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代谢性疾病

合集下载

营养与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营养与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营养与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营养和代谢在人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营养是指人体获取的能量和营养素,而代谢则是人体将所摄入的营养分解、利用和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然而,当营养和代谢发生紊乱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代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因此,营养与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营养与代谢疾病的关系。

营养与代谢疾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营养的摄取和代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例如,饮食中过多的脂肪和糖分会导致体内代谢失调,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

反之,饮食中适量的脂肪和糖分可以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和能量,使得代谢正常。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营养与代谢疾病呢?首先,我们要做到合理的饮食结构。

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摄入,这是预防和治疗代谢疾病的关键。

例如,适量的蛋白质可以维持肌肉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能量;而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可以降低血脂、血糖和胆固醇等,从而预防疾病。

此外,我们还应该减少饮食中的高盐、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这对防治营养与代谢疾病都有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运动来预防和治疗营养与代谢疾病。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促进能量的消耗和营养的代谢。

对于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预防和治疗营养与代谢疾病。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胰岛素注射或者口服药物来调节血糖水平;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不过,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用药。

总之,营养与代谢疾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预防和治疗营养与代谢疾病需要我们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以及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此外,定期的身体检查和健康体检也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患病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代谢性疾病的营养干预与管理

代谢性疾病的营养干预与管理

代谢性疾病的营养干预与管理在当今社会,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等,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往往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营养干预与管理成为了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一、代谢性疾病的概述代谢性疾病是指由于体内代谢过程紊乱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

其中,饮食作为影响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血糖代谢紊乱疾病。

患者常表现为血糖升高、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的疾病。

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的疾病。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肾脏损害等并发症。

二、营养干预在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性合理的营养干预可以帮助调节体内代谢平衡,改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病情。

首先,营养干预可以控制能量摄入,避免过度的能量堆积,从而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稳定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营养干预可以调整饮食中的营养素比例,如增加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营养干预还可以通过控制食物的选择和摄入量,调节尿酸生成和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

三、代谢性疾病的营养干预原则1、控制总能量摄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病情等因素,计算出每日所需的总能量。

营养失调与代谢疾病的关联研究进展

营养失调与代谢疾病的关联研究进展

营养失调与代谢疾病的关联研究进展一、简介代谢疾病是指由于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异常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不良饮食结构的普遍存在,营养失调成为引发代谢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营养失调对代谢疾病发展的影响,并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营养失调与肥胖1. 营养摄入与能量平衡过度摄入高能量食物和不足摄入膳食纤维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近一项对中国居民饮食模式的分析显示,高蛋白质和高脂肪饮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的摄入却明显不足。

2. 营养素缺乏与代谢紊乱研究发现,维生素 D、维生素 K、镁和钙的缺乏与代谢疾病发展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例如,维生素 D缺乏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相关。

3. 营养失调与肠道微生物群落肠道微生物群落在调节能量平衡和脂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不良饮食结构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诱发代谢紊乱及相关疾病。

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可以调整肠道微生物组成,从而预防或减缓代谢性疾病的发展。

三、营养失调与2型糖尿病1. 糖类摄入与胰岛功能过度摄入蔗糖、果汁和甜饮料可导致胰岛功能紊乱,并增加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最新的临床试验表明,控制饮食中的糖类摄入可以显著改善胰岛功能,纠正早期代谢异常。

2. 营养素与胰岛素抵抗快餐、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和环状脂肪酸等物质,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从而造成血糖升高。

另外,富含镁、维生素 D和抗氧化剂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

四、营养失调与心血管疾病1. 高脂肪饮食与动脉粥样硬化过度摄入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并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最新研究发现,控制高脂肪饮食并增加其他营养素如水果、蔬菜摄入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2. 益生菌与心血管健康益生菌被认为是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一种方式。

内分泌学-代谢性疾病与营养性疾病概论

内分泌学-代谢性疾病与营养性疾病概论

第三篇代谢性疾病第一章代谢性疾病与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营养素代谢临床特点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诊断原则分类防治原则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新陈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通过新陈代谢,机体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转化,同时体内物质又不断进行分解、利用与更新,为个体的生存、劳动、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内环境恒定提供物质与能量。

合成代谢(anabolism)是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参与机体众多的化学反应,在机体内合成较大分子并转化为自身物质的过程,并以糖原、蛋白质、脂肪及其化合物的形式在体内储存,这一反应过程常需要耗能。

分解代谢(catabolism)是体内的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降解过程,常伴有能量的生成与释放。

中间代谢是指营养物质进入机体后在体内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某一环节出现障碍,则引起代谢性疾病(metabolic diseases)。

营养疾病和代谢疾病的关系密切,且往往互存,彼此又有相互影响。

例如,维生素D缺乏症常表现为钙磷代谢失常;糖尿病常伴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症。

【营养素代谢】一、营养素的供应和摄取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6类。

在矿物质或称无机盐中,分为宏量元素(macronutrient)和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

前者在体内含量较多,如钙、镁、钠、氯、磷;后者在体内含量较少,又称痕量元素(traced element)。

微量元素在人体组织含量极少,仅占体重的0.01%~0.005%以下的元素。

在人体内测得60种以上微量元素,其中11种有特殊生理功能,是人体所必需,故称必需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铁、氟、锌、铜、钒、锰、碘、钼、铬、钴和硅,摄入不足可引起疾病。

以上11种必需微量元素是被公认的。

此外,锂已用于临床治疗精神病和糖尿病,有特殊功能,也可能是必需微量元素。

猪的营养与代谢性疾病

猪的营养与代谢性疾病

四、剖检病变 1、外观无变化,颈下、腹腔下等处皮下常有不同 程度的水肿 2、胃内充满气体,仔猪有的胃内有数量不等的凝 乳块 3、肝脏呈土黄色或橘黄色,边缘锐利,质地脆弱, 像嫩豆腐一样,一碰即破 4、胆囊膨大,充满淡黄色胆汁 5、肾脏呈土黄色,有散在的红色出血点
五、诊断 1、根据仔猪生后吮乳不足的病史,发病限于1周 龄内 2、有明显的神经症状,肝脏的特征性变化 3、血液变化:血糖明显减低,非蛋白氮明显增高猪 Nhomakorabea养代谢病
猪营养代谢病包括仔猪低血糖症、脂肪代 谢疾病、常量元素代谢紊乱性疾病、微量 元素缺乏疾病,主要讲仔猪低血糖症
仔猪低血糖症
一、概况 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出生后,最初几天因饥饿致体 内贮备的糖原耗竭,而引起血糖显著降低的一种营 养代谢病,亦称乳猪病
本病仅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且多于生后 最初3天发病,死亡率较高,可占仔猪的25 %。 本病的发生,主要依母猪产后泌乳质量水平、外 界环境、气候条件而有不同。
二、病因: 仔猪生后吮乳不足,致机体饥饿是引起发病的主 要原因,常见于下列情况: 1、母猪无乳或乳量不足 2、仔猪吮乳不足或消化吸收机能障碍 3、新生仔猪在母体内发育不良 4、产房的温度较低 5、活动加强 血糖过低时,会影响脑组织的机能活动,出现一 系列神经症状严重时机体陷入昏迷状态,最终死 亡
三、症状 1、仔猪出生后第2天突然发病,迟的在3-5天出现 症状 2、初期见精神不活泼,软弱无力,不愿吮乳,皮 肤苍白,体温低下 3、仔猪后期卧底不起,多出现神经症状 4、病猪对外界刺激开始敏感,而后失去知觉,最 终陷于昏迷状态,衰竭死亡
六、防治 (一)预防 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2、注意初生仔猪的防寒保暖 3、固定乳头,吃早、吃足初乳
(二)治疗 1、补糖 临床上多应用5%-10%葡萄糖液15-20毫升,腹腔内 注入,每4-6小时一次 2、保暖 应将仔猪移置温暖畜舍,舍温应保持16 ℃以上。

营养与代谢性疾病病理

营养与代谢性疾病病理




病鸡剖检:

可发现在鼻道、口腔、食道和咽的粘膜上有象鸡痘样白 色脓泡,但易剥落。肾脏灰白色且肿大,肾小管和输尿 管充塞白色的尿酸盐,从表面看,形成一种类似细白线 所构成的网。重症鸡的心包、肝和脾的表面,均有白色 尿酸盐沉着。
必须指出:鱼肝油和维生素制剂,在没有抗氧化剂情况 下,最好是现用现配。补充量应比正常日粮增多3倍。 如因患严重蛔虫病而致维生素A缺乏时,应先行驱虫。 维生素A存在于 动物性饲料中,鱼肝油、牛奶、蛋黄、 肝粉中特别丰富。 凡青绿植物性饲料,如新鲜青菜、 幼嫩青草中都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初生雏:出壳时双眼失明或眼炎; 2周龄:生长发育迟缓; 3周龄:体质衰弱,共济失调。随后眼鼻发炎, 眼睑肿胀,眼睑内含有豆腐渣样脓性分泌物,睁 不开眼,鼻有分泌物,于4-5周大批死亡。 病程长者:几乎都有干眼病(角膜穿孔,眼水外 流,眼球下陷)。 成年鸡:呈现消瘦,衰弱,羽毛松乱,眼炎等。 母鸡:产蛋量显著下降,孵化率降低。
烟酸(尼克酸或维生素)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热、氧、光 和碱所破坏。它是参与体内酶系统的一种维生素。它对机 体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起主要作用,当肌体 缺乏烟酸时则可引起新陈代谢的障碍。 烟酸缺乏的症状一般表现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羽毛蓬 松缺乏光泽,关节肿大,骨短粗,腿骨弯曲与锰或胆碱缺 乏的骨短粗症的区别是肌健极少从髁骨滑脱。 在日粮中配合烟酸含量较多的饲料可预防缺乏症的发生。 如出现可疑缺乏症状时,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烟酸10毫克, 很快见效。但已出现骨短粗症状时,难以见效。 饲料中的米糠、小麦、大麦、麸皮、花生饼、鱼粉、酵 母和青饲料等都是烟酸的丰 富来源。





维生素D对任何年龄的鸡都是很重要的。如果缺 乏维生素D,即使日粮中有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的磷和钙,也会使钙、磷吸收和代谢作用发生障 碍而从消化道排出体外,以至血液中缺乏钙、磷 而引起佝偻症。 维生素D有降低肠内酸、碱度造成酸性反应条件, 加强磷酸钙盐的溶解,促进肠壁吸收钙、磷的作 用,提高了血液中的含钙量。 维生素D能对甲状旁腺起抑制作用,使肾小管的 再吸收能力增加,无机磷排出减少。它是调节钙、 磷吸收的要素。

代谢性疾病的营养管理研究

代谢性疾病的营养管理研究

代谢性疾病的营养管理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营养管理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代谢性疾病与营养的关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往往与营养摄入失衡密切相关。

以糖尿病为例,长期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糖尿病。

肥胖症则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

高血脂症与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过多有关。

而痛风则常因高嘌呤饮食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二、营养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营养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维持患者理想的体重,控制血糖、血脂、血尿酸等代谢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其原则包括: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2、均衡原则:保证摄入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比例合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3、控制总能量原则: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活动量,计算出每日所需的总能量,合理分配到三餐中。

4、适量原则: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规律和稳定。

三、不同代谢性疾病的营养管理策略1、糖尿病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豆类等,避免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糖、糖果、糕点等。

适量摄入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

2、肥胖症制造能量缺口: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使摄入的能量低于消耗的能量,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控制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的摄入。

代谢疾病与营养不良的关系研究

代谢疾病与营养不良的关系研究

代谢疾病与营养不良的关系研究代谢疾病和营养不良是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代谢疾病通常指的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和人体的代谢过程出现了问题。

而营养不良则是因为人体摄入的营养不足或不平衡,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运转。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代谢疾病和营养不良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营养不良与代谢疾病营养不良是指人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身体机能的异常,影响正常的代谢过程,产生一系列的疾病。

例如,营养不良常见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群中,这些人群中往往有大量的疾病,如贫血、肌肉萎缩、免疫系统疾病等。

与此同时,人们也经常把代谢疾病和营养不良联系在一起。

代谢疾病是指身体代谢的失衡和障碍,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等。

这些疾病往往发生于拥有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

例如,营养不良使人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导致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失衡。

长期营养不良可能进一步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代谢疾病的发生。

相反,代谢疾病也会加剧营养不良。

例如,由于糖尿病等代谢疾病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更多的营养素被排出体外,从而更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此外,代谢疾病也可能会导致人们的食欲下降,从而减少营养素的摄入,加剧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和代谢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营养素的缺失对人体的直接影响,也有代谢障碍加剧营养不良的间接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以系统和细致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代谢疾病和营养不良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改善代谢疾病和营养不良?为了改善代谢疾病和营养不良,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平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这包括优先选择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劣质脂肪和过多的糖分的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
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生物学效应低于 预期水平,即胰岛素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 利用方面受损,机体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 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HIS)这样才能使 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肥胖者IR和HIS的发生机制
❖脂肪细胞肥大增生 胰岛素受体数目 ❖酪氨酸激酶异常 胰岛素受体活性
冠心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理改变
脂质条纹:动脉内膜(TC、TG)
纤维斑块:内膜增生结缔组织
复合病变:纤维斑块+脂质聚集 出血、坏死、溃疡、钙化、附壁血栓
管腔狭窄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
❖高血糖 ❖脂质代谢紊乱 ❖高血压
1m可减轻体重2-5kg(住院治疗) ❖药物治疗
肥胖饮食治疗注意点(1)
❖总能量一般不要低于1200kcal/d
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瘦体组织群丢失易引起组织器官功能异常
肥胖饮食治疗注意点(2)
❖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VitB、C、脂溶性维生素 促进脂肪分解 调节胆固醇代谢 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冠心病糖尿病等肥胖相关并发症
( ARTERIOSCLEROSIS)
代谢性疾病
❖ 腹型肥胖
❖ IGT
IFG
IGR (IGR包括IGT或和IFG)
❖ 脂代谢紊乱/AS/CHD 冠心病
❖ 高血压
(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高尿酸血症/痛风
❖ 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比较
组分
初选人群 组成成分数 肥胖
BMI(kg/㎡) WC(cm) WHR 血脂紊乱 TG(mmol/L) HDL-C(mmol/L) 高血压 SBP/DBP(mmHg)
酪氨酸激酶
机理: PTK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 →调
解细胞功能 目前已证实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胰岛素信号传导↓
瘦素信号传导↓
控制细胞生长、分化
Ref:邹大进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3):148-150
肥胖患者IR和HIS对机体的影响
❖HIS主要引起脂质代谢和糖代谢变化 ❖IR和HIS是肥胖病并发代谢综合症的重要原因
IFG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 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
代谢性疾病
❖ 腹型肥胖 ❖ IGT
IFG IGR 糖调节受损
(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代谢性疾病
❖ 腹型肥胖 ❖ IGT
IFG IGR (IGR包括IGT或和IFG) ❖ 脂代谢紊乱/AS 动脉硬化
肥胖病(obesity)
肥胖炎(obesis) ❖概况
肥胖病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 肥胖病既是一个独立疾病 肥胖病又是代谢综合征和多种癌症 的主要危险因素
肥胖病的流行病学
❖美国(1998年)
成人超重 54% 成人肥胖 22% 儿童肥胖 25%
❖欧洲
成人肥胖 25%
❖中国(1997年)
成人超重 21.5% 成人肥胖 2.92% 儿童超重 6-17% 儿童超重 2-10%
IR和HIS对脂质代谢影响
❖脂蛋白酶活性
VLDL清除
❖肝脂肪酶
HDL分解
HDL
TG、TC、VLDL合成
IR、HIS和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作为一种生长因子 ❖ LDL颗粒内多聚不饱和
大动脉血管中层平滑 肌变性增殖
脂肪酸易氧化
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ox-LDL具有细胞毒性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TC在巨噬细胞内大量聚集)
A
巨噬细胞变形、坏死 泡沫细胞
❖BPC激活
BPC粘附、聚集 促进血栓形成
S
❖ sLDL分子中的VitE和 辅酶Q10含量
抗氧化能力
易被氧化
IR、HIS和高血压
❖肾小管使Na+重吸收
Na+水潴留
❖交感神经活性
血管收缩
❖脂肪组织产生前列腺素 (两者有扩血管作用)
PGI、PGE 周围血管阻力
❖血管平滑肌细胞水平干扰阳离子
——
≥25.0
≥1.70 <1.04(男),<1.30(女)
>1.70 <1.0(男),<1.30(女)
<0.9(男),<1.0(女)
≥130/85
≥130/85及/或已确认高血压并治疗者
≥140/90及/或已确认高血压并 治疗者
≥6.1 —— ——
≥5.6 ≥7.8及/或DM者
——
≥6.1及/或 ≥7.8及/或DM者
肥胖相关的营养因素(2)
❖偏食、多食、饮食结构不良、食物能量密度高 ❖中国人的大餐 ❖欧洲人的快餐 ❖肥胖双亲 肥胖子女 ❖炸土豆片、软饮料、甜食等
肥胖病相关代谢变化 (2)
❖能量代谢的变化
BMR ▪大多数无异常 ▪少数降低
寒冷的环境 ▪瘦者 BMR 增加 33% ▪肥者 BMR 增加 11%
肥胖病相关代谢变化 (3)
肥胖饮食治疗注意点(3)
❖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 牛奶、鸡蛋、鱼
饮食结构比例
❖ Pro 15-25% ❖ Fat 20-30% ❖ CHO 45-50%
小 结(要求)
❖ 掌握肥胖定义、临床表现、诊断 ❖ 掌握肥胖治疗原则及注意点 ❖ 熟悉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及病因 ❖ 了解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营养与代谢性疾病(2)
酪氨酸激酶
定义
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 是一类催化ATP上y-磷酸转移到蛋白酪氨酸残基 上的激酶。能催化多种底物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 酸化。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家族成员,包括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相关受体(Insulin related receptor,IRR)等等。
中心性肥胖WHR 男 >0.9 女 >0.8
欧洲肥胖诊断标准与并发症危险性关系
类别 低于正常体重 正常体重 超重
准肥胖 肥胖 I 肥胖 II 肥胖 III
BMI(kg/m2) <18.5
18.5-24.9 ≥25
25-29.9 30-34.9 35-39.9
≥40
并发症危险性 低(但有其他并发症的危险)
低(但有其他并发症的危险)
一般
一般
升高
升高 轻度升高 严重升高
轻度升高 严重升高 非常严重升高
BMI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
❖1990年起,我国13项总计24万人口大规模流
行病学调查,与BMI正常者相比,BMI≥24者
高血压发病率 3-4倍 糖尿病发病率 2-3倍 具有2项或2项以上危险因素聚集 3-4倍 5项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高TC、高TG、低HDL
糖尿病或微量蛋白尿者:135/75mmHg 尿蛋白者(>1g痛风 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肥胖病的防治
❖肥胖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疾病 涉及 生化、生理、遗传、环境 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
慢性病程 复杂病因
综合 治疗
肥胖病的防治(轻度肥胖)
(ATPⅢ诊断标准)
❖国际: ①美籍墨西哥人:38% 美籍阿拉伯人及非洲人:28% 美籍白人:24% (2001年)
❖中国: ②成人:13.7%(2001-2002年)
男性:38%;女性:33% (至少拥有一种MS组分)
①Ref:项坤山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② Ref:顾东风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81-185
——
—— ——
—— ——
—— ——
注:WHO:世界卫生组织;NCEP-ATPⅢ: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纲要成人教育组第三次报告;IDF:国际糖尿病联盟;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NCEP-ATPⅢ及IDF诊断标准中,高TG和低HDL-C分别作为2个单独的组分
Ref:贾伟平。中国人代谢综合症的现状及临床特点。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006:30-32
肥胖病的定义
❖定义
肥胖病是指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 积累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的一种多因素引起的 慢性代谢性疾病
❖特点
不良的正能量平衡和体重增长 储存脂肪过量 过量脂肪分布异常(腹腔内,腹型) 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和脂肪细胞体积增大
评价肥胖的临床指标
❖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kg/m2) ❖腰围 (waist circumference,WC) ❖腰臀比 (waist to hip ratio,WHR)
营养与代谢性疾病(1)
代谢性疾病
❖ 腹型肥胖 ❖ IGR (IGR包括IGT或和IFG) ❖ 脂代谢紊乱/AS/CHD ❖ 高血压 ❖ 高尿酸血症/痛风 ❖ 脂肪肝
代谢性疾病
❖ 腹型肥胖 ❖ IGT 糖耐量损害
(IMPAIRED GLUCOSE TOLERATION )
代谢性疾病
❖ 腹型肥胖 ❖ IGT
AS
心脑血 管疾病
常见脂肪酸简称
❖ SFA saturated fatty acid ❖ USFA unsaturated fatty acid ❖ MUFA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 PUFA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膳食脂类
❖ SFA TC、LDL-c ,总能量 8% ❖ MUFA TG、LDL-c 且HDL-c ,总能量 13-15% ❖ PUFA TC、LDL-c 但HDL-c ,总能量 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