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学讲义初稿-1

合集下载

第一章食用菌概述

第一章食用菌概述

第一章食用菌概述第一节食用菌的基本知识一、食用菌食用菌又称食用真菌,广义的食用菌是指一切可食用的真菌,它不仅包括大型的食用真菌,而且包括小型的食用真菌,如酵母菌、脉胞霉,曲霉等肉眼难以看清的菌类。

狭义的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形体较大,多为肉质,胶质和膜质,是肉眼可以看清楚的真菌,通常被人们称为“菇”“菌”“蕈”“蘑”“耳”。

大型真菌是指能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主要包括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中的一些中种类。

大约有90%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而少数属于子囊菌。

我们平常所说的食用菌实际上是狭义概念上的食用菌,主要包括伞菌类、耳类、非褶菌类、腹菌类、盘菌类和其他菌类,如常见的平菇、香菇、草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滑菇、木耳、银耳、金耳、毛木耳、竹荪、牛肝菌、松茸、羊肚菌、蜜环菌以及也可以药用的灵芝、猴头菇、冬虫夏草、猪苓、茯苓、灰包及灰树花灯。

食用菌也被人们称为食用蕈或食用蕈菌,这样的叫法也是比较科学的。

因为我国古代就把生于木上的菇称为菌,长在地上的称为蕈。

食用菌有时候也被人们称为蘑菇,其实蘑菇的含义是多样的,通常是指具有肥大子实体的担子菌或子嚢菌。

狭义的蘑菇概念仅指担子菌,特别是伞菌目的真菌,尤指双孢蘑菇和四孢蘑菇。

大自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食用菌资源,全世界有一万多种肉质菌,我国已报道了858种(卯晓岚,1994),其中有50多种美味食用菌,近70种能人工栽培,有20种能形成大规模商业性产业化生产。

表1-1常见的商品化食用菌种类中文名别名学名香菇冬菇、香菌、香蕈、椎茸Lentinus edodes蘑菇双孢蘑菇、洋磨、白蘑Agaricus bisporus平菇蚝菇、冻菌、北风菌Pleurotus ostreatus秀珍菇Plwurotus geesteranus金针菇构菌、冬菇、朴菇、朴蕈、毛柄金钱菌Flammulina velutipes杏鲍菇刺芹侧耳Pleurotuus eryngii白灵菇百灵菇、有翅鲍菇、阿魏菇、灵芝菇等Pleurotuus nebrodensis 茶薪菇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滑菇滑子蘑、珍珠菇、光帽鳞伞等Pholita nameko黑木耳木耳、房耳、云耳、川耳、黑耳子、黑菜Auricularia auricula银耳白木耳、雪耳Tremella fucifomis草菇苞脚菇、南华菇、兰花菇、麻姑、贡菇、秆菇Volvariella volvacea鸡腿菇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灵芝万年芝、青芝、红芝Ganoderma lucidum长裙竹荪竹笙、竹参、仙人伞、网纱菇Dictyophora indusiata除了20余种食用菌外,另有相当多的种类还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偶尔被人采摘,其中很多还是优质菌,尚待筛选、研究、驯化和利用。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 2.子实体:不同食用菌子实体分化时对温度 要求差异较大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高 温型。 • 子实体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子实 体发育的最适温度比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 低,比子实体分化时温度略高些。
• (二)水分和空气湿度 • 新鲜的食用菌含水量达85%-95%,食用菌生长发育所 需要的水绝大部分来自于培养料。培养料含水量的多少 直接影响食用菌生命活动。含水量指湿料中水分的百分 含量,代料中含水60%左右,段木的含水量在38%-45%, 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出菇时培养料含水量要增到70% 左右,不同的食用菌略有差异。料中水分过多,空气相 对减少,食用菌生长不好,因为食用菌是好气性微生物, 而且空气不足菌丝体也发育不好。子实体发育除要求培 养料有较高的含水量外,还要求空气有较高的湿度,空 气相对湿度85%-95%合适。如果低于60%,子实体生长 停止,降至40%-45%,子实体不分化,形成的幼菇也会 死亡;如果湿度超过96%,易滋生杂菌,也阻碍菇体蒸 腾,影响子实体发育
种类
稻草 大麦草
含碳量/%
45.39 46.78
含氮量/%
0.63 0.64
菜子饼
猪粪(干)
45.28
25.00
4.60
2.00
• 3.矿物质营养(无机盐)
• 无机盐类也是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 物质,其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酶的组成部分、 维持酶的作用、调节细胞渗透压、氢离子浓度 及氧化还原电位。 • 常用的无机盐类有磷、钾、钙、镁、硫、锰等, 其中以磷、钾、镁为主要。还有一些需求量少 的,如铁、锰、锌、钼、铜等微量元素,在木 屑、秸秆等原料中可以获得,一般不需要添加。
(二)食用菌的营养物质及功能
• 1、碳素营养 • 碳是构成食用菌细胞物质及供给菌体生长 发育所需的能源。树木及作物秸秆是食用 菌生长发育的良好碳源,但这些都是高分 子碳水化合物,分解较慢。为加速菌丝生 长,最好在木屑、秸秆的培养料中加入适 量的蔗糖(1%),作为食用菌初期辅助营 养,并能诱导一些酶的形成,加速菌丝生 长。

食用菌第一章

食用菌第一章

〔4〕饲料消费:
1〕栽培废料的饲料化。
2〕发酵消费高蛋白浓缩饲料,代替鱼粉、血粉。
4、食用菌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1〕改善调整农村产业构造。
中国80%人口是农民,长期生存主要依赖植物消费, 动物消费的二维消费构造传统农业,经济难以开展。二十一 世纪将以植物、动物、微生物消费组成的三维构造整体大农 业对农村产业构造调整,尽快使农村脱贫致富有重要意义。 食用菌消费的投入产出比为1:13,高于其他经济作物。
解放后,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20多 年来。我国食用菌在科研、消费、销售等方面有了飞速的开展。 食用菌已成为人们生活的营养源。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农业和三 大支柱的生态农业之一。
2、食用菌的消费、销售概况。 目前,全世界生存着的菌物20——25万种,其中包括约12万
种真菌。有一些毋须借助显微镜,用肉眼就能辨识其子实体的大 型真菌称之为蕈菌。
超过1亿元的12个,超过1000万元的有13个。又如 浙江省,食用蕈菌产值的比重仅次于粮、菜、果,居种植 业中的第4位;其庆元县食用蕈菌产值接近农业产值的一 半,该县1995年仅香菇产值就超过8亿元;福建古田2/3 的农户参加食用蕈菌消费,7000多户由于消费食用蕈菌 而脱贫,1000多户年产值在万元以上;广东番愚、惠东 建立现代化菇厂, 每天向香港供给鲜金针菇2-3吨。
〔1〕食用菌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干品:20-25% 1公斤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 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
12公斤牛奶。
脂肪:2-8% 含人体必需不饱和脂肪酸的70%左右〔如 软脂酸、硬脂酸、油
酸、亚油酸等〕,与蔬菜脂肪相似,具高蛋白低 脂肪特点。
多糖:主要含菌糖(Mycose)C12H22O11、戊糖胶〔多缩 戊糖〕甘露醇

01食用菌绪论

01食用菌绪论

2,"入世"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食用菌业带来新机 入世" 遇
概述
第一章
第一节
(3)食用菌市场前景分析 (3)食用菌市场前景分析


概述
2,"入世"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食用菌业带来新机遇 入世"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食用食用菌的习惯,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食用食用菌的习惯 , 而且在世界各地 食用菌正广泛应用于食品及药品的加工业.据统计, 食用菌正广泛应用于食品及药品的加工业. 据统计, 全世界 人均食用菌的消费量为2 公斤左右,年消费量为1500多万吨, 1500多万吨 人均食用菌的消费量为2.5公斤左右,年消费量为1500多万吨, 我国仅产400多万吨,市场前景乐观. 400多万吨 我国仅产400多万吨,市场前景乐观. 在国际市场上,食用菌产品紧俏,其价格是我国的十几倍 在国际市场上,食用菌产品紧俏, 甚至几十倍.比如双孢菇,德国为4 马克/ 甚至几十倍.比如双孢菇,德国为4~5马克/磅, 折人民币 20~25元 公斤,美国为4美元/ 折人民币30 30元 斤以上. 20~25元/公斤,美国为4美元/磅,折人民币30元/斤以上.在 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品种日益丰富, 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品种日益丰富,已由单一 的双孢菇向草菇,平菇,金针菇,香菇,黑木耳等多元化发展, 的双孢菇向草菇,平菇,金针菇,香菇,黑木耳等多元化发展, 仅黑木耳每年就要递增300多吨. 仅黑木耳每年就要递增300多吨. 300多吨
第一章
第二节


食用菌人工栽培主要品种
阿 魏 蘑 菇
第一章
第二节


食用菌人工栽培主要品种
草 菇

第一章 食用菌培养绪论

第一章 食用菌培养绪论

杏 鲍 菇
鸡腿菇
羊肚菌(野生)
羊肚菌(野生)
竹 荪(野生)


阿魏蘑
竹荪
冬 虫 夏 草
猴头菌
野 蘑 菇
二、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一)食用菌具有很好的营养价 值和药用价值 1、食用菌的食用价值 二 二 一 低 无 高
四 多
高 无 醇无 蛋 淀 胆 白 粉 固
低 肪 低维 氨 矿 素 膳 糖 脂生 基 质 食 素酸元 纤 素 维
最近的医学研究还发现,食用菌可具抗肿瘤、降血压、降
血脂,降胆固醇、清除血液垃圾、软化血管、预防血管内壁 硬化、抗血栓、护肝、健肾、补血促进肠蠕动,加速排毒、 减缓爱滋病症状等功能。
返回本 章
抗癌物质 : 香菇、金针菇、侧耳、黑木耳等等食用
菌的热水提取物均能够抗癌、抑癌。这种具有抑癌
作用的提取物主要是多糖体、多糖蛋白等。
能止痛,竹荪能治痢疾,猴头菇能消炎,金针菇能长
高和增智,金顶侧耳能治疗肾虚等等。这些都与食用
菌中含有某些药效成分有关。
(二)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
会效益。
浙江寿宁县,96年栽培香菇1亿袋,产值5.7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53.3%,形成“半县花菇半县茶”
的农业格局,9个贫困乡脱了贫
发展食用菌生产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门 路。
13.6万吨,1970年则为38.1万吨,1980年为88
万吨,1990年为180万吨,至20世纪未年产量突破 了200万吨。
返回本 章
食用菌的发展简史
品种名称 最早人工栽培年代 栽培国家 中国现状
双孢蘑菇 香 草 木 银 平 菇 菇 耳 耳 菇
公元1600 公元1000 公元1700 公元 800 公元 600 公元1800 公元1900

第一章食用菌基础知识

第一章食用菌基础知识
菌环着生的位置也有上、中、下之分.例如双孢 蘑菇、环柄菇、蜜环菌等。
菌环
内菌幕: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的膜状组织。
菌环特征
1 单层 2 双层 3-4 菌环可上 下移动 5 膜质絮状 6 蛛网状 7-8 外菌幕破 裂后附着在菌 盖边缘 9 齿轮状 10 生菌柄上部 11 生菌柄中部 12 生菌柄下部
(三)菌托
有些伞菌(如草菇)在子实体发育前期外面包 裹一层菌膜,即外菌幕。当子实体长大后,菌膜随 之破裂,残留在菌柄基部呈杯状结构,称菌托(或 脚苞)。菌托有苞状、鞘状、鳞茎状、杯状等。
外菌幕:包裹在未成熟的伞菌子实体外面的 膜状组织。
菌托形态
(四)菌环
有些食用菌的子实体发育早期,菌盖边缘和菌 柄间有一层包膜(即内菌膜)相连接。子实体长大 时,该膜破裂,其中一部分留在菌柄处呈环状,称 为菌环.
当个体增长一定程度,会产生子代个体,这就是 繁殖。从生长到繁殖,食用菌的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 杂的过程就是发育。
一、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
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孢子萌发或者菌种接到培
养料上开始,到菌丝在基质内不断生长蔓延、直至 扭结为止的过程。营养生长是子实体分化、生长发 育的基础。
3、三生菌丝 次生菌丝在到达生理成熟时,紧密扭结并分化为
特殊菌丝组织体,称为三生菌丝或结实性双核菌丝, 如菌核、菌索、子实体中的菌丝等。
尚未组织化的双核菌丝仍称为次生菌丝。三生菌 丝的特点是已具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结构。
(四)双核菌丝的锁状联合
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先 在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的两核之间的细胞壁上 产生一个小突起,形似小分枝,分枝向下弯曲, 其顶端与细胞的另一处融合,在显微镜下观察, 形似一把锁,故称为“锁状联合”。

食用菌育种学-第一章 食用菌的生活史

食用菌育种学-第一章 食用菌的生活史

异宗接合的四级性
四极性异宗结合的菇类,其性别由两对独立分离 的遗传因子Aa、Bb所决定,只有所含的AB两个 因子都不相同的两条单核菌丝才能结合,含AB因 子的单核菌丝只能和含ab因子的单核菌丝结合配 对,含Ab因子的单核菌丝只能和含aB因子的单核 菌丝结合配对,属于这些类型的有香菇、毛木耳、 平菇、银耳等,约占食用菌总数的57%。异宗结 合的菇类,其单孢菌株经配对后,才能产生子实 体。
又形成双核菌丝。
食用菌的有性繁殖
人们把刚从有性孢子萌发的菌丝体称为单核菌丝 体或者出生菌丝体。这种菌丝开始含多个核,后 来细胞产生隔膜,使每个细胞各具有一个细胞核。
单核菌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两个单核菌丝的细 胞质融合在一起(质配),成双核细胞,具有双 核细胞的菌丝体称为双核菌丝体或次生菌丝体。 由于这种双核菌丝的细胞核来自不同的细胞,因 此又名为异核体。
食用菌的有性繁殖
双核菌丝体的菌丝比单核菌丝体的菌丝粗,生长 速度也快。此外,双核菌丝体还具有锁状联合结 构,大多数食用菌就是通过锁状联合不断分裂细 胞而生长的。
双核菌丝体在适宜的温度、营养、水分、光照等 条件下,能相互扭结结成团,发育成原基。原基 是子实体的“胚胎”,进一步发育成子实体。
食用菌的有性繁殖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从一种孢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始,经过萌发、 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个体发育 过程。相当于高等植物从种子萌芽、生长发育到 开花结实,又形成种子的过程。
真菌典型生活史是从有性孢子萌发开始长成菌丝 体,然后继续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从营养阶 段过渡到繁殖阶段;先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 孢子,无性繁殖在适宜条件下可重复产生,直到 最后进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为止。
异宗接合:单核菌丝属“雌雄异株”。这类食用菌的性别 出现在不同孢子或单核菌丝上,只有异性的单核菌丝才能 质配成双核菌丝,而同性间永不亲和、结实(指产生有性 孢子)。这种现象称为自交不育或异宗接合。如香菇、糙 皮侧耳、羊肚菌、木耳、毛木耳和大肥菇等。

第一篇 食用菌基础理论

第一篇  食用菌基础理论

第一篇食用菌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用菌的价值一、食用菌的概念:高等真菌中能够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可供人类食用的菌类总称。

依生活方式分为:寄生(虫草、猴头、灵芝);共生(牛肝菌、松茸);腐生(平菇、草菇、金针菇、黑木耳)。

二、食用菌的食用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营养价值: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组成、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其中食用菌的氨基酸种类多、含量高、各种比例接近身体需要;脂类多为不饱和,易为人体吸收且不会肥胖。

药用价值:香菇富含VD;木耳补血、润肺、镇静;灵芝抑制癌细胞发展;茯苓利肾、健脾、安神;虫草润肺、补肾。

第一节食用菌的价值三、生态学意义1、根菌与森林植物共生;2、腐生菌充当分解者;3、寄生菌的分解作用。

第二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展望一、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主要特点:1、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成为共识;2、规范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3、深加工多样化起步,出口强势不减;4、野生菌走向理性规划和持续发展道路;5、菌菜走进千家万户;6、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机构;7、菌业成为富民强县、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展望二、食用菌产业的不足: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经营现状与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2、效益不够高,农作物秸秆、芯壳没有充分利用。

3、质量不够优,无公害处理亟待加强;4、重心不够稳,品种重心不稳,缺技术人员指导,结构不稳;5、产学研脱节。

第二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展望三、应对措施:1、政府支持,加强市场分析,防止生产的盲目性。

完善品种审定制度,加大项目扶持,加强产品安全监管;2、资源配置市场化,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3、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野生菌的驯化,扩大原料的应用与来源;4、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生产技术标准化。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1、菌丝体:是营养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
二、菌丝的组织体
双核菌丝是大多数食用菌的主要菌丝形态。双核菌丝体进一步 发育就可形成一些特殊化的组织,如菌核、菌索及子实体等。将已 组织化厂的双核菌丝体称之为三次菌丝体(又称结实性双核菌丝)。菌 核、菌索和子实体中的菌丝体都是三次菌丝体。
二、菌丝的组织体
菌丝体一般是很疏松的,但是,有些子囊菌和担子菌在环境条 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丝体相互紧密地缠结在一起,菌丝体变态 成菌丝组织体。常见的菌丝组织体有菌核、子座和菌索,它们在繁 殖、传播以及增强对环境适应性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常见食用菌
食用菌学 ·第一章 绪论
二、食用菌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食用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大型真菌中可供食用的真菌,主要任 务是研究其生活规律及利用的方法。内容涉及到: 食用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分类、生态、生理生化、生
长繁殖、食用真菌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等);
食用菌栽培(制种、遗传育种、栽培与管理技术、野生食用真菌 的驯化等); 食用菌的利用(食用、药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目的是 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供应人类生活的需要。
第二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
食用菌一般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营养结构,存在 于基质内,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 是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是人们食用的主 要部分。 一、菌丝和菌丝体 食用菌的孢子是其繁殖 单元,孢子吸水膨大后,长 出芽管,芽管不断分支伸长 形成管状的丝状体,通常将 其中的每一根细丝称为菌丝 ,菌丝前端不断地生长,分 支并交织形成的菌丝群,通 称为菌丝体。
第二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
二、菌丝的组织体
1.菌核
由菌丝体紧密聚集而成的有一定形状的休眠体,称为菌核。它 质地坚硬、色深,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瘤状、近球状或近椭球状, 大小不一。我国常用的真菌药材——茯苓、猪苓、雷九就是这些真 菌的菌核。菌核内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著名的茯苓聚糖或猪苓 聚糖就来自于其菌核。 菌核对干燥、高温或低温的抵抗力很强,是真菌对不良环境的 一种适应形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又可萌发出菌丝或者在菌 核上直接产生子实体。如内蒙古草原在冬天气温低至—30 ℃ 时,口 蘑通过菌核过冬,其菌核形如小马铃薯,多分布于近地面的4—30cm 的土壤中,在条件适宜时可萌发成菌丝体,再长出子实体。由于菌 核中的菌丝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因此,菌核也可用做菌种的分离 材料。茯苓主要腐生于马尾松、赤松等树根上,可用松根栽培;猪 苓寄生于柞树、枫树、柳树、械树及一些壳斗树的根上,可在近根 处挖穴下种栽培;雷丸寄生于竹子的根茎部,可在竹林下种栽培。
食用菌学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食用菌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一、什么是食用菌
绪论
第一节 食用菌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食用菌就是可以食用的真菌。广义上讲可食用的真菌都 可以称之为食用菌。如面包和啤酒中的酵母菌、醪糟发酵中 使用的小曲(酒药:爪哇根霉、日本根霉、米根霉、毛霉、 曲霉、酵母、细菌)、白酒发酵中使用的大曲(夫曲:米曲 霉、黑曲霉、黄曲霉、酵母等)、酱油、醋、腐乳、豆豉等。 人们常说的(传统意义上的)食用菌,一般是指可食用 的、能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如人类自古就喜食的蘑菇、香菇、草菇、金针菇、平菇、 木耳、银耳、猴头菌、竹荪、羊肚菌、鸡油菌、美味牛肝菌 等都是食用菌。
抗菌消炎:现代研究表明,许多食用菌都能产生抗生素。蜜环菌发酵液中的 抗生素(酚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冬虫夏草 含有的虫草素(cordycepin)能抑制结核杆菌、肺炎球菌和炭疽杆菌的生长;现已发 现能诱发干扰素形成的食用菌还有蘑菇、金针菇、银耳、木耳、蜜环菌等。这些 发现为生物抗病毒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防癌抗癌:食用菌中的抗肿瘤物质主要是多糖和蛋白多糖体。真菌多糖是一 种生物反应修饰剂,它并不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间接 地抑制肿瘤生长,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我国已在临床上应用的真 菌多糖包括灵芝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猪菩多糖、猴头菌多糖、银耳孢子 多糖等。某些食用菌可产生抗肿瘤抗生素,如大秃马勃产生的马勃菌素(calvacin)、 金针菇子实体中含有的朴菇素(flummalin)、日本月夜蕈含有的月夜蕈素(lynamycin) 等都具有抗肿瘤作用。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食用菌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食用菌的食用、药用与经济价 值
一、食用菌的食用价值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维生素、矿质元索、抗生素、核苷 酸等物质,其中: 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重的3%~4%或干重的30%~45%,介于 肉类和蔬菜之间。 在食用真菌中,脂肪含量较低,干品一般为2—8%。而人体十分需要的不饱 和脂肪酸却含量较高,如草菇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达73%。 食用菌含有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一般均含有十七八种之多,人体必需又无法 自身合成的氨基酸,一般食用真菌中都具备,尤其是禾谷类食物中含量较少或缺乏 的赖氨酸和亮氨酸食用菌中的含量特别丰富。 食用菌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PP、 维生素C、维生素D原等。在食用菌中含量较高的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原等,比 其它食品含量高。 食用真菌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钠、钙、铁、钵等。
第二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
一、菌丝和菌丝体
按照发育的顺序,菌丝体可分为初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和三 次菌丝体。 刚从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体称为初生菌丝体,又叫一次菌丝体, 这种菌丝颇为纤细,菌丝每个细胞都含有一个细胞核,故又称单核 菌丝。但双孢蘑菇例外,它的担孢子萌发时就含两个核。在初生菌 丝体上可形成厚垣孢子、芽孢子和分生孢子等无性孢子,初生菌丝 的细胞核染色体为单相。 初生菌丝体在担子菌生活史中历时很短,也不会直接形成正常 的子实体,正常情况下两条初生菌丝经原生质融合(质配),发育形成 次生菌丝体,才会形成正常子实体。由于两个单核菌丝体的细胞核 并不融合,因此,次生菌丝体的每个细胞含有两个核,故又称为双 核菌丝,遗传学上可用n十n表示。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食用菌学菌栽培就是把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在人为创造的营养、理化等环 境条件下,按照人类的要求人为控制完成,以获得大量、优质的食用菌 子实体。
食用菌作为真菌,有着不同于动物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 要想理解食用菌栽培,首先要了解食用菌在自然界中的生长过程: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第三节
食用菌的栽培历史产销概况
人类对食用菌的认识和利用历史悠久,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
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绝大多数食用菌栽培的发祥地。 蘑菇(双孢蘑菇)人工栽培的起源在法国。
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发展。
我国利用现代技术栽培食用菌的历史短、发展快。 “九五”期间食用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

生产大国, 生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 中国食用菌发展目标宏伟、方向明确,但还存在问题 。 科研成果成效显著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第二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物学地位
食用菌不是分类学中的单位 食用菌属于真菌界(Kingdom Fungi);真菌门(Eumycota)、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和担子菌亚门(Basidomycotina) 中的四个纲 2 个亚纲、十个目、31个科、67个属。其中 90% 以上 种类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种类属于子囊菌亚门。 食用菌的分类除以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外,能否食用也是分类的 重要依据。根据食用菌的形态和它们在分类学上所属的目、科、 属进行分类,是一种种简明的分类方法。 全世界有 10000多种肉质菌( Fleshy mushroom) 。日前中国已报 道的食用菌有72O多种
第二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
一、菌丝和菌丝体
双核菌丝细胞的两个单核在遗传上可以是同核,也可以是异核。 由同核形成的双核菌丝体称为同核双核菌丝体,又叫同核体;反之, 称为异核双核菌丝体,又叫异核体,在食用菌中,约占75%的次生 菌丝体为异核体,只有25%的次生菌丝体为同核体。 经过双核化的食用菌菌丝体能通过繁殖而不断蔓延扩展,如果 条件适宜,这种菌丝体可无休止地繁殖下去,可持续多年产生子实 体。 在自然界,菌丝体的生长繁殖通常是从一点出发,不断向四周 辐射扩展,因此由外围新生菌丝所形成的子实体常呈圈状生长,称 “蘑菇圈”。它们多发生在草原或森林边缘地。由于菌丝体在土壤 中逐年地扩展而不断扩大,致使蘑菇圈直径可达几米至几百米。根 据蘑菇圈的大小能推算出该蘑菇圈的年龄,如草原蘑菇的菌圈平均 每年扩展12cm,如果测得该菌的蘑菇圈为60cm,则该蘑菇菌年龄为 5年。有人测定该菌的菌圈寿命,一般为250~400年,最高可达600年。 能形成蘑菇圈的蘑菇种类至少有60余种,主要有硬柄小皮伞、蘑菇、 野蘑菇、口蘑、松口蘑等。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食用菌学 ·第一章 绪论
二、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传统药用:从1000多年前东汉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 到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初汪昂的《本草备要》都记载了 大量的食用真菌的药效。许多食用菌都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从食用菌中寻找新 药是天然药物开发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
二、菌丝的组织体
猪苓菌核
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真菌猪苓的菌核,为不规则块状,紫黑色,春秋二季采 挖,除泥沙,干燥后是著名的中药,利水渗湿。寄生于桦树、枫树、柞树等的腐 枯根上。广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云南等地。
猪苓子实体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食用菌学 ·第一章 绪论
三、食用菌的经济价值
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改善环境,促进农业良性生物循环。
生物学效率高。一般食用菌生物学效率为50%—100%,有的食用菌如平菇可 达10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