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2---构件的基本变形分析

合集下载

构件四种基本变形-受力特点

构件四种基本变形-受力特点
2、微观变形:
纵向纤维:构件由下部至上部,纵向纤维从伸长或压缩逐渐过渡到压缩或伸长,且上、下边缘的变化最大;截面中部有一既不伸长也不压缩的中性层。
横截面:各横截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和绕截面中性轴的微小转动。
剪力、弯矩
FS、M
纵向纤维:伸长或缩短均相等。
横截面:发生了沿外力作用方向的相对位移。
轴力
FN
剪切变形
受剪构件
铆钉、螺杆
杆件受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及相距很近的横向力作用
1、宏观变形:在两个力作用中间被剪断。
2、微观变形:介于两横向之间的各横截面沿外力作用方向发生相对错动。
剪力
FS
扭转变形
受扭构件
轴、雨篷梁
杆件两端垂直杆轴线平面内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作用
1、宏观变形:构件表面的纵向水平线倾斜了一个角度。
2、微观变形:各横截面绕杆轴线发生了沿力偶作用方向的相对转动。
扭矩
T
弯曲变形
(平面弯曲)
受弯构件
梁、板
杆件受到通过杆轴线平面内的力偶作用、或受到垂直于杆轴线的横向力(集中力、均布荷载)作用
1、宏观变形:构件出现了上凹下凸或下凹上凸,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
四种构件基本变形汇总
基本变形类型
构件名称
典型构件
受力特点
(受力后构件保持平衡)
变形特点
(符合平面假设)
产生内力
轴向拉伸、压缩变形
轴向拉伸、压缩构件
轴压柱
杆件两端沿轴线方向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轴向力作用
1、宏观变形:
受拉时,杆件伸长、截面变小;
受压时,杆件缩短、截面变大。
2、微观变形:(符合平面假设)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2.材料力学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2.材料力学

塑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s
n
b
n
式中,σs —塑性材料的屈服点应力; σb —脆性材料的强度极限应力; n —安全系数,它反映了构件必要的强度储备。
2.2 轴向拉伸与压缩
六、拉伸、压缩时的强度条件
为保证构件安全可靠的正常工作,必须使构件最大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 用应力[ ],即
2.3 剪切与挤压
一、剪切 2.剪切变形的内力与应力
单剪切
双剪切
2.3 剪切与挤压
一、剪切
2.剪切变形的内力与应力 剪切时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剪应力,或称切应力。
= FQ /A —切应力,Pa或MPa; FQ —剪切时的内力,N; A —剪切面积,m2或mm2。
2.3 剪切与挤压
一、剪切 3.剪切时的强度条件 = FQ /A≤[]
一、构件的承载能力 承载能力: 为了保证机器安全可靠地工作,要求每个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均具有足够的 承受载荷的能力 。
承载能力的大小主要由三方面来衡量: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1 材料力学基础
一、构件的承载能力 1、强度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AB和BC两杆在起吊重物的过程中 不允许折断
2.2 轴向拉伸与压缩
一、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杆件的变形是沿轴线 方向的伸长和缩短。这类变形称为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这类杆件称为拉压 杆。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杆件的受力特点是:作用在直杆两端的合外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力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其变形特点是:杆件沿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
二、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
3、扭转
当作用面互相平行的两个力偶作用在杆件的两个横截面内时,杆件的横截面 将产生绕杆件轴线的相互转动,这种变形称为扭转变形。

机械基础教材第二章 强度与刚度知识ppt课件

机械基础教材第二章 强度与刚度知识ppt课件
17
§2.2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二、铸铁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特点:没有“屈服”和“颈缩”现象,Rm很低; 铸铁的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 宜作承压材料,不宜作拉杆材料。
18
§2.2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三、塑性与冷作硬化
1.塑性
塑性是材料抵抗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指标是断
件的左端为对象,列平衡方程为FN-F=0,则内力FN=F,如图(b)所示。
F
F
F
FN
(a)
(b)
5
§2.1 直杆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与应力分析 (3)应力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拉压杆横截面上各点处只产生正应力,且正应力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
F
FN
A
FN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
max
FN A
150 103
1570
MPa
95.5 MPa﹤ 所以斜拉杆 C 的D 强度足够。
31
§2.3 直杆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五、应力集中与温差应力 1.应力集中 局部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应力集中,使零件破坏危险性增加。
32
§2.3 直杆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2.温差应力 由于温度变化,结构或构件产生伸或缩,而当伸缩受到限制时,结构或 构件内部便产生应力,称为温差应力或热应力。 工业生产中输送高压蒸汽的管道要设置膨胀节,以避免受温度变化影响。
二、内力与应力 (1)内力
杆件所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力都称为外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在外力 作用下,杆件发生变形,杆件材料内部产生阻止变形的抗力,这种抗力称为 内力(。2)截面法
将受外力作用的杆件假想地切开,用以显示内力的大小。并以平衡条件 确定其合力的方法称为截面法。如下图(a)所示,假想将杆件切开,选取杆

模块一构件的静力分析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解

模块一构件的静力分析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解

模块一构件的静力分析任务一刚体的受力分析(P11)一、简答题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为什么说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和力的可传性都只适用于刚体?答:因为非刚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例如,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拉力作用可以平衡,而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作用就不能平衡。

3.什么是二力构件?分析二力构件受力时与构件的形状有无关系。

答:工程上将只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二力构件受力时与构件的形状没有关系,只与两力作用点有关,且必定沿两力作用点连线,等值,反向。

4.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与反作用公理都涉及二力等值、反向、共线,二者有什么区别?答: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5.确定约束力方向的原则是什么?活动铰链支座约束有什么特点?答: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阻碍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活动铰链支座只能限制构件沿支承面垂直方向的移动。

因此活动铰链支座的约束力方向必垂直于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

6.如图1-20所示,已知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F1与F2,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的条件,物体是否平衡?答:不平衡,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而图中AC杆与CB杆会运动,两杆夹角会在力的作用下变大。

二、分析计算题1.试画出图1-21各图中物体A或构件AB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均为光滑接触)。

2.画出如图1-22所示机构中各杆件的受力图与系统整体的受力图(图中未画重力的各杆件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均为光滑接触)。

任务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P20)一、简答题1.合力是否一定比分力大?为什么?答: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当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比分力小。

第四单元 构件基本变形的分析

第四单元 构件基本变形的分析
由于杆件原来处于平衡状态,故截开后的两段 也应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方程
FX 0
FN F 0 FN F
左右
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
1、截:在欲求处假想用截面将构件截成两段。 2、取:取其中任意一段为研究对象。 3、代: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切去部
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力。 4、平:对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由外力确定
图4-10
解:(1)计算外力(设约束反力FR)如图 ΣFx = 0 - FR - F1 +F2 = 0
FR = - F1 + F2 = - 50 + 140 = 90KN (FR方向是正确的)
FR
X
(2)计算各截面上的轴力并画出轴力图
1-1截面上的轴力
FN1= - F 1
= - 50KN FR
(杆受压)
第四单元 构件基本变形的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有关构件基 本变形的概念及形式,明确求解构件在各 种基本变形状态下的内力和应力,掌握强 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公式,并能应用其解 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综合知识模块一 基本变形分析的基础
能力知识点1
变形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任何物体受载荷(外力)作用后其内部质 点都将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导致物体的形状和 尺寸发生变化,称为变形。
构件的承载能力分为:
强度、刚度、稳定性。
一、强度
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破坏必须具有足够 的强度,例如房屋大梁、机器中的传动轴不 能断裂,压力容器不能爆破等。
强度要求是对构 件的最基本要求。
二、刚度
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构件虽有足够的强度,但若 受力后变形过大,即刚度不够,也会影响正常工 作。例如机床主轴变形过大,将影响加工精度; 吊车梁变形过大,吊车行驶时会产生较大振动, 使行驶不平稳,有时还会产生“爬坡”现象,需要 更大的驱动力。因此对这类构件要保证有足够的 刚度。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模块一汽车机械基础简介项目一机械及其相关概念的识别复习要点: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2、区分构件和零件;3、汽车的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1、构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分为______零件和_______零件。

2、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__ ____、______ 、__ ____和__ ____。

3、运动构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4、汽车的基本结构都由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大部分组成。

答案:1、运动、制造、专用、通用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3、主动件、从动件4、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部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汽车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3、构件就是零件。

()答案:1、32、√3、3三、选择题(每题2分)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键2称为( )A、零件B、机构C、构件D、部件2、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A、机器B、机构C、机械D、机床3、汽车的转向系属于一下哪部分?()A、发动机B、车身C、底盘D、电器设备答案:1、A、2、B3、C项目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复习要点:1、能够判断平面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一、填空题(每空1分)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________,同时又具有_________的一种联接。

平面运动副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主动件数目。

4、房门的开关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转动。

5、抽屉的拉出或推进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移动。

6、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副。

答案:1、直接接触、相对运动、低副、高副2、23、等于4、转动5、移动6、齿轮二、判断题(每题1分)1、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指导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学习指导书楚留声编⏹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中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按模块分别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梁板结构、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预应力概念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模块二、模块三和模块五较为详尽的介绍了钢筋混凝土三类受力构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等,牵扯到计算的内容较多,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其他三个模块则更侧重于从整体设计概念以和结构体系布置等方面对内容进行介绍,需要理解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较多。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课件、自测、习题等手段,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使其具有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各类受力构件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自觉将混凝土理论应用于工程施工和管理中,并对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具有初步认知能力。

其中,需要重点掌握工程中常见混凝土受力构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对构件破坏破坏有整体的力学概念,并对工程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能正确进行设计计算。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教学模块课程内容建议学时学习指导模块一钢筋混凝土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8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理解混凝土材料特性和设计理论* 模块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梁板结构13学习课件,做自测;结合习题掌握受弯构件计算过程* 模块三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学习课件,做自测;结合习题掌握受剪构件计算过程模块四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4学习课件,重点掌握受扭构件破坏模式和设计方法* 模块五受压和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8学习课件,做自测;结合习题掌握受压构件计算过程模块六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预应力概念7以课件学习为主,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预应力的理论学习模块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一、学习目标:了解钢筋混凝土材料、构件和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二、学习内容:(1)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材料性能;(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三、本章重点、难点:重点: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质;混凝土力学性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难点:两种材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概率设计方法四、建议学习策略:学习课件;做自测五、习题:1.名词解释结构的可靠性:作用和作用效应:结构抗力:条件屈服强度:徐变和收缩:极限状态:2. 简答题(1)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原因?(2)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有哪些?(3)建筑结构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为满足这些功能要求,需要对结构进行什么验算?(4)什么是结构的设计状况?工程结构设计的设计状况可分为哪几种?(5)什么是徐变?徐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何影响?(6)混凝土收缩变形有哪些特点?对混凝土结构有哪些影响?(7)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分为哪两类?为何将屈服强度作为强度设计指标?学习模块二:混凝土结构构件一、学习目标:学习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二、学习内容: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形态、计算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三、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受弯构件正截面的计算方法和主要步骤难点:适筋梁的计算过程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课件;做自测、分析案例五、习题:1.名词解释梁截面有效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单向板;双向板;塑性内力重分布2.简答题(1)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受弯构件有哪几种破坏形态?各有什么特征?(2)简述钢筋混凝土塑性铰的特点。

【教学能力比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能力比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教学设计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教学设计基于中职、中专类学生的特点,我选用的是高教出版社《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该书在内容上对原有的冗杂部分进行了删减,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符合中专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思想。

力学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做铺垫的,所以十分重要。

所以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层次特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应力拉压干强度公式含义教学难点:利用拉压杆强度条件公式解决强度效和、截面设计等工程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应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公式完成轴向拉压构件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确定许用荷载方面的实际任务。

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学习中增强学生的自信。

这样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把关键的能力培养蕴含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专,并培养他们自信的心理态度。

【教学过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单一,习惯于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思考,而本节课又是理论性极强的一节课,所以我采用的教法是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各部分穿插讲授法、演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而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本,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发现规律,看到本质,纳未知为已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法和分组讨论法。

我的教学过程的开展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贯穿于课程始终。

在完成任务课题探讨阶段分别使用了范例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理解新课知识点。

整个过程强调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本,其中贯穿了引导、启发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同时,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做一下阐释。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按四个大模块、七个教学环节展开来完成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使取左段或取右段求得的同一截面上 的轴力相一致,规定:FN的方向离开截面为 正(受拉),指向截面为负(受压),如图2-6所示。
2.2.2轴力与轴力图 3. 轴力图 用平行于杆轴线的 x 坐标表示横截面位置,用垂 直于 x的坐标 FN 表示横截面轴力的大小,按选定的 比例,把轴力表示在x-FN坐标系中,描出的轴力随 截面位置变化的曲线,称为轴力图。如图 2-7 所示。
学习情境2 拉伸和压缩
2.2.1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工程实际中,有很多发生轴向拉伸和压缩变
形的杆件,如联接钢板的螺栓(见图2-2(a)), 在钢板反力作用下,沿其轴向发生伸长(见 图2-2(b)),称为轴向拉伸;托架的撑杆CD (见图2-3 (a))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其轴向 发生缩短(见图2-3(b)),称为轴向压缩。产 生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的杆, 简称为拉 (压)杆。
2.2.3 轴向横截面上的应力与变形计算 1.应力 内力在截面上的集度称为应力 (垂直于杆横截面的 应力称为正应力,平行于横截面的称为切应力 ) 。 应力是判断杆件是否破坏的依据。单位是帕斯卡, 简称帕,记作Pa,即l平方米的面积上作用1牛顿的 力为1帕。
根据杆件变形的平面假设和材料均匀连 续性假设可推断:轴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是 均匀的,且方向垂直于横截面。即横截面上 各点处的应力大小相等,方向沿杆轴线,垂 直于横截面, 故为正应力。
模块2 构件的基本变形
【技能目标】
对构件进行拉伸与压缩变形分析与计算; 分析构件剪切与挤压变形,校核其剪切强度
及挤压强度、设计截面等; 分析圆轴类构件的扭转,校核强度条件、设 计截面等; 对梁的剪力和弯矩进行计算,校核强度条件, 并采取措施提高梁的强度。
模块2 构件的基本变形
2.2.3 轴向横截面上的 应力与变形计算 1.应力
如图 2-10所示, 横截面的正应力σ 计算公式为: F

N
正应力的正负号 规定与轴力相同, 即拉应力为正,压 应力为负。
A
【例2.2】 图2-11所示插销拉杆,插销孔处横截面尺 寸b=50 mm,h=20mm,H=60mm, F=80 kN, 试求拉杆的最大应力。 解 (1) 计算轴力。由截面法可求得杆内各横截面的 轴力为 FN=F=80 kN (2)计算最大应力。 由于整个杆件轴力相同,面已知F1=20KN,F2=8KN, F3=10KN,试用截面法求图示杆件指定截面1-1、 2-2、3-3的轴力,并画出轴力图。 解 外力FR,F1,F2, F3将杆件分为AB、BC和CD 段,取每段左边为研究对象,求得各段轴力为: FN1=F2=8KN FN2=F2-F1=-12KN FN3=F2+F3-F1=-2KN 各段受力分析及轴力图见图2-9。
2.1.2 杆件变形 工程实际中的构件种类繁多,根据其几何形状,可 以简化为四类:杆、板、壳、块。构件某一方向的 尺寸远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时称为杆件,如图 2-1所示。 杆件受力有各种情况,相应的变形就有各种形式。 在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基本变形有四种:拉伸和压 缩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杆件同 时发生几种基本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学习情境1 变形体与杆件变形
2.1.1 变形体及变形体的基本假设

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尺寸和形状),故 称为变形固体,简称变形体。


而构件一般均由固体材料制成,所以构件一般都是变形体。
由于变形体种类繁多,工程材料中有金属与合金,工业陶瓷, 聚合物等,性质是多方面的,而且很复杂,因此在材料力学 中通常省略一些次要因素,对其作下列假设: (1) 各向同性:物体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2) 均匀连续:物体内被同一种物质充满, 没有空隙; (3) 小变形:物体受到外力后产生的变形与物体的原始尺寸 相比很小, 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模块2 构件的基本变形分析
学习情境1
变形体与杆件变形 学习情境2 拉伸和压缩 学习情境3 剪切、挤压和扭转 学习情境4 直梁的弯曲
模块2 构件的基本变形




【知识目标】 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掌握杆件在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时的内力(轴力)的求法、 横截面上的应力及拉(压)杆的变形计算,理解材料拉伸和 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理解剪切及挤压概念、掌握剪切强度及挤压强度的实用计 算方法; 建立圆轴扭转的概念,掌握扭矩、扭矩图、圆轴扭转时横 截面上的应力和变形、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建立平面弯曲的概念 、掌握剪力和弯矩的计算,掌握梁的 强度条件及其应用,理解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
工程实际中的构件种类繁多,根据其几何 形状,可以简化为四类:杆、板、壳、块 。 本模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截面直杆(简称等 直杆) 。构件的安全可靠性与经济性是矛盾的。 构件基本变形分析的内容就是在保证构件既 安全可靠又经济的前提下,为构件选择合适 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提供 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计算方法。 为此, 需要掌握变形体与杆件变形、拉伸和压缩、 剪切、挤压和扭转、直梁的弯曲等知识,这 就是本模块的学习内容。
2.2.2轴力与轴力图 1. 内力与截面法 杆件的内力指杆件受到外力作用时, 其内部产生 的保持其形状和大小不变的反作用力。 该反作用力 随外力的作用而产生, 随外力的消失而消失。 截 面法是求杆件内力的方法。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 (1) 作一假想截面把杆件切开成两部分(见图 2-4 (a)); (2) 留下其中的一部分, 并在切开处加上假设的内 力(如图2-4(b)或图2-4(c)所示); (3) 以该部分为研究对象列静力平衡方程, 求解未 知的内力。
2.2.2轴力与轴力图 2.轴力 为了对拉(压)杆 进行强度计算,首先分 析其内力。如图 2-5 所 示,因拉(压)杆的外 力均沿杆轴线方向,由 其共线力系平衡条件可 知,其任一截面内力 FN 的 作 用 线 也 必 通 过 杆轴线,这种内力称为 轴 力 。 常 用 符 号 FN 表 示。
2.2.2轴力与轴力图 2.轴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