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舞蹈》教案1
大学英雄舞蹈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了解英雄舞蹈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
- 掌握英雄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独立完成英雄舞蹈的表演。
-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英雄舞蹈的历史背景:- 简述英雄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分析英雄舞蹈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2. 英雄舞蹈的基本动作:- 学习英雄舞蹈的基本步伐、手势、眼神等。
- 通过示范和练习,掌握动作要领。
3. 英雄舞蹈的组合:- 学习英雄舞蹈的经典组合,如《英雄赞歌》、《黄河大合唱》等。
- 通过组合练习,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2. 介绍英雄舞蹈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引起学生对英雄精神的敬仰。
(二)基本动作教学1. 示范英雄舞蹈的基本动作,如立正、蹲下、跳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纠正动作要领。
3. 分组练习,巩固动作。
(三)组合教学1. 示范英雄舞蹈的经典组合,如《英雄赞歌》。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组合,掌握动作要领。
3. 分组练习,提高舞蹈表现力。
(四)舞蹈排练1. 学生根据所学动作和组合,进行舞蹈排练。
2. 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排练中的问题。
3. 进行舞蹈排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展示1. 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2.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英雄舞蹈教学视频,用于动作示范。
2. 音乐:英雄舞蹈音乐,用于舞蹈排练和表演。
3. 教材:英雄舞蹈教材,用于学习舞蹈理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英雄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对英雄舞蹈动作和组合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深入了解英雄舞蹈,掌握英雄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热爱。
《英雄的舞蹈》经典

“却说曹操一看,啊呀呀呀呀!”他叫,全身发抖,然后突然寂静。他这 样地高举着两手站着有半分钟。
在寂静中,听到雨落在瓦上的清晰的声音,斜对面的甜甜的胡琴的声 音,和男人装做女人的尖厉的、淫荡的歌声:
哎呀呀 我的心! “曹操心中一想!”高台上的那个精灵,突然地缩下去了,那一块木 头猛力地击在桌子上;然而,这假做的精灵的衰弱的人的心,却瞥见了, 他的听众们,有些涣散,有的在谈话,有的在听着斜对面而笑着。突然地 他觉得有一阵眩晕,他听见对面的歌声唱: 摸一下幺妹的手呀 幺妹生得乖! 他呆住了。同时他觉得手脚发冷,“不好!”他想。忽然地周围的一 切都变得模糊了,他看见了他的女人,她还是非常的年轻,梳着光洁的头, 抱着一个胖胖的孩子,走了进来。 他渴望这个,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温柔的灵魂,整个地爱着他,并 且不计较他的罪恶。所有的人都把他推到这个台子上来,使他发疯一般地 做着怪相,但她,爱他的人,走了进来,含着眼泪告诉他说,这是再不能 够的了! “我再不做丑相了,我要去归田!”他心里面对那个温柔的、亲爱的 人说。
中国传统的自然环境 :绿水、小河、村镇,
中国传统的人文环境:穷人、富人、将军、官员、小姐、少爷, 古旧的英雄气氛。(我们传统观里散发出来的。一 张方桌和一张小的条桌搭成了一个高台,每到黄昏, 坐满了年轻的年老的男子们,——而天气黑下来的时 候,一只蜡烛亮了,有名的说书人张小赖,爬上了高 台。这是很少有过例外的。张小赖十几年来好像从不 会生过病,张小赖在茶馆里生动地叫喊着古代的英雄 们的事迹,从他自己都忘却了的年代直到这个奇怪的、 不可解的今天。
他在寂静中溜下讲台来,回到他的孤居去了。这是可怕的 失败和痛楚。、他梦见吕布一戟刺来,挑下了他的帽子,然后 又向他温柔地笑了一笑。
他醒来就流出了感激的眼泪。他一下午都发烧,非常的不适
语文选修《英雄的舞蹈》课件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建模
环境 情节 人物 主题
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点明事件发生时间(节 令)、地点。(指向环境本身:自然、社会环境)
②为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 (指向情节)
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心境 (指向人物)
的说书艺人张小赖的形象(2分)。
•
• 《北京》4.文章标题“从北京到北京的距 离”有哪几重含义?请结合全文主旨进行 探究。
• 北京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距离,说 明北京空间大;
• 过去的北京(或“传统的北京”)和现在 的北京(或“现代的北京”)的距离,说 明北京变化大;
• 现实能够到达的北京和精神能够抵达的北 京的距离,说明“我”只是一个过客。
(2) 引出下文自己先后拜谒两处墓地的叙写(1 分);并和下文写墓园的“寂静”、无人来访相 照应(1分)。(意思对即可)
• 13.分析第③节和第⑤节在行文中分别有什么 作用。(6分)
• 第③节: • ①由描绘唐壁画过渡到描绘唐美人,(1分)
(内容上) • ②直抒胸臆,为下文对唐美人的描绘奠定了感
情基调:爱唐美人(2分)(结构上)
• 13.文中说缸“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积 淀成舌尖上的故乡”,请概括文中写了哪些 “舌尖上”的滋味。(5分)
• ①粮食的清香; • ②咸鸡蛋的香味; • ③咸菜的清爽风味; • ④腊肉的喷香; • ⑤酸枣醋的清淡味; • ⑥沤柿子的甘甜爽脆。 • (每点1分)
• 14.本文写了与缸有关的人和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 向。(6分)
• 立意提示:
• 立意要抓住“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 可从“绝境与积极心态”、“绝境与生命 精彩”等方面展开思考:人处于绝境时, 只要凭借坚韧的精神力量,激发自身的内 在潜能,就能创造条件开辟新的天地,走 出原有的困境,生命也因此而焕发出耀人 的光彩。绝境之所以为绝境,是它足以置 凡夫庸子于死地,但对那些怀有坚定信念 和远大抱负的人而言,只不过是前进途中 必须跨越的险障,所以经常上演绝处逢生 的好劲。
3英雄的舞蹈(20200509142000)

英雄的舞蹈[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亲狎.(xi á)干瘪.(bi ě)刀枪剑戟.(j ǐ)显赫.(h è) 厄.(è)运瘦削.(xu ē)蹂躏..(r óu)(l ìn) 眩.(xu àn)晕瞥.(pi ē)见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澄(ch én ɡ)澄碧(d èn ɡ)澄清这碗水)(2)哄(h ōn ɡ)哄笑(h ǒn ɡ)哄骗(h òn ɡ)起哄2.语境辨析法(3)她是一个倔强.(ji àn ɡ)的人,你不能勉强.(qi ǎn ɡ)她。
(4)南美洲的秘.(b ì)鲁是一个神秘.(m ì)的图度。
(5)你连文物上的款识.(zh ì)都不认识.(shi),还怎么能说懂文物鉴赏呢?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盘j ù(踞)j ù(倨)傲l ín ɡ(凌)乱l ín ɡ(陵)墓l à(蜡)烛l à(腊)月生y á(涯)山y á(崖)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突然·忽然突然:是表示情况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突如其来,令人觉得很意外,一时无法应付。
忽然:有表示事情很快地发生或变化的意思。
但比起“突然”,令人意外的程度比较小。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游泳前的准备活动不足:没有做足够的热身运动就突然跳到水里,过冷的水温就会刺激并使皮肤、肌肉的血管大量收缩,血流因而减少减慢,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就会引起抽筋。
②也就是从现在有同学才忽然意识到,高考的难度,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也就是从现在开始,才有同学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一些了。
2.消失·消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两者虽然意思很接近,但还是有区别的。
英雄的舞蹈教案

《英雄的舞蹈》教案枣庄三中雷敏教学设想:作为小说选读篇目,本节课通过抓人物形象特点,抓矛盾冲突,探究作品主旨。
设计了怎样的一个张小赖,他是不是英雄、重点设置了哪个最突出的情节,本篇小说的意义,张小赖我想对你说五个大问题,有自主学习,有合作探究,有写作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筛选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写作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课(播放《说书人》主题曲)折一把纸扇,着上一身青衫,紫砂壶壮胆,拍案满堂惊叹,昨日的史诗,还残留些波澜,今天的历史,只能话说两端,春秋早已逝,谁管天道好还。
师陀说:“说书人,就是世人特准的说谎家。
”那么,路翎笔下的说书人张小赖还是不是他的听众特准的说谎家呢二、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
2、鉴赏小说情节,明确矛盾冲突。
三、走进故事(说书人张小赖,一生都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请你说说张小赖的故事。
)PPT快速浏览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张小赖的故事。
明确:说书人张小赖为了对抗胡琴声和歌声,在茶馆极力舞蹈而死去。
四、走进人物(读小说就是在读世界,就是在读人。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张小赖)PPT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张小赖形象(抓住外貌、神态、心理、矛盾冲突等方面,概括形象特点。
)明确:衰老、病弱,仅剩下一副干瘪而可怕的躯体了,可怖的、奇特的的骨架,魔鬼的头颅;生活颓靡,靠吸食鸦片振奋精神,热烈的批评新生活,排斥、拒绝新事物,热衷于自己的旧生活;抱有雄心,崇拜英雄,爱着他的家乡,曾被所有人赏识,曾有显赫的时期,热爱、痴迷说书艺术,渴望幸福。
五、鉴赏人物小说的题目是“英雄的舞蹈”,这样的张小赖是不是英雄小组交流。
1984 年,路翎称自己四十年前的《英雄的舞蹈》描写了一个“复古顽劣的说书人”。
这一“复古”二字就已经将张小赖定性为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的固守者。
一座茶馆,一段生涯,一部英雄传,一腔侠义;一个高台,一副躯壳,一通小丑舞,一世悲凉。
六、后来发生了什么为了表现他排斥、拒绝新事物,本文设置了哪个最突出的情节舞蹈,通过舞蹈排斥、抗争新事物,揭示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
高中语文《英雄的舞蹈》名师课件 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选读》

张小赖人物形象
• 张小赖是村镇上的一个说书艺人
• 他衰老、病弱 怕的躯体
干瘪而可
• 他妄图以古旧的英雄气氛对抗新的精
而死。 • 这个形象显示了旧思想旧文化的脆弱。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 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 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 的道理(寓意)。国画在对客观事物 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 见大的方法,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起 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 用。
张小赖不是英雄,他只是一个做着英雄梦 的普通人。
他生活在周围人热烈的追捧中。 那是一个渴望英雄的时代,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渴望英雄。也许是因为生活的苍 白。 这样的一个时代,也注定是新旧思想碰 撞的年代,而碰撞产生的火花,也注定要 产生英雄,使普通人变成英雄。所谓时势 造英雄,就像张小赖这样。
与其说台下人是麻木的,不如说他们是迷 茫的。他们缓慢的生活节奏,对于他们理 解之外的世界,表现出孩童般的无知;但 他们也不像张小赖这样固执。更多的,是 庸俗的好奇,甚至是有莫名的起哄心理 的。
都承认,增强了对张小赖的讽刺效果。
谢谢
激情展示
1.请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试分析 张小赖的形象特点,并探究这个形 象的塑造有什么寓意。
2.请结合文本,从创作风格的 角度,谈谈这篇小说的是像 油画、国画还是漫画。
3.小说以“但这个故事,并没 有什么其他的意义。”作为 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小 说只是写张小赖一个人的事 情吗?试阐述理由。
合作探究
1.请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试分 析张小赖的形象特点,并探究 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寓意。
2.请结合文本,从创作风格的角 度,谈谈这篇小说的是像油画、 国画还是漫画。
英雄的舞蹈

6
细读文本,借助分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探究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 1、张小赖的疯狂是不是唱歌人刺激的,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2、张小赖说书,与男女拉胡琴唱歌。张的听众跑了一半,这是不是有 什么意味?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说故事背景是一个新旧文化、新旧思想的交会的时代,用张小赖的话讲就是一 个“这个奇怪的、不可解的”的时代。对“新生活”有些朦胧的追求。文中所写的 “毛毛雨”“何日君再来”也正是这种新生活的体现。但是这种新的具有世俗吸引力 的现代文明,代表着时代进步的音乐在张小赖看来却是靡靡之音,是“淫词小调”, 是“伤风败俗”,和他一直所景仰的虚妄的古旧的英雄气氛是完全不相容的,于是他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声嘶力竭地在维护着已有的社会秩序,“他要唤回那些古代的英雄 们来,以与现在的生命、丑恶、失望抗衡”。
叫,猛力地拍(8)
我是替天行道!
猛力地、愤怒地拍了一下(14)
却说曹操一看····
高举两手,站起来,叫,全身发抖(15)
突然地惊觉
发着颤,不顾一切地叫了起来(26)
嘶喊,跳跃。(27)拼命地,愤怒地叫(29)
唱、打拳、舞棍·······大叫一声扑翻了条桌,跌在地上了····
5
作者笔下,张小赖“衰老、病弱,仅剩下一副干瘪而可 怕的躯体了”,居住的环境是“凌乱的、污黑的板床” , “可怖的、奇特的骨架”,“魔鬼的头颅”,“假做的精灵 的衰弱的人的心” 以及“精瘦的、可怕的魔鬼”等。
8
单元主题:后来发生了什么
《英雄的舞蹈》 辛亥革命从制度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并未革去普通民众骨子里那种
根深蒂固的奴役、被奴役的劣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张小赖”的死带来
大学英雄舞蹈教案设计思路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英雄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英雄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2. 学生在舞蹈中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英雄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 学生在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和团队配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英雄舞蹈视频,让学生欣赏并初步了解英雄舞蹈的风格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舞蹈有哪些特点?它传达了怎样的情感?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英雄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包括舞蹈的节奏、步伐、手势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三、巩固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选取一个英雄舞蹈动作进行反复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提醒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检查学生对英雄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英雄舞蹈中的团队协作技巧,包括如何配合、如何表达情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团队协作技巧,注意动作的默契和情感的表达。
三、巩固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练习,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团队的力量。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加舞蹈活动,提高自己的舞蹈素养。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
2. 动作掌握:学生对英雄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协作:学生在舞蹈中的团队配合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精英中学学生课堂导学提纲 编号:YWTG-选修3 (2013-3-12) 高二语文(文) 编制:宗胜男
高二语文导学提纲 第 1页 (共2页) 高二语文导学提纲 第 2页 (共2页)
英雄的舞蹈(路翎)2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分析张小赖的形象特征及其塑造的寓意。
2.探究小说的创作风格。
3.探究小说的社会根源。
学习重难点:分析张小赖的形象特征,探究小说的创作风格。
【学法指导】
《英雄的舞蹈》是路翎受鲁迅影响所写的一篇关于对新思想、新文化进行排斥的文章。
本节课通过对张小赖形象的分析,探究小说的创作风格。
分析人物形象方法:1)借助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借助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3)借助作者倾向来分析人物形象。
【自主探究】
研读文章
1.请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试分析张小赖的形象特点,并探究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寓意。
2.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国画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一种,注重透视关系,讲究人物比例,强调色彩变化,画出的人物十分真实,但并不适合画大型的风景。
请结合文本,从创作风格的角度,谈谈这篇小说的是像油画、国画还是漫画。
3.小说以“但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
”作为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小说只是写张小赖一个人的事情吗?试阐述理由。
【知识链接】
走近路翎笔下的人物:
路翎笔下的主要人物似乎都有点神经质,其性格和心理是不稳定的,甚至都有点疯狂与变态。
①比如《蜗牛》中,乡村贫苦女人秀姑突然遭到了丈夫的毒打,路翎这样描写秀姑的心情: 在黄述泰的拳头的闪耀下,秀姑看见了淡蓝色的天空,并看见了一只云雀轻盈地翔过天空。
秀姑看见,于是凝视,觉得神圣。
秀姑咬牙打颤,挣扎着,企图使丈夫注意阳光和天空。
而领受她心中的严肃和怜惜。
在她的痛苦中,她是得到了虔敬的感情。
她停止了挣扎。
黄述泰放开她的时候,她闭上眼睛,躺在荆棘上,觉得为了她所受的苦,那个温柔、辉煌、严肃的天空是突然降低,轻轻地覆盖了她。
她觉得云雀翔过低空,发出歌声。
在她嘴边出现了不可觉察的笑纹。
②路翎的小说语言不像萧红的《呼兰河传》那样抒情而感伤,他似乎不是用笔在描写他的人物,而是用鞭子在抽打他的人物,把他的人物抽打得满身血痕。
冗长的句子是鞭子的长度,贬义的词句是鞭子上的毒刺。
你看他这样描写一个人的吃饭: 他底方正的大黑嘴发出粘腻的大声,可怕地咀嚼着:他底红色的大舌头送出唾液来,舔着碗边,舔着嘴唇,象一头野兽在舔着骨头。
在桌子底下他底腿不住地因肉体底兴奋而颤抖,使得黑娃子恐惧会有一个爆栗要落到自己额上来,不安地把屁股向凳子底另一端移动。
……………………………
…
…
装……………………………订………………………………线…………………………
石家庄精英中学学生课堂导学提纲编号:YWTG-选修3 (2013-3-12)高二语文(文)编制:宗胜男高二语文导学提纲第3页(共2页) 高二语文导学提纲第4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