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方案计算书一

合集下载

常用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常用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常用悬挑脚手架计算书悬挑脚手架计算书1. 引言悬挑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工程脚手架类型,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外墙施工中的高空作业。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悬挑脚手架计算书范本,以供参考使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并提供相应细化。

2. 工程概述本章节主要介绍要搭建的悬挑脚手架所涉及的工程概述,包括建筑物的类型、高度、使用条件等。

需要提供相关平面图、剖面图、设计要求等。

3. 材料选用及参数本章节将介绍悬挑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选用及参数,包括钢管、连接件等。

需要提供材料的规格、强度等相关参数。

4. 荷载计算本章节将详细介绍悬挑脚手架所需承受的荷载计算方式。

包括自重、人员荷载、材料荷载、风荷载等。

需要提供相关计算公式、荷载系数、实际计算过程及结果。

5. 结构计算本章节将介绍悬挑脚手架的结构计算,包括主体结构、支撑结构、连接结构等。

需要提供相关计算公式、荷载计算结果、结构参数等。

6. 安全性验算本章节将介绍悬挑脚手架的安全性验算,包括稳定性验算、抗倾覆验算等。

需要提供相关验算公式、输入参数、计算过程及结果。

7. 施工图纸本章节将提供悬挑脚手架的详细施工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剖面图、节点细部图等。

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绘制,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8. 维护与检测本章节将介绍悬挑脚手架的维护与检测,包括定期维护和不定期检测的内容。

需要提供相应的维护方案和检测方法,保证悬挑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

9.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平面图、剖面图、设计要求、计算公式、荷载系数表、计算结果表、施工图纸、维护方案、检测方法等。

10.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内容如下:法律名词1 - 注释1;法律名词2 - 注释2;以此类推。

这些注释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档中的相关内容。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架体设计、搭设与拆除 (2)2。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 (2)2。

2外架结构构造 (2)2.3外架防护构造 (3)2.4脚手架的拆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三、脚手架材质要求 (4)3。

1钢管 (4)3。

2扣件 (4)3。

3脚手板 (4)3。

4连墙件 (4)3.5安全网 (5)四、外脚手架的验收、使用与保养 (5)五、安全管理 (6)六、计算书 (6)七、质量保证措施 (22)八、安全管理制度 (22)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博大·世纪华庭6#楼,位于焦作市山阳区焦东路北段东侧,工期为365天,要求2011年5月20日开工,2012年5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由中国建筑技术集团设计, 建筑面积为8443.5M2。

地下是一层地下室,地上主体为18层.地下室层高3.6M,地上部位层高均为2。

9M,单元组合为一梯两户,地上部分均为住宅。

该工程剪力墙结构。

由于需要及时进行基础回填土,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型钢悬挑脚手架。

本方案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以及本工程的施工图纸.二、架体设计、搭设与拆除2.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

外架搭设时,严格按照规范对材质、搭设顺序的要求进行,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对外架搭设的安全操作要求,保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以确保外架搭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2。

2外架结构构造本工程悬挑脚手架采用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架体距离墙面400㎜,架体宽度1200㎜,立杆间距1500㎜,大横杆步距外侧1800㎜,内侧1800㎜。

悬挑脚手架方案及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方案及计算书

脚手架施工方案编制依据:a、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b、《建筑施工手册》c、《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d、《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e、《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f、《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1~5#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位于山海路东首路南,该工程由日照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日照市日星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建筑物主楼高度都在54m左右,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地下二层,地上17层。

2.材料:砼:基础至地上二层为C35 ,三层以上为C30,隔墙构造柱按C20,基础垫层为C15。

二、脚手架形式的选择六层以下选用落地式双排外脚手架,纵距1.5m,横距1.05m,步距1.5m,连墙件间距二步三跨。

主楼每六层一悬挑,每段悬挑高度17.4m,六层以下落地式双排脚手架在地下一层楼面上搭设,靠主楼剪力墙外围处从地下一层楼面开始悬挑。

地下车库及储藏室外墙单独搭设落地式脚手架,室内模板安装采用满堂脚手架。

三、脚手架结构配件材料的选择1、进厂的脚手架材质必须有合格证书资料,证件齐全有效,逐根检查,以保证无锈蚀无弯曲变形、钢管无裂痕,达到标准要求。

其中钢管符合GB/T13793规定,质量达到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扣件符合GB15831规定。

脚手板采用松木架板,每块质量不大于30kg。

2.安全网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准用证,齐全有效,密目网其网目密度不低于2000目/100㎝2,安全网除以上几证齐全外还应有安监部门的核验证。

3.个人防护用品:凡是进厂的安全帽、安全带,必须是省登记备案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登记备案证明,核验证以及购货凭证,发票必须齐全有效。

4,连墙件采用自制或定型材料加工的,其材质符合《碳素钢结构》(GB/1700)中Q235一A级钢的规定。

四、持证上岗1.架子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有上岗证的人员,严禁无证操作,持证上岗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以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的疾病。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本计算书采用的公式及数据选自《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计算内容包括: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连墙件的强度验算、外挑型钢强度的验算。

·悬挑式脚手架1. 计算参数的确定本工程为结构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计算单元选择顶部5层脚手架,高度为=2.9×5=14.5m,作业层为一层/=3KN/㎡;外脚手架的高度为100.6m,青岛地区的基本风压值ω0=0.5 KN/㎡;全挂密目网,取密目网的挡风面积为50%。

脚手架的设计参数为:立杆纵距=1.5m,立杆横距=0.9m,步距h=1.8m,连墙件为二步三跨设置,每一悬挑层内铺设2层竹笆脚手板(其中一层为作业层,另一层为防护层)。

其他计算参数为:立杆截面积A=489 mm2;立杆的截面抵抗矩W=5.08×103mm3;立杆的回转半径=15.8mm。

挡风面积A n=1.5×1.8(1-0.089)×0.5+1.5×1.8×0.089=1.470㎡;迎风面积A w=1.5×1.8=2.7㎡;钢材的抗压设计强度=0.205 KN/mm2,连墙件的横距=4.5m,连墙件的竖距=3.6m。

2. 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验算2.1 荷载计算(1)恒载的标准值G kG k=H i(g k1+ g k2)+n1l a g k2查表得=0.1058KN/m;=0.3587+ 0.2087=0.5674KN/m(板底支承间距0.75m,设防护栏杆,其中0.2087 KN/m为防护层重量); =0.0768 KN/m;G k=17.5×(0.1058+0.0768)+1.5×0.5674=4.05 KN(2)活载的标准值Q k查表得=1.35 KN/m=1.5×1.35=2.03KN(3)风荷载的标准值ωk查表得;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1.67。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悬挑脚手架:本工程采用悬挑脚手架,采用14a槽钢,槽钢间距为1.5m。

有关参数及计算书如下:1、参数:(1)φ48,厚3.0mm钢管立杆纵距:l=1.5m,横距b=1.0m,步距1.5m步数n=10步,H0=1.5×10=15m铺脚手片层数n1=10步钢管自重=33.3N/m,扣件自重=15.5N/个脚手片自重=300 N/m2,挡脚板=36 N/m安全网=40 N/m(2)14a槽钢截面面积:A=18.5×102mm2截面抵抗矩:W=80.5×103mm3每米自重:q=0.15KN/m2、立杆所承担的轴心压力计算:脚手板荷载P1=(B/2+b)×l×q1×n2=(1.0/2+0.2)×1.5×0.35×4=1.47 kN式中q1——脚手板荷载,q1=0.35kN/m2;n1——脚手板铺设层数,n1=4.0。

脚手架自重P2=n2[q2(h+l+B/2+b)+Q]=10×[0.033(1.5+1.5+1.0/2+0.2)+0.020] =1.42kN式中q2——钢管自重,q2=0.033kN/m(φ48×3.0);Q——扣件重,按二个直角扣件计算,Q=0.020kN;N2——立杆步数;n2=10底层每根立杆所承担的轴心压力NN=[γG(P1+P2)]=[1.2×(1.47+1.42)]=3.47kN3、槽钢承载力的验算:槽钢外挑1.35m。

计算槽钢的受力槽钢最大受力点为与楼面接触点M= N×(1.3+0.3)+q×1.35×1.35/2=5.69KN•mб=M/W=70.67N/mm2 <f=215N/mm2,14a槽钢可满足抗弯要求。

抗剪验算:剪力F =6.94KNτ=F/A=6940/1850=3.75N/mm2<fv=125 N/mm2,满足抗剪要求。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建筑高度为_____m,结构形式为_____。

为满足施工需要,拟在建筑物_____侧设置悬挑脚手架。

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三、脚手架设计参数1、脚手架立杆横距 Lb = 105m,立杆纵距 La = 15m,步距 h =18m。

2、内立杆距建筑物距离 a = 03m。

3、脚手架搭设高度 H = 20m。

4、悬挑梁选用 16 号工字钢,长度为 L = 3m,悬挑长度 l1 = 13m,锚固长度 l2 = 17m。

5、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设置,竖向间距 36m,水平间距 45m。

四、荷载计算1、恒载标准值 G1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1 = 01248kN/m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gk2 = 035kN/m²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gk3 = 014kN/m安全网自重标准值 gk4 = 001kN/m²2、活载标准值 Qk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k1 = 3kN/m²风荷载标准值ωk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ωk =07μzμsω0其中,μ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ω0 为基本风压。

本工程地处_____,基本风压ω0 = 03kN/m²。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3φ,φ 为挡风系数。

挡风系数φ = 12An/Aw其中,An 为挡风面积,Aw 为迎风面积。

五、纵向水平杆计算1、强度计算最大弯矩 Mmax = 01q1l²+ 0117q2l²其中,q1 为恒载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2 为活载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弯曲应力σ = Mmax/WW 为纵向水平杆的截面抵抗矩。

(完整版)悬挑架计算书

(完整版)悬挑架计算书

4#楼工字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以及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一、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11 m,立杆采用单立杆;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5m,立杆的横距为1m,立杆的步距为1.5 m;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40 m;小横杆在上,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 2 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1.00;连墙件布置取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3 m,水平间距4.5 m,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荷载(kN/m2):3.000;脚手架用途:结构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 层;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辽宁沈阳市,查荷载规范基本风压为0.550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00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1.128;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荷载标准值(kN/m):0.1394;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5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4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自重标准值(kN/m2):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3 层;脚手板类别:木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木脚手板挡板;5.水平悬挑支撑梁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5m,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 2.5 m。

与楼板连接的螺栓直径(mm):20.00;楼板混凝土标号:C30;6.拉绳与支杆参数钢丝绳安全系数为:6.000;钢丝绳与墙距离为(m):2.400;悬挑水平钢梁采用钢丝绳与建筑物拉结,最里面面钢丝绳距离建筑物 1.4 m。

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计算书

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计算书

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架体验算一、脚手架参数二、荷载设计计算简图:立面图侧面图三、横向水平杆验算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2×(0.04+G kjb×l a/(n+1))+1.4×G k×l a/(n+1)=1.2×(0.04+0.35×1.5/(2+1))+1.4×3×1.5/(2+ 1)=2.358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0.04+G kjb×l a/(n+1))=(0.04+0.35×1.5/(2+1))=0.215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 max=max[ql b2/8,qa12/2]=max[2.358×0.82/8,2.358×0.22/2]=0.189kN·mσ=γ0M max/W=1×0.189×106/5260=35.85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max[5q'l b4/(384EI),q'a14/(8EI)]=max[5×0.215×8004/(384×206000×127100),0.21 5×2004/(8×206000×127100)]=0.044mmνmax=0.044mm≤[ν]=min[l b/150,10]=min[800/150,10]=5.333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q(l b+a1)2/(2l b)=2.358×(0.8+0.2)2/(2×0.8)=1.474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q'(l b+a1)2/(2l b)=0.215×(0.8+0.2)2/(2×0.8)=0.134kN四、纵向水平杆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由上节可知F1=R max=1.474kNq=1.2×0.04=0.048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由上节可知F1'=R max'=0.134kNq'=0.04kN/m1、抗弯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弯矩图(kN·m)σ=γ0M max/W=1×0.6×106/5260=114.08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变形图(mm)νmax=0.383mm≤[ν]=min[l 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3.42kN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横向水平杆:R max=1×1.474kN≤R c=0.9×8=7.2kN纵向水平杆:R max=1×3.42kN≤R c=0.9×8=7.2kN满足要求!六、荷载计算立杆静荷载计算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 G1k单外立杆:N G1k=(gk+(l b+a1)×n/2×0.04/h)×H=(0.12+(0.8+0.2)×2/2×0.04/1.5)×20=2.929 kN单内立杆:N G1k=2.929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 G2k1单外立杆:N G2k1=(H/h+1)×la×(l b+a1)×G kjb×1/2/2=(20/1.5+1)×1.5×(0.8+0.2)×0.35×1/2/ 2=1.881kN1/2表示脚手板2步1设单内立杆:N G2k1=1.881kN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N G2k2单外立杆:N G2k2=(H/h+1)×la×G kdb×1/2=(20/1.5+1)×1.5×0.17×1/2=1.828kN1/2表示挡脚板2步1设4、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 G2k3单外立杆:N G2k3=G kmw×la×H=0.01×1.5×20=0.3kN5、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 G2k总计单外立杆:N G2k=N G2k1+N G2k2+N G2k3=1.881+1.828+0.3=4.009kN单内立杆:N G2k=N G2k1=1.881kN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外立杆:N Q1k=la×(l b+a1)×(n jj×G kjj)/2=1.5×(0.8+0.2)×(1×3)/2=2.25kN内立杆:N Q1k=2.25kN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单外立杆:N=1.2×(N G1k+ N G2k)+1.4×N Q1k=1.2×(2.929+4.009)+1.4×2.25=11.476kN单内立杆:N=1.2×(N G1k+ N G2k)+1.4×N Q1k=1.2×(2.929+1.881)+ 1.4×2.25=8.923kN 七、钢丝绳卸荷计算钢丝绳卸荷钢丝绳绳卡作法钢丝绳连接吊环作法(共用)第1次卸荷验算α1=arctan(l s/H s)=arctan(3300/200)=86.532°α2=arctan(l s/H s)=arctan(3300/1000)=73.142°钢丝绳竖向分力标准值,不均匀系数K X取1.5由于脚手架所使用的钢丝绳应采用荷载标准值按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计算,计算钢丝绳竖向分力标准值时,立杆所受力按上面计算取标准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方案计算书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参数 (2)三、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验算 (4)四、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验算 (5)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5)六、计算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N (6)七、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6)八、连墙件计算 (8)九、悬挑梁计算-悬挑长度1.3m (9)十、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11)十一、悬挑梁钢丝绳计算 (11)十二、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锚固计算 (13)十三、转角悬挑梁计算 (14)十四、转角联梁的计算 (16)十五、加长悬挑梁计算 (17)加长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19)加长悬挑梁钢丝绳计算 (19)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二、工程参数3001500钢丝绳14mm9003200130016号工字钢直径16mm锚固予埋件200200-400三、 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验算横向水平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一)抗弯强度计算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q k =(Q K +Q P1)×S=(3+0.35)×1.5=5.03 kN/m 2、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设计值:q=1.4×Q K ×S+1.2×Q P1×S=1.4×3×1.5+1.2×0.35×1.5=6.93 kN/m 3、计算最大弯矩: M max =ql b 2 =6.93×0.92=0.702kN ·m884、钢管载面模量W=4.25cm 35、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 26、计算抗弯强度0 M max =1.1×0.702×106=181.69N/mm 2 〈205N/mm 2W4.25×1037、结论:满足要求 (二)变形计算1、钢材弹性模量E =2.06×105N/mm 22、钢管惯性矩I =10.19cm 43、容许挠度 [ν]=l/150与10mm4、验算挠度ν= 5q k l b 4 =5×5.03×9004=2mm 〈900 =6与10mm384EI384×2.06×105×10.19×1041505、结论:满足要求(三)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计算小横杆计算外伸长度a 1取0.15m ,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F=0.5ql b (1+ a 1 )2=0.5×6.93×0.9(1+0.15 )2 =4.24kNl b 0.9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标准值 F k =0.5q k l b (1+ a 1 )2=0.5×5.03×0.9(1+0.15 )2 =3.08kNl b 0.9四、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验算双排架纵向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下图:不需要计算抗弯强度和挠度。

五、 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方式采用单扣件,抗滑承载力RJd N = 8kN 。

纵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竖向力设计值Jd 0F =1.1×4.24=4.66kN 〈RJd N =8kN 结论: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六、 计算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N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取脚手架底部。

1、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 G1K =H s g k =30×0.1535=4.61kNH s ——脚手架高度g k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 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G2K =0.5(l b +a 1)l a ∑Q p1+Q p2l a +l a HQ p3=0.5×(0.9+0.15)×1.5×1×0.35+0.17×1.5×1+1.5×30×0.01=0.98kNl b ——立杆横距;a 1——小横杆外伸长度;l a ——立杆纵距;Q p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Q p2——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Q p3——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 H ——脚手架高度;3、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 Qk =0.5(l b +a 1)l a Q k =0.5×(0.9+0.15)×1.5×3×1=2.36kN Q k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4、组合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N=1.2(N G1K +N G2K )+0.9×1.4∑N Qk =1.2×(4.61+0.98)+0.9×1.4×2.36=9.68kN 5、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N=1.2(N G1K +N G2K )+1.4∑N Qk =1.2×(4.61+0.98)+1.4×2.36=10.01kN 6、只组合永久荷载时立杆轴向力标准值 N=N G1K +N G2K =4.61+0.98=5.59kN七、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组合风荷载时,由下式计算立杆稳定性WM A N W00γϕγ+≤f N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A ——立杆的截面面积;——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W ——截面模量;f ——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M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0.9×1.4Mwk=0.9×1.4k w l a h 210其中,l a ——立杆纵距;h ——步距; 风荷载标准值k w =µz ·µs ·0w0w ——基本风压,取山东淄博市张店十年一遇值,0w =0.3kN/m 2µ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采用,地面粗糙度类别为地面粗糙度B 类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选择立杆底部,计算高度取距地面25m, µz 取1.31;µs ——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µs =1.3=1.3×0.8=1.04 ,值大于1.0时,取1.0。

风荷载产生的弯曲压应力: σw =Mw =0.9×1.4×µz µs 0w l a h 2W10Wσw =0.9×1.4×1.31×1.0×0.3×1.5×1.52×106=39.3 N/mm 210×4.25×103计算长细比λ: λ=l 0 il 0——计算长度,l 0=kµh;i ——截面回转半径;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 µ——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立杆横距l b =0.9m ,连墙件布置二步二跨,取µ=1.5.h ——步距,1.5m λ=kµh =1.155×1.5×150.0=162i1.6根据λ的值,查规范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0.268。

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按下式验算:W M A N W00γϕγ+= 1.1×9.68×103 +1.1×39.3=143.057N/mm 2 <f=205N/mm 20.268×398结论:满足要求!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按下式验算: A N ϕγ0= 1.1×10.01×103 =103.23N/mm 2 <f=205N/mm 2 0.268×398 结论:满足要求!八、 连墙件计算(一)脚手架上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连墙件均匀布置,取脚手架最高处受风荷载最大的连墙件计算,高度按50m ,地面粗糙度B 类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µz =1.62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µs =1.3=1.3×0.8=1.04 ,取值大于1.0时,取1.0。

基本风压取山东淄博市张店十年一遇值,0w =0.3kN/m 2k w =µz µs 0w =1.62×1.0×0.3=0.49kN/m 2(二)求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每个连墙件作用面积A w =2×1.5×2×1.5=9.00m 2 N=N lw +N 0=1.4w k A w +3=1.4×0.49×9.00+3=9.17kN N 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 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双排脚手架N 0=3kN ; (三)连墙件稳定计算连墙杆采用钢管时,杆件两端均采用直角扣件分别连于脚手架及附加墙内外侧的短钢管上,因此连墙杆的计算长度可取脚手架的离墙距离,即l H =0.3m ,因此长细比λ=l H =30.0 =19 <[λ]=150i1.6根据λ值,查规范附录表C , =0.949,N=9.17×103=24.28N/mm 2 <0.85×205=174.25N/mm 2A0.949×398 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连墙件采用双扣件连接,抗滑承载力RLd N 取12kN 。

Ld N =9.17kN<RLd N =12kN连墙件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九、 悬挑梁计算-悬挑长度1.3m悬挑梁外伸端承受上部脚手架立杆传递的集中荷载N 作用,N=10.01kN ;悬挑梁采用16号工字钢,截面惯性矩I = 1130.0cm 4,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141.0cm 3,截面积A=26.1cm 2;悬挑长度l 1 =1.3m ,锚固长度l = 3m ,内立杆距支座A 的距离l 3 =0.3m ,外立杆距支座A 的距离l 2 =1.2m ;悬挑梁按照单跨外伸梁计算,支座B 为悬挑梁与楼板的内锚固点,支座A 为建筑物梁板外边缘支承点,钢丝绳不参与悬挑梁受力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