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木材干燥工艺
红木烘干标准

红木烘干标准引言红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在家具制作和装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红木具有较高的含水率,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红木烘干的标准,以确保红木经过适当的烘干过程。
红木烘干的重要性烘干是红木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红木制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未经适当烘干的红木容易发生变形、开裂和虫蛀等问题。
因此,制定红木烘干标准对于保证红木制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提高稳定性红木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如果直接制作家具或进行装饰,由于水分的挥发,红木容易变形和开裂。
通过烘干可以将红木的含水率降低到合理范围,提高其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防止虫蛀红木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容易受到虫蛀的侵害。
在烘干过程中,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以杀灭红木中的昆虫和害虫的卵,防止虫蛀问题的发生。
提高耐久性烘干可以将红木中的水分蒸发,降低含水率从而提高红木制品的耐久性。
干燥的红木材质更加稳定,不易受潮、变形和开裂。
同时,干燥后的红木更加坚硬,增加了抗压和抗弯强度。
烘干方法自然风干自然风干是一种传统的红木烘干方法。
将红木材料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利用自然风力将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
尽管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
热风烘干热风烘干是一种常用的红木烘干方法。
通过引入热风并控制温度和湿度,加速红木中的水分蒸发。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红木的烘干过程。
蒸汽烘干蒸汽烘干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红木烘干方法。
通过将红木材料放入密闭的烘干室中,通过加热水生成蒸汽,使红木中的水分蒸发。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红木材料进行温和干燥的情况。
烘干标准合理的含水率范围红木的含水率是判断烘干效果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含水率范围可以提高红木的质量和稳定性。
根据红木的具体用途和加工要求,确定不同的含水率标准,一般情况下红木家具的含水率应控制在8% - 12%之间。
控制烘干时间烘干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红木的含水率和质量。
红木家具的家具工艺与雕刻技术

红木家具的家具工艺与雕刻技术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家具制作技术的完美结合。
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雕刻技术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红木家具的家具工艺和雕刻技术,并探讨其对红木家具的重要意义。
一、家具工艺1. 选材与烘干红木家具选用的材料主要有红酸枝、花梨木、紫檀等,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丽。
在制作红木家具之前,需要对木材进行烘干处理,以减少木材的含水量,保证制成的家具不易变形。
2. 切割与组合在红木家具的制作中,切割与组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将选材好的木块按照尺寸和形状进行切割。
然后,利用榫卯结构和胶水将木块进行组合,形成家具的骨架。
3. 手工雕刻红木家具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而闻名。
雕刻是手工艺人对家具进行装饰的重要方式之一。
常见的红木家具雕刻图案有花鸟、人物、山水等,这些图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了红木家具的独特魅力。
4. 涂饰与上光在制作红木家具时,涂饰和上光是保护家具表面并增加光泽的重要步骤。
通常会使用天然的植物油或者漆料进行涂饰,然后再利用研磨工具进行上光,使家具表面光亮如镜。
二、雕刻技术1. 立体雕刻立体雕刻是红木家具雕刻的一种常见技术。
它通过调整刀具的角度和力度,将木材直接雕刻成立体的图案。
这种雕刻技术需要雕刻师傅具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2. 浮雕技术浮雕是红木家具雕刻的另一种重要技术。
它通过在木材表面上雕刻出图案,使图案凸出于木材表面。
浮雕技术给人以立体感,让家具更加生动有趣。
3. 阴阳刻技法阴阳刻是一种传统的红木家具雕刻技法。
它通过在木材上刻出深浅不一的纹理和图案,以突出整体效果。
阴阳刻技法在红木家具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增加了家具的观赏性,还提高了其艺术价值。
4. 窗格雕刻窗格雕刻是红木家具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法。
它通常用于红木屏风和红木柜子等家具上,通过雕刻出不同的格子图案,使家具更具装饰效果。
三、红木家具工艺和雕刻技术的重要意义1. 传承与保护红木家具的工艺和雕刻技术是传统手工艺的珍贵遗产。
木材干燥工艺

影响木材干燥速度之因子分析前言木材干燥时,其中所含水分(自由水,约束水,水蒸气)是利用不同的机构(me-chanism),经由不同的流通管道,自中心移至表面而蒸发。
在移动过程中,水分可能随木材中的实际状况自某一形式转换为另一形式(图2.8.)。
一般生材在常温下其约束水约占其全干重的30%,余者除极微量的水蒸气外,均为自由水。
以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为例,其原始含水率约60%左右:故可粗估一半为约束水,一半为自由水。
若为台湾杉(Talwanla cryptomerioides),因其原始含水率高达150%以上,故其自由水亦增为约束水的4倍以上。
约束水的含量永远是一常数(30%左右)。
水分移动的速率完全受制于下列因素。
物理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循环等物理因素对木材水分移动的影响乃一深奥而复杂的学科,本文仅简要叙述其基本原理。
(1)温度热(heat)是木材水分蒸发时必须获得运动能量(kinetic energy)的根源,同时水分蒸发的快慢全赖单位时间内热能的供应情形以及加热媒体(空气)吸收水分的能力而定。
干燥是由木材表面逐渐向内层进行,假如温度一定,则蒸发率会随木材水分的减少以及空气中蒸气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所以,欲保持稳定的蒸发率,必须能使木材水分获得附加热能(additional energy),或者降低干燥窑内的蒸气压力。
此可藉提高温度(更多的热能)或降低相对湿度(较低的蒸气压力)以达成。
故欲使温度在50℃(122下)时之蒸发率等于70℃(158oF)之蒸发率,则必须尽量降低相对湿度;藉增加干燥空气的水分亲和力(moisture affinity)来补偿热能的减少。
但如此处理可能会形成剧烈的水分梯度,使木材发生干裂而招致“贬质”(degrade)。
另一方面,提高温度可加速水分的移动,虽需维持较高的湿度以防干裂,但不致过份影响干燥速率。
谈到温度,有一事应牢记于心,即在干燥过程中窑内之干球温度必高于木材温度。
红木材料制造工艺流程

红木材料制造工艺流程一、选材。
红木那可是有好多种类的呢,像紫檀、黄花梨之类的都是超有名的。
在选材的时候啊,就跟挑宝贝似的。
工人们得去那些专门的木材市场或者直接从林区采购。
这个时候呢,眼睛可得睁大了。
要挑选那些纹理好看的,木材质地坚实的。
要是木材本身就有很多瑕疵,那做出来的东西肯定就不够完美啦。
而且不同种类的红木啊,颜色和质地也都有差别。
比如说紫檀,颜色特别深沉,就像那种很有内涵的大叔,很有韵味。
黄花梨呢,颜色相对浅一些,纹理就像山水画一样,超级漂亮。
二、干燥处理。
选好材之后啊,干燥可是个大工程。
木材刚砍下来的时候啊,里面有好多水分呢。
要是不处理好,做出来的家具啊,工艺品啥的,很容易变形或者开裂。
这就好比人要是浑身湿漉漉的就去做事,肯定也做不好呀。
干燥的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呢,就是把木材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风啊,阳光啊,慢慢把水分带走。
这个过程可慢了,就像乌龟爬一样。
但是呢,这样干燥出来的木材比较稳定。
人工干燥就快多了,不过要是没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也容易出问题。
比如说温度太高了,木材可能就被烤焦了,那就糟糕透顶啦。
三、切割。
干燥好了的木材就可以切割啦。
这就像是给木材做一个初步的整形手术呢。
切割的时候得按照设计的尺寸来,不能随便乱切。
木工师傅们会用各种各样的锯子,大锯子切大块的木材,小锯子就处理那些精细的部分。
他们的手啊,就像有魔法一样,木材在他们手里就变得规规矩矩的了。
而且在切割的时候啊,还得考虑到木材的纹理走向。
要是逆着纹理切,木材就容易起毛边,就像人的头发乱了一样,不好看啦。
四、雕刻。
红木材料要是没有雕刻,就好像漂亮的脸蛋没有笑容一样,缺少灵魂。
雕刻可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艺术活。
有浮雕、透雕、圆雕等好多种方式呢。
师傅们会先在木材上画出图案,然后就用各种雕刻工具开始创作。
他们就像艺术家一样,一点点把那些精美的图案刻画出来。
比如说雕刻一朵花,花瓣的弧度、花蕊的细节,都要雕刻得栩栩如生。
红木家具制作的七大工序

红木家具的制作有着严格的工序和标准要求,那么,一块红木从原木到一件成型的家具,要经过哪些步骤呢?小欧带您了解红木家具制作的七大工序。
以手工制作为主的红木家具,从原木到成品,需要经过干燥板材、选料开料、榫卯工序、雕刻工序、组装工序、刮磨工序和上蜡工序等多道工序,其中每一个工序里又有若干个讲究的制作工艺。
1、红木干燥工序原木并不能直接进行干燥,要先进行锯材。
完成干燥处理后,还要进一步对板材进行筛选,防止烘干中开裂、变形的木料进入下一道工序。
红木家具木料的水分含量,直接关系家具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所以首先就对木料反复烘干处理,最终将木料水分含量减少到8%-12%,这样做出来的红木家具,才不容易变形和撑裂。
2、选料开料木料经过干燥后,木工师傅会根据所需木材数量和尺寸的材料单,从完成干燥的加工料中选择板材。
选料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尺寸和造型的木料,同时还要考虑两块相接面板的花纹是否对称,纹理走向一致等诸多因素。
各个板材选择好之后,就开始进行截料。
先把白皮、两端不能用的残料截下来,然后根据料单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开料,开料后的木材再进行刨平,方便在下一步工序精确尺寸。
3、红木榫卯工序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特色,相比现代许多家具用钉子连接固定各部位,榫卯结构更浑然天成、经久稳固。
见到了传说中的榫卯制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精湛工艺。
工人师傅开凿好榫卯后,还需要反复检查大小是否合适,有没有歪斜或翘角,这也就是行业里所说的“认榫”。
如果发现有歪斜或翘角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4、红木雕刻工序可以说红木家具的全部工艺,雕刻工艺就占了一半以上。
榫卯工序完成后,会进入到雕刻纹饰的工序,红木家具中对手工雕刻的要求非常严格。
红木家具中木工工艺和雕刻工艺相结合,才能体现珠璧共辉、异曲同工的效果。
在雕刻车间,每一名雕刻工在雕刻时都要集中精力,一旦刻错一刀,整张木板就很难修补了,这对红木家具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红木家具的制造工艺

家具制造的图样
制造每件家具,总要先配料划线。划线也叫“划样”。旧 时没有设计图纸,式样都是师徒相传,一代一代口授身教, 每种产品的用料和尺寸,工时与工价,均需十分熟悉并牢 牢记住。家具的新款式,主要依靠匠师中的“创样”高手, 江南民间称他们叫“打样师傅”。在长期实践中,凭借丰 富的经验,他们常常能举一反三,设计创新。
旧时,一般先将原木沉入水质清澈的河边或水池中,经过 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浸泡,使木材里面的油质渐渐渗泄出 来,然后将浸泡过的原木拉上岸,待稍干后锯成板材,再 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任其慢慢地自然干燥,到那时, 才用它们来配料制作家具。这种硬木用材的传统处理方法, 所需时间较多,周期较长,现代生产已很少采用,但经如 此干燥后的木材,“伏性”强,很少再有“反性”现象。 传世的许多红木家具,有的已历时二三百年,除特殊原因 外,很少有出现隙缝和走样的。用作镶平面的板材,不仅 需经一二年的自然干燥,而且还需注意木材纹理丝缕的选 择。
三、精湛卓越的木工工艺
富有优良传统的木工加工手艺发展到红木家具制造的年代, 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木工行业中流传着所谓“木不离 分”的规矩,就是指木工技艺水平的高低,常常相差在分 毫之间。无论是用料的粗细、尺度,线脚的方圆、曲直, 还是榫卯的厚薄、松紧,兜料的裁割、拼缝,都是直接显 示木工手艺的关键所在,也是家具质量至关重要的内容。 因此,木工工艺要求做到料份和线脚均“一丝不差”, “进一线”或“出一线”都会造成视觉效果的差异;兜接 和榫卯要做到“一拍即合”,稍有歪斜或出入,就会对家 具的质量发生影响。
/
红木家具的制造工艺
以手工方式制作家具,做工和技艺尤为重要。红木家具的 制造,在继承明清以来优质硬木家具的传统技艺上,随着 时代的发展,工艺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特别是许多优 秀产品,做工精益求精,工艺科学合理。
红木生产流程

红木生产流程红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因其纹理美观、质地坚硬而备受青睐。
红木的生产流程经过多道工序,才能最终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红木家具或工艺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红木的生产流程。
首先,红木的生产从原材料的采伐开始。
红木树通常生长在热带雨林中,因此采伐工作需要谨慎进行,以免破坏生态环境。
经过精心挑选的红木原材料被运送到加工厂,进行初步的加工和处理。
接下来,红木原材料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木材的含水率,使木材更加稳定,避免日后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干燥处理需要耐心和细致,通常会花费较长的时间。
然后,进入到红木的切割和修整环节。
在这一道工序中,木材会被切割成不同的规格和尺寸,以满足不同产品的需要。
同时,木材表面也会进行修整,使其更加平整光滑。
紧接着,就是对红木进行雕刻和雕花。
红木家具和工艺品通常都会进行精美的雕刻和雕花,这需要工匠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会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将红木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纹饰。
随后,进行上色和涂漆。
上色和涂漆可以让红木产品更加美观和耐久,同时也能保护木材表面不受损坏。
选择合适的颜料和涂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最后,进行组装和包装。
在这个环节,各个部件被组装成最终的产品形态,同时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包装是保护产品的最后一道防线,它能够确保产品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受损坏。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工序,红木产品最终完成,准备投放市场。
红木的生产流程虽然繁琐,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红木产品的高品质和独特魅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红木生产流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干燥

一、什么是干燥处理木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分。
木材中水分的多少随着树种、树龄和砍伐季节而异。
为了保证木材与木制品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木材中的水分(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要降低木材的含水率,须提高木材的温度,使木材中的水分蒸发和向外移动,在一定流动速度的空气中,使水分迅速地离开木材,达到干燥的目的。
为了保证被干木材的质量,还必须控制干燥介质(如目前通常采用的湿空气)的湿度,以获得快速高质量地干燥木材的效果,这个过程叫做木材干燥。
由于上述方法是利用对流传热方式,从木材的外部外热干燥的方法,所以,又称为对流干燥。
概括地说木材干燥就是水分以蒸发或汽化的方式由木材中排出的过程。
二、木材干燥对于红木家具的意义1. 提高木制品的尺寸稳定性,防止木材产生一式开裂和变形。
木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湿胀和干缩现象,而木材的不均匀的湿胀干缩,往往会引起木材开裂和变形,影响使用,造成浪费。
若用湿的木材或没有干燥好的木材制造产品(如门窗、地板、家具等)时,刚刚做好时好像不错,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木材的变干就会发生门框歪斜、地板翘曲、接榫松脱或板面开裂等现象,造成很大的损失。
生产单位若在使用前,将木材干燥到使用要求的含水率,就可以保证木制品结构的稳定性,使之外形美观、经久耐用。
2. 减少降等损失,节约木材资源,防止木材发生霉变,腐朽和虫蛀。
原木锯解后若未及时干燥或干燥工艺不当,都可能使锯材发生开裂、变形、变色等缺陷,同时当木材含水率在20%~100%之间,容易产生霉菌,导致腐朽和虫蛀。
只有将木材干燥到含水率在20%以下或贮于水中才可免除这些病虫害。
我国每年因木材变形、开裂、腐朽、虫蛀而使木材失去使用(指制造木制品)的降等损失十分严重。
3. 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加工性能。
当木材含水率低于纤维和饱和点时,木材的强度将随着木材含水率的降低而提高。
例如当松木由含水率30%降低到18%时,其静曲强度将从50MPa增至110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木家具木材干燥工艺
红木家具的原料较为昂贵,专家指出,在红木干燥中,干燥质量和减少降等损失应是首要考虑的。
要做到这两点,科学地掌握干燥工艺是最重要的前提。
新鲜红木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
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开裂、弯曲变形、霉变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制品的品质,因此木材在制成红木家具之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如干燥不当,在继后的零部件加工、装配、油漆上都会出现种种问题,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
正确的干燥处理可以克服上述木材缺陷,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延长使用年限。
它是合理利用和节约木材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木材加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工序。
红木家具
专用顶级红木黑酸枝,越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为木料,都是难干的阔叶材,红木中的水分移动非常缓慢,木材中的水分通道不畅,因此表层与稍下部的内层的含水率相差很大,在木材干燥过程中,为了提高木材的干燥速度、消除干燥过程中的应力,缓解含水率梯度,平衡材堆各块板的最终含水率,需要分别进行预热、中间、平衡和终了处理等多次处理。
红木沙发
影响木材干燥的外部因子有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通过木材表面的气流循环速度和介质的压力;内部因子主要是树种、被干木材的厚度和初始含水率等。
在干燥室各部分干燥设备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木材干燥工艺条件是保证木材干燥周期和木材干燥质量的关键。
红木茶棋椅
木材干燥基准是指导木材干燥生产的重要依据之一。
红木用材树种相对单一,在了解和掌握了被干木材所要求的干燥质量和最终含水率后,就可以选择制订相应的干燥工艺条件。
其核心内容就是根据被干木材的树种、厚度选择干燥基准和确定热湿处理条件。
在保证木材干燥质量前提下提高干燥速度,节约能源消耗,降低干燥费用,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木材干燥工艺条件的核心内容是木材干燥基准,干燥基准的软硬度基本决定了木材干燥周期和木材干燥质量,所以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开裂、变形和最终含水率不均匀等现象都属于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木材干燥缺陷。
其中开裂也叫干裂,它包括端裂、表裂和内裂;变形包括顺弯、横弯、翘弯和扭曲。
应用现代干燥技术,研究和提高红木家具用材的干燥质量,对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于稳定和扩大我国红木家具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至关重要。
对弘扬红木文化促进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意义重大。
研究和提高红木家具用材的
干燥质量,是红木家具企业再发展所必须的一次基础性技术投入,也是产能建设的前提条件。
据中国红木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