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教案
9-2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9.2 增强生命的韧性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挖掘生命的韧性难点:挫折三、教学安排 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视频挫折教育的视频文件资料引入增强生命的韧性(二)生活难免有挫折探索新知小明的一天(1)小明早上到校上课,课上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小明由于考了30分受到老师的惩罚;课间小明由于有些结巴,因而觉得周围的同学都瞧不起他,感到非常的寂寞和孤独。
回家的路上,小明又遇到了倒霉的事情,他的自行车被别人偷走了,他很生气。
在回家的路上,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大雨,他感到很沮丧。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父母得知小明的成绩后朝他发火,于是小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出来,小明很无奈、很失落……问题1:故事反映了小明一天经历了哪些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成绩不理想;自卑;自行车被偷;知识1、什么是挫折?P105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就是挫折。
小明的一天(2)小明早上到校上课,课上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小明由于考了30分受到老师的惩罚;课间小明由于有些结巴,因而觉得周围的同学都瞧不起他,感到非常的寂寞和孤独。
回家的路上,小明又遇到了倒霉的事情,他的自行车被别人偷走了,他很生气。
在回家的路上,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大雨,他感到很沮丧。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父母得知小明的成绩后朝他发火,于是小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出来,小明很无奈、很失落……问题2:故事反映了小明一天经历了的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遇到大雨;父母的不理解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等知识归纳:小明的一天(3)问题3:经历这些挫折小明有哪些心理反应,你认为他的反应正常吗?伤心;生气;烦躁;沮丧;失落。
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生活难免有挫折”。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
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挫折的含义。
其二,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第二目“发掘生命的力量”。
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知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拥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其二,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其三,发掘自身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
二、教学目标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2.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试,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3.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4.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教学难点:如何发现和发掘生命的力量。
四、教学过程(1)为何张老师要找这名新生聊天?(2)你认为这名新生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总结并展示:华坪女高的学生们在张老师的帮助下的2020年高考成绩。
教师讲解: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帮助是对自身是重要的,增强自身生命的力量,纠正学生的思想,相信他人,同时希望通过此视频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
4.学以致用展示学生常见挫折:考试失利,遭家长训斥。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教案

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自尊自强”,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生命的力量。
本课分为两目:“生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认识到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学情分析】初一阶段的学生面对刚刚进入初中的繁重的课业压力、人际交往烦恼等,遇到了成长中的挫折。
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面对挫折束手无策或轻言放弃,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成长。
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挫折,提升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挫折;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明确不同的人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难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增强生命的韧性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挫折的含义2、挫折具有两面性3、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4、挫折三要素5、正确对待挫折6、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二、发掘生命的力量1、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2、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3、发掘自身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业布置】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一起探讨你从中的收获。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议学活动三:如何面对挫折?
图片展示林肯遇到的挫折和感悟:
视频播放徐梦桃应对挫折的做法:
材料展示徐梦桃应对挫折的做法:
此前,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不差这一步”,一定要坚持下去。在徐梦桃受伤治疗期间,父母从老家赶来陪伴其左右。
学生思考:从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议学活动一:什么是挫折?
议学活动二:挫折带给我们只是同一种感受吗?
组织学生开展课内情境模拟活动:期中考试后,数学试卷和考试成绩下发。以下3位同学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遇到了挫折。
学生小组讨论:有理有据地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评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徐梦桃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有些成绩还不够理想,让自己陷入了苦闷和失落。2018年平昌冬奥会,致命的滑雪失误让她在赛后曾萌生退役的想法。
在国家队训练,队员们相互鼓励、支持。在她恢复期间,王心迪等队员主动承担照顾她的任务,帮她打饭,逗她开心,用最大的努力,去鼓舞徐梦桃重拾信心。
徐梦桃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三、课堂小结
课后实践: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课后调查活动,了解本班级同学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表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面对挫折,人们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
2.通过开展对挫折影响的课堂辨析教学实践,引领学生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结合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遇到的挫折及其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和问题情境探究,引领学生主动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环境,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培育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不少青少年遇到成长中的挫折,不是勇敢的面对,而是逃避或绕开,有时候用损害生命的方法来应对,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近年来,未成年人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而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学生实际情况,本课旨在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命成长中的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这些是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少数学生参与投入不够,达不到感动,领悟,提升到行动的目的。
【重难点】正确认识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新课观看力克胡哲的视频演讲,并谈感受,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幸,坚强的挑战者才会有幸福人生。
让我们发掘自己的生命之力,增强生命的韧性,笑对人生,拥抱幸福。
引出所学内容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生成能力。
(三)合作探究新课1、挫折的含义: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分享我们的经历(1)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经历是什么?(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于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挫折反应不同。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挫折反应不同。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挫折反应不同。
)(2)面对挫折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意图:让学生体验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负面情绪感受)3、辩论: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七下 第九课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思 考回答问题。 学生预设: 生活不便、困难、 需要别人的帮助; 也可能是自强不 息,活出了自己的 精彩......
学生观看视频,思 考问题。 学生预设:
遭遇电击、没 有双手、生活不 便......
回答挫折含义
学生用嘴巴叼着笔 在纸上写出自己的 名字,时间:1 分 钟。 学生预设: 着急、痛苦、有点 绝望......
强。
学生顽强拼搏的视 频能引起学生的共 鸣,由个人的挫折升 华到国家经历的挫 折,拔高学生的思想 高度,让学生积极地 对待挫折,从而战胜 挫折。
挫
折
挫
挫
要
折
折
素
影
四、板书设计
含
响
义
怎样战胜挫折?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下这位同学经历了什么挫
折。
活动三:生活情景剧
观看情景剧 问:你是否会有相同的情绪反应呢? 追问: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挫折会有不同
感受?
挫挫折折三三要要素素
。 挫折认知是 关键因素
对挫折的认识 和态度不同,会 产生不同的情 绪感受和行为 反应。
人生难免 有挫折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挫折情景 剧,思考问题,并 说说自己经历相同 的挫折会有什么感 受。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悬念,引起 学生的好奇心。观看 雷庆瑶的视频能引 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从而引出今天的课 题。
视频能让学生生动 直观真切地感受雷 庆瑶遭遇的挫折与 不幸,从而产生情感 共鸣。
“无手书法家”的小 活动能引起学生的 兴趣,让学生直接体 验挫折,深刻体会到 失去双手写字的困 难。
教师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讨论, 辩 论 赛 能 够 激 发 学 组 长 召 集 全 组 成 生的兴趣,双方针锋 员,确定记录人员, 相对,能够活跃课堂 派代表发言,时间: 气氛,让学生思考得 2 分钟;正反双方 更深入全面,能锻炼 代表轮流发言。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和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的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关键是如何去应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开始意识到生活的多样性,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2.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2.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和情境。
3.准备时间计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命的脆弱和坚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是如何应对各种挑战的?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挫折的时候,关键是如何去应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次面对挫折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增强生命韧性。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共同提高。
部编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9.2《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素材一新课导入方式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下面的故事:一个妇女随夫来到沙漠生活。
在海边长大的她难以忍受沙漠截然不同的环境,于是她整天闷闷不乐,写信给他的父亲抱怨。
父亲很快回信,他说两个囚犯从窗户往外看,一个看到了星星,一个看到了泥土。
妇女深受启发,她开始改变生活态度,积极地与当地人交流,并研究当地的植物,最终成了闻名于世的人文生物学家。
就像那位妇女那样,如果仅仅是悲哀,那么你会退缩,会自暴自弃;如果是勇敢面对,那么你会愈战愈勇,最终走出困境。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生命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讲述陈州》学生观看完视频,简单谈谈个人感受。
教师总结: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历程又不总是平坦的。
正如古人所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在人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些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学会勇敢地面对。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歌曲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学生一起欣赏:“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这首歌告诉我们: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而是勇于去战胜它,克服它。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素材二教材活动设计◎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一一成长中“不愉快的事”(教材【活动设计】形式一: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成长中“不愉快的事”,在全班分享,感受挫折。
形式二: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完成教材中设计的问题,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分享探究成果。
【活动问题】(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活动例答】(1我)12岁时,期末考试成绩退步很大,老师严厉地批评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
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
(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
(2)面对挫折,我会及时调整自己,愈挫愈勇,挫而不折,勇于战胜挫折;也可能会采取不恰当行为;等等。
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
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享教材P108“儿子变成足球健将”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
答案提示: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五: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
(1)学生分享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你还有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答案提示:(1)(2)略。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口的船;在生命中旅行,没有不受伤的心灵。
”这告诉人们(B)
A.只有保持乐观心态,才能远航
B.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C.只要不经历挫折就能避免受伤
D.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
2.某班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挫折”这个话题时,同学们各抒己见。
你认为正确的是(D)
A.挫折带给人的只会是损失和痛苦
B.挫折是成长的障碍,应当绕过去
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使人颓废
D.挫折并不可怕,要勇于战胜挫折
3.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
早先他的作品寄出后,等来不少退稿信,甚至受到讥讽。
但他从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
这说明(D)
①经历挫折就能成功②战胜挫折需要顽强拼搏
③人生难免经历挫折④面对挫折需要乐观自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这段歌词启示我们面对挫折要有(C)
A.良好的习惯B.感恩的心态C.坚强的意志D.多变的情绪
5.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1)面对挫折,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2)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答案提示:(1)主要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2)如:卧薪尝胆、司马迁写《史记》等,收获:我认识到了面对挫折,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要有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