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5水循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江苏省苏州市2.5 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江苏省苏州市2.5 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

教学课题: 2.5 水循环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1意义。

重点:阅读“水循环示意图”。

难点:将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与吸热、放热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物理教学参考资料》、《物理教师教学用书》。

页边批注页边批注教学过程:1.地球上的水循环师:阅读书P47图2—39水循环示意图。

(1)水的三态变化有什么规律?(2)如果水的三态变化停止了,水循环还能进行吗?自然界的气候将会怎样?(3)如果水循环停止了,人类的生活又将会怎样?(4)水循环过程能量是如何转移的?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水循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水资源就是巨大的能源,并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2.水循环的意义(1)联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使物质发生转移。

(2)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并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清洁。

(3)使人类获得永不枯竭的水资源。

3.珍贵的水资源师:(1)水为什么珍贵?(2)水为人类提供了什么?让学生举例,教师不必做出评价,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后,教师可做概括。

启发学生从生产、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去考虑水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提供表现资源缺水情景的资料和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不可缺性。

4.如何保护水资源师:(1)破坏水资源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学习水源污染以及严重缺水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知道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蒸发的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冰山上的冰以升华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个地方,当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云,云中的小水滴遇冷也会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长大后,便会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小水滴长大后,落到地面,这就是雨,雨再汇入江河、湖、海,再回到开头,从而形成一个水循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五、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五、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五、水循环教案一、设计意图:本次教案的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水为主题,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水循环的原理,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让孩子们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难点:理解水循环的原理,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杯子、地球仪等。

学具:记录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水循环的动画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2. 观察实践: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盆和一杯水。

让孩子们观察水在盆中的状态,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孩子们将盆中的水倒掉,再倒入一杯水,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3. 探索发现:让孩子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水的循环过程。

引导孩子们发现水在倒掉和倒入的过程中,发生了状态变化,从液体变成了气体,又从气体变成了液体。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关于水循环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原理。

6. 课后延伸: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用水情况,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难点:理解水循环的原理,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案的设计注重了孩子们的参与和实践,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水的循环过程,并在游戏环节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同时,教案中还加入了课后延伸环节,让孩子们在家庭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对有困难的孩子进行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案:2.5水循环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案:2.5水循环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案:2.5 水循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第2.5节“水循环”。

本节主要介绍水循环的原理、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1. 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各种形态之间不断变换、循环的过程。

2. 水循环的原理:水循环主要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实现。

3. 水循环的过程:太阳辐射能促使地球上的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形成云,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在一定条件下凝结成降水,降落到地面后,一部分水再次蒸发,进入下一个循环;另一部分水则形成地表水(如河流、湖泊等)和地下水。

4. 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节气候、提供水资源、侵蚀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定义、原理和过程,掌握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原理、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难点: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以及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关于水循环的图片,如河流、湖泊、云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

2. 知识点讲解:(1) 介绍水循环的定义、原理和过程。

(2) 分析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水循环的例题,如“解释为什么说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循环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有关水循环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水循环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2.5 水循环板书内容:1. 水循环的定义2. 水循环的原理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3. 水循环的过程4. 水循环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为什么说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循环过程?2. 请举例说明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水循环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水循环一、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2. 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3. 水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4. 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3. 通过水循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判断。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水循环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水循环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水循环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意义。

2. 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

3. 讲解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利用地球仪,演示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4. 讲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通过水循环模型,讲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白这两种径流的区别。

5. 讲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让学生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

6. 例题讲解:出示相关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水循环1. 定义和意义2. 蒸发和凝结3.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4. 能量转化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水循环的意义在于维持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同时也影响着气候和地理环境。

2. 题目:请解释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区别。

答案:地表径流是指雨水直接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流,而地下径流是指雨水渗透到地下,经过地下水系统流动的水流。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5水循环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5水循环教案
分层目标
上限:
下限:
教学重点
能用水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
教学难点
水循环过程的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引入
自主先学
1、导入新课
复习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及放热、吸热的情况。
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图3--40,让学生回答填写:
接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奔腾的江河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的白云等几幅画,配上适当的解说,从而引入本节课题。(说明:利用情境引入,激起学生对水循环的好奇,领略水循环现象中的美妙。为学习本节知识提供良好的精神状态)
解决措施:节约和合理用水;防止污染;防止水土流失;使海水淡化,扩大淡水来源。
5、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水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及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积极回答
积极展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评价反馈
6热情况。
课题
水循环
课时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也是能量转移的过程。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系统。
情感态度:使学生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填写自然界中部分水循环示意图。
3、请填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河里的水结冰
(2)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3)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2.5水循环》教案设计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2.5水循环》教案设计

2.5 水循环一.教学目的: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

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水循环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进行知识梳理,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以问导学〗1.复习: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请在下表中的横线上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在括号内填上吸放热情况。

2.认识水循环(1)观察书中图2-39水循环示意图。

a.将对应的水的状态变化填入书中图中的空格。

b.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固态 气态 液态 ( ) ( ) ( )( )( ) ( )(2)请将这些变化以及对应的吸放热情况进行归纳并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3)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移物态变化中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 ,放热的物体能量 .这表明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同一物体气态时具有的能量比液态时 (多或少), 同一物体液态时具有的能量比固态时 (多或少).(4)在水的循环中,云、雨、雪、露、雾、霜、雹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参见书P51-P52页)云的形成雨的形成雪的形成露的形成雾的形成霜的形成雹的形成3.珍贵的水资源(1)为什么说水是人类珍贵的资源?a.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植物生长北极熊饮水b.用水发电、灌溉、航运三峡航运黄河小浪底水电站c.自然美景壶口瀑布九寨沟(2)过度用水及水污染的危害过度用水的危害水污染的危害“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为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5水循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5水循环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2.5水循环一、教学内容1. 介绍水循环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 探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冰雪水的相互转化关系。

4. 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转化关系。

3. 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概念、意义及其主要环节。

难点: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介绍水循环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探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冰雪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一道关于水循环过程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水循环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其学习效果。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就水循环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讨论,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水循环的定义、意义、主要环节及其转化关系、能量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列举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1.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在地球表面及其上空不断循环的过程,它对维持全球水量平衡、调节气候、促进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5水循环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5水循环教学设计

五、水循环一、教学目标1. 知道冰、雪、雨、露、云、雾、霜、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2. 通过对本章导图的在认识,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水是如何循环的。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三、教学过程(一)、引新: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还有那漂浮的云彩……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二)、新授:1.自然界的水(1)存在形式:冰、雪、雨、露、云、雾、霜、雹(2)形成过程:①雾露的形成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夜晚温度下降,水蒸气成为小水滴,一部分附着在大气粉尘上形成雾,一部分附着在花草树叶上形成露。

②霜的形成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夜晚,气温急剧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③云的形成由于白天气温高,地表水大量蒸发成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成为小水滴,一部分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④雨的形成高空中的水蒸气不断成水,云越聚越厚,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也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⑤雪的形成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高空水蒸气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

⑥雹的形成高空厚重的云层中,由于温度低于0摄氏度,小水滴不断成冰块,冰块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没有熔化完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冰雹2.水循环(1)地球上的水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2)解释地球上的水如何循环的,并且填空p.45有关空格。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水气输送降水下渗径流蒸腾①蒸腾(水蒸气的形成)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太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

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工作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来认识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珍贵水资源”的了解,增强节约用水、爱护水淘汰的意识,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2)通过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体现自主学习的愉悦、实践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物质三态的变化规律、吸放热情况,对水资源的认识。

【难点】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的活动指导。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合作与交流、讲练结合、比较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师:同学们,面向奔腾的江河和浩瀚的海洋都是由——(水)组成的,皑皑的冰山雪岭是由——(冰)组成的,飘荡的白云是由——(水和冰晶)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大气中还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水、冰雪、冰晶、水蒸气,他们都属于水的三态,他们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循环着,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的循环系统,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系统——水循环。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认识水的循环

【议一议】
(1)水的三态变化有什么规律?
(2)如果水的三态变化停止了,水循环还能进行吗?自然界的气候将会怎样?
(3)如果水循环停止了,人类的生活又将会怎样?
(4)水循环过程能量是如何转移的?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水循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水资源就是巨大的能源,并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小结归纳】(板书)
(1)水循环的方式:
①陆地水循环;②海陆间水循环;③海洋间水循环。

(2)水循环的途径:
①蒸发;②降雨;③水气输送;④径流;⑤蒸腾;⑥下渗。

【思考讨论】: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1、联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使物质发生转移。

2、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并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清洁。

3、使人类获得永不枯竭的水资源。

2、珍贵的水资源
【看一看】投影网上,下载关于水资源的图片的文字资
料,启发学生讨论。

【议一议】
(1)水为什么珍贵?(2)水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点拨】让学生举例,教师不必做出评价,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后,教师可做概括。

启发学生从生产、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去考虑水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提供表现资源缺水情景的资料和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不可缺性。

3、如何保护水资源
【看一看】
(1)资料: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有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

(2)图片:
被工业污染的河水被垃圾污染的河被污染水源毒死的鸟
【议一议】
(1)破坏水资源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A)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B)
【点拨】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学习水源污染以及严重缺水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

我们应该知道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

【实践考察】关于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域污染情况”的指导。

(1)考察前准备:
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水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②学会用PH试纸测酸碱度,准备相机、笔、记录本等器材;
③确定考察的河段及沿河两岸有关单位、工厂。

(2)分组,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3)实际考察
①选定水域,观察河水的颜色、河边所见污染物、河中生物生长情况,利用试纸测试
河水的酸碱度;
②请河岸居民中知情者介绍水域的有关情况,了解有关数据;
③考察科索沃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等,考察其主要污染物对水的污染,污染物的排量的排放位置,并画图记录下来;
④分析主要污染物致使水变质的主要原因。

(4)撰写考察报告:
①报告要实事求是地反映调查情况,有关数据必须准确、具体,对个别不清楚的数
据要再进行调查和测定;
②报告应科学地进行分析,明确污染源及其危害,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5)交流与思考:
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优化对水域的治理方案,以全班的名义向城建部门写一封建议书。

(6)开展宣传活动:
①在水域两岸及街道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治理水污染的重要意义;
②宣传治理水污染的方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类型一: 水循环
[例1]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蒸发的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冰山上的冰以升华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个地方,当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云,云中的小水滴遇冷也会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长大后,便会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小水滴长大后,落到地面,这就是雨,雨再汇入江河、湖、海,再回到开头,从而形成一个水循环。

类型二: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例2][2007年《中学生学习报》31期]水资源主要是指淡水资源,虽然地球看起来是一个“水球”,但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水却很少。

目前,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节水意识淡薄(2)水资源污染严重。

[变式1]有关水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D )
A.水可以塑造自然美景 B.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C.水是各种植物的生命之本 D.水是各种污染的天然消化场所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板书设计:
2.5水循环
(1)水的循环。

(2)珍贵的水资源。

(3)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拓展】
冰箱中的物态变化
冰箱冰室内的霜大部分来自冰箱外空气中水汽(水蒸气),至少夏季如此。

当然,冰箱中的食物等也可能蒸发一部分水蒸气。

因为冰室里因温度较低,水分警惕性的量并不很大。

可是不断开、关冰室门时,暖湿空气带进来的水蒸气却很可观。

可以看到,开门稍久,冰箱表面即有霜生成。

进一步观察还会发现,冰室内即使不放任何东西,只要经常开启冰箱门。

夏天的冰室内也会结起厚厚的霜层,但不开门则无霜层。

因此,平时宜少开冰箱门(特别严重是夏季),否则霜层过厚,不仅使冰室容量减小,而且冰雪导热率低,使冰箱致冷效率降低,增加能源消耗。

【思考】冰箱内的霜的形成过程属于何种物态变化?
【解析】冰箱内的霜通常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由于冰箱内的温度较低,打开冰箱门,外面温度较高的水蒸气进去后突然遇到低温条件,就会凝华成小冰晶,如果形成的小冰晶过多,就会形成霜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