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滚动训练五

合集下载

第1-4节滚动训练—20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同步作业课件(25张)

第1-4节滚动训练—20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同步作业课件(25张)

B.R C.Q 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D.Y
选择题
填空题
6.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 B.地壳的水平运动都会形成海陆变迁 C.喜马拉雅山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 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地球人类
实验探究题
分析计算题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分析计算题

21.我国在东海大陆架正式开发的春晓油气田,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钻探表明该海域的地质构造垂直剖面如图所示。
石中残留气孔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林地位于村庄的西南方
12.有关地质灾害的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③④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
(2)该地石灰岩中含有珊瑚化石,说明该处岩石形成时该地为环境 (3)人类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如测得地球的表面积是
C.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亿平方千米;
C.公路由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两段组成
温暖的浅海 ,它属于 沉积岩 ④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类岩石。
选择题
填空题
9.读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 )
(2)C是地球的
,周长
千米。
C.沉积岩和岩浆岩
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则他所处的经纬度是

(3)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组成排列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
D.2015年11月的丽水山体滑坡灾害
③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
19.读图,根据A、B两点的位置,认真分析,并填写下列表格,并完成填空。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智勇大闯关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智勇大闯关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智勇大闯关第一章:基本技能训练1.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跑、跳、爬、滚等体育动作。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1.2 教学内容:跑步:教授幼儿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简单的跑步训练。

跳跃:教授幼儿正确的跳跃姿势,进行简单的跳跃训练。

爬行:教授幼儿正确的爬行姿势,进行简单的爬行训练。

滚动:教授幼儿正确的滚动姿势,进行简单的滚动训练。

1.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跑步游戏,如捉迷藏、接力跑等。

组织幼儿进行跳跃游戏,如跳绳、跳房子等。

组织幼儿进行爬行比赛,如爬山比赛、爬隧道等。

组织幼儿进行滚动游戏,如滚筒游戏、滚球游戏等。

第二章:团队协作训练2.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2 教学内容:团队游戏:教授幼儿团队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进行团队游戏训练。

团队合作:教授幼儿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进行团队合作训练。

2.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游戏,如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等。

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任务,如搭建积木、拼图等。

第三章:智力挑战训练3.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智力游戏:教授幼儿智力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进行智力游戏训练。

问题解决:教授幼儿如何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问题解决训练。

3.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智力游戏,如拼图游戏、迷宫游戏等。

组织幼儿进行问题解决任务,如寻找隐藏物品、解谜等。

第四章:勇敢挑战训练4.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勇气和自信心。

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和挑战自我。

4.2 教学内容:勇敢游戏:教授幼儿勇敢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进行勇敢游戏训练。

自我挑战:教授幼儿如何面对挑战并克服困难,进行自我挑战训练。

4.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勇敢游戏,如攀爬游戏、平衡游戏等。

组织幼儿进行自我挑战任务,如高空走钢丝、穿越障碍等。

多种形式的滚动、滚翻动作

多种形式的滚动、滚翻动作

现象:砸垫。
纠正方法:使其头、肩、背、 腰依次着垫。
分解动作之三
易犯错误
背部着垫时抱小腿团身。
现象:身体松散。
纠正方法:大腿与胸之间夹小 布球,使其身体团紧。
分解动作之四、五
易犯错误
跟上体成蹲撑。
现象:坐于垫上。
纠正方法:胸部积极、主动 地于大、小腿靠拢。
完整动作
重点:滚动园滑,直线滚动。 难点:蹬地有力,头后部着垫。
完整动作
团滚翻的技术一次顺序
蹲撑蹬地--低头含胸--依次经肩部背部臀部 蹲起—站立。
分解动作之一
易犯错误
蹲撑,两手撑垫,两脚蹬 地。
现象:两手支撑过远。
纠正方法:使两手与膝关节在 同一垂直面。
分解动作之二
易犯错误
现象:头顶垫子。 纠正方法:使头后部着垫。
屈臂,低头,使头后部、 肩、背、腰依次着垫。
滚翻教学课件
前滚翻教学课件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州办许村小学 执教人:李东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了解团滚翻的技术原理及其动作 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部分学生能够 正常掌握团滚翻的动作要领,可以基本完成团滚翻。
3、情感目标:体验成功的感觉。
完整动作
完整动作
完整动作
教师讲解团滚翻的难点、重点
心两 同重 前脚 时点 移蹬 曲: ,地 臂蹲 团、 、下 身提 低去 如臀 头, 球收 两 滚腹 手 动、 撑
中垫 、
两双难 手膝点 用不: 力要 要跪 匀地 称、
教师再次示范
讲解动作要领:脚抬,腿曲、手撑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滚动》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滚动》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滚动》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运动技能”部分的第三节“滚动”。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滚动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滚动方法,通过滚动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滚动的概念,知道滚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运动技能。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滚动技巧,保证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运动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地垫、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小海豚玩偶、小球、平衡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滚动的动作,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展示课件,介绍滚动的概念和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1)教师讲解滚动的动作要领,强调安全事项。

(2)教师示范正确的滚动方法,引导幼儿注意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滚动示范。

(2)其他幼儿跟随代表,进行滚动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10分钟)(1)小海豚滚球游戏:幼儿分组,每组用小海豚玩偶滚动小球,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2)平衡木滚动挑战:幼儿在平衡木上练习滚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滚动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

六、板书设计1. 滚动2. 内容:滚动的概念滚动的动作要领滚动练习方法游戏环节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练习滚动,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画一幅关于滚动的小画,描述自己在滚动过程中的感受。

2. 答案:视频作业:观察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滚动表现,评价其动作是否规范。

画作作业:从画作中了解幼儿对滚动的理解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滚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滚动》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滚动》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滚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滚动的动作要领,能够安全地滚动。

2.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滚动的基本动作。

2. 学习不同形式的滚动。

3. 滚动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滚动的基本动作和不同形式的滚动。

2. 教学难点:滚动时的身体协调和控制。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2. 教学器材:体操垫、小障碍物、音乐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带领幼儿做简单的体操,活动全身关节。

b. 进行一些简单的集体游戏,如“抓手指”、“切西瓜”,让幼儿熟悉彼此,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基本动作学习(5分钟):a. 教师示范滚动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滚动的感觉。

3. 不同形式的滚动(5分钟):a. 教师示范不同形式的滚动,如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等。

b. 幼儿尝试模仿,教师个别指导。

4. 滚动游戏(5分钟):a. 教师设计滚动游戏,如“滚动接力”、“滚动穿越障碍”等。

b.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体验滚动带来的乐趣。

5. 总结与放松(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滚动放松动作,缓解肌肉疲劳。

b. 回顾本次教学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

6. 教学反思(课后):a. 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b. 针对不足之处,思考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滚动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协调。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的表现。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结合滚动教学,引导幼儿探索身体的其他运动方式,如跳跃、爬行等。

2. 开展家庭滚动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3. 组织滚动比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避免障碍物和安全隐患。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运动和力 课后练习题.doc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运动和力 课后练习题.doc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运动和力课后练习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 一块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磁铁静止不动,则下列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B.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C.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D.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2.如图所示,电磁铁的左下方有一铁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当铁块从电磁铁的左下方运动到正下方的过程中,同时滑动变阻器上的滑片逐渐向上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B.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C.铁块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减小D.地面对铁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3.如图所示,在一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l、m2的两个小球(m2〉ml). 当车从静止状态突然水平向右启动时,则两个小球A.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l的速度B.一起向右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nil的速度C.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等于nil的速度D.对地面仍保持静止4.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所受空气阻力越大.设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在雨滴从云层落到地面的过程中,以下对其描述正确的是(不考虑风速影响)A.运动先越来越快,后快慢保持不变B.运动越来越慢C.整个过程中运动快慢保持不变D.运动越来越快5.几位同学使用相同的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在弹性限度内,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 当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一定最大的是A.手臂长的同学B.身体高的同学C.体重大的同学D.力气大的同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D.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7.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C.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时间D.增加上坡时的机械效率8,拿鸡蛋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力B.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C.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D.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在鸡蛋上了9.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千克B.牛顿C.焦耳D.帕斯卡10,在北京奥运会中,我国小将龙清泉不畏强手,勇于拼搏,获得了男子举重52kg级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午练3滚动训练

午练3滚动训练

滚动训练3(30分钟)1.某物理学习小组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小球被抛出的位置为原点,初速度的方向为x 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的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该小组对实验进一步分析,分别画出了x 、y 、y x和动能E k 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2.如图所示,把石块从高处抛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º≤<90º),石块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

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仅改变以下一个因素,可以对石块在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量”和“动量的变化量”都产生影响,这个因素是()A.抛出石块的速率v 0B.抛出石块的高度hC.抛出石块的角度D.抛出石块用力的大小3.“太极球”运动是一项较流行的健身运动。

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太极球却不会掉到地上。

现将太极球拍和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平板且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 .平板对小球的弹力在B 处最小,在D 处最大C .在B 、D 两处小球一定受到沿平板向上的摩擦力D .只要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合适,小球在B 、D 两处就有可能不受平板的摩擦力作用3.如图所示,质量m =1kg 的物体从高为h =0.2m 的光滑轨道上P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 点,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B 之间的距离为L =5m ,传送带一直以v =4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取g =10m/s 2,则()A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是1.5sB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2JC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JD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0J4.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 、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

大班体育教案滚动

大班体育教案滚动

大班体育教案滚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主要涉及滚动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具体包括:1、学习滚动的技巧和要领;2、通过各种形式的滚动练习,提高学生的滚动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滚动的基本技巧和要领,能够熟练地进行滚动练习。

2. 通过滚动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滚动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难点:滚动过程中的身体平衡和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场一个,滚动器材若干,标志物若干。

学具:学生自带滚动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然后介绍滚动技巧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滚动的基本技巧和要领,包括身体姿势、手脚协调等。

3. 示范演示(5分钟):教师进行滚动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滚动技巧。

4.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滚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竞赛活动(10分钟):设置滚动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提高滚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滚动技巧要领1. 身体姿势:低头、弯腰、双手抱腿2. 手脚协调:滚动过程中,手脚同时用力,保持身体平衡3. 滚动方向:保持身体直线滚动,避免偏离轨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滚动练习答案: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滚动练习,拍摄视频或照片,提交给教师。

2. 作业题目:滚动竞赛答案:学生分组进行滚动竞赛,记录比赛成绩,提交给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主要涉及滚动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具体包括:1、学习滚动的技巧和要领;2、通过各种形式的滚动练习,提高学生的滚动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滚动的基本技巧和要领,能够熟练地进行滚动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训练五(§3.1~§3.2)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表示的事件中的因素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A.瑞雪兆丰年B.名师出高徒C.吸烟有害健康D.喜鹊叫喜,乌鸦叫丧考点回归分析题点回归分析的概念和意义答案D解析“喜鹊叫喜,乌鸦叫丧”是一种迷信说法,它们之间无任何关系,故选D.2.对两个变量y与x进行回归分析,分别选择不同的模型,它们的相关系数r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①模型Ⅰ的相关系数r为-0.98;②模型Ⅱ的相关系数r为0.80;③模型Ⅲ的相关系数r为-0.50;④模型Ⅳ的相关系数r为0.25.A.ⅠB.ⅡC.ⅢD.Ⅳ考点线性相关系数题点线性相关系数的应用答案A解析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其相关性越强,模型Ⅰ相关系数为-0.98,其绝对值最大,相关性也最强,∴模型Ⅰ的拟合效果最好,故选A.3.下列关于K2的说法正确的是()A.K2在任何相互独立的问题中都可以用来检验有关系还是无关系B.K2的值越大,两个事件的相关性就越大C.K2是用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的随机变量,只对两个分类变量适用D.K2的观测值的计算公式为k=n(ad-bc)(a+b)(c+d)(a+c)(b+d)考点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题点独立性检验的方法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K2的理解,K2是用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的随机变量,所以A错;K2的值越大,说明我们能以更大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不能判断相关性的大小,所以B错;D中(ad-bc)应为(ad-bc)2.4.已知变量x 与y 具有相关关系,且由观测数据得到的样本数据散点图如图所示,则由该观测数据求得的回归方程可能是( ) A.y ^=-1.314x +1.520 B.y ^=1.314x +1.520 C.y ^=-1.314x -1.520 D.y ^=1.314x -1.520 考点 线性回归方程 题点 求线性回归方程 答案 B解析 由样本数据散点图可知,回归方程中a ^>0,b ^>0,故选B. 5.下列说法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方差恒不变; ②回归方程y ^=3-7x ,变量x 增加1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7个单位;③在一个2×2列联表中,若K 2的观测值k =13.079,则有99.9%以上的把握认为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A .0B .1C .2D .3 答案 B考点 线性回归分析 题点 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解析 数据的方差与加了什么样的常数无关,故①正确;对于回归方程y ^=3-7x ,变量x 增加1个单位时,y ^平均减少了7个单位,故②错误;若k =13.079>10.828,则有99.9%以上的把握认为这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故③正确.6.某市政府调查市民收入增减与旅游愿望的关系时,采用独立性检验法抽查了3 000人,计算发现K 2的观测值k =6.023,则市政府认为市民收入增减与旅游愿望有关系的可信度是( ) A .90% B .95% C .97.5%D .99.5%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答案 C解析 由临界值表得P (K 2≥5.024)≈0.025,而6.023>5.024,所以认为市民收入增减与旅游愿望有关系的可信度为97.5%.7.高三某班学生每周用于数学学习的时间x (单位:小时)与数学成绩y (单位:分)之间有如下数据: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的系数b ≈3.53.若某学生每周用于数学学习的时间为18小时,则可预测该学生的数学成绩(结果保留整数)是( ) A .71分 B .80分 C .74分 D .77分 考点 线性回归分析 题点 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答案 D解析 学生每周用于数学学习的时间的平均值x =24+15+23+19+16+11+20+16+17+1310=17.4(小时),数学成绩的平均值y =92+79+97+89+64+47+83+68+71+5910=74.9(分),所以a ^=y -b ^x =74.9-3.53×17.4=13.478.当x =18时,y ^=3.53×18+13.478=77.018≈77,所以预测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77分. 8.某市通过随机询问100位市民能否做到“光盘”,得到如下的2×2的列联表:A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该市居民能做到‘光盘’与性别有关”B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该市居民能做到‘光盘’与性别无关”C .有90%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能做到‘光盘’与性别有关”D .有90%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能做到‘光盘’与性别无关”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由题设知,K 2=100×(45×15-30×10)255×45×75×25≈3.030>2.706,∴有90%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能做到‘光盘’与性别有关”. 二、填空题9.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方程y ^=0.67x +54.9.零件数x (个) 10 20 30 40 50 加工时间y (min)62758189考点 线性回归方程 题点 样本点中心的应用 答案 68解析 由表知x =30,设模糊不清的数据为m , 则y =15(62+m +75+81+89)=307+m 5,因为y =0.67x +54.9, 即307+m5=0.67×30+54.9, 解得m =68.10.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消费市场,众多商家不断扩大自己的销售市场以降低生产成本,某白酒酿造企业市场部对该企业9月份的产品销量(千箱)与单位成本(元)的资料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x =72,y =71,∑i =16x 2i =79,∑i =16x i y i =1 481,b ^=1 481-6×72×7179-6×⎝⎛⎭⎫722≈-1.8182,a ^=71-(-1.818 2)×72≈77.36,则销量每增加1千箱,单位成本下降________元.考点 线性回归分析 题点 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答案 1.818 2解析 由已知得y ^=-1.818 2x +77.36,销售量每增加1千箱,则单位成本下降1.818 2元. 11.为了调查患慢性气气管炎是否与吸烟有关,调查了100名50岁以下的人,调查结构如下表:患慢性气管炎未患慢性气管炎总计 吸烟202040过________的前提下认为患慢性气管炎与吸烟有关. 附: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答案 22.2 0.001解析 K 2的观测值k =100×(20×55-20×5)240×60×25×75≈22.2>10.828.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患慢性气管炎与吸烟有关. 三、解答题12.某高校共有学生15 000人,其中男生10 500人,女生4 500人.为调查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的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收集300位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单位:时)的样本数据.(1)应收集多少位女生样本数据?(2)根据这300个样本数据,得到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的分组区间为[0,2),[2,4),[4,6),[6,8),[8,10),[10,12].估计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小时的概率.(3)在样本数据中,有60位女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个小时,请完成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的列联表,并判断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是否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 附:K 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考点 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应用题点 分类变量与统计、概率的综合性问题解 (1)由分层抽样可得300×4 50015 000=90,所以应收集90位女生的样本数据.(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超过4小时的频率为1-2×(0.100+0.025)=0.75,所以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小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75.(3)由(2)知,300位学生中有300×0.75=225(人)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小时,75人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不超过4小时.样本数据中有210份是关于男生的,90份是关于女生的,可得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列联表:2k =300×(45×60-30×165)275×225×210×90≈4.762>3.841.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 四、探究与拓展13.已知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随机变量的一组观测数据的散点图分布在函数y =3e 2x +1的图象附近,则可通过转换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________. 考点 非线性回归分析 题点 非线性回归分析 答案 y =1+ln 3+2x解析 由y =3e 2x +1,得ln y =ln(3e 2x +1),即ln y =2x +1+ln 3,令u =ln y ,v =x ,则线性回归方程为u =1+ln 3+2v .14.甲、乙两机床加工同一种零件,抽检得到它们加工后的零件尺寸x (单位:cm)及个数y ,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得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91+100x (1.01≤x ≤1.05),其中合格零件尺寸为1.03±0.01(cm).完成下面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加工零件的质量与甲、乙有关?考点题点独立性检验与线性回归方程的综合应用解x=1.03,y=a+495,由y^=-91+100x知,a+495=-91+100×1.03,所以a=11,由于合格零件尺寸为1.03±0.01 cm,故甲、乙加工的合格与不合格零件的数据表为:所以K2=n(ad-bc)2(a+b)(c+d)(a+c)(b+d)=60×(24×18-6×12)230×30×36×24=10,因为K2=10>6.635,故有99%的把握认为加工零件的质量与甲、乙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