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
中国文化的美德

中国文化的美德
中国文化的美德可以概括为"仁、忠、孝、礼、义、和、勤、贞、智、信",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道德基石,也是我们今天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指引和价值取向。
这些美德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中国人民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
"仁"是指仁爱之心,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贴。
"忠"则是指忠于国家和民族,表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孝"则是指孝敬父母,体现了家庭伦理和亲情的重要性。
"礼"是指尊重他人,表现为待人接物的礼节和礼仪。
"义"则是指正义、公平和道义,表现为为人正直、有责任感和有原则性。
"和"则是指和谐、和睦和友善,表现为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和以和为贵。
"勤"是指勤奋、努力和奋进,表现为积极进取、勤勉向上和勤奋工作。
"贞"
是指忠诚、贞操和正直,表现为对爱情和婚姻的忠诚、对道德和伦理的坚守。
"智"是指智慧、明智和理性,表现为聪明才智、富有远见和理智思考。
"信"则是指信任、诚实和守信,表现为真诚待人、言出必行和值得信赖。
这些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也是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价值观念。
这些美德的践行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建设和谐社会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宝典]五常五德-礼智仁义信忠孝节勇和
![[宝典]五常五德-礼智仁义信忠孝节勇和](https://img.taocdn.com/s3/m/c179a19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7.png)
十德“礼、智、仁、义、信、忠、孝、节、勇、和”“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
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礼义之邦”中华的传统美德,是华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中华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
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
“智”通“知”。
中华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
“智”在知道遵道。
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
“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
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仁”:仁人、爱人、仁爱。
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华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中华传统八德内容

中华传统八德内容
1、忠孝:
忠孝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忠于国家,忠于社会,孝顺父母,向先贤敬佩,以至与朋友之间和睦相处的行为。
2、诚实守信:
诚实是一种美德,要求在言行中运用诚实的态度,行动要得体,保持信用,不欺骗他人,不把重诺言。
3、知足常乐:
要学会对生活的追求,要努力自强不息,但是也要识别自己的负担能力。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沉湎于物欲,要学会对自己拥有的一切调整心态,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
4、爱民敬政:
爱民敬政就是热爱人民,尊敬国家政权,切实实行爱民爱国之道,尊重法治,尊重公权,不断地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而努力。
5、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指包容各种文化思想,接纳不同的文明,对那些有不同价值观和看法的人和群体,以及中西方文化思想相差较大的人等都要学会宽容和理解,摒弃排外和保守思想,促进文明交流和对话。
6、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是指团结同胞,尊重他人,尊重少数民族,爱护劳动者,尊重通用的人权,维护和平,促进各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坚
持反对一切形式的仇恨与歧视,促进家庭、社区、国家、以及世界的友好、互助与团结。
7、节俭节约:
节俭节约就是说,要恪守俭用精打细算的思想,不乱花钱,不虚荣奢侈,不浪费资源,有钱的时候,利用有效的节约方式,把钱进行合理的配置。
8、重礼义:
重礼义就是指要弘扬和继承中国昔日的传统文化,把文明仪式和谦让的礼仪行为纳入日常的生活,要学会礼让待人,礼貌有礼,让别人能觉得被重视和尊重。
七美德详细解释

七美德详细解释“七美德”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标准,指的是:忠、孝、仁、义、礼、智、信。
以下是每个美德的详细解释:1. 忠:忠诚是一种忠实于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态度。
忠诚表现为对人、对事、对职责的忠诚和承诺,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准则,保持诚信和真实性。
2. 孝:孝顺是尊敬和照顾父母的行为和态度。
孝顺包括尊敬父母、孝敬祖先、尽孝心、孝养老人等。
孝顺是中华文化中最基本的道德之一,体现了对家庭和传统的尊重和感恩。
3. 仁:仁爱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注。
仁爱包括爱人、爱物、爱社会、爱生命等。
仁爱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是中华文化中最核心的道德之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等。
4. 义:义务是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义务包括尊重他人、尊重规则、尊重权利等。
义务是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担当。
5. 礼: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
礼仪包括言谈举止、服饰打扮、仪式庆典等。
礼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文化符号,体现了尊重他人和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6. 智:智慧是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智慧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
智慧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体现了对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追求。
7. 信:信用是指在社会交往中的诚实守信。
信用包括诚实、守信、保密、履行承诺等。
信用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础,体现了对他人信任和自身信誉的重视。
总之,“七美德”是中华文化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道德标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美德也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道德支持。
中华美德新解读---忠孝仁义礼智信

中华美德新解读---忠孝仁义礼智信“忠”,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
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
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
现在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对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
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集体、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孝”,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意为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
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家之将乱,国之将乱。
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
“仁”,以人为本,富有爱心。
“仁”就是“爱人”。
“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
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
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
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义”,坚持正义,保持节操。
“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
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
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
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
忠孝仁义礼智信解释

忠孝仁义礼智信解释
忠是指对国家、社会和对父母的忠诚和孝顺,对任务和责任的尽职尽责。
孝是指敬爱父母、关心家人、尊重长辈、孝敬亲友,并尊重儒家传统文化和礼节。
仁是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注和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
义是指正义、公平、诚实,要求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做到言行一致。
礼是指社会文化传统中有规范、有讲究、有仪式的行为,包括行为规范、礼貌、礼仪和行为表演等。
智是指具有高水平的知识、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以及良好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信是指诚信、诚实、守信用,以约定成规、信守承诺为原则,养成诚信为基础的处事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中国传统文化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平安警报器2017-07-02 02:48“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忠孝廉耻勇。
分别是指:仁:仁爱;义:正义;礼:处事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智:智谋,见识,智慧;信:诚信,信守;忠孝: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忠诚孝敬;廉耻:廉操与知耻,《淮南子·泰族训》:“民无廉耻,不可治也。
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勇是指果敢、勇气。
何谓仁?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忠者:赤诚无私尽心竭力于职责为忠也。
古人云:忠者,人格之成也。
人无忠则凶,专一之忠为小忠,无逆之忠为中忠,大忠之忠要求忠于道。
对社会、国家、事业不存懈怠,不玩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人要忠诚、忠实厚道,坚贞梗直,竭忠尽心,做忠良之人。
孝者:善事父母为孝,百善孝为先。
故圣人云: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
廉者:廉为不义财不取也。
清廉正直、廉正公平、清白高洁、洁身谨慎、不苟取,不贪污。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
常言道: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诚悌勤雅恒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仁义礼智信仁:仁者,人人心德也。
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
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
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
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
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
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
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
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
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
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
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
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
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
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
事君以忠”。
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
现在不
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
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至少,你不能当
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邓小平说的有
些人那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孝字上半部是“老”字
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
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
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
最典型
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
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
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
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
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
个社会就文明进步。
一个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
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
“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
美好的情操。
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
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
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
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
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
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
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
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能够牺牲生命。
古代讲义气的
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
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
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
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
任何人,在关键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
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能变节投敌。
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敢
于与丑恶势力做斗争,不与*势力同流合污。
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
活生生的人,对待朋友要讲义气,不能出卖朋友,不能损害朋友,这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
作为我们来说,
就是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不能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
能做俗话说的吃里扒外的事情。
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礼”初始的意思是举
行仪礼,祭神求福。
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
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
礼节和礼貌。
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
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水准的
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
礼的实际使用,也是人与动物区别
的根本标志。
难怪不讲“礼”的人,人们会鄙夷说他是个“动物”。
提倡“智”,就是提升素质,服务社会。
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
“知”的意思是,理解、知道的事物,熟悉
到能够脱口而出。
所以,我们把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
成为智者。
可见,这个“智”的要求,是“大聪明”,不许耍“小聪明”;小聪明的人,不是“智者”。
“智”首先体现的就是个人的水
平。
这个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如果都是无才无德的人,这个社会
是不会发展的,甚至会陷入民族危机。
作为每个人来说,首先要养家
糊口,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么不要谈服务社会,恐怕家庭都很难稳定。
现在,竞争的形势非常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体现在个
人水平上,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
所以,只有强化自身的水平,才能谈得上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
提倡“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
信,心里有什么话就直说,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的言论理应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
一个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孔子还把“信”上升到
国家政权的高度,治国“三要”,即“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就
是说,国家的根本,要让人民安居乐业,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护
胜利果实,国家要用信用来维系整个统治体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得信守承诺,讲究信用。
一个没有信用的
国家,一定没有前途,一定会灭亡的;同样,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在
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最终被社会抛弃。
当今时下,提倡“忠孝仁义礼智信”,我认为不会过时。
如果一
个社会,是非混淆美丑颠倒,撒谎骗人不再丢人;盗版书籍层出不穷,山寨产品即为褒义;假唱替身成为家常便饭,走私贩毒受人景仰尊敬;公平正义受到抑制,社会信用付诸流水。
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将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