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合集下载

古印度 工艺美术

古印度 工艺美术
4、神秘性。古老而富于哲理的宗教,赋予印度 工艺美术以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来自工艺制作中 的繁缛精致的纹饰,和变化多端的线条,以及抽 象意味的造型和含蓄的色彩效果,但极端的单纯 形式也是神秘性的来源之一。
5、官能性。对生殖的崇拜及对性的直观表现, 是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另一特征,这一点,主要 反映在建筑装饰纹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上。从 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特征带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 对人的歌颂或将神赋予人的品格,表现和赞美人 体,歌颂人的生命,都表明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中流露出来的这一特质。
(三)、历史文化
1、原始公社(公元前1500年) 史前期 (前2500 年前) 哈拉巴(印度河)文化时期(前2500—1500年)
2、奴隶社会(公元前1500—公元4世纪) 吠陀时期(前1500—前700年) 恒河流域列国(前700—前400年) 孔雀王朝 (前322—前185年) 鼎盛时代:阿育王统治(前273—前232) 贵霜王朝(前150—公元300) 鼎盛时代:迦腻色伽统治(公元120—162年)
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
手工艺: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铜器,这表明古印度人 已经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的加工技术。从出土的各种美妙绝 伦的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可见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 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染缸的发现表明 当时已掌握纺织品染色的技术,纺织业与车船制造业等也高 度发达。
3.从题材内容上, 佛教雕刻最先是从传统的泛神论宗 教的自然观出发, 以药叉的健康活泼的人体、树木、 藤萝、动物等为题材来表现佛教的象征观念和生命轮 回意识; 后来, 则以各种佛陀的造像为中心。中世纪的 印度教雕刻艺术则以极富动感的、性感的人体, 甚至 以多肢体、多面孔的人体形象或人兽交织的形象来表 现创造之神和生命崇拜的理念。

外国工艺美术史5古代印度

外国工艺美术史5古代印度

四、金属工艺
• 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风格上:精致典雅、 古朴大方,特别是在神像的造型上做到 雅、俗结合。
小结
• 1、宗教性 • 2、丰富性 • 3、象征性 • 4、神秘性 • 5、官能性 • 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各 种石制工具,之后不断的传承发扬,佛 教的诞生,使得石工艺有了质的转变, 石工艺开始占据为宗教服务的地位。
阿育王狮子柱头


砂石,高2.1米,约公元前273年,现收藏于印度 萨那拉特考古博物馆。 印度是四大东方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化、希腊 文化和中国文化并列为古代世界三大文化体系。 印度的艺术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大约 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独 具特色,又自成体系,对亚洲其他各国的艺术均 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外族入侵、复杂 的人种和宗教的更迭,印度的艺术也体现出错综 复杂的意识内容,经历了一个风格演变的过程。 由于宗教在古代印度的特殊地位,所以印度的艺 术本质上基本是宗教的。在伊斯兰教传入以前, 古印度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和印度教。之后,印度 美术被分为佛教美术和伊斯兰教美术。公元前 322年,印度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建立起来,历 史上称为孔雀王朝。到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皇帝阿 育王时代,佛教被尊为国教,佛教美术因而也日 趋繁盛。阿育王修建了大量的建筑物以铭记战功 和宣扬佛法,其中包括大量的独石纪念碑式圆柱, 这些圆柱顶部柱头都是用单独完整的岩石雕刻而 成,明显是将波斯、希腊雕刻法与本国传统结合 的产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尊《阿育王狮子 柱头》。
一、概述
• 史学界把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统称为哈 拉帕文化(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至前1500 年之间,基本上是一种青铜文化)。
二、陶工艺
• 哈拉帕陶器独特的风格:形态抽象,造 型夸张,在古拙质朴的形象中蕴涵着强 劲有力的气韵。 • 古代印度陶工艺中有这种“写意”手法, 从而形成了古印度独特的风格。

古印度艺术

古印度艺术

开孔:所谓开孔即门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 马蹄拱或是多叶拱。大门上有巨大的凹陷空间, 称为伊旺,它为建筑带来虚实浅深的立体感。
纹样:伊斯兰式纹样堪称世界之冠,无论是动物纹样、植物纹样、 几何纹样还是文字纹样都有匠心独运之处。特别是它开创的几何纹 样,并列、对称、交错、连续、循环等各种方式形成两方或四方连 续的构图,变化无穷。
人说建筑可以抽象地表达力量,那么伊斯 兰建筑,就是伊斯兰教教徒信仰力量的好表 达。而清真寺,就是伊斯兰建筑的最突出代 表。 一般来说,清真寺的中心是一座有巨型穹 顶的集中式形制大殿,周围有若干小穹顶环抱, 大殿前有一个开阔的广场,尖塔矗立四边。大殿 用石柱撑起,柱头和天花板之间的结合部以及大 殿门窗都广泛应用着各式发劵,最为人熟知的是 马蹄形发劵和花瓣形劵。
泰姬陵建筑的艺术水平很高,集中了印度、中东及 波斯的艺术特点。整座建筑体形雄浑高雅,轮廓简洁 明丽。由于它坐落在具有一片常绿的树木和草坪的陵 园内,在碧空和草坪之间,洁白光亮的陵墓更显得肃 穆、端庄、典雅。
穹隆:伊斯兰建筑造型的主要特
征是用大小穹顶覆盖主要空间。纵 断面为椭圆形。7世纪初伊斯兰教 兴起后,继承这一传统并于8世纪 初出现了双圆心尖券,尖拱和尖穹
古印度藝術 埃及藝術 部落藝術(非洲)
Powered by
目錄
古印度藝術
埃及藝術
部落藝術(非印度的文明起自印度西 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它 最早的史前藝術,一般 稱「印度河文明時代(約 公元前2300~前1750年) 的藝術」。據考古學家 們發掘,作為印度史前 文明的曙光,最遠可上 溯到新石器時代後期, 即銅器與銅石並用時代。 印度的藝術是其文化的 重要組成部份,有大約 5000年左右的歷史,它 內容廣泛,形式豐富, 獨具特色。

古印度艺术

古印度艺术

开孔:所谓开孔即门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 马蹄拱或是多叶拱。大门上有巨大的凹陷空间, 称为伊旺,它为建筑带来虚实浅深的立体感。
纹样:伊斯兰式纹样堪称世界之冠,无论是动物纹样、植物纹样、 几何纹样还是文字纹样都有匠心独运之处。特别是它开创的几何纹 样,并列、对称、交错、连续、循环等各种方式形成两方或四方连 续的构图,变化无穷。
黄金:象征活跃在宇宙中, 而金脸则代表梵天在创造 宇宙时是处于活跃状态的。
四张脸:四大皆空。
一、佛教建筑 二、伊斯兰教建筑
三、印度教建筑
四、婆罗门建筑 五、耆那教建筑
六、印度古建筑文化
七,印度的现代建筑文化
一 佛教建筑(公元前300年~公元320年)
这种原始的木质和土砖建筑,就目前尚存的最早建筑来看,主要有 三种形式:住人的洞穴、凿出的布道讲经的石洞、佛塔。这几种神 堂都是为了供大量信徒聚会而设计的。布道石洞的主要形式和细部 沿袭了早期木结构建筑的原型。佛塔为半球状的坟墩,其四周则有 一条供信徒举行祭典仪式时行走的道路,印度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桑 奇佛塔。佛庙是石结构的神堂,其外部大多覆以丰富的雕饰物。
人说建筑可以抽象地表达力量,那么伊斯 兰建筑,就是伊斯兰教教徒信仰力量的好表 达。而清真寺,就是伊斯兰建筑的最突出代 表。 一般来说,清真寺的中心是一座有巨型穹 顶的集中式形制大殿,周围有若干小穹顶环抱, 大殿前有一个开阔的广场,尖塔矗立四边。大殿 用石柱撑起,柱头和天花板之间的结合部以及大 殿门窗都广泛应用着各式发劵,最为人熟知的是 马蹄形发劵和花瓣形劵。
穹顶有很大改进,清真寺、陵墓多以 大穹顶为中心作集中式构图,四角有体 形相似的小穹顶衬托。立面设有尖券 的龛。墙体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
理石装饰。广泛使用大面积的大理石

古印度美术鉴赏

古印度美术鉴赏
这种曲线形式后来发展成为塑造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规范被称为标准女性人体美的规范被称为三屈式管整个雕塑表面保持了早期佛教美术时期的粗管整个雕塑表面保持了早期佛教美术时期的粗劣但充分体现了永恒女性的本质和生命的活劣但充分体现了永恒女性的本质和生命的活力把生殖崇拜和苦行的宗教融为一体体现了力把生殖崇拜和苦行的宗教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体美与宗教精神相结合的印度美术的独特面人体美与宗教精神相结合的印度美术的独特面树神药叉树神药叉女女砂石砂石高约1515米约公元前一世公元前一世纪印度桑奇纪印度桑奇大塔东门大塔东门持拂药叉女持拂药叉女砂石雕像高砂石雕像高163163米约创作于公元前米约创作于公元前三世纪现收藏于印度巴特那博物馆三世纪现收藏于印度巴特那博物馆持拂药叉女持拂药叉女就是孔雀王朝时代最著名的是孔雀王朝时代最著名的雕刻珍品之一显示了孔雕刻珍品之一显示了孔雀王朝人物雕像的主要特雀王朝人物雕像的主要特这尊雕像表现的丰腴的女这尊雕像表现的丰腴的女性肉体蕴含着印度生殖性肉体蕴含着印度生殖崇拜的观念也孕育了印崇拜的观念也孕育了印度艺术中标准女性人体美度艺术中标准女性人体美的雏形对后来许多优秀的雏形对后来许多优秀的印度雕刻作品有着巨大的印度雕刻作品有着巨大的影响
《树神药叉 女》,砂石, 高约1.5米,约 高约1.5米,约 公元前一世纪, 印度桑奇大塔 东门
《持拂药叉女》, 砂石雕像,高1.63米,约创作于公元前 持拂药叉女》 砂石雕像,高1.63米,约创作于公元前 三世纪,现收藏于印度巴特那博物馆
这尊《持拂药叉女》 这尊《持拂药叉女》就 是孔雀王朝时代最著名的 雕刻珍品之一,显示了孔 雀王朝人物雕像的主要特 色。 这尊雕像表现的丰腴的女 性肉体,蕴含着印度生殖 崇拜的观念,也孕育了印 度艺术中标准女性人体美 的雏形,对后来许多优秀 的印度雕刻作品有着巨大 的影响。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拉其普特时期(7 到 8世纪) •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们在7~8 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 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 • 拉其普特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中特别重要的有瞿折罗-布 罗蒂诃罗人、兆汉人和遮娄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国之间混战不已,同 时又激烈抵抗伊斯兰教力量对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认为 是印度教的保卫者。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 揭开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分期
• • • •
三、宗教
• 吠陀教
约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部落的信仰演化而成、信仰多神,自然物象均 被幻化为神。
• 婆罗门教
源于吠陀教公元前7世纪形成。信仰多神,突出三神
· 梵天Brahma——创造之神 · 毗湿奴Vishnu——保护之神 · 湿婆Shiva——毁灭之神 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 认为:达到“梵我同一”即可使人获得解脱。
(2)莫卧儿帝国 1526~1858年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王朝。又名蒙 兀儿王朝、莫卧儿帝国。是巴布尔建立的印度朝代。该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 斯语,但是统治者是有突厥血统的蒙古人,是帖木儿(Timur Lenk)的后裔。 奥朗则布统治时期,向南印度进行军事扩张,王朝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 次大陆。但他强制推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并恢复对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 策,因而引起拉杰普特封建主、锡克教徒及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奥朗则布 死后,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割据,莫卧儿帝国陷于四分五裂。
7世纪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乱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统治者戒日王 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的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不 过,在南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 了戒日王的进攻)、罗湿陀罗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四章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四章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随着佛教的诞生,古 代印度工艺美术的性 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石工艺也处于服务于 佛教的地位,于是, 用各种石材制作的舍 利容器,祭器、石垣、 石碑和建筑装饰用石 板,以及各种神像等 应运而生,并得到大 力发展。《滑石舍利 容器》(图4-6)便是 一件典型的初期佛教 时期的石工艺作品。
• 在毗普拉夫瓦还出土了一件公 元前3世纪的石工艺作品—— 《水晶石舍利容器》,器身总 高不过9厘米,但造型设计和 制作技艺十分出色,蕴含着现 代工艺的风采。容器通体透明, 在球体造型的上端是鱼形装饰, 打破了容器整体对称、呆板的 状态,给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节 陶工艺
• 出土文物表明,在公元前 30世纪时,印度的陶工艺 已相当发达。在印度河流 域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等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 的陶工艺制品,其中有造 型生动、充满生活情趣的 土陶雕塑,也有造型简括、 纹饰美观的实用器皿。它 们不仅是古代印度悠久历 史的忠实见证者,也是印 度河流域上古文明最典型 的代表作品。
• 通常被称为“释迦牟尼”(Sakyamuni)或“佛陀” (Buddha,意即“觉悟者”),简称“佛”。
• 公元前4世纪末,孔雀王朝(Maurya,约前324—前187) 取代了摩揭陀的难陀王朝(Nanda,约前364—前324)。
• 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Kushan,1—5世 纪)在中亚兴起,不久即侵占了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 石工艺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 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工艺作品 来看,这些公元前30世纪至 前20世纪的石制品,已显示 出印度艺术的古朴而浑厚、 带有一定神秘主义色彩的风 格特征。《舞蹈的男人体》 (图 4-4)和《红褐色石男子 躯干》,皆为哈拉帕出土, 两件作品都不过10厘米高。

古印度美术

古印度美术

帕拉瓦王统治时期

雕刻精致,全长近27米,高达9米,几乎占据 了悬崖的整个面积。这里仅能欣赏到全 画的局部。在这一大场面的浮雕画上,布 满着各种动物,有苦行师、精怪、神灵等。 然都环绕一道有男女蛇神(龙王)在内游戏 的小瀑布。这一瀑布即象征着圣水恒河。 这样一幅大面积岩壁浮雕,一个中心思想 是表达对于自然的崇敬与爱恋。

这一尊《舞王湿婆》就是湿婆雕像中“舞王相”姿势的 典型作品,它被认为是印度湿婆雕像艺术中最富有神秘 主义哲学意味的艺术品之一。在这尊雕塑中,湿婆的舞 姿被刻划得十分优美,他轻抬左脚,右腿独立于火焰的 光环之中,脚踏一个小人,表现出“时间征服者”的意 味,那火焰的光环则象征着生成、保存、毁灭的轮回循 环过程。整尊雕像十分富于节奏的美感,舞蹈的湿婆被 塑造得精美绝伦,显得神采飞扬。同时,雕像还体现了 永恒的运动和泰然的神情的统一,辐射状张力和光环约 束之间的统一。这种运动中的静止,恰恰符合了印度教 中在变幻中永恒的思想。
等守护神雕像造型质朴粗拙,姿态僵直生硬,是典型的古风风格。
架像,初创了表现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三屈式,为后世所沿袭。
桑奇大塔
树 神 药 叉 女
这个药叉女用右脚攀枝, 左手摘芒果,姿态婀娜 而轻松,从视觉上减轻 了石雕的重量。药叉女 曲线优美,胸部丰满, 展示出了印度女像雕刻 的三段式传统表现。形 象有强烈的青春活力。 此件托架雕刻的制作时 间属公元前1世纪。 远 比犍陀罗艺术纯朴,也 较少西方艺术影响。此 像由砂石雕成。
孔雀王朝美术

从恒河下游摩揭陀崛起的孔雀王朝,是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孔雀 王朝第3代皇帝阿育王(约前273~前 232在位)统治时期,是印度文化与伊 朗、希腊文化最初交流的时代,印度的 建筑、雕刻吸收了伊朗阿契美尼德王朝 和希腊塞琉古王朝的影响,出现了印度 美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

我国《史记》称印度为“身毒”,《汉书》称其为“天竺”。

至唐代,至唐代,玄奘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始改译名为“印度”。

古代印度系指现在整个南亚次大陆,它是古代这块大陆上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作精美,造型和装饰形式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工艺文化,归纳起来有以下特征:
一.宗教性。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可以说自始至终充满着宗教色彩。

宗教性可算作是其工艺美术最突出的特性。

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证实这样一个规律,即古代印度的工匠们将宗教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动力,并通过工艺美术创作来加强对宗教的信仰。

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通常称他为释迦摩尼或佛陀,后来在恒河中游一带传教40多年,释迦牟尼死后,佛教继续传播,不仅一度在次大陆盛行,而且还传到亚洲其他一些国家。

在佛教盛行的国风影响下,因为佛门以及佛教徒的需要,佛教工艺品的需求量很高,制造工艺品的工匠受佛教影响,在当时以及后来的工艺制作都带有宗教色彩,代表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神像制作亦相当盛行,梵天和湿婆等神像的制作随处可见,如:
舞蹈的湿婆
金制舍利容器
滑石舍利容器
二.丰富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表现出极度丰富的形式和内涵,有许多创作变现出一定的矛盾,我们既能看到他的单一性,比如同一时代,大多都是以宗教为主的工艺美术品。

又能感觉到它的多样性,在陶土,石头,金属上,各种材质不同艺术的表现。

;在风格上,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浓郁的国际意义;众多美术工艺品随着人口流动,宗教迁徙和传播,战争地域版图的扩张,人口迁徙,工艺品所表达的思想和现象是具有国际化的。

它既反映出禁欲的一面。

又因其狂热不羁的手法体现。

例如
舞蹈的少女
孔雀王朝代的出土的陶工艺-<舞蹈的少女>和莫哼佐·达罗遗址出土的公元前30世纪的青铜工艺品作品-<舞蹈的少女>对比。

具有神秘而松动的特征,人物动态处理相较而言在处理上变化多端,富有曲线美,在衣着上没有厚重保守的服饰,更多的是体态的变化,造型不拘于写实,大胆的夸张变形,这是古印度工艺美术品制作的进步性,从而将宗教的,世俗的文化融入工艺美术的各个方面,从表现手法来看,虽有更多的装饰性表现,但也有不少写实性的表现。

有正在揉面团的妇女,有抱着家禽的人物,也有上下爬树的猴子等,情节十分生动。

总之,其风格特征是多方面的。

这与印度复杂的地理环境,民族成分及宗教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三.象征性。

任何宗教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它是由物质世界抽象出来的一种道德规范。

但宗教又是从主观精神出发,要求信仰
者按照宗教戒规行事,并为此创造出符合这种主张的形象来象征教义的永恒与万能。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所反映出的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精神和象征形象,比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似乎有更大的神秘感和隐喻性。

四.神秘性。

古老而富于哲理的宗教,富于印度工艺
美术以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来自工艺制作中的繁缛精致的纹饰和变化多端的线条,以及抽象意味的造型和含蓄的色彩效果,但极端的单纯形式也是神秘性的来源之一。

五.功能性。

对生殖的崇拜及对性的直观表现,是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另一特征,这一点主要反映在建筑装饰纹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特征带有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对人的歌颂或神赋予人的品格,表现和赞美人体,歌颂人的生命,都表明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中流露出来的这一特质。

六.韵律性。

许多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印度艺术所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造型夸张,纹饰活泼,线条富于动感,对比强烈,例如舞蹈的
男人,舞蹈的少女尤其是装饰纹样中所表现出来的节律和韵味,给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注入了清新,活泼,典雅,瑰丽的风韵。

除上述工艺品种之外,古代印度的编织工艺,木工艺和珠宝工艺,也是相当发达且闻名于世的。

其特有的金银色的精致织物和色彩丰富棉布,以及,工艺制作,装饰纹样,和设色都极具特色。

这些无论哪个时代都具有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六个特征,它们都彰显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所特有的魅力,古代印度美术工艺在世界工艺美术中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