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烈老师形意拳(钻拳)

合集下载

形意拳——张西可

形意拳——张西可

形意拳——张西可昨天上午正在工作,张老师打来电话,希望上午大家能见个面,我从老板那里请假,赶往山师!约等片刻,终于见到张老师,张老师并不像想象那样高大!1米6多的身高!也看不出高手的样子!我们到山师的一块小树荫下稍谈后交手,张老师身步极其灵活,拳如流星,迅如电闪,整体能力把握相当精妙!让我感到惊奇!虽然我和老师的身材差距很大,但真的感觉无可奈何!从乳山秦文清老师那里学习归来,和不少朋友相互交流过,从没有见到技艺如此者!早听说张老师一直和现役专业队的队员交流,和柳海龙等散打冠军经常交流,经常会有很多高手来找张老师交流学习!张老师曾就学于中国拳击泰斗张立德老先生,又从学于多位形意八卦散打拳击的前辈。

由于一直和专业队员交手,实战水平相当精湛!和张老师交流完后,老师热情的邀请我到他家里坐坐,前辈如此待我,我真是有些不好意思!听张老师谈论武林中的事故,老师也不停的指导我各种武技的精华,让我受益匪浅!老师的豪爽也让我感叹!张老师的跺脚如炸雷!出手出脚如山倒,而且整体发力迅猛冷脆!杀伤力相当强悍!张老师是我游历武林这些年不曾见到的,能将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结合的如此完美的人,和很多那些所谓的名家高手有天壤之别!如今像张老师这样的高手,能有这样的胸怀真的世间少有!张老师一直痴迷武术,希望能为武术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谓用心良苦啊!我代表济南技击联盟全力支持张老师,去努力发扬中国真正的武术!济南技击联盟也曾多次邀请各位传统好手前来交流,但发现说手者众,实做者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好手参与进来共同进步交流学习。

孙氏形意嫡传张西可老师也欢迎广大武友前来交流技艺!孙氏形意:孙禄堂--孙存周---张烈----张西可——————————————————关于张西可水平高低的问题我也济南的一个形意拳爱好者,但我练的是山西车派的形意拳,与张认识也有几年了。

在机关单位上班之余,也上上网,看到这两天的争论,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

其一,张这个人是个搞学问的人,事业心很强,南开大学硕士,发表过不少小说,几乎年年拿山东省新闻奖,今年他写的《潍坊率先撤销11家驻外办事处》在谷歌上能搜到近5000条有关的信息,中央电视台也就此作过好几期节目。

形意拳基本功五行拳之钻拳基本练法和技击用法

形意拳基本功五行拳之钻拳基本练法和技击用法

形意拳基本功五行拳之钻拳基本练法和技击用法歌诀金生水来水濡金,肺肾两家本相亲,劈开火山通丹灶,钻出肾水返昆仑。

基本练法由三体式开始。

左手向回、向左前画一个圆弧,并翻至手心朝上,回到原来位置;同时,左脚向前垫进半步,脚尖外撇,使两脚成错综八字,并吸气一口;右手握拳,拳心朝下,虎口紧靠腹部,眼看左手(图2一7)。

呼气时,右拳经胸前向前上方连拧带翻顺左臂脉窝钻将出去,拳心朝上,高与口平:同时,右脚向前膛出一步,脚尖朝前方;左脚跟步,两脚成三体桩步(图2一8);右拳与右脚上下相照;左掌亦同时扣掌自右肘下捋回,握拳停于脐下,拳心朝下,虎口紧贴小腹,眼看右拳。

此为钻拳右式。

再向前垫右脚.进左脚,打钻拳左式,动作与上相同,惟左右相反(图2-9、图2一10)回身动作如欲向后转身,左式右式均可。

设是左式钻拳,欲向后转身,左脚尖先极力向回勾,勾至两脚成倒八字形;左手同时撤至左小腹前,手心朝下;随即迅速向右转身,同时右脚提起向前垫半步,脚尖外撇;右手亦同时散拳变掌,经右腰间向右再向前上方划弧,翻至掌心朝上,高与口平,肱屈约130度左右,成图2-9的姿势。

然后进左步,跟右步,左拳钻出成图2一10之姿势。

再依前继续练去即可。

若欲收式停住,可在打出右式钻拳后,接着打一个左式劈拳,然后按照劈拳收式的动作收式停住即可。

用劲要求顶头、竖项,两肩两胯抽劲,腰要塌下,提肛缩肾,气向下沉。

拳有向前向上的钻劲,肘要极力向身体中线裹劲,小臂外旋,小指上翻。

发出拧劲,如同用改锥拧螺丝人木一般。

另一手则小臂内旋,掌向下翻,有将对方手腕(或小臂)扣住,向下压、向回带的劲:肩抽、胯合、腰塌,便做到“束身而进”,身子如同要从狭缝中挤进去一般:故拳经曰:“其形似闪”,又曰:“如水流之曲曲弯弯,无孔不人”。

钻拳之气,发于肾、、其气起自涌泉,直上贯脊柱而入于肾脏,再上而经俞府臂内侧,贯人中冲,复自中冲冒出来,故其劲刚劲敏速,令人难以捉摸,这就是“似闪”之意。

孙氏形意拳名家张烈老师谈拳录(摘抄)

孙氏形意拳名家张烈老师谈拳录(摘抄)

孙氏形意拳名家张烈老师谈拳录(摘抄)1学是把别人的变为自己的,绝不是练。

学多了有了自己的东西才有资格说参考别人的。

故首先是学(都上学,为什么有人是学者、科学家?则与个人要求有关)练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学。

先要形似,不要神似形不似,那是魂不附身,写像了则也是半仙之体了。

习字可写三遍,然后分析哪一笔对,哪一笔不对,该改哪一点,一定要找到根源,即会否定自己。

习拳也是一样的道理。

2博采众长,练到一定水平,即易发现别人之长处,如中国跤、拳击中勾拳及力量训练、体能训练,广泛吸收,不墨守陈规3练时想到用。

有创造、有发挥、提高兴趣。

武是一种素质,也许一生都没真正的用过,但并不遗憾。

以这种精神和态度对待人生,无功利思想,素质能不提高吗?4当换了老师:各行都有此现象,尤其是武术。

换了老师,肯定是认为第二个优于前,则常把第一个说的一文不值,瞎教,误了许多时间。

即便真是这样,这怨谁呢?你自己应当是有头脑的,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选择自己满意的老师,学习中自己分析吸收正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才能真正提高。

世界各行都在发展,说明学生一定比老师强。

人无完人,老师绝不是万能的天下第一,但只要不是整天瞎编胡说的老师,按其所能或自己还没达到,但能科学的使学生达到,这就是好老师。

说真的,找好老师较容易,因可慕名,但找个好学生则太难了。

5武术靠书、光盘传播是不是可以的?不单武术,京剧、唱歌、乐器~~这和上学、上大学一样,一班有众多人,人各不同。

难学难在不按部就班,总想抄近路。

有了基础再学则容易了,正如孙存周讲,把拳练懂了,书上写的也就懂了一样。

求仙思想要不得,学一句咒语即可,那是不可能的。

6中国武术与外国的球不同,球最怕没球迷看; 而中国武术是关着门练的,根本不让人看。

7打击是动能。

打击和挺举虽都是爆发力,但本质有区别。

举重是肌肉力量去克服地心引力对杠铃产生的重力,是F=mg; 他做的功是扛杠铃增加的势能,是无氧运动。

打击效果是打击时的即时速度,而最大质量不可能超过自身的质量,是如何发挥自己全部质量和如何得到最大的即时速度的问题。

张烈老师形意拳(崩拳)

张烈老师形意拳(崩拳)

形意崩拳学序“正“和”整“是学习形意拳的两个关键。

崩拳的学习在整个形意拳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常说,要是把劈拳和崩拳学好了,形意拳等于学了一半:前面我们学过的劈拳是使我们从中重点体会形意拳的“正”,现在要学的崩拳是重点体会形意拳的“整”。

你既掌握了“正”,又掌握了“整”,再学习形意拳的其他拳就容易多了。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非常努力用功的人,练的时间也很长,但就是存在很多毛病和缺点,总结起来都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够科学造成的。

在劈拳和崩拳的教学中都有我增加的特殊教学法:劈拳中增加了单腿独立支撑,为后面的形意拳训练打下了基础;崩拳的教学中增加了原地崩拳。

这都是为了让学员更快、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如何将身体的转动的速度和出手速度协调的加在一起。

熟练后,有了体会、找到了感觉,再把身体前进速度加进去。

因为刚一开始学习就把难度极高的前进、扭转、出手三个速度让学员加在一起练习,由于不是按部就班、没有基础,学员会感到非常困难,事倍功半。

增加原地崩拳的目的,第一,是为练好崩拳打基础。

通过原地崩拳的练习可以训练由两脚用力产生的抽胯放胯,使由身体转动产生的速度和出拳速度加起来,实现扭转速度和出拳速度的合速度最大;第二,是为提高出拳率。

一般练中国传统武术没有练拳击见效快,拳击几个月即可进行实战练习,武术则不行。

究其原因,武术是一种文化,必然有一个渐进过程。

武术训练的面宽,内涵也深,更主要的是受套路的约束,时间、体力消耗都较大,但出拳率低。

原地崩拳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既发挥了形意拳“整“的特点,又提高了出拳率。

相信这种方法可以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找到感觉,产生实战的自信心。

一、原地崩拳:A、原地崩拳的训练要求A.1.原地崩拳的预备势: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脚尖均向前方。

两腿弯曲如马步,腿的弯曲度不要求很大,即不用蹲得太低,以你感觉舒适且能用上力为准,不要因为没打几下拳,两腿就支持不住了而停止练习。

上体直立、脊柱挺拔、收颏、顶头、舌顶上膛、提肛。

【宗师传艺】孙禄堂讲形意——钻拳

【宗师传艺】孙禄堂讲形意——钻拳

【宗师传艺】孙禄堂讲形意——钻拳点击上方“武谈”可订阅哦!在学武的人群里,越是那高声吵闹、挑衅斗殴的,越是小喽罗;那能虚怀若谷、隐没江湖的,却往往技艺超群。

在《逝去的武林》中,李仲轩老人提到,练成钻拳后,人的性格都会变得沉稳谦和,皮肤质地都会因之改善,声音悦耳,心思缜密,所谓水处卑下。

此言合乎孙禄堂“钻拳属水”的五行理论。

钻拳者,属水,是一气之曲曲流形,无微不至也。

钻上如水在地中忽然突出,亦如泉水之上翻似闪。

在腹内则属肾,在拳中即为钻。

所谓钻拳似闪属水者是也。

其气和则肾足,其气乖则肾虚,肾虚则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矣。

其拳不顺,真劲即不能长,而拙劲亦不能化矣。

学者当知之。

钻拳起点式起点时,两手握拳,先将前足如劈拳式,往前垫步,远近亦相同。

出手时,前手心朝下,后手心朝上,左手往回拉至心口下脐上,大指里根紧靠腹。

右手出时,从左手背上出去,钻出之手高不过眉,手心仍朝里对自己眼睛,手离眼尺余停住。

右足进步,与右手同时齐去极力前进,两足相离远近,亦与拳劈步譹訛相同。

手足起落仍要齐,两肩两胯抽劲,仍与前三体式同。

腰塌劲亦然,惟眼上翻看食指中节。

钻拳换手式再起,右拳手腕往外扭劲,手心朝下。

左拳手腕往里扭劲,手心朝上。

右足垫步。

两手两足,起落进步,仍与左式相同,勿差分毫。

手数多寡,仍看地形远近自便。

然勿论远近,亦总须出去左手时再回身。

钻拳回身式回式时,左足回逢足往里勾,足后根极力往外扭劲为要,左手同时将拳扣回至口处,手心朝下,手腕往外扭劲停住。

右拳手腕往里扭劲,扭至手心朝上,如劈拳钻出。

两手仍如前法起落,右足同时与右手齐起齐落,仍如左右阴阳相摩之形式。

钻拳收式收式时,走到原起点处,左手左足在前停住。

回身手足起落与右式相同,头顶塌腰之劲亦然。

收时左足极力进步,与前无异。

惟右足紧跟在后,亦如劈拳收式跟步相同,稳住片时休息如前。

——孙禄堂《形意拳学》,上海志盛印刷所,民国廿四年版习武者说:钻拳的练法和打法不太一样,肘不离肋练起来非常别扭,但是为了强调一种意识,就是对于两肋及胸部的保护,这个一定要坚持。

张烈老师讲武术(二)

张烈老师讲武术(二)

内家拳基础训练:找到练拳时应有的感觉练习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的过程中,上肢应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类似针灸时的感觉,即酸、麻、胀,主要体现在指尖、掌心、小臂、腋窝等处。

练习气功的人经一段时间的练习也能产生此种感觉,称之为得气。

这种感觉可称为练习内家拳的特有感觉,我们称为拳感。

(在武术试验一:内家拳的共同感觉中已试验过编者注)。

现在我们用一种方法马上找到这种感觉,并记住这种感觉,要在今后练拳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一阶段:找到拳感的基础训练动作1面对墙壁,胸距墙十五公分,两脚距离如肩宽,直立站好,两手侧平举,手心向上如托着物体一样,两手的小指触墙,你肘关节的胳膊窝是朝上的。

胸距墙面15公分、双手小指触墙的要求,控制住了你张开的两臂与你身体的相对位置,既不会前伸也不会向后背。

你侧平举的两臂不是180度的直线,而是应该保持160度-170度的夹角。

这样做是为了在你脊椎骨挺得直直的情况下,你的两块肩胛骨是平贴在你的后背两侧,不会在后边支起来。

这时胸大肌是放松的,使你体会到在后背挺得直直的情况下“含胸拨背”。

注意身体挺直、收下颏、头向上顶。

动作2保持着这种胳膊窝是朝上的状态,把手心转向地面,这时是两手的食指触墙。

(体验:“含胸拨背”、“虚领顶劲”、“垂肩坠肘”编者注)要记住这个姿势,要从这个姿势中体会到胳膊窝朝上、肘尖朝下就叫坠肘。

练拳中强调的坠肘就是胳膊窝朝上,这时小臂的尺骨挠骨是拧着的。

在这种状态下,肘关节不易受到冲击的伤害。

同时体会垂肩的感觉,体会到向上顶头和垂肩是一码事。

通过这个练习使你明白真正的沉肩和坠肘。

动作3在动作2的基础上把两只手尽量向远方伸展,注意身体的姿势不可改变,两手食指仍然触墙,贴着墙往外伸,努力的伸,好像两只手要把地球抱住;此时仍努力收颏,顶头,这时你的手指尖会有感觉。

动作3的附加训练伸展肩的另一种练习方法:平躺在床上,把手臂向天花板举成与身体垂直的状态,然后再往上伸展手臂。

向上长出的一段完全是由肩部的伸展所至,要尽量往高处伸展,也可以两个手臂同时进行练习。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谱国术 2008-09-21 22:49 阅读397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夫內勁者,寓於無形之中,而接於有形之表,此固難以言傳者也,然其理亦可參焉。

蓋意乃氣之帥也,氣者體之充也。

心動而氣即隨之,氣動而力即赴之,此至理也。

今以功於藝者言之,以為撞勁者非也,功勁者非也,及謂抖勁崩勁者皆非也,唯顫勁是也。

撞勁太直,而難起落。

功勁太死,而難變化。

抖勁崩勁太促,而難展轉。

唯顫勁,出沒其捷,可使日月無光而不見其形,手到勁發,天地交合,而不費其力。

要之,運於三性之中,發於一顫之頃,如虎之伸爪不見爪,而物不能逃,龍之用力不見力,而山不能阻。

如是諸法合而為一,克人豈有不利乎。

一、五行:五行者,乃金、木、水、火、土配与五拳者,为劈、崩、钻、炮、横二、五行(五拳)相生:劈拳变钻拳,为金生水钻拳变崩拳,为水生木崩拳变炮拳,为木生火炮拳变横拳,为火生土横拳变劈拳,为土生金三、五行(五拳)相克:劈拳破崩拳,为金克木崩拳破横拳,为木克土横拳破钻拳,为土克水钻拳破炮拳,为水克火炮拳破劈拳,为火克金(注:形意拳对练,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自编自排)形意十二形十二形者: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鲐、鹰、熊(注:鲐字有误,应该是台加鸟的鲐,由于电脑打不出来,故只好以鲐代之) 一、龙形:龙形飞升,伏龙落地二、虎形:虎抱头,猛虎扑食三、猴形:猴子挂印,猴子窃绳,猴子爬杆四、马形:勒疆,搬,顶五、鼍形:左右翻江六、鸡形:三穿掌,金鸡舍米,金鸡抖鳞(一)(二)金鸡上架,金鸡报晓七、鹞形:鹞子束身,鹞子入林,盖捶,鹞子拈天,鹞子返身八、燕形:燕子晗泥,燕子抄水(一)(二),燕子食米,九、蛇形:蛇形缠身,蛇形昂首,蛇形转身十、鲐形:鲐形俯身,鲐形上架十一、十二、鹰形,熊形,鹰熊斗智:熊顶,鹰抓李存义拳谱五行拳解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谓也。

如人之内有五脏,外有五官,与五行相合,心属火,脾属土,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此五行之隐于内者。

张烈老师形意拳(横拳)

张烈老师形意拳(横拳)

形意横拳学一、横拳起式:为了讲清楚方位,我们设定起式为面向正南方。

首先面向正南做好三体式,然后双手同时攥拳:右手就在原处攥拳即可,攥好后右拳的手背朝上,右拳的大指根仍然在脐下;左手在攥拳的同时往里裹,在原处拧成左拳的手心朝上。

身体各处除攥拳外均和三体式一样。

二、上左步打右横拳:先把头向左转向东南,眼睛向东南看要打的方向。

左脚向东南迈(这里的“迈”在崩拳的迈步练习中已有详细讲述编者注)一大步,然后右脚跟步。

横拳和炮拳步法是一样的,这里不再赘述。

因为是打右横拳,故要同时转胯。

在左脚迈步的同时,两拳也同时动作:手的动作:左拳翻转成手心向下往回拉。

(左拳要以小指来说是往外翻成手心向下,若以大指来说就是往里扣成左拳手心向下。

在这里这样交待是为了把拳拧动的两种说法都讲出来,两种说法其实是一回事。

)同时,右拳往里裹成手心朝上,从左拳下边打出去,蹭着回拉的左拳往前扎;左拳用相同的速度往回拉(这里的“扎”在原地崩拳中已有详细讲述,“扎”、“拉”的速度与身体转动的速度是互相配合的编者注),“扎”与“拉”的两拳相遇时手心对手心。

右拳的往前扎和左拳的往回拉在手臂动作的同时,主要是由身体的转动来完成的。

应注意的是,右臂是由自然贴着身体的弯曲状态向前裹拧着逐渐伸直,说右臂逐渐伸直也是我们练拳所说的伸直,肯定是有曲度的,一定是肩伸展到位、坠肘,小臂与地面平行;右拳打到位正好是拳心朝上,右拳的高度与心口一样高。

左拳扣着往回拉也是由于身体的转动向回拉,左臂仍然是自然伸直的。

右拳打到位时,左拳正好停在右小臂的后端,也就是左拳在右肘关节前边一点。

在打右横拳之前,前边的左拳是到位的,左肩伸展到了极限,左腋窝是有拳感的;打完右横拳,由于身体的转动使左拳拉到右肘前边一点,但左肩并没往回缩,仍然是向前伸展着。

身体要正直挺拔、收颏、顶头,两肩都是极力向前伸展。

两个腋窝都有拳感,眼睛看右拳掌心。

左脚落地时,转胯、出右拳、回左拳要同时完成。

左脚向东南迈,肯定右脚同时用力蹬,使身体向东南移动,同时也把左胯回收、右胯前放,使身体转动的劲给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钻拳学
钻这个字是向上或向前冲的意思。

有了劈拳和崩拳的基础,学起钻拳来就容易多了。

一、钻拳起式:按规矩和步骤面向正南站好三体式,在此不再赘述。

形意拳起点均为三体
式。

二、落手垫步钻左拳:
左手左脚的动作和劈拳完全一样,落左手、双手握拳于小腹、提左拳经过心口至颏下、垫步钻拳。

所不同的是右手就在原处握上拳即可,不象劈拳右手攥拳时还要翻转。

从总体来看,钻拳的落手垫步钻拳和劈拳时基本一样,不同的就是在原地攥拳的右拳手背朝上。

三、上右步钻出右拳(接上式):
3.1 脚的动作:
开始时重心在两腿之间,所以右脚要先向后蹬劲,使身体向前移动;蹬完劲的右脚马上往前迈,要摩擦着左脚(贴着左脚的脚踝)向前迈出,右脚离地,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就在右脚向前极力迈的同时,支撑身体的左腿也极力向后蹬劲,使身体向前加速,使右脚能向前迈一大步;右脚落地、左脚跟进到位。

跟进的左脚和练崩拳时一样,脚后跟的圆切在右脚踩的线上,两脚之间有一拳的距离。

(如同劈拳收式的那一步编者注)
3.2 手的动作
在右脚向后蹬,往前迈步的同时,左拳向回拉,右拳向前钻。

左拳是向下扣,扣成手背朝上,一边扣一边往回拉;右拳从肚脐下(先向上提一点儿,沿身体正前方的立面编者注)钻向斜上方,一边钻一边往上裹成手心朝上。

右拳在左拳的上边、手背蹭手背地往前钻至与眉齐高,左拳拉至脐下左侧。

现在你知道两拳的动作了,但两拳应在什么时间开始动作呢?有了劈拳的基础,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练劈拳时,我们特意增加了一个单腿支撑的中间环节。

也就是说重心前移,后脚跟进贴到支撑脚的时候,手和肩、胯都保持原状,然后支撑的左腿再向后蹬,右脚往前迈一大步,同时两拳动作与转胯同时完成。

开始练钻拳时最好有跟步单腿支撑的过程。

这样的好处是:一是可以检查自己的体位,检查一下这时胯的位置是否保持原状,只有保持原状才有可能不丢失身体转动的速度,避免过早转胯才能保证上步、转胯、出拳、打在一个点上,真正达到整的要求;二是提高你单腿支撑的控制能力,为以后做较复杂的动作打好基础。

要特别注意右脚落地、右拳也同时到位,然后跟进的左脚才到位。

跟进的左脚和练崩拳时一样,脚后跟的圆切在右脚踩的线上,两脚之间有一拳的距离。

再强调一次,这一拳距离是两脚间的距离,可参见劈拳收式的脚位图。

四、垫右步:
接上式:全身各处保持原状态,只是右脚向前垫一步,把身体重心放在两腿之间。

垫步的幅度以身体不产生起伏、后脚仍能蹬上劲为准,两腿曲度基本一致。

开始练习钻拳时,垫完这步可停一下,检查身体其它部位是否走了样。

尤其要注意胯和身体的角度绝对不能有变化。

五、上左步,钻出左拳:
和前边讲的上右步钻出右拳的方法和要求完全一样,只不过左右正好相反。

就这样左一个钻拳,右一个钻拳,不断地向前打去。

六、钻拳回身式:若想回身往回打,则打完左钻拳停住。

6.1.扣左脚,左拳盖顶至右肩:
抬起左脚往回扣135°,左脚落地后两脚成90°,两脚尖相距一拳
远。

和崩拳回身时的扣脚方法和要求完全一样(参见崩拳回身脚
位图编者注),所不同的是左拳的动作。

两眼盯着左拳,左拳先向上举,左臂要配合着弯曲,一直到头顶
上方;左拳举到头顶上方时,眼睛仍盯着左拳,故要仰起头来看
左拳。

左拳经过头顶,左拳的小指根贴着头顶、前额,再下落到
右肩头。

从左拳向上举到最后落到右肩,整个过程是连续不断的,中途没
有停顿。

在这个过程中两眼一直跟着拳看,所以头也是动的。


左脚和左拳到右肩是同时完成的,即扣脚落地时,左拳也正好到
右肩,这时两眼仍然看着左拳。

(左拳运动的方向是先向上举,
然后手臂弯曲照着头顶砸下来,这时身体基本没有转动,直至左拳到头顶上方时,头是上仰看拳,但朝向仍在左钻拳打完的方向,脚也未动;只是当拳从头顶开始,左拳的小指根贴着头顶、前额落向右肩时,身体转动、扣脚与左拳至右肩一起完成编者注)
6.2.回身,右脚垫步,钻出右拳:
往回去的方向垫右步,从学劈拳时就学了,垫步就是脚尖外展45°向前迈去,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与垫步同时,右拳向上裹着劲钻出去,钻的方法和要求与劈拳中的垫步钻拳是完全一样的;同时左拳也沿着右臂的大臂向脐下落。

相当于右拳贴着身子在左拳里边往外钻,左拳在右臂外边往下压劲儿着拉,右拳钻到位时,左拳也正好落到脐下。

七、上左步,钻出左拳:
和前边讲的一样不再重述。

应注意的是钻出的左拳一定要和迈出的左脚同时到位。

跟上来的右脚要及时,不能拖泥带水。

还要再提一下,形意拳上步的落脚都是象飞机降落一样,从高逐渐低,后脚跟要象刹车一样踩到地上,就像能把湿土地拔开一个裂,绝不是跺一个坑。

就这样钻完左拳钻右拳,一拳一拳地向起式处打去,到起式处打完左钻拳停住,准备回身收式。

如果打到起式处是刚好打完右钻拳,同时又无地势再打左钻拳了,则在原地努力后撤左脚,然后右脚向后移成为垫步。

这样让出些地势就可以再打左钻拳了,然后再回身。

九、钻拳收式:上左步钻出左拳,稍停片刻起立即可。

十、钻拳小结:
钻拳的步法和劈拳收式的步法是一样的,即先垫一步再上步。

如要做左钻拳,则是左脚先蹬使右脚向前垫步,然后左脚再继续向前迈,这时垫完步的右脚再一次向后蹬,使左脚能迈的更快更远,也就是使身体前进的更迅速。

钻拳都是顺步,左拳在前,左脚也在前。

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自我检查各个动作都很到位。

这时就要开始练习动作的连贯性,垫步以后不要再做单腿支撑了,垫完步马上就上步钻拳,(把垫步形成的速度加进去编者注)。

回身和收式也是一样,左脚扣完马上步回身垫步,接着就上步钻拳,要一气呵成,不可有停滞。

我们开始练时故意有停顿是为了检查动作是否标准,同时也提高控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