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 被字句=被动者+把+主动者……
小总结
1、找到主动者、被动者调换顺序。 2、“把”和“被”互换。 3、句子的其它内容照抄。
改写句子
被字句 把字句
两扇翅膀被鸵鸟当作它的第三件宝。
被动者
主动者
把字句:鸵鸟把两扇翅膀当作它的第三件法宝。
改写句子
被字句 把字句
草地上的小虫子被大公鸡吃掉了。
被动者
主动者
把字句:大公鸡把草地上的小虫子吃掉了。
改写句子
被字句 把字句
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
被动者
主动者
把字句:树枝把鹿的角挂住了。
改写句子
主动者
被动者
把字句:我把带去的水果吃完了。 被字句:带去的水果被我吃完了。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小妹妹捡起地上的花皮球。
主动者
被动者
把字句:小妹妹把地上的花皮球捡起。 被字句:地上的花皮球被小妹妹捡起。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密密层层的树枝,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主动者
被动者
把字句:密密层层的树枝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被字句:蓝蓝的天空被密密层层的树枝遮住了。
2020
基础课程
把字句、被字句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 一片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被字句=被动者+把+主动者…… 太阳被一片乌云遮住了。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
被字句=被动者+把+主动者……
把字句被字句

(三)主动句、把字句和被动句的关系主动句、把字句和被动句三者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但转换是有条件的。
这是因为三种句式在语法意义方面有同有异,才使得这种转换比较复杂。
1、把字句、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强受事性与强施动性把字句、被动句都强调受事在谓语动词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而主动句强调主语的施动性,所以如果一个事件未能对受事产生影响,则不能使用把字句、被动句,例如:我认识这个人。
*我把这个人认识了。
*这个人被我认识了。
因为认识一个人不会对这个人产生改变,即动作“认识”不会对受事“这个人”产生影响,所以主动句不能变换为把字句、被动句。
再如:他骗了我,可是我没有上当。
*他把我骗了,可是我没有上当。
*我被他骗了,可是我没有上当。
“他骗了我”旨在说明“他”实施了“骗”的行为,至于结果如何,并不是关注的焦点;“他把我骗了”和“我被他骗了”都是强调“我”已经受到动词“骗”产生的影响,即我已经受到了损失。
可见,把字句、被动句强调的是受事性,主动句强调的是施动性。
2、把字句、被动句的区别(1)进入两种句式的动词范围不同把字句对动词的要求很严格,被字句则相对宽松,一些不能进入把字句的动词却能进入被字句,例如:*他把一种新能源发现了。
——一种新能源被发现了。
*我把这个秘密知道了。
——这个秘密被我知道了。
(2)受影响的对象范围不同把字句中谓语表述的影响只是针对把字宾语的,例如:把菜洗干净。
把空调打开。
“洗干净”的对象是“菜”,“打开”的对象是“空调”,谓语只影响把字宾语;而被字句既可以影响受事,又可以影响受事的转喻形式。
例如:他被猫抓伤了。
他的护照被扣留了。
“抓伤”的受事是“他”,谓语所表示的动作直接对受事产生了影响;但“扣留”的是受事“护照”,这一动作本身并未直接对“护照”产生影响,而是对护照的持有者“他”产生了影响:*他的护照被扣留了,护照损坏了。
他的护照被扣留了,他很着急。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融合把字句与被字句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基本格式为“O1被S把O2VP”,例如:(1)老王被车把胳膊撞坏了。
现代汉语把字句被字句

改写方法
➢ 方法一:在陈述句中分析出名词和动词,而后按下面格式 改写:
➢ (1)把字句:名词A+把+名词B+动词 ➢ 改为被字句:名词B+被+名词A+动词 ➢ (2)被字句:名词1+被+名词2+动词 ➢ 改为把字句:名词2+把+名词1+词 ➢ 如:玛丽把房间布置得漂亮极了。 ➢ 名词A是玛丽,名词B是房间。套用格式改成:房间被玛丽
➢ 6不能用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 ➢ ①不及物动词。即不能带任何宾语的动词。如:旅行、合作等 ➢ ②表示判断、状态的动词。如:是、有、像、在等。 ➢ ③表示心理活动或感官动作的动词。如:喜欢、讨厌、知道、认识、
同意、觉得、希望 ➢ 要求、看见等 ➢ ④表示趋向的动词如:上、下、进、出、回、过、起、到等 ➢ ⑤某一事物原来不存在,后通过某种动作产生出来。这种情况不能用
4常见形式:
① 动词带补语:主语+把+宾语+动词+补语(结果
/趋向/时量/动量) 如:你把计划订好了吗? 你把我要得那本书带来了吗? 我把妈妈的信又看了一遍。
动词带宾语: ⑴ 主语+把+宾语1+动词+在/到/上/给+宾语2 如:你把书放在桌子上。 服务员把酒送到客人面前。 他把朋友送上了火车。 我把作业交给了老师。 ⑵主语+把+宾语1+动词+成/为/作+宾语2 常见形式:把..当作/看作/当成/看成/比作 如:她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 人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 请把这个句子翻译成中文。
③动词重叠:把字句中的主要动词前后不带别的词语时,它本身往往要重叠一下。 即:主 语+把+宾语+动词重叠(详细请找动词重叠的有关资料)
如:咱们把教室打扫打扫。 请你把课文读一读。 我把学过的生词又看了看。 ④动词带:了/着 这时候了/着表示动词的结果。 主语+把+宾语+动词+了/着 如:天阴了,你把雨伞带着吧。 他把钱包丢了。
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字句与被字句(一)转换方法:“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举例分析(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把字句、被字句)[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
(变为被字句)[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
[答案]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三)练习:方法:在做这类题之间的互换的时候,要先找准主语,动作,对象,先不看这三个词前面的修饰词,再利用把字句被字句的句型特点进行修改,如“对象”被”主语”怎么样:”主语”把”对象”怎么样。
1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
(改被字句)2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改把字句,被字句)3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改把字句,被字句)4女教师取下了信箱里的花束,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
(改把字句)5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我。
(改把字句,被字句)6狡猾的狐狸吃了乌鸦从嘴里掉下来的那块肉。
(改把字句,被字句)7猛烈的太阳照得她的皮肤黝黑发亮。
(改把字句,被字句)8小明踩死了这只蟑螂。
(改把字句,被字句)9我不小心弄坏了爷爷的花。
(改把字句,被字句)10鹅毛大雪把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
(改被字句)11 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把字句)12 小华拿走了数学课本。
(改把字句,被字句)13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改把字句,被字句)14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改把字句,被字句)15 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改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点

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点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中文语法中的两种重要句型,它们在表达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以下是关于这两种句型的知识点:
把字句:
结构:基本结构是“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例如:“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
意义:这种句型通常表示对宾语的处置或影响。
在上述例子中,“他”对“书”进行了“放”的动作,并指定了位置“在桌子上”。
转换:有些把字句可以转换为普通的主动句,但意义可能有所变化。
例如,“他把书看完了”可以转换为“他看完了书”,但后者更强调“看完”的动作本身,而不是“他”对“书”的处置。
被字句:
结构:基本结构是“宾语+被+主语+动词+其他成分”。
例如:“书被他放在桌子上。
”
意义:这种句型通常表示宾语受到主语的影响或动作。
在上述例子中,“书”受到了“他”的“放”的动作,并指定了位置“在桌子上”。
转换:被字句可以转换为把字句,但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书被他看完了”可以转换为“他把书看完了”,但两者强调的焦点不同,前者更强调“书”受到了“看”的动作,而后者更强调“他”对“书”的处置。
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互相转换,这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表达需要。
使用这两种句型时,需要确保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动词的选择以及其他成分的配置都是合理的,以避免产生歧义或错误的表达。
总的来说,把字句和被字句在中文表达中各有其独特的用法和意义,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意图。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一、引言在汉语语法中,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常见的句式。
把字句强调执行者,被字句强调被执行者。
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句式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及其应用。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及特点1.把字句的定义及特点把字句是一种主动句,句中包含“把”字,强调执行者。
把字句的结构为:“把+宾语+谓语”。
例如:“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特点:(1)执行者明确:把字句中,执行者通常出现在句首,使句子更加突出执行者。
(2)宾语受限:把字句中的宾语通常为具体事物,且与谓语动词有直接关系。
2.被字句的定义及特点被字句是一种被动句,句中包含“被”字,强调被执行者。
被字句的结构为:“宾语+被+执行者+谓语”。
例如:“这本书被我看完。
”特点:(1)被执行者明确:被字句中,被执行者通常出现在句首,使句子更加突出被执行者。
(2)执行者可省略:被字句中的执行者可以省略,使句子更加简洁。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1.把字句转换为被字句方法:将把字句中的宾语移至句首,加上“被”字,将执行者移至“被”字后,构成被字句。
示例:把字句:“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被字句:“这本书被我看完。
”2.被字句转换为把字句方法:将被字句中的宾语移至“把”字后,将执行者移至句首,构成把字句。
示例:被字句:“这本书被我看完。
”把字句:“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应用1.强调执行者:当需要强调执行者时,可以使用把字句。
例如:“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2.强调被执行者:当需要强调被执行者时,可以使用被字句。
例如:“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
”3.简化句子:当执行者不重要或已知时,可以使用被字句省略执行者。
例如:“这个问题解决了。
”4.保持句子平衡:当句子较长或宾语较复杂时,可以使用把字句或被字句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平衡。
例如:“我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解决了。
”五、结论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语法中两种常见的句式,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把字句和被子句转换

一、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1、“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
例:弟弟把水喝了。
2、“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
例: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3、将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
(把字句)树叶被风吹落了。
(被字句)4、注意:在互换中,句子中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
(把字句)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
(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
)5、注意: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把字句)变换后: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
(原句中为“全部敌人”,但互换后的被字句中把全部放在了敌人之后,因此是错误的。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学到把“陈述句”变换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例如:小明借走了我的铅笔。
(陈述句)小明把我的铅笔借走了。
(把字句)我的铅笔被小明借走了。
(被字句)二、练习巩固(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积雪把大树的枯枝压折了。
7、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8、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
(二)“被字句”换“把字句”1、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2、足球被我踢进了大门。
3、小树苗被冒失的风娃娃吹折了。
4、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5、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6、那只凶猛的大老虎被武松终于打死了。
7、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三、把陈述句变为把字句、被字句。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陈述句)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2)我读完了那本课外书了。
(陈述句)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
(被字句)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四、练习1、按要求变换句式。
(1)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
改被字句:改为陈句:(2)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被字句“把字句被字句”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每一个字句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互相连接,形成完整的篇章。
这种写作方式的特点是精细、严谨、有条理,常在文学、修辞和学术类文章中运用,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能够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把字句被字句,文篇有序。
写作过程中,每个字句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和推敲,遵循逻辑和语法规则,使得整篇文章有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意义,让读者易于理解。
例如,对于一篇论文的开头,我们需要在几句话中介绍主题,阐述研究目的,概括研究进展,起到引领读者的作用。
之后,我们需要逐一点明研究的前提条件、研究目标、方法和结果,这些点之间需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清晰的承接和过渡,使得文章整体的框架清晰可见。
把字句被字句,语言精炼。
语言的精炼是把字句被字句的必要条件,文章需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
这就意味着需要剔除重复的话语、废话,把主要表达点提炼出来,直奔主题。
精炼的语言让作品更具感染力,更能吸引读者,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写散文的时候,作者需要用细腻、感性的语言,将重要的情感体验传达给读者,在短短的几千字中打动读者,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简明扼要的叙述和幽默生动的描写,使得文章更加娓娓动听,引起共鸣。
把字句被字句,修辞优美。
修辞技巧是写作的重要方面,它可以将平淡无奇的语句转化成优美的句子,让读者有一种愉悦的阅读感受。
在把字句被字句的过程中,使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更加优美,提高文章的艺术性。
例如,“小溪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林荫小径,岂不美哉?”这个语句使用了反衬、排比和修饰等修辞手法,在较短的句子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
把字句被字句,情感丰富。
除了传递信息,把字句被字句还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往往会借助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写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作者会使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再如比喻、拟人等),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让读者为之感动、深思、回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动词后面有补语 他把眼闭得<紧紧的> 他把眼闭得<紧紧的>。 姐姐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 姐姐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
六、动词后面有宾语 你把书给他。 我把门上了锁。
被字句是指谓语中带有“被”字或由 “被”字组成介宾知识作状语的一种 动词谓语句。介词“被”引进施动者 (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同时指明主 语是受动者(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例如: 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屋子被妈妈收拾干净了。
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 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 随之有所变化。改为把字句时, 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 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 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 的地位。
一、动词带“了”或“着” 弟弟把水喝了。 我把电扇开着。
二、动词重叠 你把玻璃擦擦。 你把这些文件整理整理。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前头有副词“一” 他把眼一闭。 他把门一关。
四、动词前头有“往……”“当 四、动词前头有“往……”“当……” 等介宾短语 我们把车往路边推。 大家一齐把石头从山上推下来。 他们把时间当生命看。
如前所述,被字句和把字句从形式上 看是对立的。两相对比, 把字句的主语是施动者,宾语是受动者, 被字句正相反,主语是受动者,宾语是 施动者。 把字句强调主动,说明主语把受动者怎 样处置; 被字句强调被动,说明主语所遭受的情 况。
被字句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是“乙被 甲怎么样”;一种是“乙被怎么样”。 例如: 树叶被风吹落了。 树叶被吹落了。 从结构上看,被字句的动词也必须是 一个能带宾语的动词,一般讲动词要 是双音节的,如果是单章节的,后面 必须带别的成分: 碗被弟弟摔坏了。 他的肩上被打了一拳。
把字句、被字句
主谓句中有些特殊句式,常用的有四种: 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 把字句是指由介词“把”构成的介宾短 语在谓语中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 例句: 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特点: 把字句里的动词一般不能是单个儿动词,至 少也得是动词重叠式,或在前后有些别的成 分。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一项内 容。要求一是让学生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 二是把能改写为把字句、被字句的一般句式 改写为这两种特殊的句式,以丰富学生的表 达方式。 例如“风吹落了树叶”就可以改为把字句,也 可以改为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时,原句中的 成分发生了变化:宾语“树叶”与“把”组 成介宾短语做句子的状语。 改为被字句时,宾语“树叶”变成主语。主语 “风”与“被”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