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隐喻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隐喻的应用

官方网站:091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部分学者尝试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部分学者尝试将多模态的手段和视角应用于大学层面的英语教学,但研究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文将多模态隐喻置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分析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阐述多模态隐喻对大学英语各方面、多角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现如今大学层面的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其特点如下:强调知识讲解。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侧重词汇、语法或者理论知识的讲解;为应试服务。

从大学英语四、六级到专业英语四、八级,乃至商务英语的一系列考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弱化英语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弱化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

多模态隐喻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产物,是人们利用某一特定领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活动。

隐喻研究经历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基础的传统隐喻研究和认知领域研究。

就认知领域的研究而言,部分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以语言形式为载体的概念隐喻 。

但越来越多的语篇,不再单一地依赖语言这一表现形式,而是延伸到非语言多模态的表现形式。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不再局限于纯语言领域的隐喻研究,而是将其拓展到了跨学科的多模态平台上,运用不同的模态来呈现源域或者目标域。

多模态隐喻主要借助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和触觉模态进行隐喻意义的表达,这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交际互动、网络视频及图片教学资源等帮助学生获得认知信息的途径有所交叉,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隐喻的应用研究有一定的指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隐喻的应用多模态隐喻主要借助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进行隐喻意义的表达,这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交际互动、网络视频及图片教学资源等帮助学生获得认知信息的途径有所交叉,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隐喻的应用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引言隐喻(metaphors)是指在语言中通过比喻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不同事物或概念相比较的一种修辞性的说法。

如果这种比喻是通过使用多种感觉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的,则被称为“多模态隐喻”(multimodal metaphors)。

英语、特别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多模态隐喻,其应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多模态隐喻可以加强学习者对新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学到的词汇。

本文将探讨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多模态隐喻的定义多模态隐喻是指使用多种感官语言和符号传达的隐喻表达方式。

这种包含了多种语言形式的表达形式比单一形式更完整、更准确地呈现了事物的特点、概念和感受。

多模态隐喻可以使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语言符号。

这样的复杂符号对学习者进行各种文本分析时,可以更完整地理解和使用文本中的词汇。

意象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的比较在英语教学中,意象隐喻是指通过想像来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说法。

虽然意象隐喻可以很生动地描述新词汇,但它们通常无法通过多种感觉机制有效地激发学习者记忆新单词。

相比之下,多模态隐喻能够更加全方位地理解新单词。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在词汇的教学中,多模态隐喻可以以一种非常有趣简单地方式介绍和理解单词的含义.举个例子,在介绍词汇“literal(字面的)”时,可以使用这样的一个多模态隐喻:用一只手放在桌子上,摆出字面意义并念出“literal”,用另一只手拍打桌面并说“figuratively speaking(意喻地说)”。

这样的隐喻不仅通过使用视觉、声音、触觉等多种感觉方式来表达其含义,而且通过学习者自身参与到隐喻解读中,深化了学习者对单词含义的记忆和理解。

多模态隐喻的优点多模态隐喻是一种更生动、更可靠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优点: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多模态隐喻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形式,更好地刺激大学生的学习者兴趣,在掌握新词汇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词汇的热爱和追求。

高校课题申报:隐喻功能视阙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隐喻功能视阙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

隐喻功能视阙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隐喻,隐喻功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英语的阅读教材里。

目前,鲜有教材用专门的篇幅介绍它,只有个别单元的课后练习题里粗略地提到这种修辞手法,没有相对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详细介绍隐喻的认知机制,也没有大量的练习题和补充性的材料帮助学生加强和巩固这部分知识。

如果老师不讲解,学生几乎没有任何渠道或意识去了解和掌握它。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经常被人们有意或无意识地运用到话语或语篇中,来间接地表达所思所想。

因此,如果不了解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的功能以及其在语篇中发挥的作用,学生很难深度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地从隐喻功能的角度探究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驱动作用,以期为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一个视角和方法。

课题界定:本课题的名称是“隐喻功能视阙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

本研究探讨的是隐喻的5大功能:修辞功能、认知功能、语篇功能、语用功能和文化功能。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指的是,大一、大二期间大学英语作为必修课的教学。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的学者就隐喻和阅读的研究更关注于隐喻在专门用途英语(ESP)方面的应用。

Marisol Velasco Sacristán (2005)表明隐喻在第二语言商务英语学习者的教学中是一种有用的手段:有助于提高二语学习者技术和半技术词汇的意识和专业阅读水平。

Frank Boers (2000)通过一个小规模的实验证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对他们的专业阅读是有好处的。

国内的学者很早就注意到隐喻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刘祥云(2011)指出,运用隐喻研究成果来指导外语教学,已经成为目前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综述【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多模态教学理论,探讨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然后详细分析了多模态教学在听力、口语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其优势和挑战。

最后展望了多模态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模态的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同时也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教学将会成为未来英语教学的重要趋势,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适应和发展。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优势、挑战、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模态教学理论的出现,为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

通过多种感官传输信息的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多模态教学不仅让学生可以通过听力、口语、阅读等多种方式学习英语,还可以更好地将英语与生活、文化等内容相结合,提高了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深入研究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和挑战,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部分将从多模态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兴起和应用价值入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多种模态优势,提高大学生在英语听力、口语和阅读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途径,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探索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价值,为未来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多模态教学理论概述多模态教学理论是指通过多种感官和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传达信息的理论。

浅谈多模态手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模态手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模态手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多模态手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多模态就是对不同的交际模态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所进行的研究,不管是书面还是口头的,视觉还是听觉的。

除了语言之外,图像、颜色、字体、音乐、舞蹈、手势、姿态等非语言符号与语言共同生成意义,即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教学所倡导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模态的同时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以便强化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多模态的教学手段运用在词汇教学中,能全方位地调动学习者感官,激发其学习和记忆兴趣、充分提高词汇的听力能力。

多模态手段下,结合合理的肢体语言的使用,还能有效巩固词汇的输出应用。

多模态手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有多种。

例如:(一)各种手段配合看图描述教师利用图片等为学生进行直观展示,引入词汇学习。

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要求学生看图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许多与该篇课内容主题相关的词汇自然而然被用上。

很多学生的描述生动有趣,让大家加深了对单词的理解,对于不会使用的词汇,教师在点评学生描述过程中引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其写到黑板上。

这样,除了能从视觉上直接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刺激,还结合口语表达练习,巩固词汇,加深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图描述还可以辅之以音频、视频、肢体语言和必要的字配合,做到声情并茂,为词汇记忆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在情景任务教学中增强互动多模态教学法强调身体和大脑通过多模态多感官共同交际,教师应设计任务让学生用多模态完成[4]。

例如,教师根据所学课的内容进行场景设置,根据需要,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展开情景对话,可以是两人对话,也可以在多人间进行对话;还可以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的主题进行角色扮演,在互动中调动学生的大脑和身体动作以及表情等,协同语言进行交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反复操练相关的词汇,加深对词汇的印象;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设计“你表演我猜”的游戏环节,学生在游戏中只能用英语描述任务所提供的词汇,配合身体语言完成,在轻松活跃的合作与互动中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积极投入到词汇的练习中,既提高了词汇的记忆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能力,多管齐下,强化词汇学习。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指运用多种感官模式并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的模式,运用领域广泛。

本文将以阅读课等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体现。

标签: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英语教学;大学英语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阅读课中的应用1.应用于阅读课的话题讨论中目前,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在进入阅读课学习文本前,都会先引入相关的话题,这样的方式相当于体育锻炼中的“热身”,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课堂的阅读引入部分加入图片和影像资料,不仅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模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大学生学习此类话题背景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小组活动中深入理解和锻炼英语听说能力。

因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教学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灵活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能够有效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2.应用于阅读课的讲解环节中阅读课的文本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甚至常常会出现大学生并不熟悉的概念和理论,所以把这些概念和理论讲解清楚是大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而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把抽象知识化为具象知识方面有很大作用。

如他者化(othering),就能運用多模态方式把其抽象化的概念解释清楚,且能做到生动有趣,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赏析英语文章时,如果遇到他者化内容,就可以使用图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讲解中,了解、剖析和掌握相关概念,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3.应用于阅读课的解析文本中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灵活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有利于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具象记忆。

教师在阅读课的文本解析过程中,如果涉及角色对话,就能随机点名,让学生来扮演角色和进行对话,在实际阅读中纠正语法错误及增强语气的正确性,让学生能体会和表达出原对话的思想感情。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 Be i T V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3 , N o. 8
2 0 1 3年 8月
Au g u s t . 2 0 1 3 ,1 3 1 ~1 3 2


引言
隐喻经过近 3 0年 的研 究,它 的思维性和概念性本质 已 经得到 了语言学 家的认 同, 而语 言文 字只是人类众多交 际符 号 中的一种 ,所 以,近年来 ,以欧美 学者为首的一些语言学 家 已经 把隐喻 的研 究拓展到 多种模态 , 即产 生 了多模态 隐 喻。 而在大 学英 语教学手段和方法 的不 断发展中 , 多模态手 段被用于教学也越来 越盛行 , 本文将 多模 态隐喻置于大学英 语教学 中, 分析 其在 教学 中的应用及产 生的意义与效果 。以 此阐述多模态 隐喻在 大学英语教学 中的重要性 。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周芬芬
( 湖南农业大学 国际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8 )
[ 内容提要] 对认知语言学 中隐喻的研 究主要集 中在语言 隐喻 ,而 很少涉及 到非语言 隐喻或 多模态 隐喻中。 将 多模态隐喻置于教学中 的研 究更 为稀 少。本文将 多模态隐喻运用于大学英语教 学,通过 阐述其 定义、研 究现状 及意义和在 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来 印证 多模 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 中的可行 性和重要性 。 [ 关键 词] 多模态隐喻 ;教学 :教师:学生 [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7 4 2 7( 2 0 1 3 )0 8 — 0 1 3 1 - 0 2
二 、多 模 态 隐 喻 的 定 义

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综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多模态教学是指通过多种感官和媒体来传达信息和知识,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从多模态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多模态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多模态教学是指通过多种感官和媒体来传达信息和知识,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

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多模态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化:多模态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知识,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

2. 互动性:多模态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通过多种媒体的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趣味性:多模态教学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4. 实用性:多模态教学能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课堂讲授和书写作业的形式进行。

而现在,随着多模态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开始尝试将多种媒体形式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图像与视频在听力和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大学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的应用尤为明显。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语电影、英语新闻等多种视频和图像形式来进行听力材料的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听力技巧。

通过观看英语情景剧、英语歌曲等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动画与图片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3. 音频和录音在语音和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三、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带来很多积极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主要由语音、词汇、语法三种元素组成,其中词汇最为基础,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与学生英语水平提升有着直接联系。

但是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主要注重音、形、义方面的传授,很少从认知角度深层次剖析,而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词汇的延伸含义,是扩大学生词汇量掌握的重要手段。

一、多模态隐喻及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影响
“隐喻”这一词最早是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Johnson教授提出,其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认知模式,并且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将隐喻划分为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两种形式,其中单模态隐喻是目标域和源域只能取其一的隐喻呈现,而多模态隐喻恰好相反,多模态隐喻目标域和源域不是完全相同就是完全相反。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多模态隐喻的应用,就是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方式,让学生从语言面纱的表象中跳脱出来,从而理解深层次的理解词汇,这样可以将词汇扎根于学生心中,实现强化词汇记忆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专门针对多模态隐喻及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影响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采用多模态隐喻教学的班级,学生词汇掌握能力明显提升,在满分为100分的试卷中,学生的平均成绩可以达到93.7分,而未利用多模态隐喻教学的班级,平均分大约只能达到75.8分,这证明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并成为词汇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运用
1.多模态隐喻将词汇具体化。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对于学生而言有诸多益处,并且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法宝,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合理运用,找对方法,这样才能利用多模态隐喻将词汇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的词汇记忆。

如在学习“SnakeDetective”这节课程教学时,其中涉及了如sheikh、enclosure、slimy等词汇,这些词汇比较生僻,若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时间一过便会将单词抛诸脑后。

若是想让学生记得深、记得牢,教师就应该采用多模态隐喻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维拓展,这有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记忆效果。

如对于slimy这个词,这个词语词义较多,可以解释为虚伪、泥泞、献媚等多种意思,在进行这一词语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词义卡片,如一张是雨后,车辆行驶图片,另外一张是狐假
虎威的故事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图片的寓意中,更好的理解词语含义,从而借助多模态隐喻,将词汇化抽象为体化,加深学生词语感官记忆。

2.多模态隐喻记忆相似词组。

在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易于混淆的词组,这些词组不但难以辨识,同时易出现记忆错乱,在教学中单依靠领读或者举例是远远不够的,而结合以往的实践教学发现,多模态隐喻方式在进行相似词组教学时,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学习“TheOrientExpress”这节课程教学中,教材之中出现了很多与take有关的词组,如takeafter、takein、takeup、takeout等,這些词组组成相似,但是词义却千差万别,学生在进行词组记忆时,很难不发生混淆。

针对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多模态隐喻出发,将这些词语串联在一起,为学生编写一个故事,并让学生针对这个故事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方式将词汇学习与学生的肢体动作相联系,调动了学生的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不但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词汇学习氛围,同时学生也会在多种感官刺激下,轻松的掌握词组记忆,这就是多模态隐喻教学的运用体现,有助于提升学生词汇掌握能力。

3.多模态隐喻理解词汇文化。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就如同汉字造字有特殊的文化意义一样,英语词汇也有属于自身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时,单纯的引领学生记忆单词,实现的教学效果往往微乎甚微,在教学中只有带领学生认识词汇背后的文化属性,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词汇掌握能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这是很难做到,但是在多模态隐喻教学中却大为不同。

如在学习“TheVariedCulturesofChina”这节课程教学时,其中蕴含了很多具有文化色彩的词汇,如minority、heritage、tribal等,在进行这些词汇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多模态隐喻方法出发,将词汇背后的文化寓意讲解给学生。

如“tribal”有种族、部落的意思,在讲解这个词汇时,教师可以将国外的种族部落发展史用课件或者图片等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词汇的起源以及背后含有的深层次文化,这种文化属性意义为词汇赋予了更加庞大的支架,可以刺激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认知,帮助学生提升词汇知识掌握能力。

三、总结
词汇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基础,与学生英语水平提升有着直接关联,而多模态隐喻为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教师能够适当的运用隐喻研究成果,
不但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思维知觉,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记忆,这对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是有绝佳好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