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2

合集下载

认识三角形(二)习题

认识三角形(二)习题

认识三角形(二) 同步练习题A组一、填空题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a,4,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1)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a,b满足|a-7|+(b-1)2=0,c为奇数,则c=______.(2)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化简|a+b-c|-|b-a-c|=______.3.(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 cm和2 cm,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cm.(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x,9,则化简|x-5|+|x-13|=______.4.(1)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为______.二、选择题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4 cm,5 cm,9 cm B.8 cm,8 cm,15 cmC.5 cm,5 cm,10 cm D.6 cm,7 cm,14 cm6.若要植一块三角形草坪,两边长分别是20米和50米,则这块草坪第三边长不能为( )A.60米B.50米C.40米D.30米7.长度分别为2,3,3,4的四根细木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木棒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得到的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 )A.4 B.5 C.6 D.7三、解答题9.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1)10 cm,12 cm,21 cm;(2)5 cm,5 cm,10 cm;(3)5.4 cm,7.2 cm,11 cm;(4)(k+1) cm,(k+2) cm,(2k+2) cm(k>0).10.(1)如图,已知△ABC.①若AB=4,AC=5,则BC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②D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D作DE∥AC,交BA的延长线于点E,若∠E=55°,∠ACD=125°,求∠B的度数.(2)已知△ABC中,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b+2,b=c+1.①试说明b一定大于3;②若这个三角形周长为22,求a,b,c.B组一、填空题11.(1)有长度分别为10 cm,7 cm,5 cm和3 cm的四根铁丝,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则有______种选法.(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7 cm,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为5∶4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_.13.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边分别为a,b,c,d,若a=3,b=4,d=10,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5.△ABC中,三边之比为3:4:5,且最长边为10m,则△ABC周长为_____cm.18.有两根小棒分别长2厘米和4厘米.要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应该是____厘米.二、解答题30.如图所示,D是△ABC的边AC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连结BD,请判断AB+BC+AC与2B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西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4单元 认识三角形(2) 教案

西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4单元 认识三角形(2) 教案

认识三角形(二)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会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和分析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难点应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境导入找出图示中的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探究新知(图示)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3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做一做,在合同伴交流。

动手做一做:将多根吸管剪成不同的3段。

测出长度。

围成一圈。

通过图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当两根吸管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吸管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两根吸管的长度和小于第三根吸管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两根吸管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吸管时,能围成三角形。

剪一剪,围一围,填写下表。

当三条线段中的任意两条之和大于第3条边时,这三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

也可以说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

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怎样去验证一下呢?拿起你的量角器,量一量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吧!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到一起,你能发现什么?这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课堂练习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另外两个角可能是多少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除了这个80°的角,剩下两个角的度数和为:180°-80°=100°。

课堂小结1.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内角和不能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7.4认识三角形(2)

7.4认识三角形(2)

A
C
B
F
C
如上所示,线段 AF 就是△ABC 的中线 3 1)三角形的中线必为线段 2)三角形的中线必平分对边 如上所示,线段 AF 是△ABC 的中线
1 必有:BF=CF= 2 BC
3)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 其余两个 锐角三角形
A
七、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 [教案] 课 题 7.4 认识三角形(2) 教学目标 重 难 点 点 1 知道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 2 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会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活 动 课型
课时 分配
本课(章节)需 2 本 节 课 为 第 2 为 本 学期总第
课时 课时 课时
教学方法 教 师
新授课
教具
投影仪
学 生 活 动
一 三角形的高 1 复习:过点 A 做 BC 的垂线,垂足为 D
A
A
B
C
B
C
A
A
B
C
2 在黑板上做△ABC,过点 A 做对边 BC B C D 的垂线,垂足为 D,我们 就将线段 AD 称为△ABC 的高 3 高的定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 点与垂 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 例如在上图中,我们从△ABC 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它对边 BC 所在 的直线作垂线,垂足为 D,线段 AD 就是三角形的高 注:1)三角形的高必为线段 2)三角形的高必过顶点垂直于对边 3)三角形有三条高 为了将这三条高加以区别,我们把 AD 称为 BC 边上的高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高 1 锐角三角形: A 可由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画出 其余两个

认识三角形(2)

认识三角形(2)
《数学》( 北师大.七年级 下册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苏科版
回 顾 思思考 考 回顾
你还记得 “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吗?
画法
过三角形 的一个顶点,你能画出 它的对边的垂线吗?
0 42 5 3 4 5 1 2
3
4
5
6
A
B
C
0
1
2 0 3 1 4 205 31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7
B
D
C3
做一做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2) 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它们吗? (3) 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 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外部?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同一点.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17
C D
A
折痕AD即为三角形的∠A的角平分线。
B
10
三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
以前所学的“角平分线 ”是一条射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还是射线 吗?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 B 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 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线段 注意
!
A 1 2
D ∠1=∠2 图5−10
p126
折、画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在纸上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 (2) 你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 A 三条高吗? 你能画出钝 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为了便于折出BC边上的高, 需要把CB延长。 为了便于折出AB边上的高, 需要把AB延长。 D D B B A
F F C C
E F D B E
BC边上的高是在三角形的 内部还是外部? 外部 AB边上的高呢?

初中数学精品试题:认识三角形(二)

初中数学精品试题:认识三角形(二)

C B A (第6题) 1.1 认识三角形(二)A 组1.如图,CD ⊥AB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图,在△ABC 中,∠B=6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AC=31°,则∠C 的度数为( )A .58°B .60°C .62°D .92°3.在△ABC 中,D 为BC 上的一点,且S △ABD =S △ACD ,则AD 为△ABC 的( )A .高B .角平分线C .中线D .不能确定4.如图,在△ABC 中,BO ,CO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A =50°,则∠BOC 等于( )A .110°B .115°C .120°D .130°5.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A .B .C .D .6.如图,在△ABC 中,AB =5厘米,BC =3厘米,BM 为中线,则△ABM 与 △BCM 的周长之差是 厘米.★7.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若S △BFC =1,则S △ABC = . 8.如图, 在△ABC 中, 请作图:①画出△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CD ;②画出△ABC 中AC 边上的中线BE ;③画出△ABC 中BC 边上的高AF .9.如图,在△ABC 中,AB=AC ,AC 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cm 和6cm 两部分,求三角形三边的长。

(第1题) (第2题) (第4题) (第7题)B 组★10.如图,在△ABC 中,AB =AC ,P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PF ⊥AB 于 点F ,PE ⊥AC 于点E ,BD 为△ABC 的高线,BD =8,求PF +PE 的值.11.如图,在△ABC 中,BO 、CO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1)若∠ABC=60°,∠ACB=50°,求∠BOC 的度数.(2)若∠A=60°,求∠BOC 的度数.(3)若∠A =α,求∠BOC 的度数(用α的代数式表示).★12.如图,在△ABC 中,E 为BC 上一点,EC =2BE ,D 为AC 的中点. 设△ABC ,△ADF ,△BEF 的面积分别为,,,BEF ADF ABC S S S △△△若12=ABC S △,则BEF ADF S S △△-=_______.★13.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线,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α=∠B ,)(βαβ<=∠C ,用含βα,的代数式表示∠EAD .2。

初中数学_认识三角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认识三角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

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通过做三角形我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木条就一定能钉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构成是有条件的。

”这对整节课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

整节教学活动通过讨论、精讲、合理利用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了预期目的。

本节课实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又具体介绍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

在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认识三角形(2)评测练习独立尝试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

4、下面各组数分别表示三条线段的长度,试判断以它们为边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1:4:5 (2)3:3:5(3)3x、5x、7x(x为正数)(4)三条线段长度之比为4:7:6仔细阅读课本第85、86页①记住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②记住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③记住等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三角形是学生们平日里接触较多的一种图形,在低年级就已经直观认识过,因而本课的重点就放在三角形的稳定性、定义和分类上。

所学重难点都是由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的,不是由老师讲出来,硬塞给学生。

这样做,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学习,落到实处,效果也好。

在整个课堂里,老师只是充当一个参与者、引导者。

课堂总结也是通过老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归纳,这样效果要比由老师包办好。

从这节课可以看出: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改变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过程。

认识三角形2

认识三角形2
△ABC的周长是36 cm,a、b、c是三边 长,且a+b=2c,a:b=1:2,求△ABC的边长
3、一个三角形最多有______个锐角,至少有 _______个锐角
问题:
通过画图我们可以发现:锐角三角形的 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都交于一 点,并且这些交点都在三角形的________部
B
D
E
C
如果∠ADC=90°,那么线段AD 是△ABC的___
2、如图,AD、AM、AH分别是△ABC的角 平分线、中线、高。 (1)因为AD是△ABC的角平分线,所以 1 ∠___=∠____= ∠_____
2
(2) 因为AM是△ABC的中线,所以 A ___=____= 1 _____
2
(3)因为AH是△ABC 的高,所以 ∠___=∠____=90° B
M D H
C
3、如图,BD=DE=EF=FC。
AD是△____的中线,
____是△AEC的中线,
AE是△____和△_____的中线。
A
B
D
E
F
C
4、已知: AD、AE是△ABC中线和高。 AB=5cm,AC=3cm, (1)求△ABD与△ACD的周长之差; (2)写出△ABD与△ACD的面积关系, A 并说明理由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三条高________,并且三条高的交点在三 角形的________部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 条高________ ,并且三条高的交点就是三角 形的________.
1、点D是△ABC的BC边上的一点。 如果BD=CD,那么线段AD是 △ABC的___ 如果∠BAD=∠CAD,那么线段 AD是△ABC的_____

1.1认识三角形(2)

1.1认识三角形(2)

问题导学: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 “Rt△”表示,直角三角形 ABC可以写成“Rt△ABC”. 把直角所对的边称为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 夹直角的两条 边称为直角边.
C
直 角 边A
直角边 B
直角三角形有许多性质,你能发现它的两个 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自学检测:
如图,在△ABC中,D为BC上的一点, ∠ADB=90°,∠1=∠B。若按角分类,△ABC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为什么?
A 2
1
B
D
C
巩固练习: 认一认:将下面的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③⑤
① ④ ⑥
②⑦
巩固练习:
1、在△ABC中∠A:∠B:∠C=1:2:3,则 △ABC是( 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 60°; ( ×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 角或直角; ( √ )
1.1认识三角形(2)
温故互查:(二人小组完成)
1、三角形的定义
? ?。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在△ABC中,∠A+∠B+∠C=1800
问题导学:
(1)下图中小明所拿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 角是什么角?小颖的呢?试着说明理由.
∠A+∠B+∠C+∠D+∠E+∠F= A B C H D G F 360 度
M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
(1)3cm、4cm、5cm; (2)8cm、7cm、15cm;
(3)13cm、12cm、20cm; (4)5cm、5cm、11cm;
能组成三角形的有( B )组。
A、1
B、2
C、3
D、4
2.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 的长可以是8吗?可以是2吗?
3.在△ABC中,a=4, b=2,若第三边
1.分别量出下面三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度,并填入空格内:
⑴a=______; ⑵a=______; b=______; b=______; c=______; c=______;
⑶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 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B C (2)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 度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 边的性质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 第三边。
a+b>c
C
a+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c>a
⑴ ⑵ C
b
A
a c
B
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释?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 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任意 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长度 有怎样的关系呢?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顶角
腰 底角
腰 底角
底边
2.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也叫正三角形
⑴元宵节的晚上,房梁上亮起了彩灯,装有黄色 彩灯的电线与装有红色彩灯的电线哪根长呢?说 说你的理由。 利用你发现的规律填空: A AB+AC > BC;
AC+BC
> AB;
AB+BC > AC;
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取一根木棒,
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你准备取多长的木棒?
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取一根木 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则第三根木棒最 长不能超过多少?最短不能少于多少?
第三根木棒大于3cm,小于13cm.
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c的长是偶数,求c的长。
姚明一步能走3米吗?现在你能做出回答 了吗?
姚明身高为 2.26米, 他的 腿长大约为1.2 米,他一步(两 脚着地时两脚 的间距)能迈 3米吗?
P67 习题3.2 第2、3题
三角形 边的性质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 第三边。
C
b-a<c
c-a<b c-b<a
A
b c
a
B
例1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
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
解: 取长度为2cm的木棒时,由于2+5=7
<8,出现了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
情况,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 取长度为13cm的木棒时,由于5+8=13=13 (第三边),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 情况,所以它们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有人说他一步能走3米,你相信吗?
知识再现:
锐角三角形 ————所有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③ ⑥
⑦ ⑦ 钝角三角形

② ⑦







这些三角形中,有等腰三角形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