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共50页

合集下载

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

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
的内容及图示方法。
CHENLI
2
§4-1 公路路线工程图
公路主要是承受汽车荷载反复作用的带状工程结构物。 公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
防护工程、排水设备等。
公路工程图的组成:
(1)表达线路整体状况的路线工程图-路线平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 路基横断面图
(2)表达各工程实体构造的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
61.50
K0+800
Ht=3.80m)
At=36.8(m2)
61.99
K0+700
HAtt==108.1.27((mmC2H) )ENLI
13
AW=8.88(m2)
2.路基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①要求在每一中心桩处,顺次画出每一个路基横断面图; ②路基横断面图应顺序沿着桩号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画出; ③横断面图的地面线一律画细实线,设计线一律画粗实线; ④每张图上的右上角应写明图纸序号和总张数,最后一张 纸图的右下角要画出图标。
第四章 道路路线工程图
§4-1 公路路线工程图
§4-2城市道路路线工程图
CHENLI
1
概述
道路根据它不同的组成和功能的特点,分为 公路和城市道路两种。位于城市以外的道路称为 公路,位于城市范围内的道路称为城市道路。
道路分为路线平面图、路线纵端面图、路基横 断面图。
本章将主要介绍公路和城市道路路线工程图
3.80
2.00
6.00 10.23 5.60 4.80
1 50055.30 1 60055.30
1 70056.40
挖高
1200
500
1.0%
地质情况 坡度距离
填高
中粗黏土
粉质中粗黏土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ppt课件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13
纸上定线时,在相邻两直线之间需用一定半径的圆曲线 连接,并使圆弧与两侧直线相切。曲线半径的选配,可使 用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的曲线板,由大到小选用合理的半 径。一般先绘出两相邻的直线段,然后选配中间的曲线半 径,量出偏角,再计算曲线要素和起讫点里程。
ppt课件完整
14
曲线各起讫点(主点)里程可按下列方法推算:
第二章 线路平面和纵 断面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特殊地段平纵断面设计 线路平面图和详细纵断面图
ppt课件完整
1
第一节 概述
一、认识线路平、纵、横断面的对应关系
如图所示,路基横断面上距外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
AB与路肩水平线CD的交点O在纵向上的连线,称为线
路中心线。

图p2p—t课件1完整路基横断面
(1)由各交点坐标计算交点间间距;
(2)计算各曲线要素,由切线长T 在图中标出各曲线主点位 置,在顺线路下行方向曲线内侧画一垂直线路的线段。
(3)根据交点间距和T,得到曲线起点至线路起点距离,从 而计算出曲线起点里程,字头向左朝向起点方向标出里程;
ppt课件完整
15
(4)根据曲线长度L和曲线起点里程,由公式HZ=ZH+L计算 出曲线终点里程,同时标出里程;
用较短的l0;或改移夹直线的位置;当同向曲线间夹直线 长度不够时,可采用一个较长的单曲线代替。
ppt课件完法
R1
JD2
JD1
LJ
R2
R1'
JD2
JD1
L J'
R2'
减小曲线半径或缩短缓和曲线长度
ppt课件完整
22
R1

第六章 城市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

第六章   城市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
上一页 下一页
1.应考虑曲线上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 ; 2.需考虑缓和曲线的视觉交果; 3.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 。 (四)行车视距 所谓行车视距是指从驾驶员视线高度(1.1~1.2m),能见到汽车 前方车道上高度为10cm的物体顶点的距离内,沿行车道中心线量 得的长度,计算位常用米(m)。 1. 停车视距S停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司机从发现前方障碍物,紧急制动到与 障碍物保持一定安全间距,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最短行车距离停车 视距S停。 停车视距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参见图(5-5) S停=S1+S2+S° (m)
当的朝向背向圆心方向时为负值。 iy 1)
值的确定
≤ 0
在干燥状态的路面上, O =0.4~0.8, 潮湿的沥青类路面上高速行驶时, O=0.25~0.40, 路面积积雪结冰时,降至0.2以下。 2)
i y 值的确定 iy < 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大超高横坡度为2%~6%, 详见表5-4。
值愈大,汽车在圆曲线路上的稳定性愈差,反之,稳定性愈好。
2.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为保证汽车在弯道上行车的安全和舒适,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必须 控制横力系数 的大小,同时适当设置圆曲线超高 i y 。圆曲线最小半径的 计算式可由公式(5-2)变换得来:
返回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V2 R= 127( + iy )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图5-8 弯道平面视距离障碍的清除
(1)最大横净距的计算 (2)视距包络线或视距曲线的绘制 1.将弯道平面图以1:500~1:200的比例尺展绘在图纸上,标出内 侧车道的中心线如图5-9中的虚线。 2.从直线路段开始,在虚线上隔适当的距离,量一个视距S,并标 上首尾点,如图5-9的1~1,2~2,3~3,……,10~10。间隔的 距离视曲线半径大小和曲线长而定,通常能将半个曲线分10等分也 就行了。 3.将上面标准的视距长度线的首尾点连以直线(表示司机的视线)。 4.作直线族的内切包络线,该线即为视距曲线。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限于隧道长度内,随折减坡段取值。 4、加速缓坡的设计 原因: 原因:保证在长大坡道上隧道过洞速度
LSJ 41.7(V22 − V12 ) LL =∑ + f − w0 − g iSJ 2
五、坡段设计对行车费用的影响
上坡:能源消耗大、行车时间长 若设计坡度值较大 下坡:制动闸瓦磨耗严重,行车费用增加。
四、最大坡度折减
曲线 必须减缓最大坡 原因: 原因:用足坡度设计路段遇有阻力 隧道(>400m) 度,保证vj 粘降
(一)曲线地段的最大坡度折减
i = imax − ∆i R
(‰)
折减原则: 折减原则:
• • • • • 根据地形条件,当 imax>i+∆iR时不折减。 折减范围为未加缓和曲线前的圆曲线。 取近期货物列车长度 保证折减值,但不要过多,以免损失高度使线路展长。 折减坡段长度应接近并大于Lr,取50m倍数,且>200m, 一般要求不大于货车长度。 • 折减后取小数点后1位,第2位舍去。
下列情况允许缩短至200米:
1、因最大坡度折减形成 的路段
2、为了减缓坡度代数和 而设置的缓和坡段
3、凸型、凹型纵断面的分 坡平段
4、路堑内代替分坡平段 的人字坡段
三、坡段连接 (一)坡段坡度代数差 上坡 + 坡度 下坡 — ∆i = i1 −i2 代数差的绝对值 平坡 0 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i 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车钩产生附加应力 列车纵向力∆i随增大而增大 凸型拉力大、压力小; 凹型拉力小、压力大 纵向力取决于G、工况、纵断面 影响通视距离
运营费用 ix ↑ ⇒ G ↓ ⇒列车对数增加
N ↑⇒区间缩 短⇒车站数量 ↑ ⇒日常支出 区段速度↓ 、 旅途时间↑ 、 相应开支↑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共50页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共50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专题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专题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2.3.4缓和曲线——保证行车平顺
⒈作用 ⑴缓和曲线地段,半径由无穷大变到一个定值,离心力逐渐 增加
⑵缓和曲线地段,外轨超高由零变动到圆曲线上的超高,向 心力逐渐增加
⑶半径小于350米时,轨距由标准轨距变动到加宽后的轨距
⒉线型 直线型超高顺坡 的三次抛物线
⒊长度 ⑴保证超高顺坡不致使车轮脱轨 ⑵保证超高时变率不致影响旅客舒适 ⑶保证欠超高时变率不致影响旅客舒适 取三个计算值中的较大者
①+② Rmin
2 2 11.8(Vmax VH ) (m) hQ hG
⒉选定最小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 ⑴路段设计速度——最小曲线半径要满足各个路段的需要 ⑵货车通过速度 坡度越陡,列车速度越慢。曲线上,外轨超高受允许过超 高的制约 ⑶地形条件 平原微丘——R宜大 山岳地区——R宜小 用足坡度地段——R越小,线路额外展长,工程费用增加
3.1线路的最大坡度
首先必须明确限制坡度、加力牵引坡度、地面平均自然坡度 等几个概念。 最大坡度,在单机牵引的路段称为限制坡度; 在两台及以上机车牵引的路段称为加力牵引坡度。 地面平均自然坡度是指两点之间地面高程与距离的比值。 注意: 纵断面的设计坡度不得大于最大坡度值。若超过了最大坡度, 牵引质量按限坡计算的货物列车,在持续上坡道上,会低于 计算速度运行,发生运缓或途停事故。
切线长
T y R * tan

2
( m)
曲线长
Ly
R
180
( m)
⑵加设缓和曲线的曲线 (详细定线) 曲线要素:偏角α , 半径 R,缓和曲线长L。(选配), 切线长,曲线长
内移距离 切垂距
2 l0 p ( m) 2 4R
m
l0 ( m) 2

铁道概论 铁路线路平纵断面PPT课件

铁道概论 铁路线路平纵断面PPT课件

多线线 路
第13页/共53页
2.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来表示的。
第14页/共53页
2.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是指距钢轨工作边半个轨距的铅垂线AB与两 路肩边缘水平连线CD交点O的纵向连线。如下图所示:
L
A
L/2
C
D
O
B
第15页/共53页
2.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第24页/共53页
2.缓和曲线
➢ 为保证列车安全,使线路平顺地由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或由 圆曲线过渡到直线,以避免离心力的突然产生和消除,常 需要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变化的曲线, 这个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 缓和曲线介于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是一个过渡区域。
第25页/共53页
F 0 直线
F m v2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俯 视),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走向);
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铁路线路的纵 断面(侧视),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起伏)。
线路平面
第16页/共53页
线路纵断面
线路位置示意图
17
第17页/共53页
2.2.1 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
一、线路平面组成
第1页/共53页
第二章 铁路线路
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 构。
第2页/共53页
2.1 铁路线路的平纵断面
2.1.1 铁路的勘测设计
新线和改建铁路施工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技术 勘测及总体规划、个体工程设计等工作,即勘察设计。
当以轮缘最小高度28mm及最大固定轴距6.5代入,得到:i0 4.3‰

第3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第3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2 11.8Vmax ( m) h hQ
⑵轮轨磨耗条件 确定因素:行车速度,实设超高
外轨超高
2 11.8VJF hsh (m m) Rmin
均方根速度
VJF
NGV 2 (km / h) NG
客车速度Vmax 欠超高≤允许值
2 11.8Vmax hQ hsh Rmin
货车速度Vh
具体设计时,若夹直线长度不够,则要修改线路的平面 位置。 修改措施: a 减小R,l。,使曲线长度变短 b 改移夹直线位置 c 用一个曲线代替几个同向曲线
2.3圆曲线
设置目的:改变线路方向 列车靠钢轨导向。通过曲线时,轮轨间产生很强的作用 力。摇摆、振动、撞击、挤压主要与半径R有关,而半径与 工程量有很大关系。
2.3.2最小曲线半径的选定
意义: ⑴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之一 ⑵对工程量和运营条件有重大影响 ⒈最小曲线半径的计算式 客车货车共线 客车:保证舒适条件 货车:不致引起轮轨严重磨耗 ⑴旅客舒适条件 列车以最高速度通过时,欠超高不能大于允许值
V
h hQ 11.8
* R (km / h) Rmin
⒊加宽方法 ⑴对于新建双线并行地段的曲线,加长内侧曲线的缓 和曲线长度,外侧缓和曲线长度lw取规定值。 2 lw 内移距 pw (m)
24Rw
线距加宽
pn pw pn pw (m)
所以内侧缓和曲线长度l n 24Rn * pn (m) 取为10米的整倍数
⑵曲线毗连地段,夹直线较短,偏角过大,不能过多 加长内侧线的缓和曲线长。 内外线采用相同的缓和曲线长度,加宽曲线两端夹 直线段的线间距。
§3
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
重要概念:坡段长度,坡度 坡段长度——坡段前后两个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坡度——坡段两端变坡点之间的高程差除以坡段长度 坡度值符号规定:上坡取正值,下坡取负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