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预压变形观测记录
挂篮预压总结

中铁二局一公司铜黄高速公路TH-C04合同段虎沟大桥6号墩左幅挂篮预压总结编制:复核:审核:挂篮预压总结1、工程概况虎沟(南沟)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55+2×100+5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主桥梁体为变高度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梁高2.6~6m。
箱梁顶宽16.65m,箱梁底宽8.65m。
箱梁顶板厚0.32m,腹板厚分别为0.70m、0.55m;底板厚0.32m~0.8m。
该桥挂篮施工悬灌的段数从2号段至13号段,具体为1×3m+5×3.5m+5×4.5m+2m合龙段,共计单边悬灌梁段数为(包括合龙段)12段。
最大重量悬臂浇筑段为3号段,梁段长3.5m,节段重1818.1KN;主桁最不利荷载段为8号段,梁段长4.5m,节段重1732.2KN。
箱梁横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箱梁横断面图2、挂篮设计(1)挂篮主桁设计为三角桁架。
(2)挂篮模板用现场矩形墩加工改装,内模采用钢模板和竹胶板结合的方式。
(3)对于跨中横隔板和齿块,施工作业队可以对内模进行改装。
(4)吊带和后锚采用JL32精轧螺纹钢锚固。
整个挂篮总体结构包括五大部分:主桁及锚固系统、走行系统、底模及底模锚固系统、外模、内模系统。
3、挂篮总体构造3.1、主桁:主桁为三角桁片,由立柱、轨道横梁、斜拉带组成,每个挂篮有二片三角形组合梁,两片组合梁支架由桁架连接形成整体,立柱与主梁之间采用绞接。
(1)主梁由2根HN600×200×11×17型钢加工而成,共长1200cm;(2)立柱由2根HN600×200×11×17型钢加工而成,共长600cm;(3)前斜拉带由1道250mm×40mm16Mn钢板加工而成,端部两侧各加焊1.6cm厚的16Mn钢板;后斜拉带由2道250mm×20mm16Mn钢板加工而成,端部两侧各加焊1.0㎝厚的16Mn钢板。
挂篮加载预压试验成果报告

编号: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河南段)SHHZQ-0标(40+56+40)连续梁挂篮预压成果报告编制: 复核: 审核: 监理:中铁一局商合杭指挥部第二分部2016年8月24日目录一、挂篮预压的目的 0二、挂篮预压过程 0三、预压技术参数 0四、材料准备 0五、挂篮预压的组织实施. (1)、总体方案. (1)、沉降观测点布设. (1)、挂篮加载程序. (1)七、试验结论. (3)八、试验数据的收集. (3)九、挂篮相关检测证书. (3)十、预压影像资料. (3)挂篮加载预压成果报告一、挂篮预压的目的为了检验挂篮使用的结构安全性、检测并获取挂篮的弹性变形量、消除其非弹性变形等,为挂篮的后续使用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安全保障措施,也为监控单位发布实施施工指令提供相应的重要依据。
二、挂篮预压过程挂篮预压自2016年8月21日开始加载,23日完成加载,次日卸载。
本次加载试验,经过项部经理部精心组织,严格按照《挂篮预压方案》进行,取得了成功。
经过试压,消除了挂篮自身的非弹性变形,并采集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为主梁进入正常循环悬浇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三、预压技术参数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实际情况,预压采用混凝土预制块预压方案。
挂篮预压压重为悬臂梁段重量(最重梁段)与人工、机具、模板荷载总重的倍。
最重梁段为1#段,重,考虑安全方面的重要性,荷载按*=,动力、人工机具附加荷载为XX 4m/10(N/Kg)=,模板重量为20t,预压总荷载为185t。
加载分3级进行,空载-60%-100%-120%卸载时,也按此级别进行120%-100%-60%空载。
每级荷载在加载(或卸载)完成时,应停留1小时以上, 待沉降稳定后进行观测,得出有关变形数据。
满载后每隔1h测量一次每隔测点变形值,连续预压4h,当最后测量的两次变形量之差小于2mm寸,即可结束预压,开始卸载。
四、材料准备内业准备:相关技术资料外业准备:测量仪器一台预制混凝土块120块,每块吨/个。
预压记录表

连续梁挂篮预压沉降观测记录表
第一次(6h)
观测时间 与前一次观 与预压前累 2016.8.11 测沉降量/mm 计沉降量/mm
6:40
29.417
-3
-13
26.319
-4
-18
26.339
-1
-18
26.319
1
-16
29.507
0
-9
33.095
-2
-13
33.098
-2
-16
33.098
-2
-14
B1-1
26.685
-1
-16
B1-2
26.581
-1
-20
B1-3
26.425
0
-15
B1-4
29.454
-1
-14
B1-5
33.240
-2
-14
TB1-1
33.217
0
-14
TB1-2
33.202
0
-16
TB1-3
30.044
0
-4
WB0-1
30.011
-1
-4
WB0-2
制表:
测量:
计算:
复核:
-1
-2
29.651
-3
-9
26.692
-3
-9
26.589
-3
-12
26.429
-2
-11
29.460
-2
-8
33.246
-2
-8
33.220
-2
-11
33.207
-3
-11
30.045
甘竹溪特大桥牵索挂篮预压试验

甘竹溪特大桥牵索挂篮预压试验关键字:甘竹溪特大桥牵索挂篮预压试验1、挂篮试验项目概述1.1 甘竹溪大桥概况甘竹溪特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环段跨越甘竹溪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与水流正交。
甘竹溪特大桥主桥采用独塔双索面、墩塔梁固结体系的预应力砼斜拉桥,主跨210m,边跨165m,边跨设置1个辅助墩,主桥跨径组合为50+115+210=375m。
主梁采用预应力砼扁平箱梁,箱梁全宽38.7m,单箱三室。
标准梁段索距为6m ,重约450t,采用牵索挂篮施工。
图1:甘竹溪大桥总体布置图图2:主梁标准节段断面图1.2 牵索挂篮概况甘竹溪特大桥主桥主梁采用牵索挂篮悬臂浇注施工法。
本挂篮由承重系统、提升锚固系统、止推系统、定位调整系统、行走系统、模板系统等部分构成。
除模板外总重约为140t,最重的构件不超过15.8t。
甘竹溪特大桥主梁挂篮图示如下:图3:主梁挂篮图示1.3挂篮荷载试验内容及目的甘竹溪特大桥挂篮荷载试验内容主要包括理论仿真分析计算和现场加载测试两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分述如下:1.3.1 挂篮理论仿真分析计算甘竹溪大桥挂篮仿真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甘竹溪大桥挂篮的三维应力状况,通过对挂篮的荷载预压试验,检验挂篮的受力性能和结构安全性,为挂篮安全可靠施工的工作提供试验依据,具体为:①考察挂篮单独作为一个局部结构下的受力状况(简化设计下受力状况);②考察挂篮在与主梁协同工作下的受力状况(真实受力状况)。
根据以上两个目的具体仿真分析内容如下:①根据设计图纸,建立立挂篮单独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受力状况;②将挂篮嵌入甘竹溪特大桥三位实体有限元模型中,分析挂篮嵌入主梁1号块中,分析其受力状况;③分别对比上述两种模型下的结果。
1.3.2 挂篮试验现场加载测试试验目的:①测试挂篮主体结构各构件的应力大小,检验挂篮设计、制作、安装的工作质量;②测量挂篮系统的弹性变形量,为主梁施工控制提供试验数据,为模板系统提供起拱的试验数据;同时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③为今后同类挂篮的研制积累科学数据。
挂篮预压方案

目录1 简要说明 (1)1.1 工程概况 (1)1.2 挂篮主要技术标准 (1)1.3 挂篮特点 (1)2 试验目的 (2)3 试验原理 (2)4 试验方法 (3)4.1 挂篮主桁架预压方法 (3)4.2 挂篮桁架的荷载计算 (3)4.3 加载力筋选用计算 (6)4.4 挂篮加载程序 (6)4.5 试验机具设备 (7)4.6 试验过程 (7)4.7 注意事项 (8)5 试验数据整理 (8)xx(66+120+66)m悬灌梁挂篮预压方案1 简要说明1.1 工程概况xxxxXX桥梁跨xx3#墩-6#墩设计为(66+120+66)m连续梁。
采用变高度预应力连续箱梁,斜腹板单箱双室截面。
上部梁体连续梁,采用菱形挂篮悬浇施工,合拢顺序为先边跨合拢,后中跨合拢。
该梁梁高自0#块悬臂根部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其中0#块长度为11m,高度为6.6m,中、边跨合拢段长度为2m,边跨现浇段梁长4.9m,梁高皆为3m。
连续箱梁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挂篮设计为菱形。
每个T构两套,全桥共8套挂篮。
1.2 挂篮主要技术标准⑴适应最大梁段重:210.0T;⑵适应最大梁段长:4m;⑶梁高变化范围:6.6m~3m;⑷最大梁宽:顶板18.89m,底板6.91m~9.79m;⑸走行方式:无平衡重走行;⑹挂篮自重:约98.9T。
1.3 挂篮特点⑴挂篮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整体刚度较大;⑵挂篮前端及中部工作面开阔,便于挂篮轨道、腹板和底板钢筋、竖向预应力筋的安装,加快施工速度,还可从挂篮中部运送混凝土;⑶走行装置构造简单,外侧模、底模可一次到位,内模也能整体抽拉就位;⑷利用箱梁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轨道及挂篮,取消了后平衡重,挂篮自重轻;⑸主要材料采用Q235型钢及钢板,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⑹可用于合拢段施工;⑺挂篮的可再利用系数:0.66。
2 试验目的⑴检查挂篮加工及安装质量,消除非弹性变形。
⑵测定弹性变形值,为各段箱梁立模标高提供参数。
3 试验原理在悬灌施工中,挂篮存在的变形分2类,其1为在挂篮初次受力时,挂篮主桁各组成杆件间由于存在空隙而产生的非弹性压缩变形δ1,以及挂篮主桁与走行轨道间、轨道与钢枕间、钢枕与箱梁混凝土间、挂篮主桁与前上横梁间等由于压紧而产生的压缩变形δ2,其2为在挂篮承受悬灌节段混凝土荷载及施工荷载时,挂篮主桁由于结构自身受力而产生的弹性变形δ3。
挂篮检查记录表

翼缘模板
模板底部是否与底篮焊接固定,上端是否采用葫芦固定。
底模
底模是否与底篮纵梁结合紧密、受力均匀。
7
行走
系统
前支腿
前支腿各部位焊缝是否满足要求,支腿前端是否有限位措施。
行走轨道
两组轨道顶面高程是否一致,铺设位置是否准确顺直,轨道纵向及横向是否按图连接牢靠,轨道顶面是否加贴钢板。
验收情况
施工单位意见:
连接件
螺栓、销子及限位销是否正确安装、无遗漏。
3
锚固
系统
主桁后锚
后锚横梁是否与主桁节点板密贴,锚固用精轧螺纹钢筋规格、数量、其上部和下部的扁担梁、垫板、销子、螺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并按图安装、锚固紧密。
轨道锚固
轨道纵向是否按图连接、无遗漏。
吊杆锚固
悬吊精轧螺纹钢筋锚固用的扁担梁或连接板、销子、限位销等规格、尺寸、孔径、材质是否与设计相符,扁担梁应采用高强螺栓固定。
挂篮预压前验收记录表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检查部位验收源自期序号挂篮检查验收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整改情况
1
内业检查
是否有挂篮及模板系统设计方案
是否签订挂篮制作合同,制作单位是否有资质
是否有挂篮出厂合格证
是否编制挂篮安装、拆除专项方案
2
主桁
系统
主桁各构件
主桁杆件、节点板、中横梁、前横梁、主桁横联、前支腿等焊缝是否满足要求,无明显变形及损伤。
检查人:
日期:年月日
监理单位意见:
检查人:
日期:年月日
4
悬吊
系统
前、后及
箱内吊杆
悬吊精轧螺纹钢筋及其连接板、连接销子等规格、尺寸、材质、孔(直)径等是否与设计相符,限位销是否正确安装,销子受力是否合理。
挂篮预压

挂篮预压对挂篮检测目的在施工过程中挂篮将承受施工荷载及钢筋砼等全部荷载,施工周期较长,同时承受不同方向的风荷载作用,在挂篮前移时还受到纵向拉力。
为了对挂篮的刚度,构件弧度、柔度及稳定性进行科学的评价,验证挂篮的安全性,并获取挂篮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以便准确设置模板的标高,保证大桥设计线形需在使用前对挂篮进行预压检测。
反力架预压方案在0#块两个腹板里各预埋9根直径为32mm的精扎螺纹钢作为主锚固钢筋,并设置锚固钢筋和网片钢筋;⑵将反力架系统的安装完毕;⑶在挂篮底篮上放置底模板,铺设横向枕木、纵向工字钢、钢板;⑷模拟箱梁浇筑时的加载情况,设置千斤顶和布置挠度观测点,逐级对挂篮进行预压。
反力架预压方案设计及加载程序挂篮设计总体布置图如图:3.3.1挂篮预压反力架设计⑴预埋件:在箱梁0#块两个腹板各提供反力架受力点预埋直径为32mm的精扎螺纹钢作为主锚固钢筋。
布置情况见设计图:⑵反力架:反力架主梁编号为1、2、3号主梁。
1主梁采用3支I45a工字钢和16mm厚的加强钢板进行组合;2号梁采用双支I45a工字钢,并在靠近3、4号点位置设置劲板;3号主梁采用3支I45a工字钢,在千斤顶顶端及梁体中间设置劲板和加强钢板以提高其抗弯刚度。
1号主梁端部采用1050×500×20mm的钢板进行焊接与预埋精扎螺纹钢连接,2号主梁端部采用650×440×20mm的钢板进行焊接与预埋精扎螺纹钢连接,1号主梁与2号主梁之间采用焊接连接,2号梁与3号梁为活动并作好限位措施;⑶千斤顶上部及底部各放置一块500×500×16mm的钢板;按照荷载布置方式在钢板中间设置4台千斤顶,其编号为1~4号;每个千斤顶支垫钢板下纵向设置6根3.5m的[20a槽钢,槽钢底部横向铺设4m长10×10cm的方木;⑷反力架布置图,见正视图和断面图:预压加载正视图预埋件设计图预压加载断面图3.3.2挠度观测点布置及千斤点加载程序⑴挠度观测点布置选定挠度观测点: 在挂篮预压过程中,对4个千斤点及4根有代表性的纵梁吊带位置(5—8号点)进行挠度观测;前吊带(斜拉带吊点位置)设置2个观测点为9、10#点,观测点的具体布置见挠度观测布置断面图、正视图:挠度观测布置断面图挠度观测布置正视图预压前,按照挂篮的技术标准对挂篮构件、锚固筋及反力架进行细致地检查。
挂篮预压

挂篮预压
(1)挂篮拼装完成后,在使用前均采用 1.2倍的结构自重预压。
以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并测量出其弹性变形值,确定模板的预抬值及便于对箱梁施工时的标高控制。
(2)拟利用砂袋进行预压,在地面装好砂袋,然后使用吊车吊至挂篮底模板上,加载过程分以下六个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①预压前,根据压重图设置变形观测点,作好标识,进行初始数据的测量与记录。
②压重0.8倍结构物自重,进行第2次观测。
③压重增至1.0倍结构物自重,进行第3次观测。
④压重增至1.2倍结构物自重,进行第4次观测。
⑤压重1.2倍压重静压24h,进行第5次观测,若4、5两次的变形≤2mm即可卸载,否则应继续进行观测。
⑥以24h为一观测周期,卸载后进行第6次观测,并对各次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挂篮的非弹性变形值及弹性变形值。
为后续施工提供技术参数。