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
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引导措施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一、绪论 (1)(一)研究的背景 (1)(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二、乡村旅游消费行为基本理论 (2)(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2)(二)乡村旅游消费行为概述 (3)三、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一)调查设计 (5)(二)调查结果分析 (6)(三)调查研究的结论 (13)四、积极引导消费行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3)(一)开发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 (13)(二)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 (14)(三)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及提高服务质量 (14)(四)改良乡村旅游营销渠道 (15)(五)构建合理的消费结构 (16)五、结语 (16)参考文献 (17)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引导措施摘要以重庆市乡村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构建乡村旅游者行为模型,这是乡村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的需要,也是重庆市乡村旅游研究的需要。
本文主要以重庆市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进行研究和分析,掌握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发重庆市乡村旅游项目及其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和消费行为的理论进行概述;再结合实际问卷的调查,得出相关结论。
从而了解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措施,以促使重庆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重庆乡村旅游消费行为AbstractChongqing city, rural consume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s, build rural tourist behavior model, which is rural tourist fees behavior needs, but also rural tourism in Chongqing research need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Rural Tourism in Chongq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in Chongqing Rural Tourism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analysis, master of Chongqing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the targe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projects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y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Used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al ways, first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concept of rural tourism and an overview of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 draw relevant conclusion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rural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factors, and made a number of rural tourist guide consumer behavior 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tourism in Chongq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Chongqing Rural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一)研究的背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乡村旅游规模尚小,分布比较分散,经营模式仍比较广泛。
乡村旅游以家庭零售户为主,集体户数量少,难以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影响了规模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乡村旅游项目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分散,家庭经营粗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2、产品重复性现象明显,质量和特性仍不足。
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以"农家乐"、"农家采摘"、"生态观光"为主线,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等处的乡村旅游产品基本雷缺乏地方特色。
乡村旅游产品质量较差,吠乏商业包装。
由于产品的同化和低质量,使得乡村旅游经营者主要通过"价格战"进行激烈的竞争,甚至相互拆台。
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特点仍处于较低水平,形成了恶性循环。
3、政府管理职能尚不完善。
虽然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表明,政府的管理职能仍然缺失。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政策偏好,资金支持,资源整合,管理和制度保障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4、消费者引导不到位,消费行为不成熟。
目前,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理解主要局限于一顿可口生态的"农家宴"、一段走马观花式的乡村观光、一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农家采摘等形式单一的旅游活动,忽视了乡村中的风俗民情、文化传统等旅游要素,并没有中短期的体验农家生活,参与到农事生产,"与民同乐"。
消费行为停留在浅层,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深。
5、乡村旅游的文化习俗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虽然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乡村文化习俗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有的是为满足商业需求而设计的。
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俗被扭曲甚至放弃。
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引导措施

在了解了这些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后,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如提升乡村 旅游产品质量、完善旅游设施、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加强旅游宣传等,以进一步促进乡村 旅游消费的发展。
03
CATALOGUE
引导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的措施
跨学科合作与创新研究方 法
鼓励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 等相关学科开展跨学科合作,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 研究方法,更深入地探讨乡村 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引 导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提升旅游产品与服务品质
01
02
03
品质升级
通过提升乡村旅游产品与 服务的品质,满足游客日 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 游客满意度。
体验感优化
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体 验感,创造独特而难忘的 乡村旅游体验,增加游客 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意愿。
文化挖掘
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底蕴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 游产品,增强游客的文化 认同感。
04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汇总
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的自然风光、人 文景观和特色文化是 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乡 村旅游资源,消费者 的偏好和消费行为会 有所不同。
旅游设施与服务
完善的旅游设施和高 品质的旅游服务能够 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促进乡村旅游消费 。相反,设施落后和 服务质量差可能导致 游客流失。
优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精准定位
明确乡村旅游目标市场,进行精 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提高
营销效果。
多元营销
运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如社交媒 体、网络平台等,拓宽营销渠道, 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报告

Part Four
定义:以游览、观赏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主要目 的的旅游消费行为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旅游产品:主要包括景区门票、交通、住宿、餐饮 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定义:以游览、观赏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主要目 的的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者的职业:不同职业的旅游者 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和习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旅游者的性别:性别对旅游者的消 费行为也有一定影响
旅游者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高 低也会影响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收入水平:影响旅 游消费预算和选择
消费观念:对旅游 消费的态度和价值 观
储蓄和负债:影响 旅游消费的决策和 计划
● 特点:度假型旅游消费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旅游时间较长,一般以一周以上为主; * 旅游目的地多 为海滨、山区、温泉等休闲度假胜地; * 旅游方式多为自助游或跟团游; * 旅游消费以住宿、餐饮、交通等 为主。
● * 旅游时间较长,一般以一周以上为主; ● * 旅游目的地多为海滨、山区、温泉等休闲度假胜地; ● * 旅游方式多为自助游或跟团游; ● * 旅游消费以住宿、餐饮、交通等为主。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游客 满意度
汇报人:XX
社交性:旅游消费行为往往与社交活动 相关,如与家人、朋友一起旅行。
文化性:旅游消费行为往往与文化背景 相关,如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Part Three
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和民 俗风情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 文景观
2024年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分析现状前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旅游形式,已经成为了浙江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此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本文将对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分析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数据统计,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的总收入逐年增长,达到了XX亿元。
市场规模潜力巨大,仍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
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显示,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二、市场竞争分析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旅游目的地以及同类型的旅游景区。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地乡村旅游景区采取了多种策略。
一方面,浙江省乡村旅游景区不断提升自身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更新设备、改善旅游体验,以吸引更多游客。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景区注重推广和宣传,通过网络营销、线下宣传等方式,增加知名度和曝光率。
此外,一些景区也与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联动,形成合力,提供更综合的旅游产品。
三、消费者需求与行为分析消费者需求是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消费者追求与自然亲近的感觉,对于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等自然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2.休闲娱乐:消费者期待获得放松和休闲的机会,通过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产品等方式实现。
3.文化体验:浙江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消费者希望通过乡村旅游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4.亲子活动:家庭出游在乡村旅游市场中占据较大比例,消费者需求中包括适合亲子活动的项目和设施。
消费者行为也对市场发展产生影响。
消费者在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时通常会参考口碑评价、线上线下宣传和推荐、价格等因素。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口碑好、服务好、价格合理的景区。
四、市场发展对策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以下策略可供参考:1.产品创新:景区应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提供更丰富多样的体验和服务,例如增加亲子活动项目、开展传统文化体验等。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基于近10年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文献分析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基于近10年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文献分析唐瑕苓1郑菊1张翎燕1杨颖2彭华1(1.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100;2.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100)[摘要]通过研读10年来国内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分析乡村旅游研究发展状况,着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旅游者的感知和动机、当地居民的体验与需求、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国内学者采用了实证分析或定量分析等规范的研究方法,关注了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主题,并建议从政府干预、经济效益评估、居民应对策略、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重构本土理论,提炼研究主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俗旅游;旅游者[中图分类号]F323;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4-42-4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新型旅游模式,其主要特征如下:旅游的时间不再局限于假期;乡村的自然景观、建筑设施与人文等资源都能增强旅游者的感受;拓展了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新兴旅游方式;旅游发展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学者在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实践中存在如利益分配导致乡村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足制约乡村发展、粗放式发展增加环境负荷等问题[1]。
因此,为准确把握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状况,本文对2010—2020年中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炼研究主题并总结研究特征,提出研究展望。
1研究内容综述1.1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1.1.1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李庆磊等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途径[2]。
是丽娜研究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认为两者相互促进、内在统一[3]。
农业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近 年来 . 国学 者主要 围绕 着旅游 消 费行为 研究 的心理 各 学基 础 理 论 , 特别 是 旅 游 者 的感 知 、 望 与满 意 ; 游 目 的 期 旅 地与 旅游产 品 的选 择 , 即旅 游者 旅游动 机和 旅游 购买 决 策过 程 : 游 者 行 为 , 不 同旅 游 方 式 与 细 分 市 场 的旅 游 者 行 旅 即 为 . 游需 求和 市 场等 方面 进 行 了大量 的研 究 , 旅 取得 了 相 当 数量 的研究 成果 . 形成 了一 些可 以解释 旅游 消费 者行 为特 征 的理 论模 型【 我国旅 游 者行 为 研究 起步 晚 , 究 的领 域 主 1 。 研 要 集 中在旅 游地 理 学者 们 关注 的空 间流 动 行 为与 目的地 选 择 、 济学 者关 注 的购 买 与消 费等 方面 枷 经 。 自 1 9 国家 旅 游 局将 年度 旅 游 活 动 的主 题 定 为“ 9 8年 华 夏 城 乡游” 以来 , 国兴 起 了 乡村 旅 游 热 , 对 我国 乡村 旅 全 这
游 的 发 展 起 到 极 大 的 推 动 作 用 。 0 6年 , 家 旅 游 局 将 旅 游 20 国
旅 游 者 进 行农 业 旅 游 目的主 要 为 观 光 游览 、 闲娱 乐 休
和 体 验 乡村 , 尝 农 家 美食 和 购 买 特 色农 产 品 也 占 有很 大 品
比例 ( 1 。 图 ) 值得 注意 的是 旅游 者到 乡村 或 农业 观光 区 以商 务活 动 为 目的所 占比 重很 低 , 以休 闲娱 乐 为 目 的所 占比 而
维普资讯
《 代农 业科 技)o8 第 8期 现 2o 年
工作 研究
农 业旅 游 者行 为 特 征 研 究— — 以 南京 市为例
福州市周边乡村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

乡村 旅 游最 早 出现 于 1 纪 的 欧洲 ,2 9世 0世 纪
8 0年代在 欧美 等发达 国家得 到大规模 的发 展 。乡村 旅游是 指 以乡村空 间环 境 为依 托 ,以乡村 独 特 的生 产形态 、民俗 风情 、生活 形 式 、乡村 风 光 、乡村 居 所 和乡村文 化等 为对 象 ,利用 城 乡差 异 来规 划设 计 和组合 产品 ,集观 光 、游 览 、娱 乐 、休 闲 、度假 和 购物 为一体 的一种 旅游 形式 … 。
游 的研究 主要集 中于 以下几 个 方 面 :乡村 旅游 概 念
行 为模 型 的基础 上补 充 了新 的 内容 ,提 出 了新 的乡
村 旅 游者 消费行 为模 型 J 。
12 研 究意 义 .源自的研究 、乡村旅 游 开发 和发 展 的研究 、乡村旅 游 的 社 区参与 研究 、旅游 扶 贫 研究 、旅 游 效应 研究 、乡
《 国务 院关 于 支持 福 建 省 加 快 建 设 海 峡 西 岸 经 济区 的若干 意见 》 指 出要把 福建 省建 设成 为 “ 中国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 4—1 ;修 订 日期 :20 0— 6— 5 5 01 0 0. 作 者 简 介 :郭 文 茹 ( 9 5一) 18 ,女 ,河 南 省 驻 马 店人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文 化 与旅 游 地 理
第2 2卷第 3期 21 00年 6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UNNA GEOGRAP I NVI N H CE RONM E NT EsB RCH R 】A
V 12 o . 2,No 3 .
Jn u .,2 0 01
福 州 市 周 边 乡 村 旅 游 者 消 费 行 为 研 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研究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乡村旅游。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城市居民对于乡村自然田园风光的向往程度不断加深,乡村旅游也得以迅猛发展。
2006年,国家旅游局在西柏坡举行了2006年我国旅游主题年——“中国乡村游”的启动仪式,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乡村旅游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活动、民俗风情”等旅游吸引物来吸引周边城市居民来游玩为目标,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亲身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深受广大旅游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希望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研究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市场中的消费行为,并对乡村旅游消费市场进行分析。
关键词:乡村旅游;消费行为;
一、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西班牙,当时一些西班牙农场对私有牧场、房屋进行改造,装修成为景点、旅馆,专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而我国乡村旅游则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深圳举办的惹枝节、采摘节等活动,一举开创了我国开办乡村旅游的先河。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
在旅游者需求方面,亲近自然、崇尚郊野游憩已经日益成为市民休闲的主流方式,而自驾车旅游者的攀升更是进一步刺激了乡村旅游市场。
伴随着我国乡村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乡村旅游迅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现有文献已广泛触及乡村旅游各个层面,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又比较快,并受相关学科理论及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程度的影响,乡村旅游开发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而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构成主体,是乡村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研究乡村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可以更好的揭示其消费规律与特征,对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乡村旅游市场分析
(一)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
1.农家乐型
农家乐是以农家为主要旅游资源,以农村其它资源为辅助旅游资源,策划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业、农村、农事作为主要发展载体,重点突出一个“农”字。
农家乐类型除了山东类型外,还有成都“农家乐”、湖
南“农家乐”值得关注。
农家乐的基本特点,一是“农”的特征,置身于“农”的环境中,居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观农家景。
二是“家”的感受,家人聚会,家常菜,家庭消费水平,家庭化休闲,大众化消费。
三是“乐”的体验,农事体验,学习识别农作物,欣赏珍禽、畜禽养殖,参加犁地、摘菜、采果、推磨等。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效载体,只要深入分析本土的乡村旅游资源,“农家乐”旅游就一定能在特色和创新上取得突破。
2.民俗村型
民俗文化村的建设模式分为实地村落和模拟村落两种。
实地村落,或称“原生型民俗村寨”,是在民族地区选择较为典型的天然村落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展现一个活生生的民族生活现状。
实践证明,这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村模式。
模拟村落,是把某一地某些民族的文化生活现状以模拟的形式,保存或重建加以展示,属于主题公园类型。
模拟民俗村往往建在城市周围,以弥补城市旅游资源的缺乏,为开拓客源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保护民俗文化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但不代表民俗旅游发展的方向。
3.田园风光型
田园风光,是广袤田垄与峰林山峦相连、田秀山青、山环水绕、河映山村的美妙景色。
田园风光游是乡村旅游区别于都市旅游最大的韵味。
有于不同地域地质地貌的差异,田园风光又表现出江南田园风光、平原田园风光、山林田园风光、水乡田园风光、梯田田园风光,热带田园风光等不同特点。
4.古村落型
国在明清两朝曾有一个乡村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给后世留下了拥有大量传统民居的古村落,形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我国乡村旅游古村落类型中,以皖赣古村落旅游具有典型性。
皖赣古村落乡村旅游的代表是江西上饶婺源和安徽黄山黟县。
黟县的西递、宏村是乡村旅游中村民聚居地旅游发展的范式。
拥有20年旅游发展历史的黟县,特色是浓郁的乡村聚居文明。
黟县的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11月,乡村旅游的两个集会引人注目,一个是在江西上饶婺源举行“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一个是在安徽黄山黟县召开“中国乡村旅游论坛”。
两个节会议的举办,目的都是促进以乡村聚居地为中心的乡村旅游的发展。
5.果木园林型
果木园林类型以山东果木园林旅游为突出。
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
环境,山东临沂、枣庄两市近年来广泛开展了退耕还林工作,大面积种植果木经济林,在枣庄峰城区出现了万亩石榴园、山亭区的万亩梨园和万亩枣园,临沂郯城县出现了万亩板栗园和万亩银杏园,费县出现了万亩梨园,还出现了一些远近闻名的葡萄村、银杏村、苹果村、梨村等。
枣庄市峄城区以万亩石榴园发展乡村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全国已有很高的知名度,为乡村发展果木与旅游结合的乡村果园观光旅游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
6.观光农场型
观光农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休闲度假环境,回避喧闹,一种家庭式度假,一种朋友聚会。
让游客真正进入休闲休假生活。
每一个观光农场度假休闲旅游项目各不相同,多以农场种养种植的农作物或饲养的家畜为特色。
(二)乡村旅游者的动机
乡村旅游动机是乡村旅游者行为产生的基础,其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握乡村旅游动机可以细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完善其服务体系。
整体上看,乡村旅游动机由主到次可归结为“缓解压力”、“交际”、“求知”和“怀旧”四大类。
并且,大多数的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的动机是以缓解压力类为主导,而怀旧仅是乡村旅游者附带的一种需要。
总的来看,乡村旅游者希望在乡村环境中以旅游方式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同时增进与亲朋好友的感情,怀旧虽然也是乡村旅游动机之一,但其重要性远远低于其它动机。
除此之外,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的旅游动机也存在差异,例如:中年旅游者比青年旅游者更看重通过乡村旅游增进同行亲朋好友的感情;短程乡村旅游者更注重乡村旅游的精神放松功能;文化层次高的乡村旅游者对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更感兴趣。
三、乡村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根据资料显示,与全国平均旅游消费水平相比,乡村旅游消费水平偏低;出游方式以家庭、亲友结伴旅游和单位组织为主,独自一人和参与旅行社组织较少;旅游交通工具以汽车为主,包括私家车单位车;信息来源主要以亲友介绍和电视广播为主,其中旅行社作用不显著;出游距离一般有一个理想的目标距离,选择车程以在 1 小时以内为主;停留时间一般为一天,并且选择不过夜;出游呈现明显的时段性特点,集中在“五一”、“十一”;具有乡村特色,可以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普遍受到青睐。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收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可进入性的增强,居民进行乡村旅游活动会越来越普遍,也会成为城市居民经常性的消费活动。
四、总结
总之,乡村旅游者的主体是城市居民,其主要的旅游动机是缓解压力,并且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是吸引旅游者的一大亮点。
基于此,可以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乡村旅游促销宣传;开展多样的乡村旅游体验活动,使更多的旅游消费者能够参与其中。
未来,乡村旅游会成为旅游业的主导品牌之一。
参考文献:
[1] 沈和江,张天平.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胡绿俊,文军.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J].商业研究,2009,02:153-156
[3] 岳明.乌鲁木齐市农业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12
[4] 韦铭.乡村消费者旅游行为研究——以青岛为例[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