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不等式复习教案 不等式复习课(1)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复习教案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教案鸡东一中许艳华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3.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会“逆向”地思考问题,灵活的解答问题.二、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教学难点: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整理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和知识链接1.知识结构图2.知识链接1.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 、“≥”、“≤”.2.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的表示出来,具体表示方法是先确定边界点。
解集包含边界点,是实心圆点;不包含边界点,则是空心圆圈;再确定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说明: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有区别的,不等式的解是不确定的,是一个范围,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则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那么__a c b 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0a b c >>,那么__ac bc (或___a b c 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如果a b >,0c <那么__ac bc (或___a b c c) 说明: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①a -b>O ⇔a>b ;②a -b=O ⇔a=b ;③a-b<O ⇔a<b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是ax+b>O 或ax+b<O(a ≠O ,a ,b 为已知数). 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5)化系数为1.说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说明:判断一个不等式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需满足两个条件:①组成不等式组的每一个不等式必须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且未知数相同;②不等式组中不等式的个数至少是2个,也就是说,可以是2个、3个、4个或更多.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通常利用数轴来确定.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尝试练习1.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为什么?(1)3> 2 (2)a 2+1> 0 (3)3x 2+2x (4)x < 2x+1 (5)x=2x-5(6)x 2+4x < 3x+1 (7)a+b ≠c 2.用不等式表示:(1) a 是负数;(2) a 是非负数; (3) x 的6倍减去3大于10; (4)y 的 与6的差小于1; (5)y 的 与6的差不小于1 3.单项选择:(1)由 x >y 得 ax >ay 的条件是( ) A.a >0 B.a <0 C.a ≥0 D.a ≤0 (2)由 x >y 得 ax ≤ay 的条件是( ) A.a >0 B.a <0 C.a ≥0 D.a ≤0 (3)由 a >b 得 am2>bm2 的条件是( )A.m >0B.m <0C.m ≠0D.m 是任意有理数 (4)若 a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4a >4B.a+5>6C. <D.a-1<0 4.设a >b ,用“<”或“>”填空:(1)a-3 b-3 (2) (3) -4a -4b (二)展示交流.,545312).(1表示出来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解不等式内江市例-≥-x x例2:高速公路施工需要爆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操作人员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破前跑到400米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索燃烧速度是1.2厘米/秒,人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问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例3.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a的值或取值范围:1)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x<5;2)已知x=5是不等式的解(三)检测反馈1,填空(1)若2a<-b,则-2a___b.(2)不等式x-3>-4的解集是________.(3)若a+2=4,则不等式2x+a<3的解集是_______.(4)当x=________时,代数式3x+4的值为正数.(5)代数式3m+2的值小于-2,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6)若2x=3+k的解集是负数,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7)若a+|a|=0,那么a_____;若a-|a|<0,那么a_______;若a+|a|>0,那么a______.(8)若|3a-5|=5-3a,则a______.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它的解集强化记忆1.在判断不等式成立与否或由不等式变形求某些字母的范围时,要认真观察不等式的形式与不等号方向。
不等式复习教案人教版

- 不等式的性质:
-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② 不等式的解法
- 重点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组、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 含绝对值不等式 |2x - 3| ≤ 1 的解集。
十.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购物折扣、水池水量等,让学生感受到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讨论与合作,促进学生互动: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信息化资源:网络教学资源、数学软件、教育应用程序等。
4.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投影展示等。
5. 教学辅助工具:数轴、不等式图形展示工具等。
6. 教学评价工具:习题、测验、课堂表现评估等。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不等式复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不等式的奥秘。
3. 不等式的解法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求解。
(2)解不等式组:分别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确定解集。
不等式复习教案

不等式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不等式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学生在不等式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提供练习机会,巩固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不等式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包含不等式相关知识点的教科书。
2. 题库:包含不等式练习题的题库或工作簿。
3. 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投影仪等。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不等式的概念,例如:“假设你有一张50元的红包,你想买一些糖果和饼干,但是你不能花光所有的钱。
你能够购买的物品有哪些限制呢?”概念复习:2. 提醒学生不等式的符号及其含义,例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3. 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例如:相等的两个数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会发生改变等。
解不等式:4. 提供一些简单的不等式例子,引导学生一起解决,例如:2x + 3 > 7。
5. 解释解不等式的步骤,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除以正数不改变不等号方向、除以负数改变不等号方向等。
练习:6.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解答,确保涵盖不等式的各种类型和难度级别。
7.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讲解和讨论,解释正确答案的求解过程。
应用:8.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一个游乐园门票的价格是每人30元,你有100元,你最多能带几个朋友一起去游乐园?”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9. 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10.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巩固不等式的知识和技能。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的不等式问题,并尝试解决它们。
12. 提供更多挑战性的不等式练习题,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
评估:13. 设计一些评估题目,测试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4.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5. 将不等式与其他数学概念(如代数方程、函数等)进行联系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等式。
初三不等式复习教学设计

初三不等式复习教学设计引言:初三数学中的不等式是一个重要而难以掌握的概念。
不等式作为代数学中的基础内容,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设计初三不等式的复习教学方案。
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2. 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包括加减乘除同一个正数和负数时不等式的变化规律等;3. 能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4.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2. 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的解法;4. 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大于100公斤,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描述?引入不等式的概念。
2. 学习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通过清晰明了的例子和图示,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符号表示法,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3. 探究不等式的性质: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发现不等式在加减乘除同一个正数和负数时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相应的性质。
4. 学习不等式的解法:以一元一次不等式为例,通过解题步骤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加减法、乘除法、移项等方法解决不等式的技巧。
5. 拓展应用:引入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不等式在购物打折、温度范围选择、体育锻炼等方面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简明扼要、图示明了的讲解,为学生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2. 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的性质和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思路和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初中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教案3 人教版
![[初中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教案3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826f3ca8114431b90dd8b0.png)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一节、知识梳理一、学习目标1.掌握不等式及其解(解集)的概念,理解不等式的意义.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并会用不等式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3.会用数轴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二、知识概要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一般地,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称之为此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5.不等式的性质: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二: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6.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重点难点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不等式和不等式解集的理解.四、知识链接本周知识由以前学过的比较大小拓展而来,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解题的工具,并为以后学的不等式组打下基础.五、中考视点不等式也是经常考到的内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以解不等式为主.有时在一些解答题中也要用到不等式,利用不等关系求范围等.第二节、教材解读1. 常用的不等号有哪些?常用的不等号有五种,其读法和意义是:(1)“≠”读作“不等于”,它说明两个量是不相等的,但不能明确哪个大哪个小.(2)“>”读作“大于”,表示其左边的量比右边的量大.(3)“<”读作“小于”,表示其左边的量比右边的量小.(4)“≥”读作“大于或等于”,即“不小于”,表示左边的量不小于右边的量.(5)“≤”读作“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表示左边的量不大于右边的量.2. 如何恰当地列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1)找准题中不等关系的两个量,并用代数式表示.(2)正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多、少、快、慢、增加了、减少了、不足、不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非负数、至多、至少等的确切含义.(3)选用与题意符合的不等号将表示不等关系的两个量的代数式连接起来.根据下列关系列不等式:a的2倍与b的的和不大于3.前者用代数式表示是2a+ b.“不大于”就是“小于或等于”.列不等式为:2a+b≤3.3.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注意什么?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要注意两点:一是边界;二是方向.若边界点在范围内则用实心点表示,若边界点不在范围内,则用空心圆圈表示;方向是对于边界点而言,大于向右画,而小于则向左画.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下列两个不等式:x>-3;x≤2.第三节、错题剖析一、去括号时,错用乘法分配律【例1】解不等式3x+2(2-4x)<19.错解: 去括号,得3x+4-4x<19,解得x>-15.诊断: 错解在去括号时,括号前面的数2没有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正解: 去括号,得3x+4-8x<19,-5x<15,所以x>-3.二、去括号时,忽视括号前的负号【例2】解不等式5x-3(2x-1)>-6.错解: 去括号,得5x-6x-3>-6,解得x<3.诊断:去括号时,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前面的“-”,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错解在去括号时,没有将括号内的项全改变符号.正解: 去括号,得5x-6x+3>-6,所以-x>-9,所以x<9.三、移项时,不改变符号【例3】解不等式4x-5<2x-9.错解: 移项,得4x+2x<-9-5,即6x<-14,所以诊断: 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移项和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一样,移项就要改变符号,错解忽略了这一点.正解: 移项,得4x-2x<-9+5,解得2x<-4,所以x<-2.四、去分母时,忽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例4】解不等式错解: 去分母,得6x-2x-5>14,解得诊断: 去分母时,如果分子是一个整式,去掉分母后要用括号将分子括起来.错解在去掉分母时,忽视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正解: 去分母,得6x-(2x-5)>14,去括号,得6x-2x+5>14,解得五、不等式两边同除以负数,不改变方向【例5】解不等式3x-6<1+7x.错解:移项,得3x-7x<1+6,即-4x<7,所以诊断:将不等式-4x<7的系数化为1时,不等式两边同除以-4后,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同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要改变方向,因此造成了错解.正解:移项,得3x-7x<1+6,即-4x<7,所以x>【例6】 x2与a的和不是正数用不等式表示.错解及分析: x2+a<0. 对“不是正数”理解不清.x2与a的和是0或负数.正解: x2+a≤0.【例7】求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错解及分析:整理得,3x≤16,所以故其非负整数解是1,2,3,4,5.本例的解题过程没有错误,错在对“非负整数”的理解.正解:整理得,3x≤16,所以故其非负整数解是0,1,2,3,4,5.【例8】解不等式3-5(x-2)-4(-1+5x)<0.错解及分析:去括号,得3-x-2-4+5x<0,即4x<3,所以本题一是去括号后各项没有改变符号;二是一个数乘以一个多项式时应该把这个数和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正解:去括号得3-x+10+4-20x<0,即-21x<-17,所以【例9】解不等式7x-6<4x-9.错解及分析:移项,得7x+4x<-9-6,即11x<-15,所以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移项和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一样,都要改变符号.正解:移项,得7x-4x<-9+6,即3x<-3,所以x<-1.【例10】解不等式错解及分析:去分母,得3+2(2-3x)≤5(1+x).即11x≥2,所以错误的原因是在去分母时漏乘了不含分母的一项“3”.正解:去分母,得30+2(2-3x)≤5(1+x).即11x≥29,所以【例11】解不等式6x-6≤1+7x.错解及分析:移项,得6x-7x≤1+6.即-x≤7,所以x<-7.将不等式-x≤7的系数化为1时,不等式两边同除以-1,不等号没有改变方向,因此造成了错解.正解:移项,得6x-7x<1+6.即-x≤7,所以x≥-7.【例12】解关于x的不等式m(x-2)>x-2.错解: 化简,得(m-1)x>2(m-1),所以x>2.诊断: 错解默认为m-1>0,实际上m-1还可能小于或等于0.正解: 化简,得(m-1)x>2(m-1),①当m-1>0时,x>2;②当m-1<0时,x<2;③当m-1=0时,无解.【例13】解不等式(a-1)x>3.错解:系数化为1,得x>.诊断:此题的未知数系数含有字母,不能直接在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这个系数,应该分类讨论.正解:①当a-1>0时,x>;②当a=1时,0×x>3,不等式无解;③当a-1<0时,x<.【例14】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错解:两个不等式相加,得 x-1<0,所以x<1.诊断:这是解法上的错误,它把解不等式组与解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混为一谈,不等式组的解法是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得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而不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正解:解不等式组,得.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它们的解集,如图,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例15】解不等式组错解:因为5x-3>4x+2,且4x+2>3x-2,所以 5x-3>3x-2.移项,得5x-3x>-2+3.解得 x>.诊断:上面的解法套用了解方程组的方法,是否正确,我们可以在x>的条件下,任取一个x的值,看是否满足不等式组.如取x=1,将它代入5x-3>4x+2,得2>6(不成立).可知x>不是原方程组的解集,其造成错误的原因是由原不等式组变形为一个新的不等式时,改变了不等式的解集.正解:由5x-3>4x+2,得x>5.由4x+2>3x-2,得x>-4.综合x>5和x>-4,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5.【例16】解不等式组错解:由不等式2x+3<7可得x<2.由不等式5x-6>9可得x>3.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诊断:由不等式性质可得,2>3,这是不可能的.正解:由不等式2x+3<7可得x<2.由不等式5x-6>9可得x>3.所以原不等式组无解.【例17】解不等式错解:去分母,得3-4x-1>9x.移项,得-4x-9x>1-3合并,得-13x>-2系数化为1,得诊断:本题忽视了分数线的双重作用,去分母时,若分子为多项式,应对其加上括号.正解:去分母,得3-(4x-1)>9x去括号,得3-4x+1>9x.移项,得-4x-9x >-1-3合并,得-13x>-4系数化为1,得【例18】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2B. a≤2C. a>2D. a≥2错解及分析:原不等式组可分为得a<2,故选A.当a=2时,原不等式组变为解集也为x>2.正解:应为a≤2 ,故选B.【例19】解不等式组错解:②-①,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3.诊断:错解中把方程组的解法套用到不等式组中.正解:由不等式2x<7+x得到x<7.由不等式3x<x-6得到x<-3.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第四节、思维点拨一、巧用乘法【例1】解不等式0.125x<3.【思考与分析】此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只需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125,就可以化系数为“1”,但是较繁.不如利用不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乘以8要比两边同除以0.125解得简捷.解:两边同乘以8,得x<24.二、巧去分母【例2】解不等式【思考与分析】常规方法是先去分母,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可先进行移项.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x≥-1.【例3】解不等式【思考与分析】常规方法是去分母,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但我们会注意到“0.25×4=1,0.5×2=1”,则利用分数的性质,对左边第一项分子、分母同乘以4,第二项分子、分母同乘以2,这样就可以化去分母并且系数为整数.解:利用分数的性质(即左边第一项分子、分母同乘以4,第二项分子、分母同乘以2),得8x+4-2(x-2)≤2,去括号,得8x+4-2x+4≤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6两边同时除以6得x≤-1.三、根据已知条件取特殊值【例4】设a、b是不相等的任意正数,又x=,则x、y这两个数一定是()A.都不大于2B.都不小于2C.至少有一个大于2D.至少有一个小于2【思考与分析】不妨取a=1,b=3,得x=10,y=从而排除A、B,再取a=3,b=4,得,从而排除D,故选C.答案:C.【反思】用特殊值法解选择题时,如果所取的特殊值使部分选项取得相同的结果,则应另选特殊值再验,直至选出答案.四、根据数轴取特殊值【例5】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是如下图中的()【思考与分析】本题的常规方法是先解不等式组,然后再对照各选项选出正确答案,由于这样做要解不等式组,比较麻烦.仔细观察各选项中的数轴,有两个特殊数2,-1,不妨先取x=2,代入不成立,故可排除A、B.再取x=0,代入不成立,又可排除C,从而选D,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又减少了出错的机会﹒答案:D.【反思】用特殊值法解选择题时,要综合运用验证法,排除法等技巧,快速选出正确答案﹒比较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可以运用求差法:如果a-b>0,则a>b;如果a-b<0,则a<b.运用求差法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是:(1)作差;(2)判断差的符号;(3)确定大小.【例6】设x>y,试比较代数式-(8-10x)与-(8-10y)的大小,如果较大的代数式为正数,则其中最小的正整数x或y的值是多少?【思考与分析】根据求差法的步骤我们先求出两个式子的差,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x>y,来判断这个差的符号,从而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解:由两式作差得-(8-10x)-[-(8-10y)]=-8+10x+8-10y=10x-10y.因为x>y,所以10x>10y,即10x-10y>0.所以-(8-10x)>-(8-10y).又由题意得-(8-10x)>0,即x>,所以x最小的正整数值为1.【例7】有一个三口之家准备在假期出外旅行,咨询时了解到东方旅行社规定:若父母各买一张全票则孩子可以按全票的七折购票;而光明旅行社则规定:三人均可按团体票计价,即按全票的80%收费.若两家旅行社的票价相同,则实际哪家收费较低呢?【思考与分析】要比较哪家旅行社的收费低,我们可以先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两家旅行社需要的费用,然后根据求差法的步骤,求出两个式子的差,再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这个差的符号即可比较出哪个旅行社的费用低.解:设这两家旅行社全票的价格为a元,依题意东方旅行社的收费为2a+70%a=2.7a,光明旅行社的收费为3a×80%=2.4a.因为2.7a-2.4a=0.3a>0,所以实际上光明旅行社的收费较低.【反思】在解题时我们为什么设这两家旅行社全票的价格为a元呢?因为如果不设的话,我们即使知道用求差法比较大小,也无从下手.五、巧去括号【例8】【思考与分析】观察题目中的括号及数字的特点可先考虑去中括号,再去小括号,这样会使运算简便.解:去中括号,得去分母,得 3x+60<28+8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32,【思考与分析】观察题目中的括号及数字的特点可从里向外去小括号,给后面的运算带来方便.解:去小括号,得六、巧用“整体思想”【例9】解不等式:【思考与分析】观察题目中括号内外可知都有相同的项:2x-1,我们把2x-1视为整体,再去中括号和分母,则可使运算简捷.解: 3(2x-1)-9(2x-1)-9<5.合并同类项得-6×(2x-1)<14.解得反思:我们在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我们要善于观察题目的特点,巧去括号可使运算简便.【例10】在欧洲足球锦标赛中,共有16支队伍参加比赛,争夺象征欧洲足球最高荣誉的“德劳内杯”.16支队伍被分成4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即每个队需同其他三个队各赛一场),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每组按照积分的前两名出线进入前八强,每个队在小组赛中需积多少分,才能确保出线?【思考与分析】根据题意,只有小组赛中的积分的前两名才能出线,我们可以分几种情况来讨论出线积分的多少.(1)若某一队三战全胜积9分,则同组的另一小队需保证小组第二才有出线的希望,在剩下的两场比赛中,它有六种可能:两场全胜积6分,一胜一平积4分,一胜一负积3分,两平积2分,一平一负积1分,两负积0分.(三场比赛,肯定有一场负)因此,在这种情况中,至少积6分才能确保出线;(2)若某一队三战两胜一平积7分,则小组第二至少要两胜积6分才能出线;(3)若某一队三战两胜一负积6分,则其他两个队也可能三战两胜一负积6分,这样三队同积6分,不能确保小组出线.由以上思考讨论可知,在小组赛中,积分可能出现三个队积分相同,为了确保出线,至少需积7分,才能保证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解:需7分.【小结】通过解题过程我们知道做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按积分多少排名次;积分相等的两队,净胜球数多的队名次在前;积分、净胜球数都相等的球队,进球数多的队名次在前;分析有关足球比赛的问题时,不能单纯的利用不等关系判断,还要注意到相互之间的胜负关系.第五节、竞赛数学【例1】满足的x的值中,绝对值不超过11的那些整数之和等于 .【思考与分析】要求出那些整数之和,必须求出不等式的绝对值不超过11的整数解,因此我们应该先解不等式.解:原不等式去分母,得3(2+x)≥2(2x-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8,即x≤8.满足x≤8且绝对值不超过11的整数有0,±1,±2,±3,±4,±5,±6,±7,±8,-9,-10,-11.这些整数的和为(-9)+(-10)+(-11)=-30.【例2】如果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3(x+4)=2a+5的解大于关于x的方程的解,那么().【思考与分析】这道题把方程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问题,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由于第一个方程的解大于第二个方程的解,只要先分别解出关于x的两个方程的解(两个解都是关于a的式子),再令第一个方程的解大于第二个方程的解,就可以求出问题的答案.解:关于x的方程3(x+4)=2a+5的解为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由题意得,解得.因此选D.【例3】如果,2+c>2,那么().A. a-c>a+cB. c-a>c+aC. ac>-acD. 3a>2a【思考与分析】已知两个不等式分别是关于a和c的不等式,求得它们的解集后,便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解: 由所以a<0.由2+c>2,得c>0,则有-c<c.两边都加上a,得a-c<a+c,排除A;由a<0,c>0,得ac<0,-ac>0,从而ac<-ac,排除C;由a<0,两边都加上2a,得3a<2a,排除D.答案应该选B,事实上,由a<0,得-a>0,从而-a>a,两边同时加上c,可得c-a>c+a.【例4】四个连续整数的和为S,S满足不等式,这四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平方差等于 .【思考与分析】由于四个数是连续整数,我们欲求最大值与最小值,故只须知四数之一就行了,由它们的和满足的不等式就可以求出.解:设四个连续整数为m-1,m,m+1,m+2,它们的和为S=4m+2.由<19,解得7<m<9.由于m为整数,所以m=8,则四个连续整数为7,8,9,10,因此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平方的差为102-72=51.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但除零以外,绝对值都是表示两个数的绝对值,即一个数与它相反数的绝对值是一样的.由于这个性质,含有绝对值号的不等式的求解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个实数a的绝对值记作∣a∣,指的是由a所惟一确定的非负实数: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性质:(1)∣a∣≥∣b∣b≤|a|或b≥-|a|,∣a∣≤∣b∣∣b∣≤a≤∣b∣;(2)∣a∣-∣b∣≤∣a+b∣≤∣∣a∣+∣b∣;(3)∣a∣-∣b∣≤∣a-b∣≤∣a∣+∣b∣.由于绝对值的定义,含有绝对值号的代数式无法进行统一的代数运算.通常的手法是按照绝对值符号内的代数式取值的正、负情况,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不含绝对值号的代数式进行运算,即含有绝对值号的不等式的求解,常用分类讨论法.在进行分类讨论时,要注意所划分的类别之间应该不重、不漏.下面结合例题予以分析.【例5】解不等式|x-5|-|2x+3|<1.【分析】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符号前后的变号.分三个区间讨论:解:(1)当当x≤时,原不等式化为-(x-5)-[-(2x+3)]<1,解得x<-7,结合x≤,故x<-7是原不等式的解;(2)当<x≤5时,原不等式化为-(x-5)-(2x+3)<1,解得是原不等式的解;(3)当x>5时,原不等式化为:x-5-(2x+3)<1,解得x>-9,结合x>5,故x>5是原不等式的解.综合(1),(2),(3)可知,是原不等式的解.第六节、本章训练基础训练题1.不等式x+3<6的非负整数解为().A. 1,2B. 1,2,3C. 1,2,0D. 1,2,3,02.已知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不超过27且大于10,这样的数组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的值不小于-2,则a的取值范围是().4.若+2x的值不大于8-的值,那么x的正整数解是 .5.小明准备用26元钱买火腿肠和方便面,已知一根火腿肠2元,一盒方便面3元,他买了5盒方便面,还可以买多少根火腿肠?6.小华用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长,测得结果是17.5厘米,这0.5厘米是他估计的,并不准确,若设他所测量的书的长为x厘米,那么x应该满足的不等式是什么?答案1. C2. B3. C4. 1,2,35.解:设还可以买x根火腿肠.由题意我们可列不等式5×3+2x≤26,解得因为x必须为正整数,所以x=1,2,3,4,5.答:小明还可以买火腿肠的数目不超过5根.6.解:17<x<18.提高训练题1.解不等式2.李明在第一次数学测验中得76分,在第二次测验中得92分,设第三次测验的分数为x,且三次的平均分不低于85分,求x的取值范围.3.小强去超市买某种牌子的衬衣,该种衬衣单价为每件100元,小强想买的衬衣数不少于5件,路上交通费为10元,小强准备钱时有以下几种选择:准备400元,准备500元,准备510元,准备610元.请你说明哪种方案可行?4.某商城以单价260元购进一批DVD机,出售时标价398元,由于销售不好,商场准备降价出售,但要保证利润不低于10%.小明说:“可降价100元.”小英说:“可降价150元.”小华说:“降价不能超过112元.”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5. 巧解下列不等式:(1) 0.375x-2≤0.5x(2)(4)6. 解下列不等式:(1) 9-2(x-2)≥6(2) 12-3x<8-2x7. 已知答案2.解:由题意得我们可列不等式≥85,解得x≥87.3.解:设小明准备了x元钱.我们由题意可列不等式≥5.解得x≥510.所以准备510元或准备610元都可以.4.解:设降价x元.5. (1) x≥-16(提示:不等式两边同乘8);我们可以由题意列不等式398-x-260≥260×10%.解得x≤112.所以小明和小华的说法是正确的.强化训练题1. 若实数a>1,则实数M=a,N=的大小关系是().A. P>N>M B. M>N>PC. N>P>M D. M>P>N2. 若0<a<1,则下列四个不等式中正确的是().3. 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正确的有().① b+c>0;② a+b>a+c;③ bc>ac;④ ab>ac.A.1个B.2个 C.3个 D.4个.4.我市某初中举行“八荣八耻”知识抢答赛,总共50道抢答题.抢答规定:抢答对1题得3分,抢答错1题扣1分,不抢答得0分.小军参加了抢答比赛,只抢答了其中的20道题,要使最后得分不少于50分,问小军至少要答对几道题?5.已知前年物价涨幅(即前年物价比上一年,也就是大前年物价增加的百分比)为20%,去年物价涨幅为15%,预计今年物价涨幅降低5个百分点,为了使明年物价比大前年物价涨幅不高出55%,明年物价涨幅必须比今年物价涨幅至少再降低x个百分点(x为整数)则x=().A. 6B. 7C. 8D. 96.某商场计划投入一笔资金,采购紧销商品.经调查发现,如月初出售,可获利15%,并可用本和利再投资其他商品,则月末又可获利10%;如等到月末出售可获利30%,但需要支付仓储费用700元.请问根据商场资金多少,如何购销获利较多?7.小王家里装修,他去商店买灯,商店柜台里现有功率100瓦的白炽灯和40瓦的节能灯,它们的单价分别为2元和32元,经了解知道这两种灯的照明效果和使用寿命都是一样的.已知小王家所在地的电价为每度0.5元,请问当这两种灯的使用寿命超过多长时间时,小王选择节能灯才合算。
中学不等式复习教案

中学不等式复习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中学生复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解不等式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概念和表示法- 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即不等式是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关系。
- 引导学生研究不等式的表示法,包括使用不等号和等号的意义。
2. 不等式的性质- 解释不等式的性质,如传递性、对称性、加法性质和乘法性质。
- 通过例题演示这些性质的应用。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包括应用加法和乘法性质进行变形和移项。
- 提供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概念,即多个不等式同时存在的关系。
- 教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包括联立和代入法。
- 给予学生一些不等式组的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解不等式组来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不等式的概念和表示法,通过简单的比较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2. 介绍不等式的性质,通过例题演示性质的运用。
3. 教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
4. 介绍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解决方法,让学生掌握解不等式组的技巧。
5. 综合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知识,给予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答。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资源- PowerPoint幻灯片:提供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的示意图和例题。
- 练题:提供不同难度的练题,供学生进行巩固练。
- 教材:建议使用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作为教学参考。
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不等式的掌握程度,可以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2. 个人作业:布置一些练题,让学生单独完成。
3. 课堂测验:出一些简答题或选择题,考察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 算数与代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以上是中学不等式复习教案的内容和建议。
希望能帮助学生们复习和掌握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
不等式复习教案

不等式复习教案1.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是求定义域、值域、参数的取值范围时的重要手段,与“等式变形”并列的“不等式的变形”,是研究数学的基本手段之一。
高考试题中,对解不等式有较高的要求,近两年不等式知识占相当大的比例。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是解其他各类不等式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ax b a a a >⇒>=<⎧⎨⎪⎩⎪分()()()102030情况分别解之。
一元二次不等式ax bx c a 200++>≠()或ax bx c a 200++<≠⇒()分a >0及a <0情况分别解之,还要注意∆=-b ac 24的三种情况,即∆>0或∆=0或∆<0,最好联系二次函数的图象。
分式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的等价变形:)()(x g x f >0⇔f(x)·g(x)>0,)()(x g x f ≥0⇔⎩⎨⎧≠≥⋅0)(0)()(x g x g x f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常用方法:①讨论法:讨论绝对值中的式于大于零还是小于零,然后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一般不等式; ②等价变形:解绝对值不等式常用以下等价变形:|x|<a ⇔x 2<a 2⇔-a<x<a(a>0),|x|>a ⇔x 2>a 2⇔x>a 或x<-a(a>0)。
一般地有:|f(x)|<g(x)⇔-g(x)<f(x)<g(x),|f(x)|>g(x)⇔f(x)>g (x)或f(x)<g(x)。
指数不等式a a f x g x ()()>⇒()()()11当时,a f x g x >>;()()()201当时,<<<a f x g x对数不等式a Nb N b a =⇔=log (log )log log log a b b n m b b aa n a ab m >>⇔=001,,,等, log ()log ()a a f x g x >⇒(1)当a >1时,g x f x g x ()()()>>⎧⎨⎪⎩⎪0;(2)当01<<a 时,f x f x g x ()()()><⎧⎨⎪⎩⎪02.简单线性规划—熟记解题的一般步骤! 3.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实数大小的方法——求差比较法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b <⇔-<。
初中不等式复习教案

教案:初中不等式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并巩固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转化思想。
3.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总结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式子。
2. 复习不等式的性质:a. 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b.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c.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 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
4. 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a. 去分母b. 去括号c. 移项d. 合并同类项e. 化简系数二、实例讲解(15分钟)1. 举例讲解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2. 给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演示解题过程,讲解每一步的原理。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不等式问题,加深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2. 讨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
四、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5分钟)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不等式来解决问题。
2. 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 引导学生反思在解题过程中运用转化思想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实例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转化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实例讲解、练习与讨论、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总结与反思等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数学教案
课 题:不等式复习课(1)
教学目标:能掌握不等式性质,会解不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设计人员: 曹加金
教学过程:
不等式的定义、
性质:
练习:如果a>b ,那么:
(A)-2-b<-2-a ; (B)-2+b<-2+a ; (C)a b 212
1-<-; (D)b a 11< 若a<0,-1<b<0,则ab,a,ab2的大小关系是
(A)a>ab>ab2; (B)ab2>ab>a; (C)ab>ab2>a; (D)ab>a>ab2
若-1<x<y<0,则下列各式中正确中是
x2<y2; (B)xy+x+y>-1; (C)|x+y|>|x-y|;
不等式(3a-2)x+2<3的解集为x<2,则a 必须满足 (A)
65<a ; (B)65=a ; (C)65>a ; (D)21=a 若不等式(a+1)x-1>a 的解集为x<1,则a 必须满足
(A)a<0 (B)a ≤1 (C)a>-1 (D)a<-1
关于x 的不等式组⎩⎨⎧-<<a x a x 解集正确的是
(A)空集;(B)全体实数;(C)a>0时不是空集;(D)a ≠0时不是空集
例题讲解:
例1.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1)2[x-3(x-1)]<5x (2)163432412-+≤---x x x
例2.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22234-≤-≤-x
例3.求不等式组⎪⎩⎪⎨⎧<+-+--≤+137621)3(410)8(2x x x x 的非负数解。
.
例4.已知⎩⎨⎧=+-=--m y x m y x 243312的解满足x+y≥0.
(1)求m 的非负整数解; (2)化简:|m-3|+|5-2m|
(3)在m 的取值范围内,m 为何整数时关于x 的不等式m(x+1)>0的解集为x>-1.
例5.不等式解的应用:
已知-x ≤x<3,求代数式)3(21)14(32x x -+-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2x-a<0的正整数解是x=1,x=2,x=3,求a 的取值范围
例6.已知321431x y m x y m +=+⎧⎨+=-⎩
的解中x 、y 同号,求整数m 的值。
同步练习:
1.代数式2)2(1
-+x x 的值为负数,则x 。
2.方程2x-6-m=x+1的解不大于-3,则m 的取值范围 。
3.一元一次不等式x x 2121≤-+的最小整数解是 。
4.不等式-3x>-10的正整数解是 。
5 .如同图所示表示某个不等式的解集,则该解集中所含非零整数解的个数为( )
A 、7
B 、6
C 、5
D 、4
6.若关于x 的方程(a+2)x=7x-5的解为非负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不( )
A.5≤a
B.a 5≥
C.a 〈5
D.a>5
7. 当x 时,分式x x
的值小于0;
8.如图,长方形木框内、外边长总和不超过45,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9.解不等式:51x -42+x <51
2-x
10.已知方程组⎩⎨⎧-=+=-32233a y x y x 的解x 与y 的和是正数,求a 的范围。
-4 2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