长,使动用法)
一词多义(2)
4.修: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 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 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特殊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2.高余 冠之岌岌兮,长余 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 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
4.虽体解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未变兮 (被动句)
一词多义(1)
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向往)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①制芰(jì )荷以为衣兮 (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单元9离骚(节选)预习、教案,习题

9 离骚(节选)一、字音 孟陬.(zōu) 汩.(yù) 搴阰..(qiān)(pí) 苗裔.(yì) 辟芷.(zhǐ) 扈.江离(hù) 二、通假字1.肇锡.余以嘉名 锡,同“赐”,赐予 2.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同“僻”,幽僻 3.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三、一词多义1.修⎩⎪⎨⎪⎧①又重之以修.能 形容词,美好的②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容词,高、长③乃重修.岳阳楼 动词,修理、修建 2.度⎩⎪⎨⎪⎧①皇览揆余初度.兮 名词,时节②何不改此度.名词,法度③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动词,估计3.与⎩⎪⎨⎪⎧①恐年岁之不吾与. 动词,待②春与.秋其代序 连词,和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亲附 四、词类活用1.名.余曰正则兮 名词作动词,给……起名 2.字.余曰灵均 名词作动词,给……表字3.朝.搴阰之木兰兮名词作状语,在早晨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形容词作名词,美质五、古今异义1.纫秋兰以为..佩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2.春与秋其代序..古义:递相更替。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3.恐美人..之迟暮古义:喻指君主。
一说,美人是自喻。
今义:美貌的女子。
六、其他1.日月忽.①其.②不淹.③兮①迅速的样子;②语气词;③久留2.惟.草木之零落兮思3.恐美人之迟暮..指年老七、特殊句式1.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2.肇锡余以嘉名状语后置句八、成语积累美人迟暮: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
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九、名句默写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作者档案屈原:一个值得仰望的高度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拂去历史的云烟,掸落鏖战的尘埃,一个伟岸的独行者身影从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渐行渐近。
离骚注释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一、“楚辞”宋代学者黄伯思在《东观馀论·翼骚序》中说:“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所谓“楚辞”就是采用楚地的语言、运用楚地的巫歌、记载的是南方的地名、书写的是南方的事物的诗歌样式。
它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建立的一种句式参差不齐的诗歌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楚辞”这个名称,源于西汉学者刘向将战国到西汉时期具有楚地特色的诗歌编辑成的《楚辞》一书。
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
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二、屈原屈原,名平,字原。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楚辞”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
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担任“三闾大夫”一职,掌管王族事宜。
“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
王甚任之。
”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
三、《离骚》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说:“离,犹遭也。
骚,忧也。
明已遭忧作辞也。
”即认为“离”通“罹”,遭遇;“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它是屈原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或“楚辞”的全部诗作。
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西汉刘安《离骚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2.高余 冠之岌岌兮,长余 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 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
4.虽体解吾犹: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向往)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①制芰(jì )荷以为衣兮 (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一词多义(2)
4.修: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 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 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词类活用(1)
1.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 (约束,名作动) 2.谣诼谓余以善淫 ( 淫荡的事,动作名) 3.鸷鸟之不群兮 (合群,名作动) 4.伏清白以死直兮 ( 为……而死,为动用法)
词类活用(2)
5.屈心而抑志兮 (使……受委屈,使……受压抑,使动用法) 6.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步行,使动用法) 7.高余冠之岌岌兮 (使……加高,使动用法) 8.长余佩之陆离 (使……加长,使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