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58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4-03-19T10:55:24.467Z 来源:《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作者:刘琼花赵漫丽郭静金伟[导读] 子宫肌瘤剔除是保留子宫,保证患者有正常月经来潮或有正常生育能力的一种手术方式。
传统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
刘琼花赵漫丽郭静金伟(江苏张家港澳洋医院妇产科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有手术指征、要求保留子宫的25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并观察手术效果、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情况、住院天数等。
结果: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出血量150ml,手术平均时间60min,平均排气时间26 5h,平均住院天数5 4d。
无并发症及副损伤发生。
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微创可行、效果好、恢复快、值得推广和应用,但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711 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302-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
子宫肌瘤剔除是保留子宫,保证患者有正常月经来潮或有正常生育能力的一种手术方式。
传统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
但这种手术方式损伤大、出血量多、恢复慢,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特点,所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1]。
现将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的25例患者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25例子宫肌瘤患者,有子宫肌瘤手术指征,临床有保留子宫的要求和可能,因月经过多、妇科检查子宫体积超过孕二个半月大小,肌瘤数目不超过3~5个,大小不超过10cm,除外宫颈部肌瘤或子宫峡部肌瘤,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下子宫壁间内突肌瘤电切术60例论文

宫腔镜下子宫壁间内突肌瘤电切术60例分析【关键词】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妇科良性肿瘤的52%,在30-50岁妇女中,其患病率可达70-80%,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
宫腔镜下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不开腹,恢复快,出院早,并发症少,无远期后遗症,可保留生育功能等诸多优越性。
对粘膜下肌瘤iv型(实为壁间子宫肌瘤),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长,出血相对多。
我院自2009年始,对粘膜下肌瘤iv型进行宫腔镜电切术,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宫腔镜检查及超声提示壁间肌瘤直径2.0-6.4cm,年龄23-58岁患者60例。
1.2方法1.2.1术前准备术前晚宫颈扩创或上米索前列醇片(年轻未绝经者术前晚宫颈管内置一段导尿管,绝经后患者则宫口置米索片0.4mg),术前30分插导尿管但关闭尿管,术中b超监测引导。
1.2.2麻醉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1.2.3扩张宫颈至11号,术中设定膨宫压力为80-100mmhg。
进电切镜,见宫腔内局部呈弧线形或山丘样突出,其表面可见到血管。
1.2.4手术方法进镜后,在超声监测引导下,先电凝瘤体表面血管后,于瘤体表面切一刀,静点缩宫素,见白色肌瘤核渐露出,逐步切除肌瘤,边切边将膨宫压力逐步降低,肌瘤逐渐向宫腔突出,逐渐切除至肌瘤与周围肌壁组织平行为止。
宫腔置弗雷氏尿管,打水囊20-90ml压迫止血。
2结果2.1手术时间电切时间20分钟至1时30分。
2.2出血量10ml-100ml,瘤体小,突出宫腔相对多者,出血少。
2.3手术并发症未出现并发症。
2.4术中肌瘤切除情况有32名患者肌瘤全部切净,28名患者肌瘤残留1.5cm-2.5cm不等。
2.5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3天。
术后2小时宫腔压迫水囊放液一半,6小时撤管。
术后6小时拔除导尿管,无一例发生尿潴留,术后3天出院。
2.6患者出院前常规彩超检查,宫腔内肌壁间残存腔穴均可见积液。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摘要】目的: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发病率高达20%,多数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下腹部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尿急、尿频)、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目前药物尚不能有效的治疗,手术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肌瘤的生长部位、瘤体的大小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
方法:对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临床资料完整可靠,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100例患者中根据患者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选择进行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
结论:手术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最主要手段,建议根据患者生育需求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手术方式。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118-02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中多发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按照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其中粘膜下肌瘤对月经的影响最明显,出现白带量多、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引起失血性贫血、感染,因宫腔变形引起的不孕和流产,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可出现下腹部包块、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下腹坠胀、便秘)。
现阶段,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的治疗,手术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在手术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避免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损害[1]。
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法患者的临床特征,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患者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38.95±5.44)岁。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证实育龄期妇女 子宫肌瘤 的患病率为 2 0 %~ 3 0 %,而 在各型肌瘤 下肌瘤 可用环型 电极 自蒂根部肌层将瘤体切 除 , 待脱离 宫壁后用
用环形或 滚球 电极电凝止血 ; 瘤 蒂暴 露不满意或无 中黏膜 下肌瘤约 占 1 0 %~ 1 5 %l l l 。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 的广泛应 卵园钳取 出,
确诊 。 其 中单发子 宫黏膜下肌瘤 9 1 例, 多发肌瘤 1 2例 . 患者均有
手术后 l … 3 6 1 2个 月进行复查随访 ,了解 患者 月经改善情 况、 子宫 大小及有无肌瘤复发 、 残余肌瘤有无生长等情况 。
2结 果
不同程度 的经量增多 、 经期延长及 贫血 。B超检查肌 瘤直径 1 . 5
[ 关键词】 宫腔镜 ; 传统开腹 ; 黏 膜 下子 宫 肌 瘤 ; 疗 效
[ 中图分类号】 R 7 3 7 . 3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3) 1 2 ( b ) 一 0 1 4 8 — 0 2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 系统 良性肿瘤 之一 , 也是 导致女 膀胱截石位 , 置入 宫腔镜 检查官腔 , 明确黏膜下肌瘤 的存在数 目、 性发生 子宫 出血 、 月经过多 、 早产 . 甚 至不孕 的主要 因素。有研究 大小 、 位置 、 形态及与肌层 的关系 , 制定电切方案 。对有 蒂的黏膜
宫腔镜组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 术 中膨宫液用量 1 0 0 0 - 5 0 0 0 m L 。 两组在手术时间 、 术中出血量、 住 院时 间、 患者满意度等 比较 中有
6 c m, 平 均( 4 . 3  ̄ 0 . 6 ) e a。根据 根据荷兰 H r a a d e m 国际宫腔镜培训 学校按 肌瘤 与子宫 肌层 的关 系将 黏膜下肌瘤 分为 3种类 型[ 3 1 . 0
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应 用 官 腔 镜 下 子 宫 肌 瘤 电 切 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l the 计 学意 义 (P> 0.05)。
myoma,TCRM )治疗 的 子宫 肌 瘤患 者共 88例 ,年 龄 24—63岁 , 2.3 随访 结 果 。术 后 3月 随访 ,血 红 蛋 白平 均 为 (124± 14)g/
1 资 料 与 方 法
g/L,血 清 钠 平均 为 (136士5)mmol/L,全 组 患 者 均 无 水 中毒 、低
1.1 一 般 临 床 资 料 。选 取 对 象 为 2006年 1月 ~ 2009年 1O月 钠 血症 、感 染 及 大 出血 ,手术 前 后血 红 蛋 白和血 钠 比较 差异 无 统
15%r1]。官 腔镜 子 宫肌 瘤 电切 术 (TCRM)微 创 ,不 开 腹 ,既切 除 术 时 间 12~ 49min,平 均 29.1min;术 中 出 血 5~ 170mL,平 均
了粘 膜 下 肌 瘤 ,又 保 留 了子 宫 ,创 伤 小 、出 血 少 ,不 影 响 卵 巢 功 76.6m L 。
关 键 词 :子 宫肌 瘤 子 宫 肌瘤 电切 术
Under uteroscope under mucous m em brane fibroid electrotom 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Zhang Jianling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es under the uteroscope under the mucous membrane the fibroid electrotom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security.M ethods:Selects my courtyard January,2007 to October,2009 good uteroscope fibroid electrotomy 88 example fi— broid patient.has the situation to its surgery result and the com plication to carry on the review analysis.Result:A 88 exam ple pa— tient surgery is successful,around the surgery the hem oglobin and the blood sodium com parison difference does not have the signif i— cance(P> O.05).After the technique,in M arch makes a foll0w— up visit,before the hemoglobin is higher than the surgery,obvi— ously (P< O.05).This group has the womb tO perforate 1 example,operates the abdomen excision womb immediately.Conclusion: The uteroscope fibroid electrotom y treatment fibroid sim plicity of operator,bleeds,the com plication tO be few few ,is treats under the wom b m ucous m embrane m yom a’S first choice m ethod. K eywords:Fibroid Fibroid electrotom y
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62例临床分析

血供丰富且卵泡丢失风险大 , 故卵巢 门囊肿 剥除 、 电凝止血 时应 该谨 慎 , 电凝次 数增加 会导 致更 多的 卵泡被破 坏 。为 防止缝 合 造成 卵巢与 周 围组 织 发 生粘 连 , 可 在创 面 涂 上 透 明质 酸 钠来 即可下床 活动 , 第 2天可 进食 。手术
脱离后用 卵圆钳取 出。 I型 、 Ⅱ型肌瘤用 环形 或球 形 电极 电凝
子宫肌瘤是女 性生 殖器 最常 见 的 良性肿 瘤 , 也 是人体 最常 见肿 瘤 , 发 生率 为 2 0 % 一3 0 %, 各 型 肌 瘤 中粘 膜 下 肌 瘤 约 占 1 0 % ~1 5 %。月经过多 、 经 期延 长 , 不 孕等是 黏膜下 肌瘤 的主要 临床症状和患者就诊 的主要 原因 。随着 宫腔镜技术 的不断 成熟 和广泛运用 , 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诊 治发挥着 重要作用 , 既保 留 了
[ 3 ]廖 凌燕. 腹腔镜 卵巢囊肿 剥除术 治疗 卵巢 囊肿 的疗效 观察
[ J ] . 医药前沿 , 2 0 1 2 , 0 2 ( 3 ) : 2 3 5 .
[ 4 ]樊 天云. 腹腔镜 治疗卵巢囊 肿 3 6 0例 临床分析 [ J ] . 中外医 学研究 , 2 0 1 2, 1 0 ( 2 3 ) : 1 0 8 . [ 5 ]王 淑平 , 付 炜. 腹 腔 镜下 良性 卵巢 囊 肿 剥 除术 9 2例 分 析
出血多时用单极或双极 电凝进 行止血 后再剥 除囊 肿 。若止 血不 及时, 则正常组织 与囊 肿之间的手术视 野不清 , 且囊肿 剥除后剜 腔 内再 止血往往 比较 困难 , 特 别是 深部囊 肿剥 除后 残 留的深 囊 腔, 这时可选择缝 合法 , 其效果较 电凝好 。缝合 对于囊 肿位 置较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89例临床观察

医
学
宫腔 镜 电切 术治 疗子 宫 黏膜 下肌 瘤 8 临床 观 察 9例
黄礼 菊
( 南省 永州 市 江华 县人 民医 院 湖南 永州 湖
4 50 ) 2 5 0
【 摘要 l目的 对 官 腔镜 电切术 治 疗进 行 疗效 分 析 。 法 选取 我院 2 0 年7 方 0 6 月至2 0 年 7 09 月问, 9 使 用宫 腔镜 电切 术治 疗子 8例 宫粘膜 下肌 瘤 患者 的病 例 临床 资料进 行 回顾性 分 析 。 果 0 型黏膜 下肌 瘤 均1 结 ~I 次切 净 , 例I型黏 膜 下肌 瘸 均1 6 I 次切 净 , 例大部 2 分切除 。 者总体 满意率 为9 .% 结 论 宫腔镜 电切术 是一 种安 全 可 靠的微 创手 术方 法 , 患 78 。 相比 开腹 手 术 而言 , 更快捷 , 痛 、 全 , 无 安
膜 层直 接 接 触 。 瘤 可 使 子 宫 腔 逐 渐 增大 变 形 , 常 有 蒂 与 子 宫 此 并
相连 , 如蒂 长 可堵 住 子 宫 颈 口或 脱 出阴 道 内 。 着 近 几 年 宫 腔 镜 随
电切 术 的发 展 , 传统 开 腹 手 术 相 比 , 腔 镜 电切 术 因 其创 伤 小 、 与 宫
手 术时 间 以月 经干 净 后2 d ~7 内为宜 。 前 使用 B 检查 、 术 超 官腔 镜 检 查 以 及 辅 助 检 查 , 认 患 者 均 能 接 受 官 腔 镜 电切 术 , 大 致 确 并 确 认 了 肌瘤 的大 小 、 置 、 位 瘤蒂 的附 着位 置 。 前 禁 食 , 术 手术 前夜 在 阴道 后 穹窿 放 置40 米索 前 列醇 以 松 弛宫 颈 。 晨 灌肠 。 术 0 mg 术 手 采用 德 国WO F 级 宫腔 电切镜 , 取切 割 功率 8 ~10 , 固功 L单 选 0 OW 凝
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研究

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满意率为 100 。结论 :宫腔镜 电切术是 治疗子 宫粘膜下肌瘤 的首 0.%
选方式。正确选择 适应证 ,提 高操作技巧 ,严格超 声监测 ,是保 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 关键措施 。 [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粘膜下肌 瘤 ;临床研 究
子 宫粘 膜下 肌 瘤传 统 的诊 断方 法 是 超 声检 查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宫腔镜手术 治疗子宫粘膜 下肌瘤 的疗效及 安全性 。方法 :对鸡 西矿业 集 团总 医院
20 09年 5月 至 2 1 0 0年 1 2月 4 子 宫 粘膜 下肌 瘤 接 受 宫腔 镜 电切 术 后 的 治 疗 效 果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4 9例 9
积 ,随着 时间 的延长 逐渐使 动脉 发生 粥样硬 化 ,逐 渐堵 塞血 管 ,影 响血 液 流 动 ,严 重 时血 流 被 中断 , 导致冠 心病 ,脑 中风 ,肾动 脉硬 化等 。此外 ,高 血 脂还 可 以引 发高 血 压 ,胰 腺炎 ,使 肝 炎 病 情 加重 ,
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还可能与癌
来的宣传 ,很多人对血脂的认识也有提高 ,但是通 过这此次对这次健康体检人员的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漳州地区血脂异常率达到 2 .5 ,高于全国的平 2 % 均水平 ( 8 %) 1.6 。所 以还是应 当加 大健康宣传 教育 ,引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增加体育
锻 炼 ,降低体 重 ,加强 自我保 健意识 ,降低 加 种心
1 1 一 般资 料 。本组 4 . 9例患 者为本 院 20 0 9年 5
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5—3 1
恶变者。粘膜下肌瘤分类 以夏恩兰 《 妇科内镜学》 为标 准 。0型 :有 蒂黏 膜下 子 宫 肌瘤 ,未 向肌 层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5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3-05T15:11:09.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作者:海尼古丽•玉苏蒲温宁[导读] 今年临床上无生育需求但坚定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越来越多。
海尼古丽•玉苏蒲温宁(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妇科新疆莎车 844700)【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245-02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子宫粘膜下肌瘤常以月经过多或月经周期的改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随着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宫腔镜下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已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它可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存患者生育能力。
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对我院收入的5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在门诊B超检查后入院,经宫腔镜检查后进一步确诊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后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
58例患者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6岁,58例均为已经阴道分娩者,B超测量肌瘤大小4cm以内,宫腔镜检查进一步确诊。
根据荷兰国际宫腔镜培训学校分类标准(已被国际广泛采用)[1]:0型53例,其中38例均在宫腔内,15例在宫口可见,未脱出宫颈外口。
Ⅰ型5例,其中2例由子宫前壁凸入宫腔,2例由子宫侧壁凸入宫腔,1例由子宫后壁凸入宫腔。
其中15例患者要求生育,其余的都要求保留子宫。
1.2 手术方法器械用欧林巴斯宫腔镜电视成像系统,冷光远,液体彭宫机,高频电流发生器。
宫腔电切镜,等离子双极电极滚球电极,阴式子宫手术器械及宫腔器械。
麻醉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手术经过在B超检测下进行。
0型:切除肌瘤时,用8mm的环形电极将肌瘤的蒂部变细,继续肌瘤的蒂部消除缩小体积,再用肌瘤钳子边拧转边取出。
Ⅰ型:切除肌瘤时用7mm的环形电极沿着肌瘤底部的被膜逐步切开,切开肌瘤与肌层之间的分界层,切除到一定程度时可用肌瘤钳抓住肌瘤,拧转肌瘤取出。
术后常规使用缩宫素,同时预防使用抗生素48小时。
1.3 结果 5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
手术时间15—45分钟,术中出血20—40ml术后留置尿管24小时,麻醉过后6小时后可以下床活动。
术后病理诊断为粘膜下子宫平滑肌瘤。
术后未发现并发症。
术后随访3—12个月月经量均在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
术后随访最长的患者3年,其中8例患者2年内怀孕,年龄30岁以下。
目前没有术后复发的病例。
2 讨论
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占整个子宫肌瘤的10%—15%。
由于子宫粘膜下肌瘤常引起月经过多及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今年临床上无生育需求但坚定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越来越多。
在基层医院宫腔镜手术开展的不是特别多,原因宫腔镜器械比较昂贵,需要术者必须熟练掌握技术并积累一定经验。
宫腔镜下切除黏膜下肌瘤手术的优点是患者的损伤少,当日可下地活动,手术2~3日可以出院,同时可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夏恩兰主编.妇科内镜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