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86例效果分析

1 临床资 料
1 . 1 一般 资料
8 6例患者均根 据国 际颈源性头痛研 究会
将针尾 向头端并稍 向后 倾斜约 4 5 。 ,使针尖沿第 六颈椎横
的诊 断标准…: ① 颈部 运动 和 / 或头部 维持 于 非常规 体位
时头 痛加重 ;按压 头痛侧 的上颈 部或枕肩 部时 头痛加 重。 ② 颈部活动受 限。③ 同侧 颈肩部或上肢呈 非根性疼痛 。符 合① 即可确 诊 ;仅有 ②或③ ,则不足 以确 诊 ; ②和 ③同时 存在 ,则可 明确诊 断 ;① 、②、③同时存 在 ,则确诊无疑 。 经我 院疼痛 门诊确诊为颈源性 头痛且资料完整 的患者 8 6例 , 其 中男 2 2例 ,女 6 4例 ;年龄 1 9 ~6 5岁 ,平均 3 3岁 ;病
消 毒 皮 肤 后 ,以 胸 锁 乳 突 肌 后 缘 与 颈 外 静 脉 交 叉 处 ( 能触
节阻滞术配合 选择性枕大 / 小神 经阻滞治疗颈源性 头痛 8 6
例 ,取 得 较 好 的 疗 效 。报 道 如 下 :
及第 六颈椎 横 突)为穿刺 点 ,用 1 0 ml 带 8号针 头的 一次 性注射器 ,与皮 肤呈 9 0 。进 针。针 尖触及第 六颈椎横 突后 ,
突处压痛 的患者 ,在 星状神 经节 阻滞 术后 3 0 ai r n同时配合 枕大 / 小神 经阻滞 。患者取坐 位 , 稍低头 ,以乳突 与寰 枢关
1 . 2 临床症状 及体 征
8 6例均 有头痛 ,其 中后枕部 、枕
节 连线 中点上 1 c m 为枕 大神 经穿刺 点 ,向外 1 c m 为枕小 神 经穿刺 点 。选 5号牙 科针在 穿刺 点进针后 , 针 尖稍 向上 方偏 ,针尖触及颅骨后 ( 不一定要找到异感 ) ,每 点注入疼 痛 阻滞液 3~5 ml( 疼 痛 阻滞液 配 方 :性 单侧头 痛为 主要表 现的 综合征 。
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与临床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与临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属颈交感神经阻滞,常用于临床治疗。
SGB疗法历史悠久,1883年外国医生在行椎动脉结扎治疗癌症时,误伤了颈交感神经,却和得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此后多年,对某些疾病一直采用切断颈交感神经的外科手术方法治疗。
1920年开始推广经皮SGB的方法,因其适应症广泛,效果确切,特别对一些难治性疾病有显著疗效,故一直被临床医师所选用。
目前在日本疼痛治疗中,SGB的应用率占全部神经阻滞的60%--80%;在我国也逐年增多,目前约占全部神经阻滞的50%。
一、应用解剖星状神经节也称颈胸神经节,由颈下神经节与胸1神经节合并而成。
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横突基底部和第1肋肌颈的高处,颈8神经的前侧,颈长肌的外侧上;第1肋间动、静脉经过星状神经节的外侧;锁骨下动脉的第1段及椎动脉的起始部位于星状神经节的前侧;椎动、静脉紧靠其上端,在颈6水平椎动脉进入横突孔;前斜角肌腱膜几乎完全覆盖星状神经节。
二、阻滞方法前入路阻滞法、前外侧入路阻滞法、侧入路阻滞法、后入路阻滞法、连续阻滞法等。
目前最常用的是前入路阻滞法,其优点是穿刺部位标志清楚、操作容易、患者痛苦少、刺伤椎动脉、胸膜损伤及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少,对头面部发挥作用快。
三、适应症目前认为SGB有周围作用和中枢作用。
其周围作用为阻滞其局部的交感节前或节后纤维,使其所支配组织器官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同时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得到改善。
其中枢作用为通过改善下丘脑的血液循环,调理下丘脑的功能,维护内环境稳定,而使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等保持正常。
局部作用的适应症SGB是将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前、后纤维的全部或部分施行阻滞,从而阻滞了这些交感神经支配的血管运动、腺体分泌(汗腺、唾液腺、气管等)、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传导痛觉的各神经纤维,因此使受该交感神经支配的关、面、颈、肩、上肢、气管、心、肺及上胸部的组织器官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循环障碍、痛觉过敏、异常出汗等改变得到纠正。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摘要】星状神经节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其具有着诸多功能,例如对支气管进行扩张、对心肌收缩力进行增加并加快心率等等。
近年以来我国临床医学对于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头面部疼痛、面部神经麻痹、原发性痛经等等,笔者在本文中就临床中一些较为常见的疾病作为研究对象,论述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方法能够怎样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疼痛科;应用;【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88-011.1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偏头痛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偏头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头部疼痛疾病,该疾病在经过治疗后极易发作,对于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前尚且未确定该疾病发病的机制,一般情况下认为该疾病的病因同精神、内分泌以及代写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临床中对于偏头痛进行治疗的药物种类极多,虽然能够缓解并控制疾病,然而,然而,具有着复发率高、起效慢以及个体差异较大等问题,并且,长期性以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主要的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患者头部的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调节,使得患者脑部的血管得到扩张,并对脑部的血液循环起到改善的效果;(2)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对患者脑血管的神经功能进行一定的了解,对于存在血管痉挛情况的患者也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的血管处在稳定的状态之下;(3)形状圣境界组织能够对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行降低,并以此使得患者体内的致痛物质得以降低,从而对疼痛感进行缓解。
临床实验证明,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且见效极快,不存在比较大的副作用。
1.2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当前临床中尚且还未完全对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PHN)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明确,临床中也尚且不具有权威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对神经痛同病毒感染之后所留下的瘢痕、炎症水肿以及出血等症状进行消除必然能够对患者的神经痛起到有效的缓解与控制效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4.20.
4段小华,陈克进.董梦久。等.头风汤治疗偏头痛36例疗效观 察.山东中医杂志,2007,26(4):235—236. (收稿U期:2009-08—13)
万方数据
269
.经验交流.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
卞曙晓 王英 苟丽
【摘要】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明显偏头
痛患者8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星状神经节阻滞下,配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结果 随访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7.8%(43/44例)地龙9 g。另根据疼痛部位不
例数
总有效率(%)
97.8。 63.9
同,加入相应的引经药,如前额痛加白芷10 g,后 头痛加葛根10 g。两侧头痛加柴胡10 g、川I芎6
g,
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44 36 23 3 15 11 5 9 1 13
治疗组 对照组
巅顶疼痛加蔓荆子10 g。此外,并随症加减,不眠 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0 g,恶心加降香6 g,法半 夏10 g。上述中药每Et 1剂,水煎分2次服。 对照组单纯服中药,并保持精神愉快,忌食辛 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 疗效评定 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愈为头痛及
效率63.9%(23/36例);无效13例,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节阻滞下,配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 纯中药治疗。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中草药;偏头痛
Effect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with BIAN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枝川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沦著 ・ 临J 未论坛
星状神 经节阻滞结合枝 川疗法治疗颈源性头 痛的疗效分析
张高峰 韩利伟 郭 红 辉
同时结合枝 川疗 法 治疗 , 在枕 大 、 枕小 神
经 沿 行 处 及 枕 外 隆 突 外 侧 处 寻 找 局 部 肌
< 0 . 0 5 ) 。结 论 : 星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结 合 枝
川疗法疗效确切 , 为 治 疗 颈 源性 头痛 提 供
疗效判断标 准 : ① 显效 : 患 者疼 痛基 本消失 , 不 影响 正常 工作生 活 , 随访 3个 月 内无发作 或发 作 次数 < 2次 ; ②有效: 疼痛明显改 善 , 不 影 响正常 工作 生活 , 随 访 3个 月 内发作 次数 <5次 ; ③好 转 : 疼 痛好 转 , 发作 频率 及持续 时 间有所 减 少 , 偶 尔影响正常生活 ; ④无效 : 疼痛无好 转 ,
0 . 0 5表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般资料: 2 0 0 9年 6月 ~2 0 1 1年 6
结
果
疼痛刺激 时 , 内脏和肌 肉可 以发生应激反
应, 且两者是相 互引起 反应 , 形 成 一 种 恶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化 。优 良率 = 显效 + 有 效/ 总数 ×1 0 0 %。 痛觉评估 采用 视觉模 糊评 分量 表 ( V A S ) 法予 以患者分别在 治疗 前 , 治疗后 1 周、 1
个月进行评价 。 统计学 处理: 所 有 数 据 均 采 用
境的稳定 , 降低交 感神 经的兴 奋性 , 减 少
治 疗 。 结果 : 两组 通 过 优 良率及 视 觉 模 糊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腰麻术后头痛的疗效观察

[] 3 蔡明 , 楚敏 , 高贵 媛. 状神 经 节 阻滞 治疗 脑梗 塞患 者 的疗 星
效 . 华麻 醉 学 ,0 82 ( ) 8 中 2 0 ,8 1 :2—8 . 3
【 收稿 日期 】 2 1 0 0 0— 7~1 2
固定 针 头 , 回吸无 脑 脊 液 、 液 后 注 入 1 利 多 卡 因 1 l注 药 后 血 % 0m , 以 同侧 出现 霍 纳 氏征 为 阻 滞成 功 的 指 征 。行 两侧 穿 刺 法 , 次 / 。 1 d
2 结 果
本组 3 2例 , 星 状 神 经 节 阻滞 后 3 患 者 均 痊 愈 。其 中 经 经 2例
折 的理 想 方 法 。
[] 4 王亦璁 . 骨与关节损伤. 4版.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7 人 20 :
76 — 7 4. 3 6
[] 5 周蔚 , 罗从 风 , 翟伟 韬 , 锁定接 骨板 治疗肱 骨近端 骨折. 等. 中 国骨与关节损 伤杂志 ,0 6 2 ( ) 1 . 20 ,1 1 : —3
次 , 均 27次/ 。 平 . 例
12 方法 .
星状神经节阻滞均采用前路气管旁 C 横突法 。患者
取仰卧位 , 肩下垫一薄枕 , 常规消毒后 , 在胸锁关节上 2 5e 正 中 . m, 线外侧 15e . m处 , 用左 手食指 和中指将颈 总动脉挤 向外侧 , 与气 管分开 , 触及 c 横突后在其下方 15c . m处进针 , 针尖抵 c 横突后
[ ] 绪 庚 , 素 杰 . 醉 治 疗 学 . 京 : 学技 术 文 献 出版 社 , 1魏 田 麻 北 科
2 0 : 8 —60 0O 60 9.
阻 滞 2次 痊 愈 者 8例 , 2 % , 阻 滞 3次 痊 愈 者 1 占 5 经 7例 , 占 5.% , 3 1 经阻滞 4次痊愈者 7例 , 12 。 占2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观察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神经性头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按国际诊断标准,随机选择神经性头痛患者100例进行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在治疗前和治疗完成后30 min,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阻滞侧脑血流的变化并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阻滞侧脑血流变化明显,与阻滞前比较血流增加(P<0.01)。
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管痉挛,治疗效果肯定,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神经性头痛;星状神经节阻滞;经颅多普勒;脑血流量神经性头痛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尤以中老年妇女多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以往的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有的患者病程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病人异常痛苦,求治心理迫切。
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头痛,取得明显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00例,年龄13~73岁,男38例,女72例,平均34岁,病程1~23年。
长期以来经各种中西药综合治疗效果不佳,多数患者靠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头痛症状,以上患者全部经头颅CT扫描,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采用前侧入路法(又称气管旁接近法):取仰卧位,头转向对侧,肩下垫薄枕使颈伸延,在环状软骨平行处外侧及第6颈椎横突用食指将气管和食道推向内侧,颈动脉推向外侧,在气管旁和食指尖垂直进针达第6颈椎横突面。
针尖沿该横突前侧向颈7横突方向进针约0.5 cm,回抽无血、气体及脑脊液后缓慢注药。
以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缩小,结膜充血及面部潮红等Horner 综合征为阻滞成功。
1.3 药物配方2%利多卡因100 mg,维生素B12 500 μg,维生素B1 50 μg,曲胺缩松10 mg,加生理盐水至10 ml,混合后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每3天1次,4次为1疗程(每疗程只用曲胺缩松1次,使治疗效果可用1~3疗程)。
1.4 经颅多普勒观测在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前及阻滞后30 min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德国DWLMDT0360型)观测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AC)、后动脉(DCA)、椎动脉(A V A)及血流速度变化,以所得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行统计学处理。
敬业谈疼痛:新法运用星状神经节(九)

敬业谈疼痛:新法运用星状神经节(九)郭守魁132****1780颈部有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其中,下颈交感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横突前,它和第1胸交感神经融合,形成星状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下端位于以胸膜为界的结缔组织内,伸展于上下,其大小为1╳2cm,上界则与上,中颈交感神经节相连结,从头面部,颈部,背部,上肢,胸腔内脏的交感神经,都通向星状神经节。
约40%的人,第一胸交感神经节和下颈交感神经节没有融合在一起,但在临床上都把这两个神经系统称为星状神经节。
解剖位置在第7颈椎横突前面至第一肋骨前面,颈长肌之上,其周围是肺尖,斜角肌,锁骨下,颈总动脉,椎骨动脉,被这些组织器官包围。
近年来,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疾病的医生越来越多,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如神经、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失眠、多梦、多汗、脑血管拴塞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目前有两种倾向提得注意:1:有的人认为星状神经节阻滞什么疾病都要能治,随意扩大疗范围。
2:有的人认为星状神经节解剖神秘、复杂而不敢动手治疗。
以上两种认识都要是错误的,我们应在熟悉掌握颈部解剖基础上,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大胆细心地地去操作,为治疗许多疾病开辟新的途径。
新法运用星状神经节由于注射局麻药阻滞星状神经节有引起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和血管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危害,影响临床运用。
我们进行了通过针刺和手法刺激星状神经节的临床实践,即降低了治疗风险,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值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根据临床生理病理解剖,我们认为星状神经节的治疗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星状神经节没有病变,主要通过阻滞星状神经节达到阻滞交感神经的目的,使血管扩张,增加星状神经节所支配的部位的血液供应量而使疾病痊愈。
2星状神经节受周围组织刺激,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功能失常致病。
有以下几种原因支持使用针剌和手法刺激星状神经节。
1面肌痉挛有一种方法叫面神经压迫法。
在耳后面神经穿出处进针直接刺到面神经,并用力用针尖及针身按压面神经,保持一定压力一段时间,可造成面神经功能改变而出现面瘫现象,起到面神经阻滞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什么是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又称腰腹侧交感神经阻滞,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的神
经毁损技术,通常用于减轻下肢或盆腔疼痛症状。
它基于“截断疼痛传递链”的理论,通过切断疼痛传递的神经,来减轻或缓解疼痛。
星状神经节细长而位于腰椎前侧,直径约2-4毫米,神经节控制包括内脏器官
和下肢在内的众多部位。
通过阻断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减轻部位的疼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1.背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腰背部疼痛,因为这些疼痛通常起因于脊柱炎症。
若患者
背痛发生后,常伴随着其他身体部位的疼痛和肌肉僵硬,反应也更快。
此时,骶前区阻滞法可以发挥作用。
完成后,病人可以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即在几小时内开始感觉到舒适和放松。
2.下肢疼痛
下肢疼痛可分成很多种,如坐骨神经痛、综合症等等,但与腰椎相关的仍是最
常见的。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引起下肢疼痛,这是一种最容易被治疗的疼痛。
零点堵塞法最适合这种疼痛,这种治疗法通过注射药物来截断疼痛传递链。
3.癌痛
癌痛是恶性肿瘤的其中一种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比其他疼痛更加剧烈,因为身
体正在与这种疾病作斗争,因此对治疗更加困难。
这种疼痛通常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所致,有时还涉及到骨骼浸润。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减轻癌痛症状,以便病人更好地参与生活,更加不感觉疼痛的困扰。
对于这种疼痛的治疗可以采用从外部注入药物或从内部为身体运输药物的不同方式。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风险
与所有医疗干预一样,星状神经节阻滞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可能会
出现一系列不同的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疼痛、感染、出血等。
另外,星状神经节阻滞还可能对腰背神经造成损伤,导致疼痛加重等问题。
因此,进行这种治疗应由专业医生或护士执行。
结论
虽然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相关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没有被明确证明,但这仍
然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和支持的治疗办法。
通过控制疼痛传递链,阻止疼痛信号传递,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通过对不同种类疼痛的不同治疗方法,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效果,减轻痛苦。
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权衡利弊后,星状神经节阻滞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疼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