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性能试验清单

合集下载

整车环模试验方法(冷却和空调试验)

整车环模试验方法(冷却和空调试验)

整车环模实验试验方法一、最大制冷环境模拟实验:1、环境温度。

a)试验温度:(38+1)℃b)相对湿度:40%c)阳光负荷(在车顶中内测量):1000W/m^22、实验过程2.1.车辆准备:车辆按布点要求布好测试传感器,检查车况良好,加好实验用的燃油,进入实验室按实验室要求固定好车辆,确认测试传感器正常工作。

2.2 加热、预浸、沉浸2.2.1加热。

a) 风速:根据需要调节风速的大小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关d) 鼓风机:中档e) 电池:与充电器连接f) 车窗:根据需要调节其开度或者关闭g) 空气方向:空调出口管模式h) 阳光负荷:开i)时间:直到车身整体(如,座椅固定导轨)温度达到试验温度。

2.2.2预浸。

(目的:使车辆的各个部件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a) 风速:50 km/h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开(怠速)d) 压缩机:关e) 鼓风机:中档f) 车窗:开g) 空气方向:空调出口管模式h) 车外空气模式(OSA)i) 阳光负荷:关j) 时间:30分钟2.2.3沉浸条件。

a) 风速:维持试验条件所需(如5 km/h)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关d) 鼓风机:关e) 车窗:关f) 空气方向:空调模式,所有出口管开g) 车内循环模式(P/R)h) 阳光负荷:开i)时间:车内温度达到(60+2)℃2.2.4怠速条件。

散热器前的风速应为5 km/h。

2.2.5电源。

所有电气系统都由车辆内部电源供电。

试验前电池应充满电。

2.2.6排挡步位或行驶地点。

表1 排挡步位或行驶地点规定的车速是指行驶在道路负载下(此负载的数值应根据试验车型的满载滑行阻力曲线获得),对带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重复测量,应确保在发动机最低速度相同时,车速相同。

2.3实验工况2.3.1、50km/h,内循环,20min2.3.2、80km/h,内循环,20min2.3.3、50km/h,外循环,20min2.3.4、80km/h,外循环,20min2.3.5、Idle,内循环,30min2.3.6、110km/h,外循环,20min2.3.7、Idle,外循环,30min2.3.8、迅速加速至110km/h,2min2.3.9、降温至30℃,50%RH后(有1000w/㎡光照)80km/h,外循环、2档风量、20min2.4实验记录按照以上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记录所有试验数据。

整车出厂检验质量标准1QBFT0001-2019

整车出厂检验质量标准1QBFT0001-2019

QBTF 001-01整车出厂检验质量标准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发布日期: 2019年月日实施日期:2019年月日工厂Plant更改记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规范整车产品出厂质量检验项目、标准和检验方式,为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提供依据,保障出厂整车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完善工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特制定本标准。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工厂生产的装用燃油动力的整车产品出厂质量检验。

2.引用文件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QC/T900 《整车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3.术语与定义关键检验项:GB7258标准要求的质量检验项目。

重要检验项:GB7258标准未包含,但企业标准、工艺文件要求的检验项目。

例行检验:在生产最终阶段对生产的产品进行100%的检验。

确认检验: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和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在例行检验后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样,依据标准要求对所有质量特性进行的检验。

对工厂检测能力不具备的检测项目,需委外检测。

检测频次不低于相关法规和企业内部标准要求。

监督抽查: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和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在例行检验后的合格产品或经过程检验中待检项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照规定的比例或周期进行的抽样检验。

4.标准内容4.1总则4.1.1分类本标准的内容共分为二部分,即:整车关键检验项质量标准、整车重要检验项质量标准。

4.1.2检验项目的确定整车关键检验项质量标准中的所有检验项目均来源于GB7258标准的相关要求。

整车重要检验项质量标准中的检验项目均来源于但不仅限于企业标准和工艺要求的重要质量特性。

本标准中涉及的抽样检验项目将依据《整车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实施检验与评定。

4.1.3检验方式的调整①静、动态检验项目可依据实际情况在检验作业文件中予以互调,但检验频次不得降低。

②在检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低频检验项目允许向高频检验项目调整。

③若检验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检验频次要求时,由执行单位申请,经主管质量副厂长批准后可临时降低,降低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整车试验管理规范

整车试验管理规范

整车试验管理规范1 目的确保对产品试验进行有效管理,满足设计开发控制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整车试验,包括产品改进和更换零件需要的试验等。

3 术语及定义样车:试验样车,试验样车是指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试制车辆、装有试装样件的车辆,以及作为参考车型的其它车辆。

4 职责4.1 产品技术部(含项目组)4.1.1 负责《产品试验委托单》编制、审批;4.1.2 负责提供《试验样车搭载件清单》;4.1.3 负责提供“重保、关键件”螺栓拧紧力矩、试验样车基本参数信息等技术文件;4.1.4 负责提供新增功能的性能和使用说明书(如 DVD 使用说明书)等;4.1.5 负责协调提供试验所需备件;4.1.6 负责试验过程中的技术指导、问题解决方案制定等。

4.1.7 负责对试验问题进行管控。

4.2 试制试验部4.2.1 负责依据《产品试验委托单》编制《试验大纲》并实施;4.2.2 负责编制《产品试验日报》;4.2.3 负责拟定外委试验委托合同;4.2.4 负责试验过程中试验样车的使用、维护、保养和保管;4.2.5 负责试验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反馈、统计;4.2.6 负责《试验报告》的编写、收集。

4.3 财务部4.3.1 负责对试验费用预算进行审核。

4.3.2 负责受理试验结束后相关费用的报销、付款等流程,对所发生费用进行审核。

5 工作内容5.1 试验流程见下图。

5.2 试验依据5.2.1 试验基于以下情况:a) 产品开发阶段;b) 产品改进,包括更换零件等;c) 法律法规特殊要求。

5.2.2 研发部门应以《产品试验委托单》的形式向试制试验部下达试验任务,《产品试验委托单》中应明确试验目的、详细试验车辆信息及试验要求。

5.2.3 为保证试验任务按计划顺利进行,道路试验里程在10000km以内的应提前两周下达试验任务;道路试验里程在10000km以上的应提前三周下达试验任务,其它紧急任务双方协商解决。

5.2.4 研发部门在下达试验委托任务时应同时提供试验样车搭载件清单、试制故障问题汇总、重保、关键件螺栓拧紧力矩检查记录、试验样车基本参数、使用维护保养等相关文件,明确与试验有关的基本信息。

车辆性能测试硬件配置方案

车辆性能测试硬件配置方案

车辆性能测试硬件配置方案概述在对汽车的性能进行测试时,需要一套专业的测试硬件设备。

本文将介绍一套基本的车辆性能测试硬件配置方案,包括测试仪器的种类、数量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硬件配置方案硬件设备1.车载诊断仪器:用于监测测试车辆各项数据,如速度、转速、油耗等。

2.线性减速器:用于测试车辆的加速度、制动距离等参数,也可以用于测量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稳定性。

3.电子防滑控制装置:用于测试车辆的制动能力和抓地力。

4.轮胎,燃料:测试车辆使用标准轮胎和燃料,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硬件数量对于一般的车辆性能测试,以下是硬件数量的建议:1.车载诊断仪器:每辆测试车辆一个。

2.线性减速器:每两辆测试车辆一个。

3.电子防滑控制装置:每辆测试车辆一个。

4.轮胎,燃料:根据测试需要确定数量。

注意事项1.测试设备和仪器必须得到相应的认证和合格性评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外力、车速、路况和天气等外部因素会影响测试结果,测试时需尽量控制这些变量,以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3.在测试过程中应当注意测试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测试结果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4.测试数据应得到有效存储和分析,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统计和报告。

总结车辆性能测试硬件配置方案对汽车制造和开发的过程非常重要,可以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参考意见。

本文介绍了一套基本的车辆性能测试硬件配置方案,硬件设备包括车载诊断仪器、线性减速器、电子防滑控制装置、轮胎和燃料等,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使用条件。

APQP清单

APQP清单

顾客需求控制程序
商务部 项目小组成员
顾客需求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项目各阶段门关评审未通 过,影响后续项目开展计 划节点时,相关人员需制 《计划变更申请单》说明 延期原因及延期节点,待 项目经理确认后,对后续 项目计划进行相应调整, 各节点延期2次以上(含2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进货检验管理办法 MSA管理办法 MSA管理办法
MSA管理办法 MSA管理办法
项目经理 项目小组成员
商务部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项目各阶段,项目小组成 员根据各自主责版块存在 的问题编制《项目管理 Open Issues 清单》提交 至项目经理处,项目经理 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制定 纠正措施及计划,并于门 关评审过程中进行确认,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结构件输出该报告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 —— —— 实验室控制程序
由供应商提供,我司对其 会签
该实验报告可由供应商提 供,如有我司出具则借鉴 《实验室控制程序》中规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工艺设计人员
产品设计工程师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工艺人员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源文件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备注
项目经理 开发人员(组织多功能小组)

机动车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清单(整车及发动机)

机动车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清单(整车及发动机)

×××公司质量标准Q/CV A701-2020机动车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清单(第一部分:整车及发动机)2020年6月35日编制2020年7月8日发布×××工厂质量管理部发布更改记录目次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5)2.引用文件 (5)3.术语与定义 (6)4.内容 (7)5.附录 (7)附录A 机动车关键质量特性清单(整车) (8)附录B 机动车关键质量特性清单(发动机系统) (14)前言为提高机动车产品质量,保证整车从产品设计、零部件采购、生产制造到质量检验等各环节的评价尺度保持一致,特依据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企业标准编制此文件。

本标准由×××工厂质量管理部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质量管理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机动车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清单(第一部分:整车及发动机)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技术要求的执行单位和验证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机动车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零部件采购、生产制造和整车产品的质量检验等。

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所有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18411机动车产品标牌GB 16735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GB 133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 12428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GB 40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13594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7675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GB 21670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2676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66乘用车外部凸出物GB 20182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GB 11552乘用车内部凸出物GB 11551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6134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GB 26512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GB 20072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11555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40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15741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 15740汽车防盗装置GB 30509车辆及部件识别标记GB 18352.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 18352.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28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1340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763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3847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GB 16170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GB/T 25982客车车内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17676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3.术语与定义3.1机动车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和)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及汽车列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和挂车等,但不包括任何在轨道上运行的车辆。

汽车公告检验项目清单

汽车公告检验项目清单

汽车公告检验项目清单
1. 车辆基本信息,包括车辆品牌、型号、车辆识别代码(VIN 码)、发动机号等基本信息。

2. 车身外观检验,包括车身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生锈等情况,车窗、车灯、车牌等配件是否完好。

3. 车辆动力系统检验,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等部件的工作状态、漏油情况、异响等。

4. 制动系统检验,包括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等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磨损情况。

5. 车辆悬挂系统检验,包括悬挂系统的减震器、悬挂弹簧等部件的工作状态和磨损情况。

6. 车辆灯光及电气系统检验,包括车辆各种灯光(示廓灯、转向灯、制动灯等)和电气系统的工作状态。

7. 车辆底盘及底部检验,包括底盘的腐蚀情况、底部的漏油情
况等。

8. 车辆内饰检验,包括座椅、方向盘、仪表盘、空调、音响等内部设施的完好情况。

9. 车辆安全设施检验,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防盗系统等安全设施的工作状态。

10. 尾气排放检验,包括车辆尾气排放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以上是汽车公告检验项目清单的一般内容,具体的项目清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检验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

混动车型全DVP试验清单

混动车型全DVP试验清单

碰撞安全
碰撞安全 碰撞安全 碰撞安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VOC&气味性 VOC&气味性 VOC&气味性 VOC&气味性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内外饰部
E&E E&E 系统可靠性
产品管理部 产品管理部 产品管理部 产品管理部 产品管理部 产品管理部 产品管理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NVH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换挡品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NVH NVH
NVH NVH
排放
NVH部 NVH部 NVH部 NVH部 NVH部
NVH部 NVH部 NVH部 NVH部 NVH部
NVH NVH NVH NVH NVH
综合主观评价(mastercar 综合主观评价(mastercar) 综合主观评价(批产车验收)(可借用) 综合主观评价(批产车验收)(可借用)
夏季试验(包含可靠性)
冬季试验(包含可靠性)
经济性动力性开发试验(不可共用) 经济性动力性验收试验(小批量可共用)
冷却系开发试验(不可共用) 电池冷却系开发试验(不可共用)
联电 联电 联电 联电 动总 动总 联电 联电 变速箱供应商 变速箱供应商 动力总成部 动力总成部 变速箱供应商
HCU标定 HCU标定 BMS标定 BMS标定 HCU标定 HCU标定 EMS标定 EMS标定 EMS标定 EMS标定 TCU标定 TCU标定 EMS标定 EMS标定 TCU标定 TCU标定 TCU标定 TCU标定 TCU标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车测量
磨合
1500km磨合
3000km磨合(新车做性能试验需要磨合3000km,其他试验需要磨合1500km)
检查性试验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
车速表校正
滑行(初速50km/h)试验
行驶阻力滑行试验
动力性试验
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试验
超越加速性能试验
最高车速试验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最大爬陡坡试验
发动机1000rpm对应各档位下的车速
驾驶性主观评价(3人)
暖机驾驶性评价-发动机(3人)
坡道起步&爬坡能力评价(3人)
换档功能/换档舒适性-手动变速箱(3人)
换档杆行程/换档力测量-手动变速箱
换档杆振动及跳档
驾驶性评价-手动变速箱
GRAB TEST-CLUTCH ASSEMBLY
离合器行程及力的测量
加减油门评价
加速踏板行程及力的测量和评价
经济性试验
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
制动性能试验
制动系统检查性试验
制动磨合试验
单一冷态制动试验
驻坡制动试验
0型试验(不含附加试验)
I型试验-国家标准
应急制动试验
行车制动系统部分失效试验
行车制动系剩余制动性能试验
转弯制动试验
涉水失效制动性能试验
ABS系统制动性能试验
制动系统主观评价(3人)
制动距离试验
踏板感觉试验
制动系统热衰退试验-Prototipo
制动噪声评价(3人)
制动平衡试验
手制动力及行程
brake drag check制动拖曳力确认
parking brake drag check手制动拖曳力确认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间距
下长坡试验
制动磨损-城市工况(5000km)
操作稳定性试验
转向盘扭转振动
转向 KICK BACK测量
转向刚度测量
转向力测量-静态
转向力测量-低速
转向盘垂直振动
前悬架误操作试验
坑洼撞击试验
后轮侧向撞击试验
后轮纵向冲击试验
蛇行试验
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
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试验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转向轻便性试验
稳态回转试验
双移线试验
操控和转向性能主观评价(3人)
连续正弦扫描输入试验
弯道动力变化影响试验
俯仰角测量试验
摆动稳定性试验
后轴最大载质量下操纵稳定性评价
轮胎湿路面试验
防滑链间隙测量
轮胎操纵稳定性舒适性试验
雪地轮胎操纵稳定性试验
轮胎舒适性试验
麋鹿试验
操稳(悬架系统)调校试验
转弯制动试验
汽车重心高度测量
转向系角传动比测量
转向系摩擦阻力测量
增幅正弦转向试验
响应增益试验
平顺性试验
汽车平顺性脉冲输入行驶性试验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性试验
汽车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量
高原气候性试验
热带气候性试验
寒带气候性试验
环境适应性试验
高原气候性试验
热带气候性试验
寒带气候性试验
密封性试验
防雨密封性试验
防尘密封性试验
碰撞性试验
正面碰撞试验
侧面碰撞试验
后撞试验
两车正面对撞(等速和不等速)
两车成角度碰撞(等速和不等速)
车辆静态翻转试验
安全气囊匹配试验
耐久性试验
三万公里强化坏路试验
五万公里综合试验(1.5万公里山路+3.5万公里普路)
十万公里高速试验
三万公里综合性能试验(18000km高环+4000km山路+4000km普路+4000km坏路)十万公里混合工况试验:40000km高速+5000km山路+2000km普路+35000km城市工况五万公里城市工况试验
变工况(变速箱)循环试验(按照1000个试验循环)
1.5万公里山路
耐久性试验-单天里程
高速路试验-600km/天
山区公路试验-288km/天
强化坏路试验-270km/天
一般公路试验-330km/天
越野路试验-140km/天
城市工况试验-210km/天
离合器磨损试验
NVH
主观评价
从顾客角度进行各种路面及工况下整车NVH性能评价
进气系统噪声测量与改进
有和没有进气系统的车内噪声测量
进气口噪声测量
空气滤清器辐射噪声测量
排气系统振动噪声测量
有和没有排气系统的车内噪声测量
排气口噪声测量
排气系统辐射噪声测量
排气系统传声损失
排气系统振动测量
排气系统噪声/振动传递函数检查
空调系统噪声测量
手动调节空调系统噪声
自动调节空调系统噪声
出风口噪声的测量
电器件工作噪声测量与检查
中控锁噪声测量
电动门窗及天窗噪声测量
发动机冷却风扇工作噪声测量
电动后视镜噪声测量
雨刮清洗器电动泵工作噪声测量
燃油泵工作噪声测量
电动座椅电动泵工作噪声测量
发动机振动噪声检查与测量
发动机附件固有频率测量
发动机一阶固有频率测量
发动机附件振动测量
发动机扭振测量
发动机台架噪声测量
助力转向器噪声测量
发动机声强分析
控制件振动测量
变速箱控制杆振动测量
方向盘振动测量
传动系统振动噪声测量
传动轴的模态测试分析
传动系统振动与噪声测量
变速箱的Rattle和Whine声检查评估
车身附件
车内Squeak噪声检查
座椅振动测试
后视镜振动测量
材料隔声性能试验
材料吸声性能试验
密封性检查
防火墙的传声损失
仪表台的插入损失
发动机悬置系统
发动机悬置振动测量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噪声传递函数分析
整车悬架系统
整车舒适性测量
轮胎不平衡引起的车内振动
副车架胶套衰减函数测量分析
悬架振动传递函数分析
车身结构
白车身模态测试分析
车门相关噪声测量
整车模态分析
整车噪声振动测试
整车行驶和滑行时X方向振动测量
发动机怠速整车振动测量
整车车内噪声测量
典型路面上整车车内噪声测量(风噪声)
发动机开启与停止时车内振动噪声测量
整车定置车内噪声测量
轮胎噪声测量
整车加速车外噪声测量
整车怠速噪声测量
匀速车内噪声测量
HVAC
排放与经济性
欧二常温排放检测
欧三常温排放检测
欧三低温排放
欧四常温排放
欧四低温排放
曲轴箱排放物
汽油车双怠速排放污染物
整车八万公里排放耐久性试验
碳平衡法油耗试验(ECE+EUDC)
等速油耗试验
排气背压测量
燃油管路气阻试验
整车空调系统试验
整车空调充注量试验
整车空调降温试验
整车空调升温试验
整车保温试验
冷却系统试验
整车冷却系统验证试验(标准1)
整车冷却系统验证试验(标准2)
温度场试验
发动机舱温度场试验
排气系统温度场试验
耐侯性试验
整车冷启动试验
整车热启动试验
整车耐侯性检查试验
零部件耐侯性检查试验
除霜试验
除雾试验
仪表校核试验
车速表里程表校核
燃油表校核
水温表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