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件 (23张)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总结
一、协同进化
自然选择有利于羚羊种群中肌肉发 达、动作敏捷的个体,也有利于猎豹种
小样!没有 我,你也跑 不了这么快!
小样!没有 我,你跑不 了这么快!
群中跑得快的个体。这两个物种的进化
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
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捕
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
30多亿年前 生命的起源
5.4亿年前 古生代
前寒武纪 寒武纪
2.45亿年前
中生代 6600万年前
新生代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
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 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 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 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 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总结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总结
捕食者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呢? 一般来说,只有动作敏捷、跑得快的捕食者个体才能获得 食物,从而生存下来,繁殖后代。因此,羚羊对捕食者种群的 进化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总结
46亿年前 地球形成
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猎豹追捕羚羊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总结
收割理论:
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捕食者往往 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 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再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 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总结
基因多样性
根本 原因
物种多样性
高中生物《 7.2.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推翻了“神创论”、 “物种不变论”,发 展了拉马克学说,揭 示了生命现象统一性 的原因,解释了生命 多样性,为辩证唯物 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从宏观、中观兼微观 三个层次透视了生态 系统、物种、基因三 个水平上的生物进化 ,结合前人成果发展 为现代综合生物进化 论,提出了共同进化 的观点,影响到了社 会领域
物种多、样性
生态
时期 35亿年前 大约35亿 年~15亿年前
大约15亿年前
生物类型 古细菌
蓝藻和细菌
真核生物
意义 出现了生产者和分解者 出现了有性生殖,实现了 ,加基快因了重生组物进化的速度
第三页,共21页。
时期
生物类型
5.7亿~5.0亿年 海洋中 无脊椎 物
前
种大爆发
大约4亿年前
陆生植物:蕨类植物 陆生动物:(原ju始élè的i
(
)B
A.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
C.兼性厌氧呼吸
D.以上(yǐshàng)都有可能
第十五页,共21页。
学点三 生物进化理论(lǐlùn)在发展
1.中性突变说 (1)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非害即益,大多 数基因突变是中性的。 (2)决定(juédìng)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 自然选择。 2.间断平衡学说 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 交替出现的过程。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地位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其他学说的影响更广泛 和深远,它仍然是以后各个方面研究的基础。
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
第十九页,共21页。
•1C.三o大n(tseānndtà)进
化理论的主要特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从宏观、中观兼微观 三个层次透视了生态 系统、物种、基因三 个水平上的生物进化 ,结合前人成果发展 为现代综合生物进化 论,提出了共同进化 的观点,影响到了社 会领域
物种多、样性
生态
时期 35亿年前 大约35亿 年~15亿年前
大约15亿年前
生物类型 古细菌
蓝藻和细菌
真核生物
意义 出现了生产者和分解者 出现了有性生殖,实现了 ,加基快因了重生组物进化的速度
第三页,共21页。
时期
生物类型
5.7亿~5.0亿年 海洋中 无脊椎 物
前
种大爆发
大约4亿年前
陆生植物:蕨类植物 陆生动物:(原ju始élè的i
(
)B
A.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
C.兼性厌氧呼吸
D.以上(yǐshàng)都有可能
第十五页,共21页。
学点三 生物进化理论(lǐlùn)在发展
1.中性突变说 (1)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非害即益,大多 数基因突变是中性的。 (2)决定(juédìng)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 自然选择。 2.间断平衡学说 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 交替出现的过程。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地位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其他学说的影响更广泛 和深远,它仍然是以后各个方面研究的基础。
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
第十九页,共21页。
•1C.三o大n(tseānndtà)进
化理论的主要特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2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件(26张)

始祖鸟
恐龙是什么时候 灭绝的?恐龙的灭绝 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 怎样的影响?
在白垩纪全部绝 灭。恐龙的绝灭有利 于哺乳动物的繁盛, 使生物进化翻开了崭 新的一页。
新 生 代 少 女 化 石 和 复 原 图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
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 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 高等。
寒武纪时地 球上的生态系统 有什么特点?
陆地上还是一 片荒芜,生物都生 活在海洋中。
3)中生代生物
中生代三叠纪生物复苏,开始出现水生爬行动物,如 鱼龙、蛇颈龙等;侏罗纪是恐龙的天下,发现始祖鸟、 中华龙鸟等,昆虫类也开始繁盛;白垩纪末期也是生物 的灭绝时期,但开始出现被子植物 。
中生代陆地和海洋中的情况
大约是在寒武纪,生活在海洋中。
2)早古生代生物 (寒武纪) 进入早古生代,一些大型的古生物相继出现,如三
叶虫、鹦鹉螺等。出现了生命演化史上的第一次繁荣景 象。在中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古生物是最有代表性 的寒武纪生物群.
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
一些海洋植物开始适应陆地生活,主要 是蕨类植物。
1、中性学说: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 2、物种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1、中性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C
A、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
C、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 D、变异
2、下列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是( B)
A、把生物进行分Biblioteka B、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 C、来自共同祖先的遗传 D、用进废退
3.根据下列自养生物在进化中出现的先后顺
序是
()
• A.A→B→C B.B→A→C C.B→C→A D.C→B→A
必修2遗传与进化《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课PPT课件

隔离
种间
种间
无机环
境
无机环境
基因
物种
基因
生态系统
物种
生态系统
当堂检测
1.虫媒花与某些能够传粉的昆虫表现出了惊人
的相互适应,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D )
A.种内斗争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种间互助的结果 D.共同进化的结果
2.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视觉也
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
1.共同进化
小组讨论思考
1.“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 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应当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而应合理有度地利用生物资源,做一个“精明的捕食者”。 2.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共同进化中,从生物个体和种群两个方面分析, 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从个体考虑,对被淘汰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从种群考虑,无论是对捕 食者还是对被捕食者,都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1.共同进化
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 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1.共同进化捕食
捕食者的 存在是不 是对被捕 食者有害 无益呢?
1.共同进化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捕食者一般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 或年幼的个体,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 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 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 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 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势,这说明( B )
A.生存斗争不分胜负
B.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D.都为生存独自进化
当堂检测
3.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种间
种间
无机环
境
无机环境
基因
物种
基因
生态系统
物种
生态系统
当堂检测
1.虫媒花与某些能够传粉的昆虫表现出了惊人
的相互适应,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D )
A.种内斗争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种间互助的结果 D.共同进化的结果
2.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视觉也
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
1.共同进化
小组讨论思考
1.“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 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应当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而应合理有度地利用生物资源,做一个“精明的捕食者”。 2.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共同进化中,从生物个体和种群两个方面分析, 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从个体考虑,对被淘汰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从种群考虑,无论是对捕 食者还是对被捕食者,都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1.共同进化
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 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1.共同进化捕食
捕食者的 存在是不 是对被捕 食者有害 无益呢?
1.共同进化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捕食者一般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 或年幼的个体,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 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 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 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 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势,这说明( B )
A.生存斗争不分胜负
B.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D.都为生存独自进化
当堂检测
3.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

【例题领悟】
例1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D )
A.基因型
B.不利的基因
C.肽链的结构
D.表现型
例2 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 ) D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
②出现有丝分裂,为以后的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的产生
奠定基础
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 ①② B ①③
5、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约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近年 来在深海中.海底3000米的深海热泉孔周围,都发 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 种还待人们去继续发现。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 接原因是蛋__白__质__多__样_,性 根本原因是_D_N_A_的__多__样__性___。
⑶、昆虫类也开始繁盛 ⑷、白垩纪末期,开始出现被子植物
哺乳动物出现,随后种类大量增加
在进化过程中, 许多物种由于不适应 环境的变化而灭绝了。 例如,在中生代“统 治”地球达1亿年之 久的各种恐龙,在白 垩纪全部绝灭。恐龙 的绝灭为哺乳动物的 兴盛腾出了空间,使 生物进化翻开了崭新 的一页。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
中 生 代
新 生 代
35亿年前 厌氧的单细胞生物
15亿年前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出现
(1)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2)动植物相继登陆
3、为什么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 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 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 多样性,因而加快了进化的速 度。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P125讨论并找出以下问题
4.寒武纪时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物种大爆发在生物 进化中有什么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

1、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为什么? 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
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被捕食者对捕食者的种群有无选择作用呢?? 只有行动敏捷的个体才会捕到食物
3、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 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捕食者”策略。 联系实际:谈谈“精明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 源有何启示?
孔龙蛋
中生代陆地和海洋中的情况
6. 你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 吗?恐龙的灭绝对生物多 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陨石撞击说 物种斗争说 气候骤变说 火山爆发 说 植物中毒说等等
恐龙的绝灭有利于哺乳动 物的繁盛,使生物进化翻 开了崭新的一页。
云南省国家恐龙化石展览馆
新 生 代 少 女 化 石 和 复 原 图
学习目标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讨论展示 1、什么是中性突变理论?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 选择
2、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式的吗? 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结果,而是种群长期稳
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核心:自然选择学说
小结: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间的相互选择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
生物 进化
厌氧 生物
光合 生物
需氧 生物
陆生 生物
共同进化的含义2:生物与环境之间也存在共同进化
学习目标一:共同进化
请思考:
1.请全面概括共同进化的含义?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
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共同进化的原因?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 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1)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动物开始出现,三极生态系统
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被捕食者对捕食者的种群有无选择作用呢?? 只有行动敏捷的个体才会捕到食物
3、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 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捕食者”策略。 联系实际:谈谈“精明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 源有何启示?
孔龙蛋
中生代陆地和海洋中的情况
6. 你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 吗?恐龙的灭绝对生物多 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陨石撞击说 物种斗争说 气候骤变说 火山爆发 说 植物中毒说等等
恐龙的绝灭有利于哺乳动 物的繁盛,使生物进化翻 开了崭新的一页。
云南省国家恐龙化石展览馆
新 生 代 少 女 化 石 和 复 原 图
学习目标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讨论展示 1、什么是中性突变理论?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 选择
2、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式的吗? 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结果,而是种群长期稳
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核心:自然选择学说
小结: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间的相互选择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
生物 进化
厌氧 生物
光合 生物
需氧 生物
陆生 生物
共同进化的含义2:生物与环境之间也存在共同进化
学习目标一:共同进化
请思考:
1.请全面概括共同进化的含义?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
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共同进化的原因?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 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1)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动物开始出现,三极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 7.2.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cèlüè):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 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
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 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第七页,共23页。
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bù tónɡ)物种间的共同进 化
倒挂金钟的花对蜂 鸟传粉的适应
某种兰花(lánhuā) 和专门给它传粉的 娥
第八页,共23页。
螳螂(tángláng)捕食
猎豹追捕斑马
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但是随着蓝藻 (lán zǎo)的出现,使得大气中有了氧气。
共同(gòngtóng)进化的含义2: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也 存在着共
同进化。
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
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解析】B、C、D均为正确的陈述句,但与题意不符。达尔文 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 (zhújiàn)进化而来”的,而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突 然”出现多种动物表明生物也可能有另外的进化方式。
第二十页,共23页。
5.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
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l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灭绝。
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根大,在此前的地层中却
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zhǒnglèi)在寒武纪早期“突
然”
A
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 )
(人教版)
第一页,共23页。
“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
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 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第七页,共23页。
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bù tónɡ)物种间的共同进 化
倒挂金钟的花对蜂 鸟传粉的适应
某种兰花(lánhuā) 和专门给它传粉的 娥
第八页,共23页。
螳螂(tángláng)捕食
猎豹追捕斑马
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但是随着蓝藻 (lán zǎo)的出现,使得大气中有了氧气。
共同(gòngtóng)进化的含义2: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也 存在着共
同进化。
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
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解析】B、C、D均为正确的陈述句,但与题意不符。达尔文 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 (zhújiàn)进化而来”的,而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突 然”出现多种动物表明生物也可能有另外的进化方式。
第二十页,共23页。
5.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
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l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灭绝。
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根大,在此前的地层中却
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zhǒnglèi)在寒武纪早期“突
然”
A
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 )
(人教版)
第一页,共2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瘤菌: 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 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 的一类杆状细菌。
共同进化的含义1: 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地球形成时 原始大气中 是没有氧气 的,但是随 着光合细菌 的出现,使 得大气中有 了氧气
共同进化的含义2: 生物和无机环境间也存在共同进化。
综上所述: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 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 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
高等。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生物进化理论的不断发展
生物进化是如此复杂的,现有的进化理论 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比已经解释的问题还要 多,因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中性进化理论:
“间断平衡学”理论:
……
中生代陆地和海洋中的情况
恐龙是什么时候灭 绝的?恐龙的灭绝 对生物多样性会产 生怎样的影响?
恐龙是什么时候灭 绝的?恐龙的灭绝 对生物多样性会产 生怎样的影响?
在白垩纪全部绝灭。 恐龙的绝灭有利于 哺乳动物的繁盛, 使生物进化翻开了 崭新的一页。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
化石——埋藏在地层中的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 遗物,石化后形成的。 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 证据
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 厌氧的单细胞生物, 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它们生活海洋中。
最早的生物化石--古细菌(距今35亿年)
前寒武纪生物
寒武纪之前(前寒武 纪),地球上的生命 都是非常低级的,主 要是一些单细胞生 物、环节动物、节肢 动物等。
寒武纪时地 球上的生态系统 有什么特点?
陆地上还是一 片荒芜,生物都生 活在海洋中。
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死。
一些海洋植物开始适应陆地生活,主要 是蕨类植物。
中生代生物
中生代三叠纪生物复苏,开始出现水生爬行动物, 如鱼龙、蛇颈龙等;侏罗纪是恐龙的天下,发现始祖 鸟、中华龙鸟等,昆虫类也开始繁盛;白垩纪末期也 是生物的灭绝时期,但开始出现被子植物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 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多样性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进化历程
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物学家终于明 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 近有一个狼群,生存时时处于危险之中。
捕食者 的存在 捕 是不是 食 对被捕 食者有 害无益 呢?
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 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 展的作用。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 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 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 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 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13亿年前真核 生物的红藻化石 的前 水寒 母武 化纪 石地 层 中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
多细胞生物大约是什么时期出现的? 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
大约是在寒武纪,
生活在海洋中。
早古生代生物 (寒武纪) 进入早古生代,一些大型的古生物相继出现,如三叶虫、 鹦鹉螺等。出现了生命演化史上的第一次繁荣景象。在 中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古生物是最有代表性的寒武 纪生物群.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 要内容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 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 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 衍后代有什么意义?
资料:
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 两岸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 的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