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大纲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大纲引言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劳动技术教育大纲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详细论述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大纲。
第一章教学主题教学主题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大纲的核心,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劳动与技术教育大纲的教学主题应包括传统技能、创新思维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
1. 传统技能在传统技能方面,劳动与技术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木工、金属工艺、纺织和食品加工等技能。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还可以为家庭和社区提供各种服务。
2. 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方面,劳动与技术教育应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和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应从实践中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他们可以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3. 职业发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应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引导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教学中,教师应介绍不同职业的技能要求、工作环境以及职业培训的途径。
这样,学生可以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准备。
第二章活动安排活动安排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大纲的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应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
1.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核心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源提供实例和案例分析。
同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2.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验、制作和修理等。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实践任务,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劳动教学大纲

劳动教学大纲劳动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和优良的劳动习惯,以及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劳动教学内容1、劳动基础知识:劳动概念、劳动原则、劳动安全知识及其保障、劳动法规概要、劳动合同及其条款、劳动岗位介绍、大学生就业技能、职业规划、职业技能等。
2、劳动实践:学生们可以进行实践活动,如参加入职培训、参团体文化活动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企业文化,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情况。
三、劳动教学体系劳动教学体系以“把学生置于实践环境中,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灵活性”为宗旨,将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它建立在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有相应的实践任务,使学生根据任务内容自主思考,实践操作,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四、劳动教学评价劳动教学的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测试,如书面考试、劳动技能考试等;二是实践考核,如参加实践活动、参加岗位模拟考试等,以衡量学生对劳动知识的学习情况。
五、实施劳动教学劳动教学的实施要依赖于学校的劳动教学机构,这些机构负责组织、安排、组织劳动教学活动,如实践科目、技能科目等,以及组织、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如参加培训、参加招聘会、参加实习和实际工作等,以此来达到劳动教学的目的。
六、劳动教学的意义通过劳动教学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科学态度和企业精神,使学生熟悉劳动岗位的相关知识,更好地适应劳动市场,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劳动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职业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媒介。
只有将劳动教学融入到大学教育中,才能为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劳动教学应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以“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宗旨,把学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践过程获得职业技能,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劳动技术课教案资料框

初中劳动技术课教案资料框课程名称:初中劳动技术课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劳动技术,掌握基本的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劳动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劳动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劳动技术。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教师提问,加深对劳动技术的理解。
三、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演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锤子、锯子、螺丝刀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劳动工具的使用,学会基本的劳动技巧。
四、劳动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20分钟)1. 教师提出劳动实践活动的任务和要求,如打扫卫生、整理教室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享劳动的喜悦和收获。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实践技能: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
3. 学生总结与反思:评价学生的总结能力、反思能力和改进意识。
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锤子、锯子、螺丝刀等。
2. 实践活动材料:清洁工具、整理用品等。
3. 教学课件和资料:劳动技术的图片、视频等。
初中各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初中各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思想道德目标:通过劳动技术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形成健康的人格。
2.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学会基本的生产劳动技能,了解生产劳动的原理和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能力目标:通过劳动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劳动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原理和过程,掌握基本的生产劳动技能。
2. 农业技术: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学会农业生产的技术,体验农业劳动的乐趣。
3. 工业技术: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学会简单的工业生产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生活技术: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5.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劳动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劳动成果的质量,包括劳动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和创新性。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培养情况、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3-2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3-3-2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3-3-2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3-3-2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用)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
开设劳动技术课,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逐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家乡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1、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劳动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从而把劳动看成光荣的事情,积极主动地参加劳动,学习技术。
增强学生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感.2、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劳动实践,养成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使学生养成符合现代生产要求的劳动习惯,具有质量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工农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使用、保养一些常用工具,简单机械和电器,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此基础上,也可使学生适当掌握某些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九年级劳动技术课程纲要

九年级劳动技术课程纲要一、课程纲要简介劳动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劳动技术和相关行业进行初步的认识。
本纲要旨在明确九年级劳动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以指导教师和学生有效进行教学和学习。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运用基本的劳动工具和设备进行技术操作。
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制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制作。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他们遵守劳动纪律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了解并逐步认识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1. 基本操作技能- 学习常见劳动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测量工具、电动工具等。
- 学习机械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机械打磨、钳工操作等。
- 学习电路连接和电器维修的常见技能。
2. 工艺品制作- 学习基本的手工艺制作技巧,包括剪纸、折纸、编织等。
- 学习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并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或实用品。
3. 安全与职业道德- 学习劳动安全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护政策。
- 培养学生的劳动纪律意识,强化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4. 现代工业技术- 学习现代工业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 了解一些常见的工业工艺和技术应用,如3D打印、数控加工等。
- 培养学生对不同工业职业的初步认识,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四、课程评价标准1. 劳动技能: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2. 作品评价:学生制作的工艺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3. 安全意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条例遵守情况。
4. 考勤表现: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程的积极参与和出勤情况。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1.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巩固理论知识。
2. 活动设计:针对不同主题设计各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劳动技巧课教学大纲

劳动技巧课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并培养他们在职场中所需的各种技巧。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劳动技能要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 提高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场道德观念三、教学内容1. 劳动技能介绍介绍不同职业领域的常见劳动技能,包括技术技能和非技术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技能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劳动技巧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技巧。
教授一些常见的劳动技巧,如操作工具、使用软件、处理文件等。
3.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讲解职场中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授有效沟通的技巧、团队协作的方法和解决冲突的策略。
4.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授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
通过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5. 职业素养和职场道德介绍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形象等方面。
通过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场道德观念。
四、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 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练,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巧。
-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研究参与度、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期末考试:以选择题、解答题或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根据课程内容编写的教材。
- 参考资料:相关行业的技术手册、操作指南和职业发展指南。
劳动课教学大纲

劳动课教学大纲一、引言劳动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本篇文章将就劳动课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二、教学目标劳动课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各种劳动技能,并能独立完成各类实际工作,如制作手工艺品、修理日常生活用具等。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劳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工具,掌握实际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劳动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安全知识:教授学生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如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项、急救知识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劳动技能培养:通过实际操作,教授学生各种劳动技能,如木工、电工、焊接等,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3. 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种植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环保意识教育:介绍环保知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来教授学生具体的劳动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3. 合作学习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评价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和操作方法。
五、评价方法为了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是必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1. 实际操作评价: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以及操作的正确性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用)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
开设劳动技术课,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逐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家乡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1、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劳动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从而把劳动看成光荣的事情,积极主动地参加劳动,学习技术。
增强学生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2、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劳动实践,养成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使学生养成符合现代生产要求的劳动习惯,具有质量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工农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使用、保养一些常用工具,简单机械和电器,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此基础上,也可使学生适当掌握某些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1、从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工农业生产、服务性劳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同时注意技术的先进性。
2、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因地、因校制宜,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4、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男女的生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他们力所能及的、无毒害、无危险的劳动项目,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5、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有利于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去。
6、要注意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高年级的劳动技术课可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二)本门课程讲授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时间安排原则上是1比2。
(三)具有内容和要求大纲规定的具有内容主要分为必选项目与参考项目两大类。
必选项目从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木工、金工及农机具使用,电工与电子技术,生活服务等四类项目中选择,每类至少选一项。
此外,各校还可在参考项目中,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项目。
学生学习的项目总数,四年制初中不得少于8项,三年制初中不得少于6项。
授课总时数必须保证。
必选项目一、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1、常见花卉栽培了解花卉栽培的意义和适合当地种植的花卉(或药用植物),学习繁殖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栽培技术,会种植几种主要的花卉(或药用植物)。
了解当地常见花卉对土壤、肥料、水分、光照、温度等条件的要求及当地花卉常见病虫害。
初步掌握花卉的管理方法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2、农作物栽培学习并初步掌握当地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稻、麦等)和经济作物(棉、麻、油料作物等)的栽培时间和方法,注意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水、肥、土等对其生长的影响,初步掌握当地几种农作物田间管理方法。
能识别农作物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学会防治的方法,并了解安全使用农药的常识。
3、蔬菜的栽培了解当地蔬菜的主要品种及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学会并初步掌握栽培方法,注意学习当地需要的先进的栽培技术。
能识别蔬菜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学会防治方法。
4、农副产品的贮藏和加工学会几种当地主要农副产品(包括林、牧、渔产品)的较先进的贮藏方法。
初步了解当地某些农副产品的加工过程,学会一、两种农副产品加工的简单技术。
5、农作物良种繁育了解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意义和品种防杂保纯的措施。
学习当地几种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知识和提纯复壮繁殖技术。
6、树木种植、管理初步掌握当地几种树木种子的采集方法。
学习育苗、栽植技术和幼苗管理与保护的基本知识。
了解当地几种果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学习果树嫁接、整形修剪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了解当地树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7、家禽、家畜和其他经济动物饲养了解当地几种主要家禽、家畜和其他经济动物的习性,学会饲养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了解规模饲养的基本知识。
二、木工、金工及农机具使用1、木工了解木材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认识当地几种常见的木材和常用的木工工具。
知道使用木工工具的安全操作规则。
能使用画线工具画线,学会手工锯割方法,能用钉子、木螺丝、粘合剂等连接部件和制作小木盒等简单木制品。
初步学会刨、凿的基本操作。
能对课桌椅进行简单维修,能用木料制作简易教具等。
2、金工了解金工常用工具的用途,学会锤、锯、锉、虎钳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则。
会简单画线,能对金属薄板和铁丝作剪切、弯曲、铆、锡焊等加工,会利用铁、铝皮制作简单的教具和用具。
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能看懂简单的机械零件图。
3、简单机械维修了解机械保养、维修及常用工具的用途,会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能看懂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和分解示意图。
了解螺栓、轴承与常用润滑油的知识,了解链条、皮带、齿轮传动部件的构造及拆装机械的要求和顺序。
了解自行车常见故障的检查和维修知识,能排除一些最简单的故障和更换零部件。
(也可用其他简单机械代替自行车。
)4、农机具的使用初步了解几种常用农机具(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犁、耙等)的基本构造、功能和保养方法,学会一、两种小型农机具的操作方法。
三、电工与电子技术1、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了解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和电工器材的性能。
学会选择常用电工器材的知识。
能看懂简单的照明线路图。
学习照明线路的安装技术,会安装白炽灯或日光灯,了解电工的一般操作规程以及照明线路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方法。
2、家用电器的使用和保养学会常用家用电器的保养常识,安全使用要求,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了解电烙铁或其他电热器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了解洗衣机或其他电动器具的性能和学会使用方法。
了解直观检查电冰箱质量的常识,学会电冰箱的使用方法。
了解常用录音磁带的性能,学会录音机的外录方法。
了解电视机室外天线的架设方法,会使用天线放大器,能利用广播电视测试卡调谐电视机。
3、电子制作技术了解常用具的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和作用。
学会使用电烙铁和万用表,掌握一般的焊接方法。
能看懂实物接线图和简单的电路图,并能按照实物接线图组装简单的电子制品,如单管收音机、电子门铃等。
四、生活服务1、织物洗涤了解常用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化学去污的几种方法。
初步掌握化纤、棉、毛等几种不同织物的洗涤方法。
2、烹饪技术了解厨房的卫生要求,主要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知识。
会使用和保养常用炊事用具,知道安全要求。
了解菜肴烹调常识,以及切配工具和烹调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一、两种主食和以蛋、蔬菜、肉类作原料的菜肴制作技术。
3、编制技术了解各种编制品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学会编织绒线制品和草编(竹编、条编等)制品的编制方法,能利用当地材料织、编成一、两种制品。
4、服装裁剪与缝制了解手缝工艺的作用以及手针号型、用途。
学会攻、扎、缲、花绷等几种针法,会锁扣眼、钉纽扣。
了解家用缝纫机的构造、各操作部件的作用和保养常识,能对缝纫机进行日常保养,初步学会家用缝纫机的使用,了解使用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会排除缝纫机断线、断针、跳针、浮线等常见故障。
能正确地使用缝纫机缉直缝线、缉方形、圆形。
学习棉织、纤维布料正、反面的鉴别方法。
了解量体及裁剪的基本知识和服装缝制的基本工艺与工序。
会缝制围裙等小物品和简单的衣物。
参考项目1、食用菌栽培了解当地主要食用菌的种类及形态。
初步学会几种主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并掌握其安全操作要求。
2、盆景制作了解盆景栽培和制作的一般知识,学会树枝盘扎、山石加工、浇注水泥盆的方法,能按给定图样制作简单的盆景。
3、鱼类繁殖了解当地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懂得水环境与养鱼的关系。
学习放养、混养、密养及捕捞的主要技术,初步掌握预防鱼病的技术。
4、机械加工学会识图的基本知识,能看懂简单的机械零件图。
了解机械加工的简单知识和机床的种类及其功能。
初步学会台钻、普通车床的使用方法,掌握他们的安全操作规程,会用台钻钻孔和用车床车制圆柱形零件。
5、粘接技术了解常用粘接剂的性能及粘接的几种基本工艺。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会用一种常温固化粘接剂粘接木材、橡胶、有机玻璃、玻璃及金属等。
6、摄影技术了解一般照相机、印相机的构造和黑白相片冲洗的工艺过程以及彩色摄影的常识。
初步掌握使用照相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会拍摄一般人物、风景照片和洗印黑白照片。
7、誊印和打字学会誊写、油印、装订的技术。
了解中文或英文打字机的构造,学习打字的基本技法。
8、刺绣技术了解刺绣品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当地传统的刺绣针法,能按简单的传统图样刺绣产品。
9、理发技艺了解理发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理发推子、剪子、吹风机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理发的一般技术。
四、实施本大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为保证本大纲的实施,各地、各校领导充分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并争取社会各有关方面、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对开展劳动技术课的支持和配合。
2、教学中要将思想教育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寓于劳动和技术教学之中。
3、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劳动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教学中要以实践为主,加强劳动技能的训练,增强动手能力。
既不能以讲授、示范代替学生的操作训练,也不能以来单纯的劳动实践代替劳动技术课的教学。
4、要加强直观教学,特别是利用电化教学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
根据学校条件或教学需要,可实行分组教学,分散或集中使用课时,但应尽量避免课时过分集中。
5、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教师应通晓所教技术项目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
学校应有安全检查制度和必要的安全设施与措施。
教学中,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学生的劳动时间和强度要适当,要注意女生的生理特点,并照顾体弱有病的学生。
6、教学要加强与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通过参加劳动、参观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设施及其组织管理,了解文明生产的特点和要求。
同时注意所学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具。
7、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实践。
劳动技术课的课外活动要与其他学科的活动相联系,也可与勤工俭学相结合,又要有自己的特色。
课外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
8、要健全劳动技术课的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应为思想与技术两方面,思想方面的考核包括劳动观念、态度、感情和习惯诸项;技术考核包括知识与操作技能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