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 时量补语
外国人学汉语-提高语法-时量补语学习资料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练习(一)时量补语上海南北中文学校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将重点语法罗列出来,以语法句型,举例,练习为主干,让外国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语法框架后,慢慢将学过的词汇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练习句型来加深语法的印象。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的“时量补语”中,不仅仅展示了教学内容,更展现了在授课前,老师们进行讨论授课内容的严谨仔细以及多重复查后得到一个最完善的教学课件。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内容的质量。
时量补语生词:1、一部分生词可在讲语法时的句子中讲掉,如:(已经,小时,离开,杂志,分钟)2、剩下的一些生词,可以创一个情境,把生词编进来,连贯;也可提前用到课文中的句子给学生用(可是,进步,应该,怎么办,改变,习惯)3、最后连不起来的生词就直接告诉学生意思。
一:V(了)+时段1、先用要讲的新句式有意识的问学生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如:春丽,你昨天排练了多长时间?(等车),你等了多长时间?(睡),你睡了多长时间?你们聊了多长时间?/几个小时?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如:我昨天排练了4个小时。
2、板书新句式1:V(了)+时段让学生发现句子与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对应位置,加深理解和记忆。
3、练习:排序应该是C B A D EA、老师给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连成完整的一句话。
B、A和B,B和C,C和D,D和A,问答式练习。
C、展示图片让学生用所学句式说成一句话。
D、有子卡时可以让学生把子卡连成一句话,同时练习认生词。
E、若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可让学生自己造句。
二、时量补语中出现动词带宾语时的两种表达1、V+O+V(了)+时段(1)可用一个句子引出这种结构的表达。
如:你们学习汉语学了多长时间?你来中国来了多长时间?你学习跳舞学了多长时间?(同样,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回答)(2)板书:V+O+V(了)+时段板书一个句子,强调其与结构的对应关系和位置,加深记忆。
如:你看书看了多长时间?/几个小时?(3)A、针对句式1和句式2作区分,有无动词带宾语时的不同表达。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内容对外汉语补语教学内容按内容分:1、做客,学习怎么打招呼,礼貌用语,请的用法,和用这那对食物提问。
2、数字,量词,有字句,电话号码3、认识朋友,自我介绍,家庭成员,名字,国别,职业,电话4、打车,方位名词5、今天明天昨天,一些地点名称6、干什么,一些常见动词7、时间表示方法,日记我的一天8、星期,日期9、钱,购物,市场,超市,水果,蔬菜,生活常用品,商场,衣服裤子鞋10、去餐饮业,饭馆,咖啡厅,酒吧11、打电话订约会,打电话取消约会,打电话订位子,打电话送水,说出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12、介绍自己的房间,前后左右13、乘坐交通工具的'方式,时间段表示方法14、谈论天气按语法分:1、做客,学习怎么打招呼,礼貌用语,请的用法,和用这那对食物提问。
——主谓宾结构,形容词谓语句,“吗”的用法,正反疑问句,什么的用法,简单程度副词2、数字,量词,有字句,电话号码一一数量词用法,数字的念法,有字句3、认识朋友,自我介绍,家庭成员,名字,国别,职业,电话——“的”的用法4、打车,方位名词一一“哪”5、今天明天昨天,一些地点名词一一事态,将来过去进行时,时间名词的位置6、干什么,一些常见动词7、时间表示方法,日记我的一天8、星期,日期9、钱,购物,市场,超市,水果,蔬菜,生活常用品,商场,衣服裤子鞋一一动词重叠,“能”“可以”祈使句10、去餐饮业,饭馆,咖啡厅,洒吧11、打电话订约会,打电话取消约会,打电话订位子,打电话送水,说出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12、介绍自己的房间,前后左右一一空间名词,存现句,也可以引入把字句13、乘坐交通工具的方式,时间段表示方法一一时量补语,怎么, 频率副词14、谈论天气。
对外汉语语法点

1动词重叠单音节:AA A — A 看看、听一听完成:A 了 A双音节:ABAB AAB 休息休息 打打球V 素 N 素游着泳V 素+V 素 + N 素游了两次泳帮帮忙、散散步着| 了 |过游了两个小时泳~次(动量补语)(时量补语)见面、睡觉、洗澡、唱歌、结婚、订婚、离婚、握手、请客、请假、操心、听话、 道歉、告状、吵架、打架、发火、生气、报仇、上当、吃亏、沾光、毕业、鞠躬、 跳舞、鼓掌、发愁、聊天、保密、拜年、接吻、建交等 能”和“会能做、会做 不能做、不会做 能做吗?会做吗? 能不能做?会不会做?(会:通过学习具有了某种能力能:通过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水平、效率,也可用恢复了某种能+4副词:就,才S+T 就 +V ( +了)(动作发生得早)他七点就来了。
S+T 就 +V ( +了)(动作完成得快)他一个小时就到了。
S+T 才+ V (动作发生得晚)他12点才来。
S+T 才+V (动作完成得慢)他10个小时才到。
5助词“着”状态在持续:S+V 着 ( +数量)+N 他穿着一件汗衫 动作在持续:v+t ( +N 他认真的听着。
连动句:伴随着:V1着+V2 他笑着说“谢谢” 前一动作是状态或者方式,后一动作是目的或原因。
他忙着写作业呢。
6语气助词“了”S+ad 了 苹果红了。
都|已经+N 了已经星期五了。
否定:S 没有+V ( +O他没有吃饭能|会+V 不能|不会+V 能|会+V +马?能不能|会不会+V力)肯定:S+V ( +O +了 他吃饭了 离合词能愿动词S 没有+adj 了 苹果没有红。
疑问:S+V ( +O +了 +没有|吗?他吃饭了吗|没有肯定:S+V j +数量+O 他买了一本书。
S+V+了他买书了。
否定:S 没有+V+O 他没有买书。
疑问:S+V+了+没有I 吗?他买书了吗I 没有?助词“过”肯定:S+V 过(+O 我去过长城。
否定:S 没有+V ii ( +O我没有去过长城。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时量补语

时量补语
The time-measure complement
1.延续性动词的时量补语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
1)一般形式
你等一会儿。
丁力波学习了半年。
我们(办)借书证办了多长时间?(疑问形式)
我(考)外语考了两个小时。
我外语没有考两个小时。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常用“多长时间”提问
✓否定形式用“没有”,放在谓语动词前;
✓只有时间段,例如“一分钟、两小时、三天、四个月、五年、一会儿”等,才能做时量补语。
时间点,如“三点钟、一月一号、2002年”等,不能
做时量补语。
2)宾语是非人称代词
你要听多长时间(的)音乐。
我要听半小时(的)音乐。
你学了多长时间(的)汉语。
我学了两年(的)汉语。
你看了多长时间(的)画儿了?
我看了一个半小时(的)画儿了。
✓虽然用了作为定语标志的结构助词“的”,但“半小时”、“两年”、“一个半小时”仍是补语,不是定语。
3)两个“了”的情况。
如果动词后带动态助词“了”,句尾带语气助词“了”,表示这个动作仍在继续
进行。
(我)已经画了11年了。
(现在还在画)
(我)已经画了11年。
(未说明现在是否还在画)
2.瞬时性动词的时量补语
表示动作从发生或完成到说话这段时间,表示一种状态的持续。
P55我来北京半年了。
下课半个小时了。
对外汉语教学——时量补语

结论:
主语+动词+(了)+时量补语 如:我 来 了
两个多月 了。
4
练习:
例句:我 听 了 听 讲 学习 等 一会儿。 一会儿 十分钟 两个小时 半个小时
5
二、动词带宾语,或动词是离合词时
1. 他游泳 游了一个下午。 她学汉语学了两个多月。 我写汉字写了半个小时。
重复动词,时量补语放在重复的动词后边 主语+动词+宾语+动词+(了)+时量补语
时量补语
1
时段词:
一分钟、一刻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半天、一天、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半 年、一年、两分多钟、一个多星期、一年多、 一会儿。
时量补语 & 动宾结构 ?
2
一、动词不带宾语
例句:
我来了两个多月了。 我常常要等十多分钟。 我每天都坚持锻炼一个小时。 我每天晚上一般要复习预习两三个小时。 我常常学到十一点多。 我原来打算学一年。 我现在打算再延长一年。
6
练习:
例:我 来 等 锻炼 复习 听 洗澡 跳舞 睡觉 中国 来了 老师 身体 课文 课文录音 一刻钟 半天 八个小时 两个多月了。 半个小时 一个多小时 一会儿 半个小时
7
2)另一种情况
时量补语有时可以放在动词和宾语之 间,它和宾语之间可以加“的”前提:宾 语不能为人称代词:你、我。她、他、它
主语+动词+(了)+宾语+时量补 语
例:我找了你一个小时。 我们在这等她一会儿吧。
10
练习:
例:我找了你两个小时。 批评 一个小时 打 一分多钟 帮 十几年
11
一、我来了两个多月来了。 二、1.1)她学汉语学了两个多月了。 2)她学了两个多月的汉语。 2.我找了你一个小时。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地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之补语知识大盘点: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结果,程度,状态等成分的常见语法,是老外学中文必学知识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
教学的难点之一,本篇文章将补语知识点归结了以下四大类别,供各位老师们参考。
第一: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第二: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 来/ 去你快倒茶来!第三: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来/ 上去、下来/ 下去、进来/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 回去、过来/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去”前:你拿出书来!第四: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极了/ 得+不得了/ 死了/ 坏了/ 得很/ 多了他高兴极了。
| 我累得不得了。
| 我饿死了。
第五: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得/ 不+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第五: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得+ 非常/ 很/ 比较+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他跑得很快。
对外汉语补语

例如:
清醒过来/早晨醒来时/想起来/发展起来/走起运来 昏迷过去/睡过去/死去/精神或身体垮下去/消沉下
去 胖起来了(对胖是肯定的;希望胖) 这样胖下去可不得了(对胖是否定的) 再痩下去可不行。(对痩是否定的) 硬下去不会有好结果的(对硬是否定的)
• “上”的引申义
(1)表示靠近或合拢、关闭。
我快跑几步追上了他。(靠近) 太累了,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合拢) 时间不早了,关上电视睡吧。(关闭)
(2)使某物附着于、存在于某处或添加进去。
在领带上别上一个领带夹就好了。(使附着) 我想在这儿摆上一个花瓶。(使存在) 这次活动一定算上我。(添加)
(3)表示达到一定目的(常指不太容易达到的 目的)。
形容词:吃饱了 喝足了 睡好了 玩腻了
2、对动作及其补语,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 解:
他摔了;他倒了——他摔倒了。 救他了;他活了——他被救活了。 他吃了;肚子饱了——他吃饱了。 衣服洗了;衣服干净了——衣服洗干净了。
3、结果补语搭配组合上的特点
(1)充当结果补语的大多是单音节词,尤其是 动词,基本上是单音节的。
(3)表示改变方向。
转过身子,让大家看看背面。
(4)表示超过了合适的点。
糟了,我们坐过站了。 使过了劲儿,把盖子给拧坏了。
7、“过来”的引申义 “过来”的意义与以上“过”的意义相同,
“过来”较多用到下列引申义:
(1)恢复到或变成正常状态。
外婆终于醒过来了。 糟了,资金周转不过来了。
(2)顾及到。
如果接处所宾语,基本结构: 动词+处所宾语+“来/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外汉B10-3 姓名:陈金金 学号:201006044324
参考书目
动作持续时间的表达:时量补语
教师故意迟到,问:“不好意思,老师迟到了,你们等了我多长 时间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等了××(时间)。”
汉语用时量补语来表达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 问的时候,要说“多长时间(了)?” 时量补语由表示时段的词语充当。
“你们刚才等了老师五分钟,是吗?”
(1) 动词(不带宾语O)时,时量补语放在动词的后面。
句型是:
一刻钟 半个小时 主语(S.)+动词(V)+(了)+时量补语 一个小时(钟头) 一个半小时
某学生回答:“我等了(老师)五分钟”
麦克休息了一会儿 “我们几点上的课?” “那现在几点了?” “我们上了多长时间?” 钟)”
(5)如果动词后面有“了”,句末还有语气助词“了”时, 表示动作还在进行。 现在可能
例如: 小赵吃了三碗米饭
不吃了
如果句末有“了”,表示动作还在进行。 区别? 如果句末没有了,表示动作结束。
小赵吃了三碗米饭了。
现在还在 吃第四碗
练一练
A“小丽,你学了几年汉语了?” B“我学了两年汉语了。”(现在还在学汉语。) A“小丽,你学了几年汉语?” B“我学了两年汉语。”(现在可能不学汉语了。) 小王打球打了两个钟头 小王打球打了两个钟头了 他在北京住了两年。 (现在不在北京住。) 他在北京住了两年了。 (现在还在北京住。) 选择:“同学们,我们上课上了多久了?”( ) A“我们上课上了两个小时。” B “我们上课上了两个小时了。”
(4)动词的宾语是名词时,时量补语可以放在动词和宾语之间
例如:我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视。 今天上了三个小时(的)课。 小王踢了一天(的)足球。 她在北京住了五天。 “玛丽 ,你昨天看了多久的书?” ……“玛丽昨天看了 的书。 句型总结:
时量补语在 宾语前要加 “的”
主语+动词 +了+时量补语+的+宾语
“我们八点上的课。” “现在八点十五分。” “我们上了十五分钟(一刻
小王昨晚从几点开始看电视?
看电视的时间:
小王睡觉的时间:
小王是几点睡觉的? 小王看了多长时间? “小王看了四个小时零十分钟”
(2)动词带宾语时,要重复动词,时量补语放在重复的
动词的后面。
例如: 你们等老师等了半个小时(钟头)。 他游泳游了一个下午。 “麦克,你学习汉语多久了?” “我学习汉语学了两个多月。”
这只狗看书看了( )
假如这只狗睡觉时间是晚上9点10分,我们应该说?(零的练习用法) 总结句型:主语+动词+宾语+动词+了+时量补语
(3)宾语是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时,宾语要放 在是时量补语的前面。
句型是:
主语(S.)+动词(V.)+(了)+宾语+时量补语 例如:我 找 了 你 一个下午 我们 多 玩 一会儿 吧 请 你们 再 等 她 半个小时 吧 同学们练一练吧
1.时段表示法: How to indicate periods of time
五分钟 十分钟 十五分分钟(一刻钟) 半个钟头 半个小时(半小时) 四十五分钟(三刻钟) 一个钟头 一个小时(一小时) 一会儿 一天 一个星期 一个月 两年
2.动作持续时间的表达法: How to express how long an action l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