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甲亢性肝损害中的意义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甲亢性肝损害中的意义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甲亢性肝损害中的意义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甲亢性肝损害中的意义

张春玲 解海霞 肖玉聪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年(卷),期】2015(000)029

【总页数】2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若累及到患者肝脏部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肿大甚至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预后。为了进一步研究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本文分别对我院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50例患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清ALT进行检测,探讨血清前白蛋白在甲亢性肝损害的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来本院治疗甲亢性肝损害转氨酶增高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设为肝损害组。其中,27例男,23例女,患者年龄在l9~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5.7±4.5)岁。患者病程在3周~1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2±1.4)年。同时选取来本院就诊的50例无转氨酶升高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设置为肝功能正常组。其中,29例男,21例女,患者年龄在17~57岁之间,平均年龄(46.0±3.2)年。患者病程在4周~1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

(3.9±1.6)年。健康对照组为5O例体检者,均为健康献血员,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4.8岁,均无肝、肾、心、肺、脑等疾病。清晨空腹采血,分离血清后于当天进行血清PA及ALT检测。

1.2 方法

详细记录三组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点,并对三组的甲状腺功能、血清前白蛋白PA及血清ALT进行检测进行实验室测定。参考值为200~400mg/L;ALT采用速率法检测,参考值为0~40 U/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组间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分析肝功损害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5.7±4.5)岁,平均病程为(4.2±1.4)年。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