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言翻译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一、新课标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二、新课标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韩)文力争乃止。
(2)(韩文)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三、大纲卷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11.(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四、安徽(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遇:得志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不敢引疾臣乃敢上壁B.御制诗以纪其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四海好学能文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去而人爱思之临清流而赋诗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这时候山东诸郡强盗草莽四起,赵立在暗中帮扶,一时威名流传。赵立后因功升 迁,官至右武大夫、忠州刺史。此时正值金军左将军昌围楚州,楚州告急。通守 贾敦诗欲以城降敌。宣抚使杜充命令赵立带领自己的兵马前往解围。赵立且战且 行,一连七战全胜,最后才到达了楚州,这时赵立的两个脸颊都被飞箭射中,不 能说话,所只能用手指挥,直到进入楚州城,安排将士休息后,才拔出箭簇。皇 帝降诏让赵立留守楚州。第二年正月。金军再次围攻楚州,赵立命令拆毁废弃的 房屋,在城下点燃形成火池。手下的士兵则持兵刃严阵以待。金军登城,则钩取 后投入火中。金军组织干死队通过突击登城,又被杀尽。禁军无奈撤军。五月, 兀术南征北回,筑起六座高台,想要借楚州运送辎重。赵立斩杀了兀术派遣的使 者,抢夺了辎重。兀术大怒,在楚州南北设立了两个屯兵之处,断绝楚州的后勤, 在承州、楚州之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个大湖。金军将部队散落其中,断绝两 地的联系。因此楚州的粮道被阻塞。刚开始被围困的时候,可以吃一些野草,水 草。后来就只能吃榆树皮。
•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 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 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 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 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 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 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 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 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那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加鞭。 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顺着脱离边邪, 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个哪里还要拜师呢?尽 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 了。希望你常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敢疲倦,不敢吝啬,不 敢放肆。假如去除师生的名称,保全师生的实际,用有余的交换不 足的,也可以交换着做对方的老师了。这样的话,没有世俗的师生 之累又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道理却回避这个的。柳宗 元回复。
2014年高考上海卷文言文选段与译文

2014年高考上海卷文言文选段与译文【选段一原文】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
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晏专用榷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
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
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
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
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
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
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节选自《资治通鉴》)【选段一译文】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一直用高价招募善于奔走的人,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遥远地方的(物价)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
他把钱粮方面孰轻孰重的权变,全部控制在手中,朝廷因此获利,而民间也没有物价暴涨暴跌的忧虑。
刘晏还认为:户口增加,赋税征收的范围就会自然拓宽。
所以刘晏掌理财务,以关心民间疾苦为先务。
各道分别设置了巡院的知院官,每过十天、一月,必须陈述所在州县的雨雪丰歉状况,上报转运使司。
知院官开始见到年景不丰的苗头,就要先行申明到某月需要蠲免若干赋税,到某月需要救济资助若干物资,到了预定之期,刘晏不待州县申请,便上奏实施,解决百姓的急难,从来不曾错过时机。
由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户口繁衍起来。
高考文言翻译(12.06)

(2014年天津卷)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 于生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拍 子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2)乡里的人都叹息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依靠 的人了。” (3)所以乡邑中有好的义士,足以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 补救宰相和相关官员的缺失,对老百姓有功劳。
( 2014年新课标Ⅱ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 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2)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上惊哭不 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2014年全国大纲卷)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 人呢?(译出大意给2分;“厚禄”“顾”“必”三处,每译对一处 给1分) (2)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译出大意给3分;“重”“毋”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01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吉林卷)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吉林卷)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
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
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
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
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且尽罢诸不急费。
”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
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
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
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
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
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
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
瑾诛,复官,致仕。
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
C.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 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
答案:D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答案:C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2014届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翻译整理

2014届·杨浦区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1.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2.名称:名声,名望。
3.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4.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5.赈赡:救济,周济。
6.素:一直7.把:握着8.对:应承9.怪:以……为怪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器重他,把他当做朋友对待,于是就握着朱晖的手臂说:“我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
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救济。
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父亲张堪和您不是朋友,平常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
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上了。
”2014届·静安/青浦区周日章,信州永丰人。
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
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无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耳,受之无伤也。
”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卒辞之。
至:非常,极端。
绝食:没有吃的。
纸裘:像纸一样薄的棉裘。
耸然:端正尊敬的样子。
傥:倘若。
独行者:唯一能够保持操守者。
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
操行廉洁,为县里的人所尊敬。
他开门教授生徒,自己仅仅够自给的,不义之财一毫不取。
家中很贫穷,经常终日断吃的,邻里就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
家中时时上顿不接下顿,宁愿和妻子儿女忍饥挨饿,也终不求人。
2014文言文参考译文

全国课标卷Ⅱ参考译文韩文,字贯道,明朝成化二年考中进士,任工科给事中,(后)出任湖广右参议。
中贵人督太和山,侵吞公款。
韩文竭力制止,并用余钱换一万石米,用来防备赈贷灾荒。
九溪土司与邻境部落因争夺土地相互攻打,韩文前往训谕,交战双方都表示服从。
弘治十六年(韩文)任南京兵部尚书。
此年收成不好,米价高涨。
韩文请求提前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认为有困难。
韩文说:‚救灾如救火,如有罪责,由我承担。
‛于是打开粮仓发放十六万石粮食,米价恢复正常。
第二年(他被)任命为户部尚书。
韩文为人凝重敦厚,和蔼纯美,平时谨慎谦虚。
而到面临大事,坚决果断不妥协。
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完成大婚的各项费用,需要白银一百八十多万两,国库无力供应。
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
韩文说:‚府藏空虚,赏赐除京边军士以外,请分别给银钞,略加一些内库及内府钱,并暂时借用勋臣外戚赐庄的田税,然后下令承运库内官核实库内储积的金银,记录于簿籍,并全部取消不急需的开支。
‛按旧有规定,监局、仓库内官不能超过二三人,后来逐渐增加,有的一仓十多人,韩文竭力请求裁减冗员。
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韩文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绝。
而这时东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天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
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
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很容易的。
‛韩文捋须挺胸,毅然改变容色说:‚好。
即使事不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
‛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
一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输入内库,于是(刘瑾)以此作为韩文的罪状。
皇帝下诏降韩文一级官职退休。
刘瑾并未解恨,又以遗失户籍档案定罪,逮捕韩文入狱。
2014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韩文传)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中了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出京担任湖广右参议。
中官监管太和山,侵吞公家费用。
韩文竭尽全力阻止他,用剩下费用换得万石粮食,以备振济百姓。
九溪土族首领与邻帮为争夺土地互相攻打,韩文奉诏书前往安抚,那里的人都服从了。
弘治十六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
年成不好,米价上涨。
韩文请求预发三个月的军饷,户部感到为难。
韩文曰:“救荒如救火,皇上降罪,我自己一人担当。
”于是吏部发官仓粮食十六万石,米价才平定下来。
第二年皇帝下诏书授予他户部尚书一职。
韩文稳重敦厚和蔼纯朴,平时忧郁。
遇到大事时,则刚强果断无所畏惧。
武宗即位,赏赐以及安葬先皇、大婚各项费,需银子一百八十万多万两,国库的钱财不够供给。
韩文请求先从承运库中取钱,皇上下诏书不允许。
韩文言:“国库空虚,自京边军士之外的赏赐,请分别给予银钞,渐渐增加以内库和内府的钱,并且暂时向有功勋的皇亲国戚赐借庄田税,并且下命令让承运库的内官核查屯积的金银,登记上册。
并且全部停止各项不紧急的费用。
”过去的制度,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渐添加,有时一个仓十多人,韩文极力请求裁减淘汰。
淳安公主蒙受赏赐田地三百顷,又打算夺任丘百姓的产业,韩文极力阻止才停止。
韩文主持国家大事二年,极力遏制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人,权贵宠臣十分怨恨他。
而这时太子身边昔日的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每天劝导皇帝纵情狗马、鹰兔、歌舞、角抵等活动,不亲自处理政务,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属下谈及这种情况时就流泪。
郎中李梦阳进谏曰:“公如果在这时率领大臣坚持争辩,除去‘八虎’极其容易罢了。
”韩文捋着胡须昂起双肩,毅然动容曰:“好。
纵使事情不能成功,我的岁数足可以死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
”就和诸位大臣跪在大殿上呈上奏折,奏折呈上后,皇帝震惊哭泣不吃东西。
刘瑾等十分害怕。
刘瑾十分怨恨韩文,每天派人查找韩文的过错。
过了一个月,有个人把伪银送内库,于是用这件事定韩文的罪。
下诏书官降一级,辞官回乡,刘瑾恨怨未消,用丢失部籍的罪名,逮捕韩文,下诏书使韩文入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 补
删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 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 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 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 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 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
评一评
曾经 省略主语
困窘,境地尴尬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 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4分)
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 句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两相结合, 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文“五字翻译法” :
留、补、删、换、调
㈠留(保留法)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 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 的词,皆保留不动。
多次 认为
时运,运气 被动句 被放逐,被流放 遇到
认为
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 肖,知我不遭时也。(3分) 了解 ③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 人也。(3分)
天下的人 赞美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 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 为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我曾经多次出去做官,结果多次都被君主罢 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 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生养我的人是我 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鲍叔 推荐管仲做了官,却情愿让自己官居管仲之 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 能够识别人才。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早(通假字)
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捆绑) 组(绳索) 首(头颅)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 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主谓倒装 (1) 甚矣,汝之不惠。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2)沛公安在?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3)古之人不余欺也 助词“之”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 (4)何功之有哉?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5)是以见放。 定语后置 (6)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状语后置 (7)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知识结构数据
知识组块
文言文阅读 5 6
题号
满分
22 3 3
平均分
11.51 1.84 1.01
得分率 (%) 52.32 61.38 33.6
题号
7
8
3
3
1.62
0.89
53.97
29.68
9
10
6.15
61.52
“信”:准确无误。
忠于原文内容和句子含义,用现代汉语字 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增减内 容。 “达”:通顺畅达。 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 畅、语气不走样。 “雅”:优美典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 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五、补
文言文中常出现借一定语境省略某 些句子成分的现象,为使译文准确、通顺,翻译 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1、 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蛇)触草木,(草木)尽死(省略主语) 2、折藏之,归以示成。(《促织》) (成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 3、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例: 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 屈原于顷襄王。
㈡删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 虚词、偏义副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 删去。
如: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参考答案
①曾子衣 敝衣 以 耕。 曾子穿着 破旧的衣服 从事耕作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先生没有向别人索求,人家却主动送给你 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 骄也,我能勿畏乎?” 接受别人东西的人,就会害怕(得罪) 他,给予别人东西的人就会在人面前盛气凌 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 我能不畏惧吗?
请你来解题: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 我 (补) (留)
绍圣元年十月十九日,与幼子过游白水
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 物。
(调) (留) (换)
水
(补)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 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它 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请你来解题: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 有为齐王画之客 调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 曰:“画孰最难 (他) 者?” 曰:“ 犬、马最难。”“孰最易 (客) (画) 者?” (画) 曰:“ 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换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副词)
㈢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 换成现代汉语。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单换双)
⒉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妒(古今异义)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为--哭泣(为动)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 用。) (4)正确断句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中的观点态度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 (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 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 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 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