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物理学》课程简介(临床医学等)

《医学物理学》课程简介(临床医学等)
《医学物理学》课程简介(临床医学等)

《医学物理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医学物理学》

英文名称:《Medical Physics》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6学时

学分:3.3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医学物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医学科学所需要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

内容简介:物理学是以认识物质的基本属性,研究物质运动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物体的弹性、流体的运动、振动、波动、静电场、

稳恒磁场、波动光学和几何光学等。采取以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为主

的教学方法。基本按大班方式上课。采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

等。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并介绍一些课外参考书。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医学物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胡新珉,6版, 2004年。

参考书目:

1.《物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舒辰慧,4版,2003年。

2.《物理学》(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马文蔚,4版,2003年。

主讲教师:任社华副教授方涌副教授令狐昌勤副教授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详解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学院:园艺 专业年级:设施2008 学号:080373018 姓名:邓威权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 1.1 概念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 1.2.1栽培时间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1.2.2 栽培规模 工业化设施栽培, 各生产场规模较大,投入往往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周年栽培的企业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线生产,自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比常规的季节栽培高。金针菇专业户季节栽培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对栽培场所的要求往往低,通常采用“一区制”,即菌丝培养和出菇置在同室内进行,相比之下,工厂化栽培卫生要求高,通常采用“二区制”,甚至“三区制”,把培养诱导、驯化抑制、出菇分区管理。

微观经济学课程改革

微观经济学课程改革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理论的教授,使学生对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培养经济学直觉,培养运用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和后续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实践性也很强。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理论的教授,使学生对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培养经济学直觉,运用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内容庞杂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清晰、明确的掌握并做到学有所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对教学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对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的系统性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作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十分适合本科生学习。该教材共有11章。首先简单介绍西方经济学,然后介绍了消费者理论,包括需求、供给理论、均衡价格和效用论,生产者理论,包括生产论和成本论。接下来讲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定价,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最后,在介绍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应如何行使职能避免这一情况。整个微观经济学理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理论的抽象性 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对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在课程中广泛使用的弹性这一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理解其含义且很容易混淆;此外,一些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理论,如寡头垄断理论、市场失灵等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案例来解释。再者,属于社会科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并非如自然科学一般可以在实验室再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缺乏深度。

控制工程基础_董景新_《控制工程基础》课程

第一章概论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了解系统的信息传递、反馈和反馈控制的概念及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区别;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环节。学会将简单系统原理图抽象成职能方块图。 例1 例图1-1a为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试画出其系统方块图。 例图1-1a 晶体管稳压电源电路图 解:在抽象出闭环系统方块图时,首先要抓住比较点,搞清比较的是什么量;对于恒值系统,要明确基准是什么量;还应当清楚输入和输出量是什么。对于本题,可画出方块图如例图1-1b。 例图1-1b 晶体管稳压电源方块图 本题直流稳压电源的基准是稳压管的电压,输出电压通过 R和4R分压后与稳压管的电 3 压 U比较,如果输出电压偏高,则经3R和4R分压后电压也偏高,使与之相连的晶体管基极w 电流增大,集电极电流随之增大,降在 R两端的电压也相应增加,于是输出电压相应减小。 c 反之,如果输出电压偏低,则通过类似的过程使输出电压增大,以达到稳压的作用。 例2 例图1-2a为一种简单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其中,X为输入位移,Y为输出位移,试画出该系统的职能方块图。 解:该系统是一种阀控液压油缸。当阀向左移动时,高压油从左端进入动力油缸,推动动力活塞向右移动;当阀向右移动时,高压油则从右端进入动力油缸,推动动力活塞向左移动;当阀的位置居中时,动力活塞也就停止移动。因此,阀的位移,即B点的位移是该系统的比较点。当X向左时,B点亦向左,而高压油使Y向右,将B点拉回到原来的中点,堵住了高压油,Y的运动也随之停下;当X向右时,其运动完全类似,只是运动方向相反。由此可画出如例图1-2b的职能方块图。

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具体落实,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传统心理学影响,课程在教学内 容设置上偏重心理健康的标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心理疾病的预防 等消极心理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习惯于在单位时间里传授更 多的知识,致使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充斥其间的是太多的讲解,师生 双方缺乏教学热情和互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多数学生养成 了被动的性格,缺乏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查阅统计 了14个出版社1998~2010年出版的20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 或专著。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心理问题的评估 和矫正上,往往重心理疾病的诊治轻心理问题的预防,重心理障碍的 咨询轻心理发展的咨询,对学生心理发展教育不足。然而,消除负性 心理品质不等于培养起了正性心理品质;知道了怎样避免负性情绪, 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增进正性情绪;知道了怎样克服悲观、自卑、嫉妒 等不良人格,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发展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人格。 这种状况不仅与课程以体验性为主、加强自我教育的课程性质不相融,也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 二、国内外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主要有以下两大目的: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署 名性格力量;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性格力量的运用。它旨在 三个层面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第一个层面是情绪层面,即,帮助学 生多体验正面、积极的情绪,并减少负面、消极情绪的体验。第二个 层面是生活投入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全心投入他们从事的事情中,尽 量体验“心理流畅”。第三个层面是生活意义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在 各种生活事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这一系列课程设置更关注人生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Microeconomics) 课程代码:(06110170)学分: 3 总学时数:51理论时数:51实验(实践)时数: 先修课程:无开课对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2.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3.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基本理论模型和政策主张,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熟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一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十大原理,并简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使学生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先有大致的了解,引起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2.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典型问题及提出的相应概念。 [教学内容] 1.1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2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1.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十大经济学原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制作内容丰富全面的课件 2.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第二讲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2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并掌握经济模型的含义、构建过程和运用方法 2.明确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够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加以甄别。 [教学内容] 2.1作为经济学家的科学家 2.2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2.3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构建经济模型的过程和步骤 3.如何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制作内容丰富全面的课件 2.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3.当堂完成第一次作业 第三讲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4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 2.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3.理解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1325-0 课程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名称(中/英):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课程总学时:51讲授学时:51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 开课学期:4 主讲教师:吴继霞 指定教材:《积极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雪主编,2014 一、课程目标: (1)课程设置知识要求 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2)课程设置能力要求 不仅需要良好的愿望、信念、激情,它更应该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 (3)课程达成目标 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方面的内容。(4)课程简介 需要良好的愿望、信念、激情,更应该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 二、课程内容 绪论 1、教学内容 课程介绍&教学目标

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研究什么 第三节、积极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2、教学要求 了解: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什么是积极,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意义和价值; 掌握: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研究主题、应用领域。 3、重点 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研究主题、应用领域。 4、难点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应用领域。 第一章幸福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极情绪 第二节、幸福 第三节、增进幸福 2、教学要求 了解:幸福的心理机制、作用和测评方式; 理解:幸福的概念及障碍; 掌握:幸福的影响因素及增进幸福的策略; 应用:能够运用增进幸福的策略; 课程教育性:通过学习,增强自身的幸福感。 3、重点 幸福的影响因素及增进幸福的策略。 4、难点 幸福的心理机制和测评方式。 第二章积极特质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格特质理论和个性优势 第二节、奉行价值观―性格优势和美德分类体系 2、教学要求 了解:特质和特质理论; 理解:积极特质的作用; 掌握:积极品质的动机; 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培养积极品质。 3、重点 积极特质的作用、动机。 4、难点 积极特质的作用、动机。 第三章希望和乐观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极幻想

食用菌栽培学复习资料全

《食用菌栽培》复习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 食用菌:一切可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食品,具有降解农作物的下脚料,转变成美味的蛋白质,具有变废为宝、促进良性生态循环的功能。。 菌种:指来源于单一的菌体,在形态、生理、遗传上一致,并能体现该种特性的菌丝培养物。(或:人工培育的,在一定基质上的,用以扩大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孢子:真菌的繁殖单位,功能如同植物种子。有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子实体:子实体是高等真菌的产孢结构,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子实体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经菌丝体到第二代孢子的整个发育过程。 低温型品系:在低温下形成原基和产生子实体的品系,如金针菇等。 中温型品系:在中温下(常温15~27℃)形成原基和形成子实体的品系。 高温型品系:在高温下(常指25~30℃)形成原基和生长子实体的品系。 生物学效率:又称生物转化率,指食用菌的鲜重同产出该产量鲜菇(耳)所用培养料干料的重量百分比。或生物转化率%=(食用菌的鲜重/所用培养料干料重量)% 同宗配合:在高等真菌的发育中,同一菌丝细胞通过自体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现象,又称自交可孕,如草菇。它相当于刚等植物的“雌雄同株”的性配现象。 异宗结合:由不同的孢子萌发的菌丝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现象,称异宗结合。如: 组织分离法:是指食用菌的子实体、菌核或菌索上取一部分组织,使其在培养基上萌发而获得食用菌纯菌丝体的方法。 质配:两条可亲和的即可互相交配的单核菌丝,在接触细胞壁发生溶解,使两性的细胞原生质(包括细胞核)进行融合,但不进行核配的性行为。次生菌丝体就是由初生菌丝细胞质配后形成的。 核配:性细胞的细胞核的结合过程。核配通常发生在特殊的细胞(担子或子囊细胞)中。 原基:子实体的原始体,是菌丝体发育到生殖阶段所形成的胚胎组织。原基进一步发育,即成为子实体。 减数分裂: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其中的一次细胞分裂使染色体减半。 常压灭菌:即在一个蒸汽压力下(温度为100℃)的灭菌法。常压灭菌时间一般为8-10h.。高压灭菌:在0.1mpa 的压力下,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1.5h. 巴氏灭菌:采用培养料的发酵,使料温加热到62℃-70℃的温度, 30分钟后,便可杀死不耐高温的微生物营养细胞的方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创的,故名巴氏灭菌法。)在双胞蘑菇栽培中,该法多用于堆肥的后发酵(或称二次发酵,室内发酵)上,以达到消灭病虫害,改善理化状态和提高堆肥营养利用率的目的。 锁状联合:担子菌的双核细胞进行特殊分裂而在菌丝上出现的一种锁状结构。 木腐菌:引起木材腐熟的真菌。很多食用菌,如银耳目的银耳和木耳,伞菌目的香菇和侧耳,多孔菌目的猴头和灰树花等均属木腐菌 变温结实性:子实体分化必须要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才能完成的食用菌种类,称~。温差幅度越大越好,一般在8~10℃。如香菇、平菇等。 恒温结实性:具有保持恒温形成子实体的结实习性,这类食用菌称~。 液体菌种:食用菌经深层发酵培养出来的大量菌丝球用来作繁殖的材料就是~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 教学大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MACH400801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核心课 3.学时/学分:56学时/ 3学分 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积分变换、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设计 5.适用专业:机械大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工业工程)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授课内容是运用现代数学知识、自动控制理论和信息技术来分析、设计典型机电控制系统。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和工具来解决机械工程基本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综合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计算机仿真实训、实验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实现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学会典型机电系统的数学建模、运行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校正与补偿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机电控制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以及对复杂机械系统的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并了解机械控制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支撑毕业要求中的相应指标点。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具备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典型机电传动单元与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掌握机电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设计校正方法。(毕业要求中的第1)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对机械控制工程中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能够对复杂机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并能够采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能够构建实验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具有研究和解决机械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要求中的第2、4)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课程实习,实地进行常见食用菌品种的菌种制作、栽培,了解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通过参观湖北省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掌握菌种的制作、分离等制种工作。 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和各项操作。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力争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于食用菌产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12年10月28日至2012年11月4日共计8天 三、实习地点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公司)、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洛阳店出口示范基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试验站、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裕国菇业生产线、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 四、实习内容 1、校内实习主要内容 (1)进行袋料栽培中的预湿、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等各项操作: ①香菇: a. 香菇袋料栽培原料的预湿 b. 香菇栽培料拌料及装袋 c. 香菇袋料装锅灭菌 d. 香菇袋料栽培的接种 ②平菇: a.平菇熟料栽培料建堆发酵 b.平菇三级种原料的预湿 c.平菇三级种拌料、装袋并装锅灭菌 d.平菇栽培料的翻堆 e.平菇栽培料装袋 f.平菇袋料栽培的接种 ③黑木耳: a.黑木耳栽培料的预湿 b.黑木耳栽培料装袋 c.黑木耳栽培料的灭菌 d.黑木耳栽培袋接种 (2)参加常见食用菌品种菌种和不同栽培模式的各项操作。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大学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金融学 授课教师: 职称/学位:副教授 开课时间:二○二○至二○二一学年第一学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标要求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是广大学生顺利完成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学业和今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概论,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微观决策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学习和理解各章节术语指标分析,熟练掌握思考和研究各类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和能力,并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引入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参与经济运行取得的成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经济政策实施的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作为社会主义爱国青年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最终达到专业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有关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和分析逻辑; 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课程目标3:初步培养学会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4: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框架,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课程目标5: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学习和理解掌握课程内容重点,引入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参与经济运行取得的成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经济政策实施的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微观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2)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认清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作用及其局限;(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微观经济学,吸收微观经济学中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机制运行的正确看法;(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5)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上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版。 二、课程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教学详细内容与要求如下: 表1 教学进程安排表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MACH400801 2. 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核心课 3. 学时/学分:56学时/ 3学分 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积分变换、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髙级程序设计 5. 适用专业:机械大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和工业工程)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授课内容是运用现代数学知识、自动控制理论和信息技术来分析、设计典型机电控制系统。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和工具来解决机械工程基本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综合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计算机仿真实训、实验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实现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学会典型机电系统的数学建模、运行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校正?与补偿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机电控制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以及对复杂机械系统的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并了解机械控制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支撑毕业要求中的相应指标点。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掌握机械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具备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典型机电传动单元与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掌握机电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设计校正方法。(毕业要求中的第1)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对机械控制工程中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能够对复杂机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并能够采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能够构建实验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具有研究和解决机械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要求中的第2、4) 课程目标3.初步了解机械系统常用的控制方法,以及现代控制和智能控制的原理,了解机械控制理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运用机械控制工程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中的系统控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的能力。(毕业要求中的第4)

幸福心理学大纲

课程编号: 《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总学时:32(其中理论32学时) 学分:2 制定单位:生命科学系执笔者:侯冬花审核人:高平编写日期:2012年4月30日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该课程从大学生所需具备的各种积极情感入手,内容涉及幸福学理论、幸福的心理学策略、人格与幸福感、人际关系与幸福感、金钱财富与幸福感等的关系,训练大学生具有更乐观的性格和策略,用积极的方式构建生活情境,对自己的能力拥有自信,从而拥有幸福人生。属于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通过幸福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幸福有深刻的理解、掌握控制与调节自我情绪的方法,完善人格,幸福生活。 二、课程安排、课程要求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

第一章探讨幸福(4学时)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幸福的含义; 2、理解与掌握环幸福的理论; 教学重点:幸福理论 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幸福概论(1学时) 1、快乐论 2、实现论 3、综合定义 第二节关于幸福的理论(1学时) 1、认知决定论 2、判断理论 3、态度协调论 4、体内生化论 5、目标理论 6、活动理论 7、社会标签论 8、状态理论 第三节幸福的公式(1学时) 1、美国经济学家的幸福公式 2、美国心理学家的幸福公式 第四节幸福的测量(1学时) 1、生活满意感量表 2、情感满意感量表 作业的要求、布置情况: 作业题:幸福前探讨 第二章幸福的心理基础(2学时)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幸福感的生理基础; 2、理解生理局限 3、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 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幸福感与生理基础(0.5学时) 1、多巴胺 2、内啡肽 第二节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0.5学时) 1、运动 2、音乐 3、使用右脑 4、大笑 5、食物 第三节反思生理局限(0.5学时) 第四节超越生理局限(0.5学时) 1、活在当下 2、静坐冥想 作业的要求、布置情况: 作业题:反思自己的生理局限 第三章幸福的心理基础(2学时)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幸福感的生理基础; 2、理解生理局限 3、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 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幸福感与生理基础(0.5学时)

x2160521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x2160521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Elements of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x2160521 学时数:32 其中实践学时数:6 课外学时数:0 学分数:2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 一、课程简介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数学模型、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等。以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为例,从系统建模、系统分析到稳定性判断均以此例展开,帮助学生学习系统设计的完整的初步知识,领悟与学会应用控制理论来解决机械工程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课堂教学目标: (1)使学生牢固掌握控制工程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会处理控制工程中机械系统控制问题的一般方法。 (2)结合机械工程实际,连续地、系统地、循序渐进讲授各章内容,使学生对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 (二)实践教学目标: (1)了解Matlab数值分析软件的功能模块。 (2)通过Matlab数值分析软件平台进行系统的动态、静态特性仿真,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会运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分析系统的动态、静态特性,为学生今后运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分析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绪论 1. 教学内容 (1)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反馈的概念; (3)控制系统组成及分类: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控制量、扰动量、被控制量、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概念,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控制系统的分类。 (4)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5)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发展历程; (6)实例:“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框图。 2. 基本要求 (1)了解部分:机械工程控制的发展史、控制工程基础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分类;实例:“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框图; (2)理解部分:反馈的概念; (3)掌握部分: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控制量、扰动量、被控制量、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概念,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框图; (4)熟练掌握: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3.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反馈的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控制量、扰动量、被控制量、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概念,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幸福心理学大纲

幸福心理学大纲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幸福心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历史沿革,尤其是几种重要的心理学观点和疗法(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存在-人本主义、人性心理学),明白积极的心态是如何形成的,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培养主观的幸福感觉,拥有改变现状追求卓越的心理资本,用正向的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生的幸福和社会的责任等做出新解读; 2、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建立抵御挫折和创伤的预防机制,消除问题行为、践行积极行为,接近幸福、获得幸福,增强幸福指数; 3、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客观事物,在教育、管理、推销、宣传等各个领域积极看待个人与组织、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人”的意识,力促学生做一个合格优秀的社会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幸福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教育和爱息息相关。该课程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新方法、建立新习惯来获得幸福。 幸福感是人生追求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幸福、增进主观幸福感,在学习中逐渐让学生具备预测影响幸福的因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乐观解释风格,从正向的角度看待个人与组织、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人”的意识,树立幸福来自于为社会、组织做出积极贡献的幸福理念,使得学生更加接近幸福。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第一讲什么是幸福心理学( 3学时) 一、主观幸福感概念 二、幸福感的理论 说明:讲授法、PPT (二)第二讲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3学时) 一、学生自由讨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二、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结合当前研究讲解影响幸福感因素 说明:讲授法、讨论法、PPT (三) 第三讲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一)——积极认知( 3学时) 一、ABC理论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简介英文模版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Course Code: 62216002 Course Name: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Course Credit: 4 Course Duration: 7 Teaching Object: Senior undergraduate of Business Department Pre-course: Basic Microeconomics Course Director: Guo JianQiang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of Economics Course Introduction: Unrivaled in Its Unique Combination of Analytical Rigor and Accessibility,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Has Gained One of the Broadest Adoption Lists in the Market. Now Appearing in Its Sixth Edition, Professor V arian's hallmark Text Is Better than Ever, Featuring New Treatments of Game Theor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A Variety of New Illustrative Examples. Modern, Authoritative, and above All Crafted by An Outstanding Teacher and Scholar,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Sixth Edition Will Expand Students' Analytic Powers and Strength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Microeconomics. Course Examination: Students’ Final Scores = Scores of Ordinary Tests * 10% + Scores of the Final Exam * 90% Scores of ordinary tests vary according to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attendance, homework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final exam will be an closed-book exam. Appointed Teaching Materials: Textbook: Hal R.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Sixth Edition), W. W. Norton, 2003. Answers to Workouts of this course (PDF) Offered by Teacher. Bibliography: [1]Hal R.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Sixth Edition), W.W.Norton,2003. [2]James M. Henderson and R. E. Quandt, Microeconomic Theory A Mathematical Approach, McGraw-Hill Book Co. 1980. [3]Waiter Nichoson,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 8th Edition, SouthWestern 2002.

x2160521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学时数: 其中实践学时数:课外学时数: 学分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 一、课程简介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数学模型、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等。以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为例,从系统建模、系统分析到稳定性判断均以此例展开,帮助学生学习系统设计的完整的初步知识,领悟与学会应用控制理论来解决机械工程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课堂教学目标: ()使学生牢固掌握控制工程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会处理控制工程中机械系统控制问题的一般方法。 ()结合机械工程实际,连续地、系统地、循序渐进讲授各章内容,使学生对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 (二)实践教学目标: ()了解数值分析软件的功能模块。 ()通过数值分析软件平台进行系统的动态、静态特性仿真,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值分析软件分析系统的动态、静态特性,为学生今后运用数值分析软件分析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绪论 . 教学内容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反馈的概念; ()控制系统组成及分类: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控制量、扰动量、被控制量、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概念,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控制系统的分类。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发展历程; ()实例:“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框图。 . 基本要求 ()了解部分:机械工程控制的发展史、控制工程基础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分类;实例:“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框图; ()理解部分:反馈的概念; ()掌握部分: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控制量、扰动量、被控制量、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概念,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框图; ()熟练掌握: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 重点和难点 ()重点:反馈的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控制量、扰动量、被控制量、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概念,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难点:控制量、扰动量、被控制量、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概念,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 (二)系统的数学模型 . 教学内容 ()积分变换:变换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和应用,逆变换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系统的微分方程:线性系统的概念、特点,机械系统、电控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方法,非

幸福心理学教学大纲

《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009115 课程名称:幸福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幸福心理学”课是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幸福心理学”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增进自身幸福的知识、方法与途径。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与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紧密相连,并且幸福心理学属于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如何拥抱幸福并能够掌握提高幸福感的实用策略。

(二)能力目标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懂得追求真正幸福和快乐的人。 (三)素质目标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幸福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脚踏实地地追求幸福,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探讨幸福 1、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幸福 二、幸福需要客观基础 三、幸福的不同感受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幸福心理的定义 教学难点:幸福的不同感受 3、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概况和一些关于幸福的理论。 4、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目和意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经济行为,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因素。 《微观经济学》课程设置目,是为了在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来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能力。从学生知识体系来说,使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基础上,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全面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在分析方法上,既注重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进行定性分析、规范分析等,也使学生在弄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本身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各种分析方法,如逻辑推导方法、数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在经济学中运用,强化和拓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手段。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思辨和探索问题意识和能力,关注经济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由经济问题导致相关社会问题,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并运用所学经济理论知识,解释和分析经济问题,对解决经济问题建议和对策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弄清经济运行基本规律,提高和增强学生观察经济现象、分析解决经济问题能力,使学生将来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管理工作和社会工作。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基础课,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该课程,将为以后学习《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旅游经济学》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任务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分析工具和发展简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需求和供给、效用和消费者行为、生产和成本、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博弈与寡头市场、生产要素定价理论、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

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

《幸福心理学》 结课论文 《幸福何必寻找》 所属学院: 所在班级: 提交者: 学号:

幸福何必寻找 在当今社会,所有人似乎都在寻找幸福:微博、人人网上大家都在转发诸如“十招让你找到幸福”、“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之类的微博;江苏台甚至以“幸福在哪里,幸福在这里”为电视台口号。面对全社会寻找幸福的状态,我不禁产生了怀疑:幸福真的是寻找得来的么? 想得到幸福,就要知道幸福是什么。和许多概念一样,幸福是个人人都能体会到却很难定义的感情。因此千百年来对幸福的定义也不一而足。一个比较能为世人接受的定义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关键词:满足、巨大乐趣和持续久远。而我重点想强调的,就是满足。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也就是说,能对生活感到满足的人才是幸福的。而如何能知足?很简单,珍惜已经拥有的。 国外有个演讲大师叫做力克·胡哲。有段时间我要准备一个演讲,听人说他的演讲很震撼人心,我便在网上找到了他一个演讲的视频,想一睹这个所谓的大师究竟是何方神圣。但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力克·胡哲竟然是个残疾人,而且四肢皆无!他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

爱鼓励身边的人,年仅30岁,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激励和启发他们的人生。随着尼克的成长,他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自己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用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像刷牙、洗头、打电脑、游泳、做运动和其他更多的事情。2005年尼克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的荣誉称号,这是一项很大的的荣誉。尼克鼓励每个人勇于面对并改变生活,开始完成人生梦想的征程。通过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和与人们沟通的惊人能力,尼克深受孩子、少年和青年人的喜爱,Nick 是真正的使人备受鼓舞的演说家。一个残疾人做到了很多正常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他的成功令人惊叹。当记者问到他为何能拥有如此成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因为我看到的不是我没有什么,而是我拥有什么。 的确,把目光放在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上面,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如此幸福:我们所拥有的健全,是无数残障人士的渴望;我们所拥有的家庭,是无数无家可归人士的梦想;我们所拥有的健康,是无数身受病痛折磨的人们的夙愿;甚至我们正在度过的今天,都是昨天无数人遥不可及的明天。身处在这么多值得令人幸福的事物之间,我们却还要去寻找幸福,无异于拿着金碗要饭啊!所以,我认为幸福不是寻找的,而是去发现的。 从小家长老师都把大学描述成一个自由轻松、可以肆无忌惮的玩、可以谈恋爱,总之就是可以满足一个小孩所有梦想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